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针灸聚英-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寒
北灸之。多害小儿也。所以田舍小儿。任其自然。得无夭横也。
卷二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秦承祖灸鬼法
属性:鬼哭穴以两手大指相并缚。用艾炷骑缝灸之。令两甲角后肉四处着火。一处不着则不效
按丹溪治一妇人久积怒与酒。病痫。目上视。扬手踯足。筋牵喉响流涎。定则昏昧。腹
胀痛
为肝气所侮而为痛。酒性喜动。出入升降。入内则痛。出外则痫。用竹沥、姜汁、参术膏等
药甚多。痫痛间作无度。乘痛时灸大敦、行间、中脘。间以陈皮、芍药、甘草、川芎汤调石
膏与竹沥服之。无数。又灸太冲、然谷、巨阙。及大指甲肉。且言鬼怪怒骂巫者。丹溪曰。
邪乘虚而入。理或有之。与前药。佐以荆、沥防痰。又灸鬼哭穴。余证调理而安。
卷三
铁针
属性:本草云。马衔铁无毒。日华子云。古旧铤者好。或作医工针也。
武按本草柔铁即熟铁。有毒。故用马衔则无毒。以马属午、属火。火克金。解铁毒。故
用以作针。古曰。金针者。贵之也。又金为总名。铜铁金银之属皆是也。
卷三
煮针
属性:危氏书云。乌头、巴豆各一两。硫黄、麻黄各五钱。木鳖子十个。用乌梅药同入磁石器
内。
用皂角水洗。再于犬肉内煮一日。仍用瓦屑打磨净。端直。松子油涂。常近人气为妙。
按煮针非素问意。今根据法煮之。以解铁毒。此有益无害也。
卷三
火针
属性:经曰。 针者。以麻油满盏。灯草令多如大指许。丛其灯火烧针。频以麻油蘸其针。烧
令通
针。医者临时用之。以免致手热。才觉针红。医即取针。先以针安穴上。自然干。针之亦佳
。凡行针点灸相似。以墨记之。使针时无差。穴道差。则无功。火针甚难。须有屠儿心、刽
子手。方可行针。先以左手按定其穴。然后针之。切忌太深。深则反伤经络。不可太浅。浅
则治病无功。但消息取中也。凡大醉之后。不可行针。不适浅深。有害无利。凡行火针。必
先安慰病患。令勿惊心。较之火针及灸。灸则直守艾灼烧过。痛则久也。火针虽则视之畏人
。其针下快疾。一针便去。疼不久也。以此则知灸壮候数满足。疼之久也。火针止是一针。
不再则痛过也。凡行火针。一针之后。疾速便去。不可久留。寻即以左手速按针孔上。则疼
止。不按则疼甚。凡下针。先以手按穴。令端正。频以眼视无差。方可下针。烧针之人。委
令定心烧之。恐视他处。针冷治病无功。亦不入内也。人身诸处皆可行针。面上忌之。凡季
夏。大经血盛皆下流两脚。切忌妄行火针于两脚内及足。则溃脓肿疼难退。其如香港脚多发于
夏。血气湿气。皆聚两脚。或误行火针。则反加肿疼。不能行履也。当夏之时。香港脚若发。
药治无效。不免灸之。每一穴上但可灸三壮。劫其病退。壮数之年亦不苦。溃肿脓疮亦易平
。火针者。宜破痈毒发背。溃脓在内。外皮无头者。但按肿软不坚者以溃脓。阔大者按头尾
及中。以点记。宜下三针。决破出脓。一针肿上。不可按之。即以指从两旁捺之。令脓随
手而出。或肿大脓多。针时须侧身回避。恐脓射出污身。孙氏曰。凡下火针。须隔一日报之
。报之后。当脓水大出。疾则效矣。凡 块结积之病。甚宜火针。此非万效之功。火针甚妙
。于结块之上。须停针慢出。仍转动其针。以发出污滞。凡下火针。经一宿。身上发热恶寒
。此为中病。无害事也。火针亦行气。火针惟假火力。无补泻虚实之害。惟怕太深有害。余
则无妨。气针者。有浅有深。有补有泻。候气候邪之难。不可误行。恐虚者反泻。实者不宣
。又以为害。世之制火针者。皆用马衔铁。思之令喜意也。此针惟是要久受火气。铁熟不生
为上。莫如火炉中用废火箸制针为佳也。初制火针。必须一日一夜。不住手以麻油灯火频频
蘸烧。如是终一日一夜。方可施用。凡治瘫痪。尤宜火针易获功效。盖火针大开其孔穴。不
塞其门。风邪从此而出。若气针微细。一出其针。针孔即闭。风邪不出。故功不及火针。灸
者。亦闭门赶贼。其门若闭。邪无出处故也。若风湿寒三者。在于经络不出者。宜用火针。
以外发其邪。针假火力。故功效胜气针也。破痈坚积结瘤等。皆以火针猛热可用。又如川僧
多用煨针。其针大于鞋针、火针。以火烧之可用。即九针之中之大针是也。其针大于气针。
故曰大针者。其功能治风邪入舍于筋骨间不出者宜用之。火针之次也。孙曰。三针者。是锋
针、铍针、火针也。火针即煨针也。
按烧针法仲景以前多用之以致祸。故伤寒书屡言之。如曰。用烧针必惊。烧针令汗。针
处被寒。核起发奔豚。加烧针因胸烦之类。今世或用以出痈脓为便。
卷三
温针
属性:王节斋曰。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
蒸温
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致病者。或有效。只是温针通气而已。于血宜衍。于疾无与也。
古针法最妙。但今无传。恐不得精高之人。误用之。则危拙出于顷刻。唯灸得穴。有益无害
。日后宜行之。
卷三
折针
属性:本草云。医工针人。而针折在肉中不出。杵牡鼠肝及脑涂之。又象牙主诸针及杂物入肉
。刮取屑。细研入水和。敷上立出。肘后方。针折肉中。象牙屑水和敷上立出。
宝鉴涌针膏。取针刺入肉并箭头。鼠粪头十个、蝼蛄四十九个、土消虫十个、芫青、马
肉中
石脑油三两。蒿柴灰汁三升。上将灰汁、石脑油以文武火熬成膏。次下诸药令匀。瓷器内收
贮。临用时。看创大小点药。良久自然涌出。
万圣神应丹。出针并箭头。莨菪根今天仙子苗是也。于端午前一日。寻上项科取酌中一
科。
下取出。用净水洗了。于静室中石臼中捣如泥。丸如弹子大。黄丹为衣。纸袋内封了。悬高
处阴干。针箭不出者。以绯绢袋盛一丸。放在脐下。用绵裹肚系了。先用象牙末屑于伤处贴
了。后用此药。若创口生合。用刀子微割开。以象牙末贴之。
神圣膏。取针入皮肤。车脂不拘多少。成膏子好。摊纸上。如钱大。贴之。二日一换。
三五次。针自出。大有神效。
乌翎散。取针铁入皮肤。乌翎三五枝。火炙焦为末。好醋调成膏。涂创上。纸盖。一两
次其针自出。
按素问云。针耀而匀。示人临病。当查看其针。令光耀滑泽匀直而无曲损也。能守此训
。自不致折矣。又磁石能引针出肉。古人疗折针法虽多。今备录于此。宜随轻重选用之。
卷三
晕针
属性:济生拔萃云。有随针而晕者何。曰。一则不知刺禁。如刺中心一日死之类也。二则不明
脉候。如下利其脉忽大者死之类。凡针灸者。先须审详脉候。观察病证。然后知其刺禁。其
经络穴道远近气候息数深浅分寸。
金针赋云。其或晕针者。神气虚也。以针补之。以袖掩之。口鼻气回。热汤与之。略停
少顷。根据前再施。
按以针补之。以所内之针施补也。以袖掩之。掩其口毋令气泄。掩其面毋令迎风也。
指微赋注云。医人深明气血往来。取穴部分不瘥。补泻得宜。必无晕针昏倒之疾。或匆
忙之
穴之络。假令针肝络血晕。以补本经曲泉穴之络。针入复苏。效如起死。余皆仿此。
刘宗浓曰。晕针者。夺命穴救之。男左女右取之。不回。却再取右。女亦然。此穴正在
手膊上侧筋骨陷中虾蟆儿上。自肩至肘正在当中。
按晕针三法。指微赋有理。刘氏止言夺命穴。而不言何经何络。今按此穴分是肺大肠脉
分。而古亦无夺命穴之名也。
卷三
针灸伤
属性:危氏书云。治针灸伤经络。脓血不止。黄 八两、当归三两、肉桂、木香、乳香别研、
沉
卷三
暖针
属性:素问遗篇注云。用圆利针、长针。未刺时。先口温针暖而用之。又曰。先以口衔针令温
。又曰。毫针于人近体暖针至温。又曰。着身温之。
按口体温针。欲针入经穴。气得温而易行也。今或投针于热汤中。亦此意耳。口温与体
温微有不同。口温者。针头虽热而柄尚寒。不若着身温之。则针通身皆热矣。
卷三
呼吸
属性:素问注云。按经云。皆先补真气。乃泻其邪也。何以言之。补法呼尽内针。静以久留。
此段
一。则先补之义。昭然可知。拔萃云。呼不过三。吸不过五。明堂云。当补之时。候气至病
。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患鼻中吸气出。自觉热矣。当泻之时。候气至病。更用生成之息数
。令病患鼻中出气。口中吸气。按所病脏腑之数。自觉清凉矣。
卷三
补泻
属性:素问遗篇补肾俞注曰。用圆利针。临刺时咒曰。五帝上真。六甲玄灵。气符至阴。百邪
闭理
气三次。又可定神魂者也。泻脾俞注曰。欲下针时咒曰。帝扶天形。护命成灵。诵之三遍。
乃刺三分。留七呼。动气至。而急出其针。
按咒法非素问意。补注又王氏辈为之。未足信。但针工念咒。则一心在针。故曰。如待
所贵。不知日暮也。
济生拔萃云。泻法先以左手揣按得穴。以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患咳嗽一声。捻针入腠
理得
手转针头向病所。以手循经络扪循至病所。以合手以回针。引气过针三寸。随呼徐徐出针。
勿闭其穴。命之曰泻。补法先以左手揣按得穴。以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患咳嗽一声。捻针
入腠理得穴。令病患呼气一口。将尽纳针至八分。觉针沉紧。复退一分许。如更觉沉紧。仰
手转针头向病所。根据前循扪其病所。气至病已。随吸而走出针。速按其穴。命之曰补。又曰
。夫行针者。当刺之时。口温针暖。先以左手揣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怒之。爪而下之。扪
而循之。通而取之。随病患咳嗽一声。右手持针而刺之。春夏二十四息。秋冬三十六息。徐
出徐入。气来如动脉之状。补者随经脉推而内之。左手闭针孔。徐出针而疾按之。泻者。迎
经脉动而伸之。左手开针孔。疾出针而徐按之。虚羸气弱痒麻者补之。丰肥坚硬疼痛者泻之
按素问云。候呼内针。又曰。候呼引针。候。伺候也。言医工持针。等候病患之呼吸而
用针
矣。谬之甚也。此补泻尚得素难意。
明堂注云。寒热补泻。假令补冷。先令病患咳嗽一声得入腠理。复令吹气一口。随吹下
针至
四分及心肺之部。又令病患吸气内针。捻针使气下行至病所。却外捻针使气上行。直过所针
穴一二寸。乃吸而外捻。针出以手速按其穴。此为补。夫病热者。治之以寒何如。须其寒者
。先刺入阳之分。候得气。推内至阴之分。后令病患地气入而天气出。谨按生成之息数足。
其病患自觉清凉矣。夫病恶寒者。治之以热也何如。须其热者。先刺入阴之分。候得气。徐
引针至阳之分。后令病患天气入而地气出。亦谨按生成之息数足。其病自觉和暖矣。
卷三
十四法
属性:动者。如气不行。将针伸提而已。退者。为补泻欲出针时。各先退针一豆许。然后却留
针。
。以为搓也。进者。凡不得气。男外女内者。及春夏秋冬。各有进退之理。盘者。凡如针腹
部。于穴内轻盘摇而已。摇者。凡泻时欲出针。必须动摇而后出。弹者。凡补时用指甲轻弹
针。使气疾行也。如泻不可用。捻者。以手指捻针也。务要记夫左右。左为外。右为内。循
者。凡下针于部分经络之处。用手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经云。推之则行。引之则止。扪
者。凡补者出针时。用手扪闭其穴也。摄者。下针时得气涩滞。随经络上用大指甲上下切。
其气血自得通行也。按者。以手按针。无得进退。如按切之状。爪者。凡下针用手指作力。
置针有准也。切者。凡下针必先用大指甲左右于穴切之。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是不使伤
于荣卫也。
按此十四法。所谓进、退、动、摇、弹、扪、摄、循、切、按、爪皆素问针法。搓、捻
非素问法也。
卷三
八法
属性:金针赋云。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
紧闭
。寒则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三曰阳中之阴。先寒后热。浅而深
。以九六之法。则先补后泻也。四曰阴中之阳。先热后寒。深而浅。以九六之法。则先泻后
补也。补者。直须热至。泻者。务待寒侵。犹如搓线。慢慢转针。在浅则用浅法。在深则用
深法。二者不可兼而紊之也。五曰子午捣臼。水蛊隔气。落穴之后。调气均匀。针行上下。
九入六出。左右转之。千遭自平。六曰进气之诀。腰背肘膝痛。浑身走注疼。刺九分。行九
补。卧针五七吸。待气上行。亦可龙虎交战。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七曰留气之
诀。 癖 瘕。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八曰抽添之诀。瘫
痪疮癞。取其要穴。使九阳得气。提按搜索。大要运气周遍。扶针直插。复向下纳。回阳倒
阴。指下玄微。胸中活法。一有未应。反复再施。
按此八法巧立名色。非素、难意也。
卷三
四法
属性:金针赋云。过关过节。催运气以飞经走气。其法有四。一曰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
不退
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四曰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至地。提针
至天。候针自摇。复进其穴。上下左右。四围飞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
按此法亦巧立名色而已。求针之明。为针之晦。
卷三
下针法
属性:金针赋云。先须爪按。重而切之。次令咳嗽一声。随咳下针。凡补先呼气。初针刺至皮
肉。
处。
在其中矣。凡泻者吸气。初针至天。少停进针。直至于地。得气泻之。再停良久。却须退针
复至于人。待气沉紧。倒针朝病。法同前矣。及夫调气之法。下针至地。之后。复人之分。
欲气上行。将针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欲补先呼后吸。欲泻先吸后呼。气不至者。以
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捻搓弹。直待气至。以龙虎升腾之法。按之在前。使气在
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至疼痛之所。以纳气之法。扶针直插。复向下纳。使气不
回。若关节沮涩。气不过者。以龙虎龟凤。通经接气。大段之法。驰而运之。仍以循摄爪切
。无不应矣。此通仙之妙。
按素问有浅深法。而此曰天地人三才者。是亦九针论意也。
医经国小云。先说平针法。含针口内温。按揉令气散。掐穴放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
嗽一
针向病。针退天地人。补必随经刺。令他吹气频。随吹随左转。逐归天地人。待气停针久。
三弹更熨温。出针口吸气。急急闭其门。泻欲迎经取。吸则纳其针。吸则须右转。他次进天
人。转针仍复吸。根据法再停针。出针吹出气。摇动大其门。
卷三
出针法
属性:金针赋云。病势既退。针气微松。病未退者。针气始根。推之不动。转之不移。此为邪
气吸
可出针豆许。摇而停之。补者吸之去疾。其穴急扪。泻者呼之去徐。其穴不闭。欲令腠密。
然后吸气。故曰下针贵迟。太急伤血。出针贵缓。太急伤气。刘宗浓曰。出针不可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