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战争与艺术的双重奏-外国文学与战争-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奥地利近代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个工厂主家庭,自幼爱好文学,青年时代在柏林和维也纳攻读哲学和文学。早期的创作受反动浪漫主义和印象派影响,推崇唯美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流亡瑞士,与罗曼·罗兰一起从事和平运动,这期间发表的剧本《先知》鲜明地体现出他的反战立场。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人是无能为力的。他反对暴力、战争,也不赞成阶级斗争,力图超脱政治。法西斯点燃的战火又逼迫他流亡巴西。他曾渴望欧洲出现一个统一体,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然而,战争的恐怖和更大规模的战火使他的幻想彻底破灭。他的世界观的局限使他看不到蕴藏在广大人民之中的力量,看不到法西斯恐怖只是黎明前的黑暗,终于在1942年自杀身亡。
茨威格九十年代初发表的诗集《银弦》是按照法国象征主义风格写成的,大多是片面讲求形式的摹仿之作。后来,茨威格为了弥补生活经历的欠缺,翻译了罗曼·罗兰、陀思妥耶夫斯基、凡尔哈仑和波特莱尔等人的作品,他曾到欧洲其他国家、北非、印度和美国等地旅行,与凡尔哈仑和罗曼·罗兰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920年到1933年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撰写了许多名人传记,如《三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传)、《同恶魔战斗》(赫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传)等。他的传记小说在艺术上别具一格,常常不拘泥于史实,而是抓住最能表现历史人物性格的部分进行再创造,读来妙趣横生。茨威格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与宽恕,厌恶战争和社会生活中的尔虞我诈。他笔下的人物多是受神秘的命运和不可捉摸的力量捉弄的对象。他往往被一种不可名状的热情所支配,受其驱使,不能自拔。1933年法西斯上台后,他被迫流亡国外。1934年避居英国,写了《鹿特丹的埃拉斯姆斯的胜利和悲剧》。1936年发表的《卡斯泰洛反对加尔文》是对法西斯主义的强烈抗议。
茨威格的晚年之作《昨天的世界》,记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法西斯大屠杀开始的奥地利社会文化情况。一九四零年法西斯的战火又逼迫他流亡巴西。在那里,他写下了最后一篇反法西斯小说《象棋的故事》。小说描写一位受法西斯精神迫害而成为象棋狂的受害者的故事。作家通过对受害者疯狂迷恋象棋的近乎病态的精神世界的描写,深刻揭露了法西斯战争摧残人的精神带来的严重后果,作者运用细腻的心理分析手法,刻画了受害者感情上的痛苦经历,同时,也反映出茨威格看到法西斯毁灭了他一生尊崇的欧洲文明而产生的痛苦绝望的心情。
由于茨威格思想认识上的局限和长期流亡生活的影响,他的一生从唯美主义到人道主义,到反法西斯主义,始终没能跨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范围,因而导致他在战争的恐怖中绝望的历史悲剧。
战争文学名著评价
战争文学是艺术这个意识形态对战争这种特殊社会现象的反映。战争文学不仅是人类对战争生活的反映,更是人类对战争生活的认识和评判。军事家在客观物质条件构成的舞台上,导演了战争这部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战争文学则是作家通过精彩的语言文字,把这部活剧艺术化,描写得形神兼备,让读者有如身临其境之感。
战争文学作品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都体现在这些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诸要素之中,它以作家各自独特的创作个性为主要标志,同时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特征和阶级特征。任何一种文学的形成,都要受到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及时代风尚,占主要地位的审美观点和标准的影响;受到所属民族特殊的物质生活条件、文化传统、共同语言、心理素质的影响;受到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阶级意识的影响。由于作家在立场、世界观、生活经验、艺术修养、才能、气质都各自不同,因此,战争文学的风格也是多种多样,这是文艺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战争文学名著评介的主要任务有三条,一是通过具体作家、作品的研究分析、评价,总结创作经验,发现创作规律。二是指出作品的优劣,帮助读者提高辨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三是有重点地介绍一些名家名作,提高广大读者的文学修养。
战争文学名著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战争文学作品、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感情和想象的活跃而形成的认识、体味、欣赏的审美活动。这种活动分审美感知和审美判断、鉴赏三个阶段,前者是鉴赏的起步,中间为鉴赏的深化,后者为鉴赏的高潮和顶点,这三个阶段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截然分开。阅读和鉴赏战争文学可以帮助读者认识战争,并做为体味战争的重要途径。
伊利亚特·阿开亚人的困斗
——荷马史诗鉴赏
公元前1194—1184年的十年中,是古希腊麦希尼王朝的全盛时期,这个王朝以希腊半岛与爱琴海为希腊陆海军基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这段远古历史史实在古希腊口头文学中得到充分的反映。同时也为考古学地下作业的结果所证实,那便是著名的特洛亚战争。
《伊利亚特》以特洛亚战争为题材,是描写特洛亚战役的重大诗篇,它揭示了古代较有影响的历史事件,显示了小亚细亚爱琴文化的重要堡垒特洛亚城的陷落。据说,它是在公元前九至八世纪间,由一个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口头流传在小亚细亚沿海一带的史诗和短歌综合编辑而成的,故又名荷马史诗。
荷马是希腊远古的诗人,在当时已倍受人民崇拜。柏拉图(希腊哲学家)认为“荷马教育了希腊”。但丁称荷马是“诗人之王”。后来西方文艺评论界一致推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为世界四大诗人。马克思、恩格斯也给荷马以极高评价。他创作的《伊利亚特》是具有高度艺术完整性和统一性的文学作品。它是古希腊民族语言艺术的里程碑,欧洲文学的楷模,在世界文学中占有光辉的地位,至今仍保持着不朽的魅力,具有一种至高的典范意义。
《伊利亚特》是长篇叙事诗,共有15693行,分24卷。“伊利亚特”的意思是“伊利翁之歌”。“伊利翁”是特洛亚的别称。在希腊地方的部族总称为阿开亚人,他们于公元前12到前11世纪之交,联合进攻特洛亚,史称特洛亚战争。 《伊利亚特》就是写这场战争的史诗,是一部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相传伊利翁的王子帕里斯到希腊地方斯巴达王墨涅俄斯那里做客,骗走了他美丽的妻子海伦及无数财宝,越过爱琴海,回到特洛亚。气恼了阿开亚人,墨涅俄斯的哥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召集各部落首领,组成一个远征特洛亚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因为阿伽门农为组织这次远征最为卖力,所以他被推为联军统帅。同时应邀前往的还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足智多谋的俄底修斯;另一个是希腊英雄阿喀琉斯。不久,强大的希腊舰队逼近了特洛亚海岸。特洛亚是小亚细亚西北部的古城,地处海运交通要冲。这是建筑在高地上的一个坚固的城堡。有高耸的城垣、城垛,城中的高处的卫城上是国王的宫殿。国王普里阿摩斯已年大体弱,不能作战。他有五十个儿子,第一个是能征善战的赫克托耳,他是全军的统帅。他们迅速征集了一支大军,在兵力和装备上基本上同希腊军队相匹敌。
战斗开始时,特洛亚的城门忽然大开,特洛亚军队如潮水一样涌出,他们在骁勇的赫克托耳率领下,直杀到阿开亚人的舰队前,阿开亚人中的一位英雄当场阵亡。突然从希腊人的营地里冲出一员大将,他的身躯高大得象铁塔一样,他的士兵如同暴风和雷霆一般势不可挡,特洛伊国王的两个儿子立即被砍倒,连赫克托耳也抵敌不住。这员大将就是希腊大英雄阿喀琉斯。特洛亚人就象鹿群遇到凶猛的猎犬,纷纷败退,撤回城里,尔后紧闭城门。这便是双方进行的第一次战斗。 《阿开亚人的困斗》即描写这一战局。危急之际,阿喀琉斯回到战场,在女神雅典娜的帮助下杀死了赫克托耳。暂时休战,史诗结束。
那么,史诗所写的战争的起因到底是什么?究竟有没有是非?战争是偶然的还是不可避免的?从史诗的情节看,具有偶然性。假如帕里斯不拐走希腊人的妻子和财宝,这场战争似乎就无从发生了。其实不然,帕里斯骗走海伦不过是传说,其中还夹杂着神话,更不足为凭。尽管有神话成分,而故事是传说,但荷马认为应该忠实地表现自己民族的生活,以得到人们的承认。因此,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能对那时的战争研究出正确的结论:“在荷马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希腊的各部落在大多数场合已联合成为一些小民族……各个小民族为了占有最好的土地,为了掠夺战利品,进行着不断的战争;以俘虏充作奴隶,已成为公认的制度”。战争“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一句话,财富被当作最高福利而受到赞美和崇敬”。荷马时代的战争已具有掠夺性质。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们都热衷于战争。他们把参与战争、掠夺财富视为荣誉。阿喀琉斯宁愿为获得荣誉而夭折,也不愿长寿而无所作为。忤逆母意前往参加特洛亚战争;赫克托耳的视死如归,其他诸将亦有这种军事荣誉感。《伊利亚特》描写残酷战争之所以悲壮感人,充满着力和美,就在于诗人也有此同感。
对于财物的贪欲,为本集团争夺福利、这才是战争必然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从史诗开端就可以看到,希腊联军的首领们享用着从战争获得的女俘虏,他们又是为了争夺战利品而起内哄的。阿伽门农不愿放弃一个女俘惹恼阿波罗降下可怕瘟疫;他又夺走阿喀琉斯的女俘,以致阿喀琉斯退出战场,希腊人几遭灭顶。希腊人攻打特洛亚不仅为抢回海伦和丢失的财宝,还要抢劫整个特洛亚。单就生死搏斗,狭路相逢勇者胜。赫克托耳是英勇的,但阿喀琉斯比他更英勇,而且武力强过于他,赫克托耳终于被杀。特洛亚人虽不是孤军作战,并且在自己的国土上自卫,但希腊联军集中了所有强大的部落,终于达到摧毁对方的敌人之目的。就此而论,力量的对比成了胜败的决定因素。
战争的最后结果,希腊人攻陷了特洛亚,各人携足财宝和奴隶还乡。帕里斯由于不可克服的贪欲招致杀身之祸,也毁灭了自己的国家。一场空前规模的远古大战,反映了当时奴隶制的掠夺性质,无论自然财富资源,还是女奴隶 (女俘),都在掠夺之列。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特洛亚废墟上的考古,充分证明了古代口头史诗所反映的历史真实性。虽然,古代民间诗歌给这场战争涂上了浓厚的神话色彩,但剥开那古老信仰的外衣,当时那种社会政治的因素十分醒目地暴露在人们眼前。
史诗以英雄业绩为中心,展开惊心动魄的故事。它歌颂战争,歌颂勇敢,把战争当作光荣的事业,没有关于战争的道义观念。它不是歌颂正义的爱国战争,也不是宣扬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不能用非历史的眼光,不能用今人的道德标准衡量它。史诗记叙的历史事件,是人类社会的童年,是人类文明的初期,是希腊氏族社会开始瓦解和奴隶制开始形成的时代。战争在那时是常有的事,史诗对那个时代表示赞美和崇敬。它要人感受的只是英雄主义的鼓舞,看这样的史诗,就象一个人成年后看自己童年的真实的本质,感受的是人类社会幼年时期的一个永不复返阶段显示出的不朽的魅力。使读者感受到一种蓬勃的朝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
史诗在结构上剪裁巧妙,布局得当,匠心别具,其情节围绕一个人物、一个事件展开。史诗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人物性格特点描写十分出色。英雄人物个个体魄矫健,臂力过人,都有高超的武艺。尚武精神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之一。在史诗中,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都是以枭雄的姿态出现。其体力过人,灵敏、捷足而强悍;阿喀琉斯被喻为从高山直泻、滚滚而来的洪流,难以阻拦,又宛如一只苍鹰,临空高飞,自由翱翔;赫克托耳被喻为山中野火,威严如同战神一般。诗中的众神,也各有特点,鲜亮亮,活脱脱。史诗用的是自然而质朴的口语,语汇丰富,比喻生动。史诗中比喻就有两百多次,构成了“荷马式的比喻”。史诗在欧洲古典文学中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是欧洲诸民族英雄叙事诗中的最伟大的杰作。马克思称它是“一种规范和不可个企及的范本”,“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楞伽鏖战
———简介蚁垤和他的 《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是著名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它是古代印度文学的优秀遗产,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印度,它被认为是“最初的诗”。后代的诗人和作家始终把它当作印度古典文学的伟大典范,一直受到重视和称赞,位于世界优秀史诗之列。
《罗摩衍那》的原意是“罗摩的漫游”,也可称为《罗摩的生平》、《罗摩漫游记》,全诗分七篇: 《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后篇》,汉译全书共约250万字,相当于荷马史诗总和的两倍。
作者蚁垤是印度古代诗人,传说他原来为盗,后受仙人开导,决心从善,静坐修练,口念“罗摩”,心诵“罗摩”,以至忘记一切,全身埋在蚂蚁筑窝的土堆中。“蚁垤”之名由此而来。罗摩是印度教的天神毗湿奴的化身,教徒认为只要表示虔诚,默念其名,即可解脱。蚁垤后来成了仙人。
《罗摩衍那》的主要情节,是记述罗摩一生的英雄事迹的。史诗中说:在古代印度的阿逾陀城,有一个十车王,想通过祭祀求子,在天神的帮助之下,大神毗湿奴答应化身为四,托生为十车王的四个儿子。
长子罗摩在弥提罗城拉断了神弓,国王同意将女儿悉多嫁给罗摩。
岁月易逝,十车王年迈体衰,准备立罗摩为太子。臣民爱戴罗摩,听此消息,无不欢欣鼓舞。可小王后吉伽伊因听受侍女的谗言,竭力想让自己的儿子婆罗多继承王位,并要求流放罗摩十四年。过去,十车王曾对吉伽伊许下诺言:可以满足她的两个要求。现在,只能违心地答应她的要求,罗摩为使父亲不失信义,甘愿流放。悉多为了夫妻之情,罗什曼那为了兄弟之谊,也甘愿跟随罗摩流放。他们三人在臣民的忧虑悲愤中离开了都城。
不久,十车王抑郁而死。这时,婆罗多正在舅舅家,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事,他被召回举行父葬和继承王位。婆罗多明白了真相后,大骂母亲吉伽伊卑鄙无耻。举行完父亲葬礼,他长途跋涉,在山林中找到罗摩,要求罗摩回去继承王位,罗摩坚决不肯。他认为信义高于一切,他一定要实践父亲对吉伽伊许下的诺言,十四年流放期满后再回去。婆罗多没有办法,只好带回罗摩的一双鞋子,算是罗摩的象征,供在国王宝座上,代罗摩摄政。
罗摩、悉多和罗什曼那在森林中到处漫游,常与邪恶的罗刹 (即妖魔)交战。十年后,他们漫游到十首魔王的妹妹苏波那迦居住的森林。苏波那迦看中了英俊的罗摩。她■摩求婚,罗摩和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