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12曹操大传 >

第65章

12曹操大传-第65章

小说: 12曹操大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卜急问,唇舌打颤:“何,何以见得?” 
  杨秋笑道:“马超、梁兴之军若在子时正牌同时杀来,我城内守军为了不让曹操起疑,必然装得和平常一样;现在却被曹操料到援军将至,又无法通知援军。但援军一旦看见我城墙之上灯火大亮、鼓乐齐天,必知有异,便不至于贸然夹击曹军。这样一来,虽不能提前令马超、梁兴得到警示,却也能令他们临阵见机,不致毫无准备,全军覆没!” 
  太卜恍然而悟,大笑道:“只是这样却便宜了曹操!”随即下令诸军,在西门之上亮灯火,击鼓吹角,以为警示。 
  一七二曹操正与许褚、张辽、夏侯渊、徐晃、丁斐、姜叙、杨阜等七位将官在营内饮酒,猛听得鼓角喧天,都是一惊,急忙出营观看。只见安定城内,四处门户的碉楼之上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兵士人头攒攒;杨秋与刘太卜在上面叉手而立,洋洋自得。 
  曹操不觉笑道:“好个杨秋,竟然有此一计!”又回头对众将说:“不过,他又如何算得过我?我本来不知马超、韩遂和梁兴他们何时来袭我军,只能时时防范,奈何杨秋心急,倒在警示其援军之前,先泄机密于我了:今天晚上,马超、梁兴必至。” 
  众将均觉有理。丁斐道:“丞相何不将计就计,也来个灯火通明、鼓角相闻?待其援军赶来,见城上城下一般无二,又有我军将士在下痛骂挑战,还道是常常如此相峙,必然不防我已有备。同时,再拨两彪人马,伏于马超、梁兴必经之途上,先行放过;待马超、梁兴引军来攻我营,我军可佯装猝不及防,马超、梁军必懈,我伏军再回马杀来,马超、梁兴哪里还有命在?”            
第二十六章 涂书离间韩遂(12)     
  曹操听了,大喜过望,说:“丁斐之智,我真是知道得太晚了!”于是下令也大张灯火,击鼓吹角,又选嗓门洪亮的兵卒坐在阵前,高声侮骂杨秋、翟忠。一面派张辽领姜叙,许褚领杨阜,分赴马超、梁兴之来路,择地埋伏。 
  城楼之上,杨秋、刘太卜正自鸣得意,突见曹操军连营之中,也是灯火通明,跟即又鼓角齐鸣,更有三五兵士,把酒坐地,扯开嗓子胡乱侮骂,先惊后叹。杨秋回顾太卜,无可奈何地说:“唉,我的计谋固不及曹操,沉稳更是不及。现在离子时尚有一个时辰,我却竟然如此之早就张灯击鼓,反而让曹操得知我军今夜必到。看,”说着以手指点曹营,“曹操派出两股兵马,埋伏于援军所必经的路上。唉,杨秋啊杨秋,为什么你要误失时机,心慌欲狂?!” 
  言罢,以手击墙。 
  刘太卜听得口唇张开,但仍是不解: 
  “那么他们也张灯击鼓,又是何意,难道不怕我援军看见而提防吗?” 
  杨秋听了,心中暗道:我方尽是如此庸常之辈,关中如何不失?口中仍道:“正要如此,我援军才会不防:误认为这两日曹操攻城正紧,他们来得正是时候。” 
  太卜“哦”了一声,算是弄明白了。随即又问:“那我们怎么办?” 
  杨秋苦笑一声,说:“随机应变吧。”也令兵卒搬取酒肉上来,叫刘太卜陪自己同饮,心灰意冷,只求一醉。 
  曹操立于营前,遥见杨秋兴意萧索,呼酒狂饮,喃喃道:“杨秋高才,可以为我所用矣!” 
  一七三时交子时正牌,梁兴先率领冯翊守将陈南、副将田翎,带兵八千余骑,马摘铃、人衔杖,悄悄掩杀而来。许褚与杨阜按兵不动,放了过去。 
  不一刻,到了城外,但见城上城下,一派鼓角喧天,灯火通明,曹操阵前,正有兵士指城而骂,而且曹操本人也坐在营前,把酒观骂,城楼之上,更见杨秋也正自饮酒。 
  梁兴见状立令停马,一时不知所措,陈南与田翎从旁说道:“马超尚未到来,幸好我军先至,抢得头功,看来曹操已按捺不住攻城了,不分昼夜硬干。” 
  梁兴本有疑虑,见二人这一说,便去了大半,又想反正已来了,就算曹操有诈,也不及转意了;遂引军朝曹军营地冲来。 
  曹军立时大乱,阵前士兵争相逃窜。岂料梁兴兵马冲近跟前,却纷纷马失前蹄,坠于坑中———原来曹操早已密令士卒,于夜间挖出陷阱,布于敌人援军必来劫营的路上。 
  刘太卜见梁兴杀来,急叫杨秋出战,谁知杨秋已有醉意,乜斜一双朦胧的眼睛,说道:“出战又有何用,还不是去送死!”言毕又饮。 
  太卜大怒,喝道:“难道你已有降意?再不出战,且先吃我一剑。”一边拔剑在手。 
  杨秋饮下一大口,将杯子一掷在地,说;“反正都是一死,你愿杀便请自便!” 
  太卜愈怒,但终又不忍,就独自领兵,开了城门,杀将出来,意欲杀了曹操,乘机取胜。岂知早有夏侯渊一马当先,迎了过来。只十余回合,便被刺下马来,夏侯渊立即又奔往梁兴。 
  正当此际,阵营两边,马超、马岱、翟忠、罗纲引行军杀到,见战场一片混乱,又见那边有陷阱,因此不敢躁进。马超见杨秋一人,在城楼上独自饮酒,甚为奇怪,高声相呼,杨秋只是不应。 
  马岱游目四顾,见曹操立于营关,毫无惧色,正自饮酒观战,身旁一人按剑侍之,正是丁斐。同时有夏侯渊、徐晃与梁兴、陈南和田翎厮杀,因对马超说道:“今日情形,岂不与那在黄河边上一样?” 
  马超看后,喜道:“今日可杀曹操矣!” 
  正自高兴,突然身后一声炮响,回头一看,早有张辽、姜叙率伏军杀回;一阵冲击,马超之军被迫前移,纷纷跌于陷阱之中,翟忠回马来战张辽,只一回合,就被张辽一枪刺于马下。马超等顿时无措。 
  那边,夏侯渊已杀了田翎;梁兴慌乱,也被徐晃赶上,双斧齐下,砍成了三截。陈南回马欲逃,迎面来了许褚,只交一回合,就被许褚一刀砍翻。 
  此时,曹操令丁斐率亲兵进城登楼,务必生擒杨秋。 
  马超见了这个势头,哪敢恋战,急命马岱与罗纲率部逃窜。罗纲不幸被姜叙一剑击在腹上,跌下马来,被乱军踩死。张辽挺枪来战马超,马超全力拼杀,逼开张辽,与马岱落荒而逃,许褚见了,连呼可惜! 
  此役杀伤西凉士兵二万余人,俘虏三万余人;杀死西凉将领共六人。曹操望望夜空,刚进入丑时。 
  众将拥着曹操进了安定城,到了太守府坐定,早有丁斐押解杨秋上来,此时杨秋酒已醒了大半,圆睁双眼,直视曹操。 
  曹操令左右解了绑,赐座于旁。杨秋昂然说道:“我智不如人,早有死志,你又何故如此做作!要杀要剐,杨秋何曾畏惧?” 
  众将闻言皆怒,曹操却说:“我看你也有才学,如何这等执迷:一个人如果智不如人,做不成天下第一的智士,便要寻死,岂不荒唐?你真正不足的其实只是未遇明主罢了。假如我免你一死,却又如何?” 
  杨秋微微沉吟,说:“对你的智谋胸襟,杨秋一向钦服;只是一身不事二主,要叫我降你,却也无理可循。” 
  曹操笑道:“今天下动荡,群雄并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你执著愚人之忠,岂不让英雄齿冷?” 
  杨秋听言再也无法不服,当下就伏地纳头,口称愿降。 
  曹操离座,亲自扶起,令杨秋留守安定;杨秋感激不尽,又与诸将重新见过,一时间欢声笑语,皆大欢喜。 
  一七四 十一月初,曹操率大军回到长安;十二月,带徐晃回师邺城,自此以后,到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整个西凉的清扫都由夏侯渊负责。 
  第二年,即建安十七年秋七月,马超再次卷土重来,占据蓝田郡;夏侯渊率军攻击,马超再次败走,投奔汉中张鲁。第四年,即建安十九年,马超又在张鲁的协助下,率军攻打凉州。凉州守将当时是姜叙。眼见大军压境,姜叙告急,想向远在邺城的曹操求救。 
  夏侯渊与张辽正在雍州驻扎,知道姜叙的意图后,不敢同意,他对张辽说:“曹公在邺城,相去此地四千多里,要待大军来到,姜叙早已被马超击溃,凉州不复存了。因此,应实行快速度的紧急救援,以稳定凉州诸将的信心。” 
  于是,派张辽率步骑混成快速部队五千人先行,自己则组编新的关中军,视需要,随后支援。马超见张辽兵到,凉州守兵志气转旺,就不敢硬拼,终于撤回了汉中。 
  稍后,韩遂在羌族休养停当,又率羌军屯集于凉州边界的显亲,随时可能来犯。夏侯渊令军主动袭击,韩遂不敌,退入羌族的兴国氏。夏侯渊意欲一举扫荡西凉之敌,便率领轻骑军千里追击,追到了长离,在长离火烧了壮羌屯。 
  韩遂见夏侯渊兵势单薄,决心与他决一死战,便联合羌族各部土军,对夏侯渊所部实行反包围。夏侯渊手下诸将见韩遂兵多,就建议就地筑营,以图防卫。 
  夏侯渊思索一阵,反对说:“如今我们千里用兵,深入敌境,在危地作客战,全凭一鼓作气之势。如果建立营寨防守,攻击的锐气一旦失去,又无粮草保证,必然要败。 
  “韩遂兵力虽众,但来自羌族不同的部落,指挥不一,又缺少训练,当不难击退。” 
  众将无奈,只得继续攻击韩遂,夏侯渊为了鼓动士气,以身作则,处处争先。结果军士锐气不可挡,羌族士兵见了,大都心惊,纷纷败退。 
  韩遂不得已,再向西北逃窜。这样,就再也无人威胁西凉、关中地区,曹操见夏侯渊的独立指挥能力得到了实战的检验,不惜予以重奖。整个西北方到此全部统一,曹操的目光又射向一直与他僵持的吴越孙权。            
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骑庸(1)     
  汉皇似坐毡 
  一七五建安十七年正月,曹操班师回到了邺城。 
  曹操是非常喜欢这个地方的。确实,以地利而言,邺城在河北南端,向西可往太行山,东接华北平原,南为东南向的漳河,正南朝向殷墟。自邺城南下,可直抵郑州,向西可到洛阳,而洛阳的东南面,则是许都。 
  曹操为了自己有一个安适的办公环境,又在邺城的北区以西、漳河之畔,修筑了铜雀台为中心,金凤台,玉凤台为左右的“邺城三台。”共有数百个房间,曹操在此召开军事会议,更在此聚集文人名士,广开诗会,吟诗作赋,歌咏舞蹈,十分安适,就渐渐不去许都。 
  当然,也并不全是因为邺城的舒适,才让他乐不思都。自献帝刘协在建安元年被曹操迎还许都以来,刘协总算结束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起居、服饰等方面,才开始真正像个皇帝的样子。只是国家的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曹操一人手中,刘协身边的一些公卿大臣,便免不了有牢骚,不满其仅仅有位而无权的处境;大批外戚也是如此。因为他们的富贵与权力都落在皇帝身上,而皇帝只是形同虚设,他们自己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刘协原本是一个较为平和的人,又因感激群雄之中有曹操“奉戴天子”,所以对曹操之权重颇为原囿。可是众大臣与外戚无一日不煽动,便使权力欲还不太严重的刘协为了争取天子的自尊,而开始与曹操发生愈来愈多,愈来愈严重的冲突。 
  首先,是议郎赵彦在献帝御前提出“宫中”和曹操“府中”———实质上也就是许都和邺城———的权力分配问题,力言府中凌驾于宫中之上的具体情形,鼓励献帝与曹操谈判,收回大权。 
  曹操当时正与吕布激战,将破张绣之时,折了长子曹昂。一时闻此,大怒欲狂,立即派人以煽动叛乱,分化政府的罪名,处杀了赵彦。献帝大惊,此后,只要见曹操有事入殿,便深感惧怕。 
  一日,献帝思考良久之后,诏曹操进宫参见,曹操立即入殿。献帝见了曹操,就直截了当地说:“你如果真愿意辅佐我治理天下,我就请你尊重我应有的权责和地位;如果不能做到,我愿意让出皇帝之位。请你三思,全权处治吧!” 
  曹操听了,脸色遽变,立即伏地谢罪,并请求当即退朝。 
  从此以后,曹操能不上朝就尽量不上朝,即使有事,也由他的首席谋士荀彧一人代为沟通。在献帝身边,不反对曹操专权的其实也有许多人,他们多身居要职,有实际的权柄,但一律都是曹营的人。而曹营中唯一对献帝始终保持尊敬和好感的,则只有荀彧一人而已,如今曹操又不想上朝,这样,朝廷和宰相府中唯一的沟通渠道就只是荀彧一人了。 
  这边,曹操更加紧了对邺城的扩建,他裁决军政大事,除了在这邺城“行府”外,就是在南征北战时临时的军营兵帐之中,平常只是走过场似的,向许都作些事后的报告。如果不是荀彧一人在谋划战争的同时,又花大量精力从中作出协调,许都与邺城之间,必然爆发公开的政治冲突。 
  一七六然而,即使如此,事情还是终于发生了。许都的一些公卿大臣与外戚,见曹操已逐渐架空朝廷。必定要篡汉称帝,便推有“国舅”之称的董承,密与献帝商量除曹一事,于是献帝下了一道密诏,令董承联合几位朝廷武官,计有种辑、王服、吴子兰等人和客居曹操军营的刘备,阴谋杀害曹操。 
  事败后,诛杀董承事件连带受害的董贵人身怀有孕,献帝便请求曹操缓行贵人的刑,在他生产之后再杀。但曹操在盛怒之下,坚决不同意,这件事令献帝的正宫伏皇后感到震惊,对曹操深感恐惧,因为董承事件的真正幕后指使正是伏皇后的父亲伏完。 
  其实,曹操也知道是伏完指使董承进言献帝。但伏完的地位特殊,曹操考虑到他实施“奉戴天子”的政策而大受欢迎才不久,就不愿与献帝及外戚产生大规模的严重冲突,因此,在打击叛乱者的时候,范围就缩得很小,只处决拥有一定军权的董承,对没有武装力量的公卿大臣和皇亲外戚,暂时就睁只眼闭只眼,假装不知,不予追究。但伏皇后见曹操连有身孕的董贵人也一齐杀了,便总是担心某一天曹操会杀她父女二人,于是,终于忍无可忍,就在曹操处决董承、离开许都后不久,密修一函,差心腹送给父亲国丈伏完,力求他想尽千方百计,联络忠于献帝的公卿大臣,务必密谋除掉曹操,免其心腹之患。 
  伏完在接到密函后,非常头痛,因为好不容易才侥幸逃过一劫,现在又要他来重新主持策划另一个阴谋,实在太令他为难了,更何况,当时还能有胆量反抗曹操的大臣几乎已微乎其微了。伏完深感时机之不成熟,便设法回告伏皇后,说只能相机行事。皇后无奈,只好提心吊胆地过日子。而伏完虽见一时不得机会,却保留下皇后的密令,以待一有时机时,拿出来鼓动别人,故不忍毁掉。这样过了十年,到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伏完突然患上恶病,不治死亡。由于事出猝然,死前就没有来得及烧掉这封珍藏了十年的密函。伏皇后得知,心急如焚,连派心腹去找这封密令,却多次未能找到。伏皇后好不容易过了十年的安稳日子,此时就又开始提心吊胆了。好在又过了两三年,一直无事。 
  当然,这件事曹操是不知道的。他担心的只是邺城与许都的关系之日益恶化,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荀彧受他之命,全面负责他与献帝之间的联络和关系的协调,但几年下来,他发觉在许多政治主张上,荀彧不再为他说话,而是逐渐倒向了朝廷一方。想到这些,常令他非常头痛。他的偏头痛也常常因为这类事情的纠缠而发作。            
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骑庸(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