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至尊者的不朽之灵-薄伽丘和十日谈-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褪色的红唇,复活的创痛。那时的他还很年轻,热情洋溢地相信凭着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呐喊几声,搏斗一场,就足以改造尘世,在灾祸的人间建立起天国的幸福。然而,百战归来,他还是一无所有,殉难者已经消逝,复仇者还在襁褓之中。他负着一身创伤,蒙首投荒,把野马一般奔驰的感情收回来,放在堆积如山的书卷上面。从那里静静的咀嚼回忆的苦味,静静的沉淀心湖中的渣滓。
1375年12月21日,这位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兼学者,在贫困与孤独中离开了人间。
数百年一晃而过,薄伽丘的灵魂一直在人世执着地踟蹰着。契塔尔特的阳光轻挥洒在他永远安息的教堂。拜伦,这个愤世嫉俗的、诗情旷达的十九世纪的天才,默默来到这里为他崇敬的古人凭吊,他所能寻到的只是一杯黄土、几丛荒草,再有,便是深情款款的微风了。薄伽丘的坟墓早已被惨绝人寰的宗教统治者挖去,墓碑毁得干干净净。曾经抚摸过薄伽丘的契塔尔特的阳光落到拜伦身上,他那英俊的脸庞忽然绽出略带嘲讽的笑容,唉,这些愚蠢的人,难道这样就可以使伟大和不朽消除殆尽么?他仿佛听到薄伽丘久远的叹息了。
有人努力写着作品,替他们的时代增添光彩;有人贪得无厌,只知道面包,却象虫子一样无声无息地死去。
薄伽丘知道自己的价值。
揭开上帝的遮羞布
1348年,欧洲中世纪,一场可怕的瘟疫爆发了。染病的男女,最初在鼠蹊间或胳肢窝下隆起一个瘤来,到后来越长越大,就有了一个小苹果或是一个鸡蛋那样大。不消多少时候,这瘤就蔓延到人体各部分。这以后,病症又变了,病人的臂部、腿都以至身体的其他各部分都出现了黑斑或是紫斑,有时候是稀稀疏疏的几大块,有时候又细又密。病源谁也没法探清,任你怎么请医服药也是枉然。到了第三天,病人便一命呜呼,向上帝报到去了,或进天堂,或入地狱,领取各自应享的报应。
最可怕的是,这场瘟病极富传染性,不要说走近病人,就是跟病人谈话,也会立即受到传染。就连牲畜,只要接触到病人,或者死者的什么东西,也就会立即死去。面对死亡的威胁,天主劝导人们遵守的友爱与互助也送回到了天国。人们或是过着完全封闭的生活,或是纵情欢乐,享受残生。但是,很少有人能逃脱命运的惩罚,每天,都有大批尸体运到教堂。后来坟地全满了,只好在周围掘一些又长又阔的深坑,有如日本鬼子到中国屠杀百姓挖的万人坑一样,把尸体扔进去,盖上一层薄薄的土掩满起来,土封了事。佛罗伦萨城,那美丽的、遭受不幸瘟疫的意大利名城,居民相继死亡,几乎成了一座空城……。
薄伽丘在他的巨著《十日谈》里,一开始就向我们描述了一个这样阴暗可怕的局面。小说就在这样一片悲惨的气氛中开始,在这种富于象征性的开场白中,十名美丽活泼的青年男女出现了。他们在浩劫中幸免于难,他们相约一起逃出城外,来到郊外一座山上的别墅里。别墅外面草木青葱,生机盎然;别墅内泉清水流,井然有序,恬静雅致。十名青年男女在此住了下来,每日吃喝玩乐,唱歌跳舞。在郊外,他们无拘无束,不再担心瘟疫的侵袭,不再受到神父的管辖,接触到大自然,他们的心灵之花全部开放,争奇斗妍。除此之外,他们每天推举一人当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住了十多天,讲了一百个故事,我们下面的故事便是他们讲述的。
在他们的故事中,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他们歌唱爱情的伟大与欢乐,歌唱人类的智慧和机智;他们嘲讽禁欲的教士,讥笑贵族的无能与自高自大,让他们在人性面前暴露道学面目;他们怒斥一切罪恶的品性,颂扬人性的光辉与伟大。生命的一切在他们的故事中大放异彩,宛如小草从寒冬中走出,来到明媚的春天,尽情地欢乐和享受,带来勃勃生机。
上帝使者的嘴脸
既然薄迦丘把一个与上帝有关的故事放在全书开头,那么,我们也就不妨看看上帝在书中的表现。上帝实在是宽恕大量的,他可以宽恕我们生前所做的一切罪恶。上帝又是反对性爱的,说性爱是邪恶的肉欲,我们可以看到修道院里的男女之事。上帝说人类获救的希望在他身上,那么,上帝的使者——那些主教和神父在超度众生时,又是如何与尘世的女人共处的呢?我们不妨细读一下薄伽丘讲给我们的故事。还有贵族老爷们的优雅、高贵与聪慧,我们也该顺带夸耀一番。
上帝的愚昧与骗局
在第一天的第二个故事中,薄伽丘借一犹太教徒之眼,对天主教的上上下下作了一番考察。从教皇、红衣主教、主教到教士,这一伙人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是寡廉鲜耻,犯着“贪色”的罪恶,甚至违反人道,沉溺男风,连一点点顾忌、羞耻之心都不存在了。因此竟至于妓女和娈童当道,有什么事要上教廷请求,反而要走他们的门路。除了是色中饿鬼外,他们个个还贪利图财,爱钱如命,不仅把人口当作牲口买卖,甚至教堂里的职位、祭坛上的神器,都可以任意作价买卖。贸易之大、手下经纪人之多,决不比大都市里的商人少。他们借着“委派代理”的美名盗卖圣职,拿“保养身体”做口实,大吃大喝。真可以说无恶不作。
这是一个异教徒的眼里见到的基督教会。另一个故事讲的是异教裁判所的一名裁判官。有人在一家酒店喝酒,赞美酒好,夸张地说耶稣都可以喝。这话传到裁判官的耳朵里后,他打听到那人有田有地、又有金钱,于是下了一道紧急命令,以侮辱教会的罪名把他逮捕了。他办理此事并不是为了要加强被告的宗教信仰,而是为了依照他一贯的做法,把钱从被告的钱袋里倒入他的腰包。在审判中,裁判官声色俱厉,威胁要把他烧死在火刑柱上。
那人吓坏了,连忙托人出面打通关节,把一大块黄澄澄的“脂膏”,让神父搽在眼上,好医治修士们见钱眼红的毛病。据说这种方法对那些怎么也不敢跟金钱碰一碰的修士格外灵验。果然,裁判官开了恩,让他在身上佩一个十字架,还特地规定要黄文黑底。然后,几天之后,他就可以出来了。
偏偏这个人还要再戏弄一下神父们。《圣经》里有句话:“你奉进一个,收进百个”。这人见修道院里的修士每天把贪吃贪喝剩下的菜汤,有时一大锅子,有时两大锅子,倒给聚在门外的穷人,便问:“如果你施舍一锅子菜汤,在来世间就要回报你一百锅子,那你们怎么受得了——一定要给菜汤淹死了!”
作品真是写得淋漓酣畅,一方面把教会的贪婪无耻写得如在眼前。他们随意罗织罪名,榨取百姓金钱,然后大肆挥霍。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教会的虚伪。他们口称救济众生,施舍的却是没有挥霍完的从百姓处榨来的血汗。
除此之外,教士的愚昧也写得十分生动。一个无恶不作的坏蛋,一味诋毁宗教,干些教规不允许的事情。可是,在临死前,他决定戏弄一下前来行终敷礼的神父。他故作自疚,谎称自己还是童身,虽然他不知玩弄过多少女人;说自己连喝水过多也有内疚感,虽然他一直好吃好喝,以致糟踏坏了身子;他是个放高利贷者,却说自己把父亲的财产都施舍给了别人;他曾经欺诈无数,却说自己把别人忘了拿的四文钱又施舍给了穷人……种种善行,唬得神父觉得他是世界上最虔敬的人。他死后,修道院的院长和修士全体出动,个个穿起法帽法袍,手拿圣经,胸前挂着十字架,沿途唱着圣歌,用最隆重的仪式去迎接他的遗体。这个坏蛋还被当作斋戒、童贞、清白和圣洁的化身受到了民众的百般敬重,后来,“天主假着他的手,显示了好多奇迹。”
这个故事的可笑之处在于,一向愚弄人民的天主教会这回反而被一个毫无宗教顾忌的坏蛋愚弄了。故事的深刻性就在于,教会捧出这么个偶象来,不管他生前是圣徒还是歹徒,对于它,反正是一回事,归根结蒂,只要能欺骗广大人民,能在群众中间煽起一阵狂热的迷信活动,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天主教会的愚昧在另一个故事中也得到充分表现,一名女子想勾引一位男人,苦于没有机会,最后决定利用愚昧的神父。她装作冰清玉洁,来到教堂,向一位神父忏悔,假说有一位绅士要追求她,坏了她的清白名声,要神父去劝阻。神父不知就里,斥责那位绅士,绅士从他那儿知道了她的爱情。她想这些东西给绅士,便拿着礼物,向神父说这是绅士留下的,神父很生气地把礼物转到了绅士手中。后来她想与绅士幽会,便说绅士如何乘她丈夫不在家之机,跳窗而入。神父大怒,满以为抓到了证据,狠狠地数落绅士,没想到这等于指点绅士如何去与情人幽会。这样,两人利用神父的愚昧和贪财,来诱使他不断传信,终了情缘。
故事的荒唐之处在于,神父自以为端庄高明,没想到反被人利用,做了他竭力反对的事。这意味着,这些教士,自以为道德学问高人一等,仿佛什么事都是他们懂得多,其实呢,他们多半是些饭桶,不懂世故人情,如果教会中高明的神父都这样,那么,整个教会的愚昧也就可想而知了。
总之,神父们实际上是最违反教规,最口是心非。他们要人们禁欲,安心忍耐,逆来顺受,目的只有一个:满足他们的享受,把钱拿去做更阔绰的衣裳,去贿赂主教,去添置种种财产。除了处心积虑搜刮民脂民膏外,他们什么也不懂,常常善恶不分,是非不明,在颠倒了是非善恶时,还以为自己做了件大善事。
教会的骗局也被薄伽丘戳穿了,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教会的虚伪。第二天讲的第一个故事,便是所谓圣徒奇迹的骗局。有位清贫的脚夫死后,传说教堂的大钟并没有人敲,却全都响了,还说人们只要接触了他的尸体,就可以消除百病。在人们心中,他成了一位天主派来的圣徒。有位小丑知道后,觉得十分好笑,决定捉弄一下这帮信徒。他扮作跛子,假装接触了脚夫的尸体后,病状顿央。众人看到这等奇迹一齐欢呼起来,赞美之声响彻云霄。可见,所谓天主的奇迹,不过是一出骗局而已。
更有一出闹剧,神父的信口胡说竟然骗了一帮人。神父到了一个乡下,为了骗取百姓收入,谎称要给百姓看一根加百列天使的羽毛,还活灵活现地说这根羽毛是天使降临到拿撒勒向圣母玛利亚报喜时落下来的。其实他所说的圣物不过是一根鹦鹉尾巴上的羽毛而已。由于乡下很少有这种鸟,他倒真骗了不少人。后来两个青年想看他出洋相,便偷偷用木炭换了羽毛。
乡民们都来了,神父宣扬了一番自己的功德,极其虔诚地做了一遍忏悔祈祷,然后点了两支蜡烛,撩开头巾,小心翼翼地解开大绸子,拿出一个小盒,羽毛就装在盒子里面。可没想到,羽毛变成了木炭。神父暗地吃了一惊,但面不改色,又胡吹瞎侃一通,说自己闯东奔西,见过大世面,从一位主教那里弄到了许多圣物:一个圣十字架的齿轮,一个小瓶子——瓶子里装的是所罗门庙堂里的钟声,以及加百列天使的羽毛,还有殉教者圣劳伦斯被酷刑烤死时用的木炭。羽毛和木炭都被装在两只形状相似的盒子里。本来呢,他想给乡民看天使的羽毛,没想到里面却是木炭,原因很明白,天主显了灵,故意让他拿上装有木炭的盒子,因为纪念圣劳伦斯的节日刚刚过了两天。天主这样做,为的是好唤起民众对他应有的虔诚。最后,他还煞有介事地吹嘘,不管谁用这种木炭在身上画一个十字,一年之内都不会有火烧身,即便烧到身上,也不会感到痛苦。
这样,由神父的疏忽带来的失误,反倒成了天主显灵的强有力证据。这固然让人觉得所有的圣物不过是堆一钱不值的破烂,更以生动的事例说明天主教会的一切神圣,不过是一堆谎言与骗局而已。还有什么比这对天主教会更有讽刺意义呢?教会的骗术本质在此简直是说透了,而且,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在台上高唱天主,赞美殉教者,在底下却肆无忌惮地吹牛拍马,纵容手下人犯戒,愚弄百姓,榨取民财。
上帝的偷情
教会的贪婪、虚伪与腐败是建立在对劳动人民的压榨和哄骗、威胁之上的,这与教义已大相抵触。薄伽丘的小说中,最让人觉得痛快的是有关教士们如何打破道学面具,犯了色戒的描写。这里面可真是笑话连篇,让人把教会的虚伪看了个透底。天主教会把性爱看作邪恶的肉欲,目的便是禁止别人恋爱,如果人人都谈情说爱,教士们也就没有可猎取的对象了。一男一妇发生关系,就是有不是的地方,也还是人之常情。可是,教士们却惯于借用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来胁迫女人,诱逼女人,以满足自己的淫欲。这已没了半点人性味,而是假道学了。还是让我们来看薄伽丘的描写吧。
首先,从上到下,不管是院长,还是修士、修女,都犯了色戒。第一天故事之四讲一个小修士贪色犯戒,被院长发现,但他巧用妙计,证明院长也犯了这个过失。修士从外面带了位小姑娘,把她带回房中,没想到被院长发现了。小修士察觉后,故意出去。院长便趁机溜进房中,见到姑娘后也动了贪欲。他还想一本正经地斥责修士,没想到正中了修士诡计。没办法,两人只好共同隐瞒奸情。
第九天的第二个故事,与这大同小异。在一所一向以虔诚圣洁出名的修道院中,有位修女犯了奸情,被女院长捉住,正想把她严办,不想修女指出她头上戴的是一条裤子,不是头巾。原来女院长也经常与一教士偷情,那天夜里因捉奸情急,忙中出错,把教士的裤头作为自己的头巾戴上了。在众多修女面前,女院长大出丑态,只好改变态度,改换调子,用温和的口气接下去说:“不过硬要一个人抑制肉欲的冲动,却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所以只要大家注意保守秘密,不妨各自去寻欢作乐吧。”
在这里教士、修女们狼狈为奸的面目显露无遗。上上下下串通一气,放纵情欲,却摆出虔诚圣洁的面孔,等到事情发作,又相互勾结,修道院实质上是一个藏污纳垢之地。
第三天的第一个故事更是神奇。教会常常认为女孩儿只要前额罩着一块白面纱,脑后披着一块黑头巾,就不再思考了。其实不然,人性的冲动在这帮无所事事、情思撩乱的修女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有一位名叫马塞托的庄稼汉,装成一个哑巴,混进了修道院,准备勾引修女。在院里,他辛勤工作,一言不发,修女们都把他当作傻子看待。有一天,两个修女以为他睡熟了(其实他是装睡),商量要找他取乐,此前,她们已许愿把童贞献给天主,但终究抵挡不住肉欲的诱惑,说:“人们每天要在天主前许下多少心愿,有几个是真正能够为他老人家做到的呢?况且许下心愿的不光是我们呀,让他老人家找别人还愿吧。”于是,两人偷偷地与马塞托厮缠一番。后来这事被其他修女发现了,纷纷仿而效之。
这时,唯有院长还蒙在鼓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她再也挡不住男性的诱惑,便把马塞托关在自己的房里独自享用。后来,疲于奔命的马塞托实在受不了,便开口说话了。院长大为惊讶,还从他口中明白原来修女们早就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