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十二个春秋 >

第2章

十二个春秋-第2章

小说: 十二个春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北京以后,房维中给胡绳说,要把1959至1960年毛主席读政治经济学的笔记整理一下。不知什么缘故,胡绳没有把这个消息传给我。后来房维中、王忍之到我家里来,说现在有这么个意见。我说,我正在整理毛主席读政治经济学的批注和谈话。他们说,那好,你整理出来以后,我们准备同几个人一起搞一搞。这样,我又搞了两遍,包括过去整理的和过去没有整理的。以后是计委林乎加出面要整理,说是纪登奎有指示,据说是周总理的意见。后来胡绳、吴冷西、于光远和我一起整理,搞了四大本。印出来、交上去以后,小范围里头印发了。发给了哪些人,我不清楚。

    在此基础上,我又搞了一个论点汇编,又整理了一个毛主席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批示。这样就到了1975年的2、3月。学习、整理毛主席的东西,确实怀着极大的热情,对我来讲,收获确实不小。

    其时,胡乔木那里组织了几个“隐士”,所谓“请隐士,举选民”吧,搞学习毛主席理论指示的材料。以此为纲,分头读一下马恩列斯的有关论著。要求最好分类整理出一些材料来。我在那里工作,参加胡乔木那里工作的有陈禹、冯兰瑞、王仲方,还有总工会、共青团的人。在那里搞了一个多月,搞成了一个材料——《毛主席论阶级斗争和人民民主专政》。

    我获得“解放”后做这三件事,一件是整理写成《的哲学思想》,一件是整理《毛主席读政治经济学笔记的批注和谈话》,一件是整理《毛主席论阶级斗争和人民民主专政》,是怀着对毛主席发自内心的崇敬和热爱去做的。不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和毅力。这三件工作,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从马恩到列宁又结合毛泽东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我的理论水平由此也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为以后的工作,首先是政治研究室的工作,作了很好的准备。做这三件事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以后会搞政研室,但做了这三件事,确实为政研室成立以后我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这个准备和没有这个准备是大不一样的。后来,在写《论总纲》的时候,我向几位台作者讲怎么写,以至口授文章的内容,随时引用毛主席的观点和语言。他们很奇怪,老邓怎么对毛主席的东西那么熟习啊。就是因为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结合着毛泽东思想对它们的发展,做过那些工作。

    到了6月份,胡乔木讲他另有任务,由我继续组织这些人把他出的题目搞下去。他另有任务,就是要他去帮助整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很快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就成立了,这个摊子就散了。这批人中间跟我一起到政研室的是冯兰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九七五年整顿中的国务院政治研究室


三 国务院政研室成立以后做的几件事(1)

    邓小平提议成立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的报告,经政治局通过以后,报毛主席批准同意。中办发了我开头所说的那个通知,政研室就正式成立了。

    大约7月初,胡乔木就找我们六个人谈这件事。人分两部分:一部分搞《毛选》五卷,在中南海怀仁堂西边的西四院办公,另一部分在武臣殿办公。于光远和邓力群,就管武臣殿这一排。一边工作,一边调干部。后来,国务院政治研究室总共有近50人。设有理论组、国内组、国际组、办公室、图书资料室,这些机构的负责人和骨干有王子野、陈道、苏沛、滕文生、丁树奇、林涧青、徐道河、王飞、冯兰瑞、李之敬、高兴国等同志。人员来自中宣部、红旗杂志(调了四、五人),还有新华社也来了一些人。图书资科室是从〃文化大革命〃,前的中央政策研究室图书馆拨过来的。那个图书馆原来是由田家英等办的。

    国务院政研室做的工作很多。下面我把主要的工作扼要地说一说。

    1《毛选》第五卷的编辑工作

    《毛学东选集》第五卷的编辑工作,在政研室成立之前就已经搞了。什么时间开始的,我不清楚。“文化大革命”期间,康生、周总理他们领头筹办,下面有个办事机构,李鑫负责。那时机构社在中央党校,党校有三四个人参加,中办秘书局搞文件的有三四个人参加。政研室成立以前还加上了邓小平,由周、康、邓他们三个人总负责。周、康两人都病了,实际上就是邓负责。后来就吸收了胡乔木。胡乔木属于他们几个人这一层,还是在他们三个人之下,不清楚。据李鑫后来讲,确定胡乔木参加以后,到康生那里谈过一次话。康生说,我们这里有个摊子,筹办《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出版,过去负责的是李鑫,你加进来以后,希望称帮助他们做好这件事。意思胡乔木是协助。但从邓小平、康生联名给中央政治局的建议来看,组成《毛泽东选集》工作小组的三人是“康、邓、胡”,胡乔木是属于上面总负责的一层。

    政研室成立以后,实际上《毛选》五卷编辑工作由胡乔木负责了,下面的助手加了一个吴冷西。这个机构搬到西四院里办公。我们七个人中,经常参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工作的有胡乔木、吴冷西、胡绳、熊复、李鑫。实际上他们五个人的主要力量都用在五卷上。

    研究室成立以后,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毛选》五卷的编辑工作加快了速度。邓小平采取一个办法,每篇文稿经过修改,补充,基本定稿或完全定稿以后,由邓小平召集我们读一次。地点在三座门军委。通读、讨论,通过了就算定稿了。重要的还要到政治局讨论。政研室的这种讨论当时叫做“读文件”。大体是两周一次。文章有长有短,长文章一次读一篇,短文章一次读两篇。7月9日第一次读,一直到1O月30日,一共读了七次,大概有十来篇文章。

    我印象探的有《论十大关系》和《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邓小平对胡乔木的整理加工是满意的。当时议定,这两篇可以定稿了,送给毛主席看了以后,不必等选集出版,先公开发表。

    在《论十大关系》讨论通过后,邓小平7月13日给毛主席写了报告,说:〃我们在读改时,一致觉得这篇东西太重要了,对当前和以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对国际(特别是第三世界)的作用也大。所以,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希望早日定稿,定稿后即予公开发表,作为全国学理论的重要文献。此点,请考虑。〃主席看了整理稿和胡乔木写的《关于整理稿的几点说明》,就圈阅同意。随后,主席又把《论十大关系》读了一遍,写了以下批语:“可以印发政治局同志阅。暂时不要公开,可以印发全党讨论,不登报,将来出选集再公开。”

    西四院在修改补充定稿过程中间争论不小。争论主要是在胡乔木、李鑫之目。具体内容现在记不得了,大致是胡乔木主张改得多一点,李鑫主张改得少一点。更主要的,胡乔木主张讲阶级斗争的部分要讲得准确一点,周到一点。李鑫主张保持原貌。在“反击右倾翻案风”之前,胡的意见占优势。“反击右倾翻案风”以后,矛盾暴露出来,李批评胡的意见就多了,说这里改的不行,那里改的失去原意。李鑫批胡乔木的话,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对阶级斗争,胡乔木一窍不通。

    粉碎“四人帮”以后,胡乔木被挤出《毛选》编辑班子,理由就是他篡改毛主席的著作,不宜继续担负这项工作。到那时,胡乔木提的修改意见大部分给否了。有同志主张毛主席原来怎么写的,就保持原样,一点不给他改,甚至错别字也不改。这件事情,公道一点讲,胡乔木的意见不能说每个都对,应该说,对的多一些。胡乔木熟悉毛主席的思想,文字功力深,又有经验,从《毛选》第一卷一直搞到第四卷,做了很多工作。

    李鑫对胡乔木不高兴,除阶级斗争观点之外,还说了一句话,你记得吗,康生给我们说的是让你帮助我们做工作呀,结果你参加进来以后,喧宾夺主了,不是帮助我们,成了指示我们了。他们的矛盾,实质是在这里。

    胡乔木被戴上篡改毛主席著作的帽子,从《毛选》五卷编辑工作中排挤出来。后来,成立了毛主席著作编辑办公室,主任汪东兴,副主任是李鑫,就没有胡乔木的份了。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胡乔木才重新负责编辑毛主席著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九七五年整顿中的国务院政治研究室


三 国务院政研室成立以后做的几件事(2)

    2 意识形态领城里同〃四人帮〃的斗争

    先念同志曾经跟我说过,成立政治研究室是小平同志同他商量的,负责人的名单是他们两个人提的。他说,他当时担心,被“四人帮’看成是同他们唱对台戏的班子。事实上,这个班子一成立就是和“四人帮”唱对台戏的,要不然就不会成立这个研究室了。全党的工作,党中央、国务院的经常工作是邓小平管,意识形态领域是“四人帮”管,“四人帮”干“四人帮”的。是当时的这个局面,斗争的需要,促使邓小平成立政研室。政研室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当时党中央、国务院作的决定做点宣传,能够帮助了解一点情况,起草一点文件。政研室自成立那天起,实际上就是拉开了一个架子,准备同“四人帮”唱对台戏。

    当时毛主席在批评“四帮”的错误,他想进行一些揭整,如果没有这个形势,政研室的工作就寸步难行,毛主席也不会同意成立这个政研室。

    从3月以来,关于铁路整顿的9号文件,关于钢铁整顿的13与文件等等送到毛主席那里,由主席圈阅下发。那时主要涉及的是经济工作。

    7月初,毛主席同邓小平谈话,他的脑筋开始转向意识形态领域。毛主席说〃样板戏太少,而且稍微有点差错就挨批。百花齐放都没有了。别人不能提意见。不好。〃〃怕写文章,怕写戏。没有小说,没有诗歌。〃所以政研室一成立,邓小平就给胡乔木说,毛主席开始注意文化教育工作,而我对这方面情况很不了解,政研室成立以后,你们注意收集一些文化教育方面的材料。这样,政研室一成立,我们就做这件事。

    (1)上送报刊上删掉〃百花齐放〃和宣传〃三突出〃的材料

    我们搞了两个材料,一是经过查阅报刊的文章,证明毛主席讲的“百花齐放”没有了,不提了,确实是事实。这个主要是王子野他们几个同志看报,看刊物,从当时查到的材料中,选出12篇文章,都是把毛主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这四句话中的〃百花齐放〃删掉了。这个材料证实了毛主席讲的〃百花齐放〃没有了,不仅文艺工作实际情况是如此,而且文艺方针政策的提法也是如此。送给邓小平以后,邓说,这个材料很能说明问题。以后,他在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座谈会的讲话里头就说,对毛主席的指示,不能歪曲,不能割裂,不能片面,比如说吧,过四句话是比较完整的,这些年来,把〃百花齐放〃砍掉了,只剩三句话。后来查出来是姚文元定的调子。

    在此期间,我记得和北影的李晨声他们有了接触。李是电影《海霞》的摄影。他们也是从报刊宣传中看出来,“四人帮”不仅把“三突出””当作样板戏塑造人物的成功经验,而且推而广之,成为艺术领域,文学领域,都要普遍遵守的创作原则。我让理论组整理了一份《关于报刊上宣传“三突出”创作原则情况的材料》。这个材料也送给了邓小平,邓小平也转给了毛主席。

    (2)转送《创业》编剧张天民的申诉信

    我记不清楚,是我们的材料送上之前,还是送上之后,毛主席在7月14日,有了一个多方面说到文艺政策要调整的谈话,其中讲到党的文艺政策应该调整一下,准备用两三年的时间,改变现在缺少小说、诗歌、散文、文艺批评的状况,并且说到了,对于作家要团结大多数。其中讲到周扬的问题,说:如果鲁迅在的话,不会赞成把周扬这些人长期关起来。这样一种作法是脱离群众的。并且说处分人要注意,动不动就要撤职,动不动就要关起来,表现是神经衰弱症。

    这次谈话涉及的面比较宽,例子也比较明确,说明他对“四人帮”搞的这一套,意识到不对头,不满意,需要调整。

    这些谈话,当时没有全文传选,邓小平通过胡乔木已经告诉了我们,促进我们收集过方面材料。我们更有信心,同时找了一些文艺界的人物了解情况。文艺界有些人分别地给我们那里通消息,反映情况,或是直接写信。

    1975年2月春节期间,影片《创业》公开放映,可是放映后第二天就被禁止。江青和她控制的文化部百般挑剔,压制了几个月,到4月上旬,罗列了十条罪名,不让《创业》公开发行。知道了这个情况以后,胡乔木曾经找李季谈过一次话。李季是诗人、作家,又长期在石油系统,要他写信反映关于《创业》的不同意见。后来车季同志病了,住进了医院,熊复和王子野约李季谈,记录整理了一封信,想由李季同意之后签名发出。胡乔木看了不满意,也就算了。后来,在〃反击右倾翻案风〃时,就说过是秘密串联,捉刀代笔。

    在此过程中,《创业》编剧张天民写了一封申诉信,一式两份,通过贺龙的女儿贺捷生走两个途径上送,一封交王海容送毛主席,另一封交胡乔木送给邓小平,邓小平送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写下对《创业》的批示:“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而且罪名有十条之多,太过分了,不利调整党的文艺政策。”这个事情批了江青,惹恼了江青。江青后来当面斥责张天民:“告也娘的刁状。”张春桥竭力抵消毛席批评的分量,说:主席说话也好,写文章也好。用字是非常准确的,“此片无大错”,没有大错,还有小错、中错呀!

    (3)转送《海霞》主创人员给毛主席的信

    《创业》批示传达以后,引起强烈反响,轰动一时。文艺界奔走相告,精神为之振奋,“四人帮”狼狈不堪,等于抄了文化部的家。在这个期间,我同《海霞》摄制组接触,胡乔木知道后,给我讲,在这个形势底下,你要找《海霞》导演,让他们向中央写信。在此之前曾同李晨声、惠宏安同志谈了几次,后来谢铁骊同志来我家一次。当时精神有些紧张,车停得很远,然后走过来。他诉说一番《海霞》受刁难的苦处,对文化部、“四人帮”的作法深为不满。我主要是传述了上面关于文艺调整们信息,还说,你们的争论我没有发言权,最好是看看毛主席著作中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段话,以及有关文艺政策方面的论述,你们觉得你们是按毛主席思想办事的,你们就写信,如果你们觉得你们的作法与毛主席的著作不一致,你们就不要写信。

    他们给毛主席写了信,是7月25日,由我交给胡乔木,胡乔木交给邓小平,邓小平交给毛主席。7月29日毛主席就批示〃印发政治局各同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专门召集政治局同志看《海霞》,一共到了八个政治局委员。江青称病没到,张春桥也没有到。大家认为影片的所谓毛病也只是看法不同,建议可以发行。这样《海霞》也通过发行了。江青就说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