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战争与艺术的双重奏-外国文学与战争 >

第5章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战争与艺术的双重奏-外国文学与战争-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和日本的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结束。

  黎巴嫩内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黎巴嫩于1958年、1975年分别发生了两次规模较大的内战。

  第一次是C·夏蒙于1952年当选黎巴嫩总统后,组成了以基督教(马龙教派)为主的政府,主张加强同欧洲和美国的联系。但占该国人口近一半的穆斯林却主张加强与周围阿拉伯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联系。1958年5月9日至13日,穆斯林各派公开反对夏蒙政权,特利波利和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街道上发生暴乱。据说暴乱是在刚成立不久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埃及和叙利亚的政治联合)煽动下掀起的。以反对夏蒙总统的亲西方政策。反叛者在一些穆斯林领袖和德鲁兹教派领袖K·琼布拉特带领下战胜政府军,夏蒙政府濒临崩溃。但夏蒙拒绝辞职,并吁请美国给予支持,美国海军第六舰队根据美国总统D·D·艾森豪威尔(1890——1969)的命令,于7月15日至20日在贝鲁特附近登陆,支持夏蒙政府,保护美国人的安全,防止埃及叙利亚入侵黎巴嫩。约一个月的时间,黎巴嫩政府和军队在1.4万美军支持下,控制了局势。9月23日,马龙派基督教徒F·谢哈布将军(1902——1973)继夏蒙出任总统。新内阁由四名基督教徒、三名穆斯林和一名德鲁兹教徒组成。美国支持新政府,于同年十月底将军队撤出黎巴嫩。

  第二次内战发生在1975年,由于占黎巴嫩约一半人口的穆斯林各派(主要是什叶派和德鲁兹派)对 1943年的国民公约十分不满,该公约确定基督教信徒 (长枪党或长枪党人),尤其是马龙派教徒在中央政府事务中起主要作用。巴勒斯坦的穆斯林也居住在黎巴嫩,主要是在南部难民营或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赖以对邻近的以色列发动进攻的游击队基地中。黎巴嫩穆斯林同情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75年4月13日,一辆载有许多巴勒斯坦人的公共汽车遭到长枪党人袭击,乘客全部被害,引发了黎巴嫩长期而残酷的内战。

  起初,左派穆斯林联盟与右派基督教徒作战;1967年初,基督教徒袭击巴勒斯坦难民营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参与穆斯标一方作战。以色列向基督教徒提供武器。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支持下,叙利亚派出三万军队前往黎巴嫩帮助恢复秩序,并执行一项和平计划 (1976)。马龙派基督教徒E·萨尔基斯当选为黎总统,并在叙利亚、以色列、美国和沙特的共同支持下,试图树立权威。1977年,黎巴嫩分成由叙利亚部队控制的北部地区,由基督教徒控制的海岸地区以及由右派穆斯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控制的南部几块地方。不久,叙利亚部队和基督教民兵开始交战。叙军炮击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基督教控制区。为报复巴勒斯坦游击队恐怖分子对以色列的袭击,以色列部队于1978年3月14日入侵黎巴嫩南部,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根据地发动了毁灭性进攻,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的大片地区。以色列人遵照联合国决议撤出后,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进驻该地区。1980年,叙利亚在黎巴嫩中部贝卡谷地集结兵力,后又在那里部署了苏制萨姆与地空导弹。长枪党人占领贝鲁特的大马士军战略公路附近的赫勒周围的高地后,叙利亚对其发动大规模进攻;以色列出动喷气式飞机,袭击叙利亚人,并轰炸贝鲁特地区,以示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从黎巴嫩境内向以色列北部发射火箭的报复。1981年7月24日,一项临时停火协议生效。

  在以后的几年中,黎巴嫩内战仍时有发生。由于黎巴嫩国内各派积怨甚深,民族矛盾日超尖统,因而导致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战事。

  苏联入侵阿富汗

  1979年12月27日,苏联直接出兵阿富汗,公然入侵一个主权国家。苏空降部队夺占了喀尔布电报大楼,切断与外界的联系,随即攻下总统府,打死总理阿明及全家。占领了广播电台及其他政府部门。从28日起,苏军地面部队在航空兵掩护下,东、西两个突击群沿两条战略公路,向阿富汗境内高速推进,对之实行全面军事占领。其作战特点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①战前紧急空运。战争发生的前几天,在苏阿边境东西两段寒冷的高原地区,苏军正在悄悄地调动、集结部队。坦克兵整装待发,空降兵做好登机准备,飞行员进入了座舱。侵阿苏军头子索科洛夫一声令下,空降兵首先出动,一架接一架的安——22,安——12大、中型运输机升上天空、飞往喀布尔方向。喀布尔机场每隔一两分钟就有一架运输机着陆,吐出大批的苏联军人和武器装备。仅12月25日至27日3天内,就出动了200多架次大型运输机,运送了整师的苏联军队和几百辆坦克,装甲运兵车等装备,战争的准备工作十分充分。

  ②闪光式袭击。在喀布尔机场上,苏联军人坐在坦克和装甲车上晒太阳、抽烟、聊天。这一切并没有引起阿明的警觉。他还以为这是来帮助他镇压“叛乱”的呢。因前不久位于苏阿边界的苏联土耳斯坦军区司令马克西莫夫还发表文章,大谈所谓防御。四天前,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大骂关于苏联派作战部队去阿富汗的说法是“不折不扣的臆造”。就在这一天,苏联的宣传舆论还在赞扬阿明政府。可在几小时后,只见阿富汗的中央电报大楼附近一声巨响,发出了行动的信号,集结在喀布尔机场的苏联坦克装甲车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喀布尔市区,占领了电台,向阿明官邸发起了攻击,经过三个半小时的激战,驻守在喀布尔市的阿富汗军队被歼灭,其闪电式袭击一举取得成功,从而控制了阿富汗首都的局势。

  ③大纵深,高速度和空降作战。苏军为达到先夺取各省省会,后占领乡村的目的,在苏阿边境集结的苏军三到四个师分车西两路,大纵深、高速度地对阿实施战略包抄。东线,从阿东北部的巴达赫尚省,沿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向南推进,通过努里斯坦·库纳尔山谷到楠格哈尔省和帕克蒂亚省,并进而直捣南部重镇坎大哈。西线,从赫拉特省南下,向坎大哈迂回穿插。从苏军集结地区到阿南部重镇坎大哈相距七百至九百公里,在短短的几天内,苏军就突破了战略全纵深,对阿形成钳形攻势,切断了阿与邻国的联系。与此同时,苏军还向阿西北部的赫拉特、南部的坎大哈、东北部的伊什卡希姆等战略要地实施了大规模空降,有力地配合了地面部队进攻。

  ④大量使用坦克。这次入侵阿富汗,苏军共出动了一千多辆坦克。在夺取首都的战斗中,由于战前苏联顾问采取欺骗手段,将阿军的反坦克武器锁在仓库里,所以苏军坦克得以在市区横冲直撞,所向无阻。但在进攻山区时,则是另一番景象。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坦克协同步兵进攻,一辆接一辆的T——72和T——55坦克象蜗牛一样缓慢地爬行,速度发挥不出来,火炮使用不上,常处在被动挨打的境地,而隐蔽在山谷里的阿富汗游击队则大显身手,以反坦克手雷,集束手榴弹击毁苏军坦克二百多辆。

  ⑤重视小部队作战。苏军重视发挥小分队的独立性和基层指挥员的主动性。摩托化步兵营是侵阿苏军反游击作战的基本机动部队,下属三个装备步战车的步兵连,一个迫击炮连和一个通信排,其中一个连可搭乘直升机实施空中作战。山地进攻作战常用的战术是,空中机动连下机后,在武器直升机支援下,对敌翼侧战后方发起进攻。与此同时,摩步营的其他分队从正面发起进攻。苏军还成立各种特种分队,如夺取山间通道的分队、战半工兵分队、渗透分队,这些小部队都经过严格的登山、渡河、越野、滑雪、徒步作战等训练,配有各种轻型山地价战兵器和装备,对阿富汗游击队的威胁较大。

  ⑥武装直升机锋芒初露。苏军在侵阿战争中,投入了几百架米格——21、米格——23战斗机和米——24武装直升机。对群山环绕的阿富汗乡村来说,米格飞机由于速度太快,反而施展不开本领。而米——24武装直升机却成了阿游击队难以对付的“怪物”。它有很厚的装甲,可防地面炮火袭击,能超低空飞行盘旋,发现目标即开动大口径机枪进行“地毯式扫射”,向阿游击队阵地发射白磷弹头的火箭和投掷凝固汽油弹、烧毁山顶上的堡垒。这种用重武器装备起来的米——24直升机,象“飞行坦克”一样,对装备简随的游击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苏军入侵阿富汗后,扶持卡尔迈勒上台组织傀儡政权。阿富汗人民不畏强暴,奋起抗击侵略者。苏军入侵的第二天,阿富汗穆斯林武装组织发表声明,谴责苏军入侵,决心开展武装斗争,将苏军赶出阿富汗。苏联入侵阿富汗,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遭到世界各国的谴责。

  阿富汗地处中亚,战略地位十分主要,占据此地,可以东出巴基斯坦,西入伊朗,控制霍尔木兹海峡,夺取波斯湾地区,循南亚次大陆,还可直下印度洋。苏联为达到霸占阿富汗,称霸世界的罪恶目的,发动了这场大规模的入侵战争。1989年2月15日,苏军根据阿富汗、巴基斯坦、苏联、美国在日内瓦签订的“关于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协议”,从阿富汗全部撤军。

  烽烟笼罩下的波斯湾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际风云急剧变幻,世界军事形势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新局面。战争?和平?当人们理所当然地选择后者时,我们又不得不看到,目前虽然不可能爆发全球性的世界大战,但局部冲突正呈上升趋势,现代化的大规模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两伊战火刚刚沉寂不久的波斯湾,伊拉克刚与伊朗握手言欢,便于1990年8月2日凌晨(当地时间)对其弱小的邻国科威特发动侵略,一场突如其来的影响到世界许多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利益的海湾危机爆发。

  1991年1月17日(当地时间),持续了169天的海湾危机终于转变成一场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经过数月紧张而又全面的准备,在联合国678号决议规定伊拉克从科威特最后撤军期限过去不到20小时,突然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实施大规模空中轰炸,在烽烟笼罩的波斯湾拉开了代号为“沙漠风暴”的海湾战争的序幕。

  海湾战争是拥有世界最大武库和最先进武器装备的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与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的伊拉克之间进行的一场激烈的较量。是当代最新型常规武器的试验场,是一场高技术战争。这场战争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战略轰炸阶段。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空袭巴格达开启战端,其宗旨是力求一举破坏伊军的指挥控制中心,达到消除伊拉克防空能力的目的,并从心理上对伊造成巨大震撼。紧接着,美国依赖庞大先进的海空力量和绝对的空中优势,重点轰炸伊军机场、雷达系统、防空阵地、导弹基地和核、生、化设施等重要军事战略目标,时至一月十九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完全控制了伊拉克的制空权,具有绝对优势。

  第二阶段为战术轰炸阶段。从1月20日起,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把空袭重点转向伊军有生力量和机动导弹发射架、铁路和公路运输线、燃料和弹药库等战术目标。重点轰炸伊拉克南部地区,力求切断侵略科威特的伊军与伊拉克本土的联系。同时,从土耳其向伊北部作战的另一条战线也开辟出来。由于伊拉克防护工作较为严密,多国部队空袭的效果并不很理想,因而采取了战术轰炸的方法。伊拉克对多国部队的狂轰滥炸采取了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策略,凭借苦心经营的防御工事和一百万地面部队利用射、藏、拖等游击战术与多国部队抗争。

  第三阶段是地面作战阶段。2月24日,为世界所瞩目的代号为“沙漠军刀”的海湾地面交战打响,双方动用兵力约百万之众,作战区域涉及伊南部及科威特全境共约五万平方公里的整个科战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分东西两路突破防线,展开纵深作战,最后形成对伊军迂回包围的钳形攻势,迫使伊于2月26日下令全部撤出科威特准备到巴士拉地区进行抵抗。27日起,美英装甲机械化部队对伊军五个共和国卫队师等精锐部队实施围歼作战,美陆战队和阿拉伯联合部队则围歼科市外围的伊军,并由科军首先开进科市,宣告科威特获得解放。整个作战行动于28日上午基本告一段落,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极小的代价大获全胜。

  回顾中东历史,伊科两国宿怨已深,两国的领土争端悬而未决,背负重债的伊拉克对科威特得天独厚的石油资源的馋涎欲滴又成了引发战争的直接原因。与海湾休戚相关的美国获悉后,立即推出了一项代号为“沙漠盾牌”的行动计划,力图以政治、经济、军事的威胁迫使伊拉克撤军。以美国为首的二十八个国家派号参战,还有十多个国家为多国部队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援,海湾战争是二次大战后卷入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具有全球性的军事和政治影响。

  文学中的战争

  自从人类产生私有制和有阶级以来,战争便接踵而至。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文学这个意识形态领域中“扫描器”,必然要反映出这个客观存在的战争。它随着社会的发展,战争的不断出现,忠实地记载着各个时期,各种规模不同的战争。也可以说,有战争便有反映这种社会现象的战争文学。战争的历史是漫长而复杂的。自争斗双方决定诉诸武力以解决分歧之日起,战争即成为人类生存的一个突出特征。今天,战争因素仍然存在。因此,我们可以说,战争还将不断延续,战争文学还将陆续产生。把从古至今发生的战争高度浓缩在篇幅极有限的战争文学中,的确是一件不易之事,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部分著名战役或战事的简单介绍。

  战争文学有其自身的审美特点和规律。本书着力从美学角度分析人物。因为人是战争的主体,一部成功的军事文学作品一定要塑造一个或一群丰满的军事人物形象。他们可能是叱咤风云的将军,可能是神机妙算的谋士,也可能是勇于拚命的士卒,用具体的人物形象回答有关战争的种种问题,这是战争文学追求的根本所在。如今,亲临过战争的人并不多,阅读战争文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战争,驾驭战争的规律,从而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在地球上彻底消灭战争,建立世界大同探索道路,仍然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重要课题之一。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依然是我们必须具备的思想;把握战争文学的特点规律,正确区分战争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提高全民族的文学素养,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具备基本素质。

  古代战争文学

  古代战争文学在欧洲地区来说,主要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两部分。古希腊是欧洲最早的文明古国,地处地中海的东北部的爱琴海和爱奥尼亚之间的巴尔干半岛南端及诸岛屿,偏南的克里特岛和小亚细亚的地中海沿海一带地方。它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影响远达叙利亚、埃及、北非、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及里海沿岸;罗马在帝国时期所辖土地极为广袤,北疆自不列颠岛沿莱因河而下直到黑海,东部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南部囊括整个北非,西部包括现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