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12曹操大传 >

第13章

12曹操大传-第13章

小说: 12曹操大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募兵处热闹非常,气氛感人,有不少弟兄二人同时应募的。还有一对父子要求同时应募,儿子十六岁,父亲年龄也不大,不过三十五六。但由于是父子,募兵处不予登记,但父子二人态度坚决。负责登记的人只得禀报曹洪,曹洪也为难,便向曹操请示。曹操听了,当然十分高兴,因为由此可以看出百姓响应的程度。看来他在告示上明文措辞之举是非常正确的,而百姓对于董卓擅权,扰乱朝政,也是十分痛恨的。百姓思治,渴望稳定和繁荣,他曹操也只有顺应民意,才可能成大事。 
  尽管曹操很欣赏百姓的踊跃和主动,但对于那父子的同时应募,仍不表赞成。他亲自去见那对父子,对他们说:“你父子如是积极应募,我曹操感激不尽。同时也十分欣赏和佩服你们这种意在讨逆的正义之举。但是,父子同时从军,终为不妥。任何人都上有老父母,下有妻儿子女,男丁去多,岂不影响生计?国家者,国与家之共称,家不兴,国将何盛?兵将何强?” 
  曹操是在募兵处当众讲这番话的,在场的人无不感慨。于是,曹操又留给了大家一个很近情理的好印象,消息传开,不少人又都冲着这一点来应募了。 
  曹操将招募的人马,屯驻在陈留附近的襄邑,在那儿占据了一个很大的地方,开始了他的艰苦建军事业。 
  在练兵之前,要先造兵器。曹操懂得如何量才用人,他首先在招募的新兵中进行了一番调查摸底,了解谁曾为铁匠、木匠、砖瓦匠,等等。他将这些人都发动起来,砖瓦匠赶做砖瓦,用以建造工坊;木匠则做好支架、门窗。于是,打造兵器的几排工坊就建起来了。 
  糊好几十个炉子,做好几十个风箱,从新兵中挑来几十个铁匠,红红火火的铁工坊就正式开工了。锻打声叮叮当当,从早到晚。红红的炉火,将那一片地方映照亮了。明明暗暗,闪闪烁烁,十分壮观好看。 
  就在这打造兵器的几排工坊中,经常看见一个矮胖而壮实的中年男子,他穿着普通的工作服装,时而在这个炉前,时而在那个炉前。他有时帮着拉扯风箱,有时挥锤帮着锻打。他干得十分卖力,脸额上浸出了汗,背心上冒出了汗。炉边映红了他的脸,烤红了他的眼睛,也将他的身影投映在地上,拉得老长。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全军最高统帅曹操。只有极少数人认识他,更多的人并不知道他是谁,因为他不着官服,人短貌丑,说他是一个地道的黑铁匠一点不过分。有一次,他正在一个炉前挥锤帮着锻打,曹洪找来了,喊了一声“曹将军”,向他报告事情。那两个已有些懒散的铁匠学徒兵听了,万分惊讶,待真正弄清确实是曹操后,竟然感动得哭了起来。 
  曹操身先士卒,和大家一起打造兵器的事,在所有士兵中传开了,听到的人无不感动。于是,铁匠工坊的铁锤声响得更起劲了,打造兵器的速度大大加快。曹操便又对大家说:“一定要千锤百炼,把所有兵器真正的钢火都锻打出来。兵器精良,军队才可能精良。精良的人配以精良的兵器,必将无敌于天下……” 
  有一个叫孙宾须的人,听说了曹操和兵士一起打造兵器的事,大摇其头,说:“不妥!不妥!”此人对曹操素有好评,但听了曹操这事却不以为然,于是,他特地从北海赶来见曹操,说:“有雄心打天下的人,怎能和工匠在一起做工呢?” 
  曹操问:“此话怎讲?” 
  孙宾须说:“好为须小者必无大志。将军却素有大志之称,如今却等同一般工匠,久而久之,必将销损宏大之志也!” 
  曹操笑曰:“好为须小者,是指只恋于须小的人。这种人,当然不可能有大志。但是,有大志的人,并不是不懂‘须小’,何况有的‘须小’却与大志密切相关连,若不为此类‘须小’,则等于不为大志也!比如打造兵器,在我之当前,岂是一般须小之事?以我之当前景况,若不会打造兵器,怎么有资格打天下呢?” 
  孙宾须沉吟许久,似乎有所明悟,叹道“曹操确实不是一般大志之人啊!” 
  兵器打造了相当部分之后,曹操才开始组织操练新兵。他操练新兵也有独到之处,除了练身外,还懂得如何练心。所谓练心,就是以天下之理争取军心。他讲京城动乱,讲董卓擅权,讲国家社稷的安危,讲百姓的疾苦与如何安居乐业。最后归结到如何练好兵,方才有利于讨伐的问题上。这样自然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全体将士,有一种正义之气。然后再绳之以军风军纪,使整个军队,努力向铁一般的紧密、结实、坚强方面发展。 
  曹操在襄邑艰苦建军的佳话传开,感动着不少的人。豫州地区许多独当一面的英雄豪杰,三五成群,纷纷投靠曹操的义军。因此,曹操除招募之外,又增加不少人马。首先,曹洪回家处理家产的时候,就将家丁组织好了。曹洪本身是个豪户,又是个好武的勇士。因此,他在家时,就养练了武士一千多人。这次回去帮曹操处理家产,他也将自己的家产处理了,并将养练的一千多丁壮集合起来,对他们说:他曹洪佩服曹操,发誓永生跟随。这次曹操若在陈留招募新兵,就传信过来,所有武士尽可来投。所以当曹操打就兵器,正加紧操练之时,那一千多武士就结队来了。            
第四章 董卓独专朝堂 曹操招兵买马(11)     
  曹洪事前并未对曹操说,只想给他个意外之喜。曹操拍着曹洪的双肩,称他确是颇有心计之人。 
  曹洪的兄弟曹仁也不孬。曹仁在家时也酷爱习武和结交,与他有来往的好武者也有数百。当他完成护送曹嵩逃亡徐州的任务后,在返回时去了家乡,对他结交的好武者一讲,尽皆愿意跟他一道来陈留投曹操。每一个好武者又有一两个朋友,经他们各自联络,便又有丁壮数百相随。于是,当曹仁赶到陈留归队时,便浩浩荡荡带来了一小支人马,又给了曹操一个意外的惊喜。 
  紧接着,又是夏侯惇和夏侯渊弟兄二人来投。夏侯惇从小就很出名。他少年时,见到一个流氓侮辱他的老师,顿时无比气愤,赶过去将那流氓抓住,要他认错赔罪。但那流氓见他人小,不仅不予理睬,还以言语相戏。夏侯惇便当胸一拳,将那流氓打倒。那流氓要爬起来与他打斗,夏侯惇又是一阵拳脚,那流氓便躺在地上咽了气。 
  在场的都称夏侯惇是为民除害,纷纷向官府保他无罪。官府果然没有追究,民间就传开了这个尊敬老师的小侠客。 
  这会儿,夏侯惇和夏侯渊带了两千人来投奔曹操,曹操高兴得直称他们好兄弟。其实曹操的父亲本来姓夏侯,因过房给宦官曹腾才改姓的,因此,夏侯惇和夏侯渊两人实际上也就是曹操的族兄弟。 
  此外,来投曹操的还有阳平卫国人乐进、山阳钜鹿人李典。乐进是个矮小个儿,胆量可很奇大,什么危险的事情他都敢干。曹操见乐进粗壮笃实,而面目大方,颇有召唤力的样子,就建议他回到本郡去,再募新兵。乐进爽快答应,即日便回去了,仅五天时间,就带来一千多人,确实没有使曹操失望。 
  李典是钜鹿的豪强大姓,他家里的宾客就有上千人,加之他怂恿感召,钜鹿随李典来陈留的,也有三千余人。 
  打造兵器,训练新军,征购马匹,都需要大量资金,曹操和曹洪变卖家产的钱是远远不够的,幸好有些来投的豪强大户,如李典一类豪杰,还捐助了不少资金。此外,曹操又去拜访好几个陈留的豪富。这些豪富都对曹操十分欢迎,对曹操起兵讨伐董卓的举动由衷赞赏。因此,当曹操一表明意思,他们就答应资助。有的还未让曹操开口,就首先说了:曹操在陈留起兵,乃陈留之荣幸,作为陈留的大户,是应当大力出资的…… 
  曹操深有感慨,叹道:“凡正义之举,人们都是支持的啊!” 
  在这期间,曹操还幸运地碰上了他事业上的一个大贵人,陈留郡的孝廉卫兹。卫兹是陈留郡的第一个豪富世家,为人轻财重义,也是当地清流派的重要领袖。他曾拜大儒郭泰为师,因此在地方上的知识分子圈内相当的吃得开。 
  曹操在陈留之举,令卫兹十分赞赏,但是他还不认识曹操,只是对这举动本身很赏识而已。一旦他亲自见了曹操.并与之一席交谈之后,就更加感慨了,逢人便说:“日后平定天下者,非此人不可!” 
  以卫兹的地位声望替曹操宣传,加上他本人又带头捐出巨款,因此,很快得到地方有力人士响应,出资者尤众,立刻解决了曹操的困境。 
  日后,卫兹也参与了关东军团起义,在荣阳和董卓军作战时,兵败被杀。曹操非常伤心,特别立祠祭祀,以感谢他的恩情。卫兹的儿子卫臻,在曹操后来当政后即任要职。并在曹操死后的魏文帝、魏明帝朝中,皆任要职。由于曹操在世时赐予的特权,卫臻成了朝中非常敢言的正直谏官,对魏的贡献很大。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这一年,曹操正好三十五岁,乃是他艰苦创业,大获成功的开端。            
第五章关 东联盟讨董卓 董卓迁都焚洛阳(1)     
  东汉帝国的领域,共分为十四个行政单位,除了司隶直辖区外,分别为幽、冀、青、并、豫、徐、凉、扬、荆、益、交、兖、雍十三州,州设刺史,州下置郡,以统领各辖区的民政、财政及军政。 
  司隶直辖区,包括京都洛阳及故都长安附近的领域,约在今日的陕西中部、北部及河南西北部一带,由中央政府直接统领。 
  在司隶区的东方,计有兖、青、豫、徐四州:兖州包括今天山东省西南及山西省东南部;青州约包括山东省中部及东部;豫州包括今天的河南省全部;徐州包括山东省南部及江苏省北部。 
  在司隶区的北方,则有幽、冀、并、凉、雍五州:幽州包括今天之北京、河北北部、辽宁,加上朝鲜的一部分;冀州约今之河北省;并州包括绥远、山西北部及陕西的东北部;凉州则为今之宁夏省及甘肃省、青海省的一部分;雍州则包括山西省南部、陕西省西部及宁夏省之一部分。 
  其余扬、荆、益、交四州,则包括了整个中国的南半部:扬州大约为今之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及江西东部;荆州包括湖北、湖南及江西的中部及西部;交州在今之广东及广西省;益州则包括四川及陕西、贵州的一部分。 
  东汉末年黄巾党人事件后,各地方州郡情势呈现严重不稳的状况。中平五年,即公元一八八年,太常江夏刘焉,上疏朝廷,说州刺史兵少权轻,不足以压制动乱,建议将远离京城并动乱情势较为严重的州刺史改为州牧,以加强其军队及军政指挥权,并由朝廷的列卿尚书中选派人员担任州牧。朝廷采纳了刘焉的建议,将州刺史改为州牧,大大加强了州牧的军政大权。 
  如此一来,便逐渐使改州刺史为州牧的州郡,形成了军区割据的局面。 
  袁绍和董卓闹翻后,便率领直属军团直奔冀州东部的渤海郡。董卓后来为了安抚据守在渤海郡的袁绍,特别任命他为渤海太守,并封为阮乡侯。而在另一方面,董卓则派人去冀州要求州牧韩馥,就近监督袁绍的动态。冀州牧韩馥听令于董卓,便使袁绍据守渤海郡,却陷入动弹不得的困境。 
  这时,东郡太守桥瑁———曾经做过兖州刺史,在太守和刺史当中算是很有威望的人———因一向对董卓最为反感,因此便假制朝廷内司徒、司空、太尉三公的联合宣告书,向各州郡发出通告,宣布董卓的罪状,号召州郡发兵去征讨董卓。 
  通告传到冀州,冀州牧韩馥左右为难了。他之升任冀州牧,是由董卓推举的,因此在主观上,想对董卓表示忠心。董卓叫他监视袁绍,他当然照办。果然不久,便探知袁绍在渤海郡一带招兵买马,意在和董卓作对。他要管这事,是办得到的,因渤海郡属于冀州管,太守属州牧管。韩馥正想派人去警告袁绍,叫他不要轻举妄动的时候,就接到了桥瑁声讨董卓的通告。他顿时犹豫了,不知帮哪一边的好? 
  韩馥召集部下商议此事,他将情况介绍了,最后说:“现在,我应当帮助董家呢还是帮助袁家?” 
  这时,有个助理官员叫刘子惠的,听了韩馥的话就说:“起兵是为国为民,哪儿是为董家或袁家呢?” 
  这句话一语中的,切中问题根本,在座的人都点头称是。韩馥顿感羞愧,脸上发红发热起来。他立即表示,响应桥瑁起兵勤王。第二天,韩馥就派人送信给袁绍,对他招兵买马之举,不仅没阻止,反而大力支持。 
  袁绍得到韩馥态度鲜明的支持,便去除了一切顾虑,放开手脚大干起来了。他公开派人到各地去,约请各州郡太守和刺史一同起兵伐董。其实这正中太守刺史的下怀,因为他们大都是野心勃勃的豪强和士族,以前由于外戚或宦官独揽朝政,他们被压在下面不得抬头,现在外戚和宦官的势力全没有了,他们当然想抬头脱颖出来。可是没想到,正当各自打着如意算盘的时候,忽然又冒出个董卓来,比外戚和宦官还更可恶。他们个个恨死了董卓,加之董卓接连为非作歹,擅自废少帝,立陈留王,害死太后,屠杀百姓,等等,他们早已忍无可忍了。 
  袁绍公开派人去约他们一同起兵,正如同以风助火,扇得个烈焰腾腾。 
  东郡太守桥瑁是首倡起兵伐董卓的,自然不必说了,冀州牧韩馥,已向袁绍表明了态度。其他还有袁绍的异母兄弟后将军袁术和其兄弟山阳太守袁遗,都起兵响应。 
  还有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等五人分别给袁绍去信,表示同意共同发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骑都尉鲍信,他早在泰山招募了步兵两万人,骑兵七百人,备辎重一万五千多辆,和他兄弟鲍韬一道,正在加紧练兵。袁绍的使者一去,他就立即响应,和使者一道就带兵来了。            
第五章关 东联盟讨董卓 董卓迁都焚洛阳(2)     
  袁绍当然不会忘记约请曹操,曹操这时已有了充足的兵器,并已对新兵训练有素,便马上带了乐进、李典、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和好几千士兵赶来。曹操眼下并无地盘,他将自己算作张邈的部下。 
  各路兵陆续出发,有的多达两三万人,有的一两万人,最少的也有五六千人之众。 
  包括袁绍在内的各路兵马向河南汇聚。 
  袁绍到了河内,跟河内太守王匡的兵马合在一起,暂时驻扎在河内。韩馥把军队驻扎在邺城,即河南省临漳县西,以督运军粮。袁术的军队驻扎在鲁阳,即今河南省鲁山县。孔伷的军队驻扎在颖川。 
  除了这五路兵马分别驻扎在当地以外,其余像张邈、曹操、张超、刘岱、桥瑁、袁遗他们都到了酸枣,即今河南省延津县北。 
  到了约定的日期,袁绍、王匡、韩馥、袁术、孔伷他们带着随从的人都到酸枣来开会。先后到达酸枣参加会议的有十路人马: 
  第一支人马:渤海太守袁绍。 
  第二支人马:冀州牧韩馥。 
  第三支人马: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支人马: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支人马:陈留太守张邈。 
  第六支人马:广陵太守张超。 
  第七支人马:河内太守王匡。 
  第八支人马: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支人马:东郡太守桥瑁。 
  第十支人马: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