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前期文学史-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扰女人又是多么不受欢迎。
成千的男人丧失了美德:
片刻间宛若梦幻,
死神就将降临,
只因他们认识了女人。”
值得一提的是,教谕把贪婪列为万恶之首,它是一种痼疾,会给人们带
来各种不幸和灾难:
“如果你想获得完美的品行,
要远离一切邪恶,
提防贪婪的罪恶:
它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沉疴,
对此没有任何灵丹妙药可解。
它将殃及父母,
还将使舅父受到牵连,
它使夫妻分离;
… Page 73…
它是万恶之集大成者,
它是一切仇恨的总和。”
《普塔霍特普教谕》还提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训诫,例如,它对各种不
同职业的人和不同阶层的人都提出了忠告,提出了行为准则。它还告诫人们
由卑微转变为地位较高,由贫穷变为富有之时,不要忘本,要记住,那是神
的赐予。
(2)第一中间期的教谕文学
起源于古王国时期的教谕文学在第一中间期得到了发展,这时期出现了
①
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谕》。与古王国时期相比这时期的
教谕文学作品有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在形式上出现了国王以遗嘱方式对其
子兼继承者进行告诫的文书;二是在内容上出现了有关王权的论述,告诫继
承者如何当好国王。而在这两方面变化的典型例子便是《对美里卡拉王的教
谕》。它虽然不是这类作品的第一部,但无疑是较早的一部,而且是迄今所
知保存下来的最早的这类作品。
这部教谕文学作品是一位老王给他儿子兼继承者的遗嘱,儿子的名字为
美里卡拉,父亲即老王的名字没有保存下来。外国学者的研究认为,从保存
下来的老王名字的最后几个符号来看,该王应属于第九和第十王朝的某位
王,而最可能的便是克赫提。作品的原始文献没能保存下来,现存的残篇都
是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抄本,许多空缺和书吏的抄写错误给理解这部作
品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谕》全文的韵律极强,句子匀称、工整。当谈及具
体事件时,教谕采取散文的形式,而在其它情况下则采取诗歌的形式。与古
王国时期的教谕文学作品相比,该教谕体现了知识、智慧和文学性的进步,
其教训更深刻、更精辟,组织概念的能力更强,主题和内容面更宽。
老王首先向其子、继承者提出了作为一个优秀国王应具备的首要素质,
那就是口才:
“如果你善于言辞,你将取胜,
舌头是国王的利剑;
能言善辩胜过所有征战,
这门技术无往而不胜。”
这里宣扬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作为一个国王,其文韬要胜过武略,具
备演说家的才能是统治的保证。但要想安邦定国,还应做到:
“尊重贵族,供养你的人民,
加强你的边界,你的边防军;
为将来做准备是明智之举,
人们关心未来的生活,
虽然诚信者往往落空。
以优良的品质招来人们,
① 里希泰姆《古埃及文学》第1 卷,第97—109 页。
… Page 74…
邪恶者才觊觎邻居的土地,
傻瓜才觊觎他人的财产。”
老王还告诫其子,要安抚好各阶层的人,尤其是贵族,贵族是统治的基
础,其中不乏充满智慧的名言警句:
“提拔你的官员,以便他们按你的法律行事,
家境殷实之人才会忠心不二,
因为他是富人,一无所缺。
穷人说话不公,
口说 ‘我希望我拥有’之人没什么公正可谈,
因为他往往谁给钱就听谁调遣。
其贵族显赫者才是真正的显赫,
拥有众多谋士的国王才能强大,
拥有众多贵族的国王才算富有。”
古埃及的统治者已经明白这样的道理,贵族是其财富,是其维护统治的
基础,扩大贵族的数量就等于扩大了其统治基础。奴隶主贵族统治阶级对贫
民则表现出了极端的蔑视和歧视。除了安抚贵族外,老王还告诫其子,要安
抚好军队,要培养亲信:
“提拔你的官员,提拔你的士兵,
使跟随你的年轻人致富,
供给他们物品,赠予他们土地,
奖励他们牲畜。”
此外,还要施行仁政,处事要公正,不能乱杀无辜,也不能巧取豪夺:
“行正义,你在世上能持久;
安抚哭泣者,不要欺压寡妇,
不要削减贵族的财产。
不要剥夺人继承其父的财产,
千万不要错施刑罚,
不要乱开杀戒,它无助于你。
用笞刑和监禁来处罚,
国家将治而有序。”
王权神化是古代社会和国家最普遍的政治现象之一,国王被认为是神在
人间的代表,国王是神的化身,神自然而然地会保护国王的统治。但为了讨
好神,国王必须很好地履行对神的义务,要为其修缮神庙,经常举行祭神仪
式,不停地为其敬献祭品,只有这样,神才会帮助平息不满,镇压叛乱,保
证国王的统治。《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谕》中不乏这样的文字,美里卡拉王被
告诫要很好地敬神。
… Page 75…
在该教谕的结尾,先王向美里卡拉提出了最后的忠告和自己的祝愿:
“不要忽视我的话,
这些话阐述了王权的全部法则,
它们教导你,使你得以统治国家,
愿你能赶上我,无可指责!”
第一中间期保存下来的教谕文学作品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多,但无论是文
学性还是思想性,都比古王国时期有了较明显的进步。
(3)中王国时期的教谕文学
中王国时期是古埃及教谕文学发展的鼎盛期,这时期所保存下来的作
品,其数量也相对要多。中王国时期的教谕文学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
式上,都比以前有较大的发展。这时期的作品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为父亲
的教子书;其二为先知、圣人或其他公共利益保卫者的预言书;其三为两个
观点相左之人的辩论对话。
阿美涅姆赫特一世是位强有力和成功的法老,以他名义写就的《国王阿
①
美涅姆赫特一世对其子舍索斯特利斯一世之教谕》,起初被认为是阿美涅姆
赫特一世在逃脱暗杀之后写下的一篇真实记载。但近年来,外国学者普遍认
为,阿美涅姆赫特一世在位三十年,在其统治的第三十年遭到暗杀,这篇教
谕文学作品是其继承者舍索斯特利斯一世命令一位宫廷书吏创作的。全文从
结构上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国王对王子即未来王位继承人的垂训,
传授其统治术;第二部分描写国王在夜间休息时遇刺的经过;第三部分则颂
扬阿美涅姆赫特一世的辉煌成就。其中第一部分最为引人注目,因为它虽与
以前此类作品,例如《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谕》同属教子或传授继承者统治术
的遗嘱,但在内容上却有太大的差别。美里卡拉王的父亲教育他要提拔官员,
培养亲信及宽以待人等,而阿美涅姆赫特一世却恰恰相反,他警告其子兼继
承人要防备所有的臣民,不要结交朋友,他们都是潜在的阴谋者和反叛者。
他这样嘱咐他的儿子:
“要警惕无名的臣民,
他们的阴谋不易察觉。
不要相信兄弟,
不要结交朋友,
不要培养亲信,那毫无意义。
你躺下的时候,要守卫好自己的心脏,
因为大难临头时谁也不会有追随者。
我施舍乞丐,
我养育孤儿,
我让贫穷者和富有者同样成功;
但是,吃我面包之人却起来反对我,
我宠信之人却利用我对他们的信任谋害我。”
以上内容实际上反映出一种消极的社会心理,一种悲观的人生态度。这
① 里希泰姆:《古埃及文学》第1 卷,第135—139 页。
… Page 76…
是先王阿美涅姆赫特一世遭暗杀给统治者心理造成的恐惧和伤害,同时也反
映出经过第一中间期的社会动荡,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开始走向极端。
社会已失去了往日的和谐和温情,取而代之的是相互提防,相互猜忌,甚至
连血亲兄弟也不成其为兄弟,社会动荡对人们心理的扭曲可见一斑。
①
对《聂非尔提预言》的写作年代学者们分歧较大,但多数埃及学学者认
为该文编写于中王国时期。现在保存下来的草纸是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时
学校使用的手抄本。内容系托言第四王朝斯涅弗鲁法老时代某一名为聂非尔
②
提 的智者所作的预言。这篇文字借预言反映历史,可以说是为阿美涅姆赫特
一世歌功颂德之作。智者聂非尔提是第四王朝时巴斯泰特地区的大祭司,长
于演讲和书写。他被法老召进宫,目的是对法老说些优美的话语或上好的演
讲辞,以使法老龙心大悦。法老不让他对过去之事进行回顾,而让他对未来
进行预测,法老还亲自作笔录。
他预言到,埃及东方各州将遭到亚洲人的入侵。到那时“这块土地将完
全被毁灭 (以致于)没有任何残余,(甚至连)指甲大的一点黑土地都不留
存。”虽然如此,却“没有人关心,没有人说话,没有人哭泣”。不仅如此,
太阳也将被遮住而不再照耀,人人都变成聋子,无人能生存;尼罗河将干涸
见底,人们可以从岸的一边走到另一边;土地将缩小,但官僚却很多,土地
荒凉不毛,但税收却很重。
在作这些预测时,作者采取了一个巧妙的文学手法,即借聂非尔提之口
说:“我只将述说呈现在我面前的一切,我不能预言未来。”这就是说,聂
非尔提不是在预测未来,而是在讲述发生在自己面前的真实事件,这无疑大
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在如此重大的灾难面前,南方将出现一位国王,他的名字是阿美涅·胜
利者,即阿美涅姆赫特一世。“他是努比亚地方的妇人之子,他出生于上埃
及。他将戴白色王冠,他将带红色王冠”。他将能统一上下埃及两支强大的
力量,驱逐亚洲人与利比亚人,战胜所有的叛逆者,满足全埃及人民渴望和
平的愿望。
《聂非尔提预言》采取了许多文学手法,例如夸张和比喻的手法。为颂
扬一位英雄的伟大,故意夸大“乱世”乱之程度,以显示其功勋卓著。在思
想性方面,预言似乎要宣扬这样一种“皇家”观点,即国王是秩序与正义的
保卫者,当王权衰弱之时,国家就会陷入混乱状态,因此,强大的国王是必
需的。
中王国时期还出现了一部著名的、较特别的教谕文学作品——《一个人
①
与其“巴”的辩论》。这部作品保存在一份属于第十二王朝的单一手稿上,
遗憾的是,第一部分已遗失。其内容为,一个人对生活丧失了兴趣和信心,
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情绪,不想再活下去。他的“巴”(BA,即灵魂)被他对
生活的抱怨所激怒,威胁要离开他。这种威胁使他十分恐惧,因为如果他的
“巴”离开他,他将不能升天进入永恒世界。因此,他请求他的“巴”不要
离开他,不要反对他对死亡的渴求,他期待的不是自杀而是自然死亡。他的
“巴”反对他的请求,并告诉他,死亡是件很悲哀的事,人死以后纵使修有
① 中译文见《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年版第9—14 页。
② 传统的读法为“聂非尔列胡”,晚近的学者们认为很可能应读为“聂非尔提”。
① 参见里希泰姆《古埃及文学》第1 卷,第163—169 页。
… Page 77…
漂亮的坟墓,也不如那些活着而没有坟墓的人好。他的“巴”敦促他不要抱
怨,要尽情地享受生活,生活是很有意义的。这位主人公的最后回答是通过
四首优美的诗来表达的,在诗中他仍然为不幸的生活而悲痛,仍然崇尚死亡
和复活。在最后的简短结论中,他的“巴”同意与他在一起。
这篇著名的作品采取了三种文学体裁,即散文、结构匀称的演说辞及抒
情诗。其中主人公用以回答其“巴”的四首抒情诗更具特色。前三首诗都由
若干节构成,每节的第一句话重复该诗的第一句话;第四首则由六句诗组成,
每两句构成一节,三节构成排比形式。例如第二节中有这样的诗句:
“今天我该向谁诉说?
兄弟卑鄙,
朋友失和。
今天我该向谁诉说?
人心贪婪,
相互抢劫。
……
今天我该向谁诉说?
人心贪婪,
无人可以依托。
今天我该向谁诉说?
无人主持正义,
国土留给作恶者。”
第三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死亡的想往,诗中采用了许多颇具感染力的生
动比喻,把死亡描绘成一桩极其美妙的事情,其渴望以死来寻求解脱的迫切
心情跃然纸上:
“死亡今天就在我面前,
'像'病人的康复,
像卧病后走出户外。
死亡今天就在我面前,
像没药的香味,
像微风天坐在风帆下。
死亡今天就在我面前,
像荷花的芬芳,
像酒醉后坐在河岸上。
死亡今天就在我面前,
像一条宽阔的大路,
像英雄从战场上归家凯旋。
… Page 78…
死亡今天就在我面前,
像万里晴空,
像一直被忽视的东西突然发现。
死亡今天就在我面前,
像人被囚禁多年,
期待着探望他的家眷。”
这篇作品所表现出的悲观厌世情绪及消极人生哲学,与前面我们介绍的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