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12曹操大传 >

第68章

12曹操大传-第68章

小说: 12曹操大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见荀彧语气咄咄逼人,怫然不悦,说道:“我早已在铜雀台建成之时便自明心志,决不篡汉。况且,你也知道我素以周公为榜样,要学他功成身退的至德。董昭上书,我也未曾答允!”            
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骑庸(7)     
  荀彧听了,沉默了许久,才叹息道:“我跟随丞相多年,从来直言相进,丞相之所以对我垂青加宠,不就是为了我不敢在你面前虚伪作势,而丞相也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什么虚伪的谎言。然而,今天丞相之言,我怎么看都感觉绝非由衷而发。” 
  “就以周公而论,他称王或不称王,都是在真正功成之后。今天下三分,刘备、孙权乃一时之雄,自然会迟早称帝,但以丞相一世之雄,又何必视区区一魏国公若至宝?丞相称帝或不称帝,只能在一统天下之后才是一个问题,现在就在这种问题上急功好利,弃多年来的理想而不顾,莫不是雄心渐失私心渐起了?万望丞相三思:以一统江山、匡扶汉室为背景,想一想现在就急于并且安于做个魏国之尊,视皇帝为虚设,却甘心与刘备、孙权之辈平起平坐,得到的结果是否会被商曜不幸而言中。” 
  这一席话听得曹操一身冷汗,浃背而下。 
  他深知荀彧代表了大多数士大夫的观点。而在许多士大夫中,却只有荀彧对他知之甚深。他对荀彧以商曜“笑曹操”之言作为对他的劝谏感到无法承受。因为,这一举动触及了灵魂深处埋藏的东西,那东西连他自己都不愿,也不敢正视。他不想承认那个东西的存在。正因为此,他在表面上对商曜表示过敬重,实则恨之弥深,他后来也深为后悔,在铜雀台当众痛哭天下三分局面的形成。时势造英雄,但他却不愿意再被新的时势改造为伪英雄。他要尽力掩饰心中的这种恐惧,而荀彧却毫不留情地把它给挑了出来,还指着它说:“看吧,这就是你一心要藏起来的东西!” 
  曹操闷闷不乐,脸青一阵、红一阵、白一阵,双手也有些发抖。荀彧见状,心头涌起一股悲怆之情,与曹操告了别,回府中去了。 
  一八四由于荀彧的反对,曹操不敢勉强执行加公之议。但由于这一惊,连日纳闷,心慌肉颤,不觉又引发了偏头痛。前些日子回邺城,就因西征劳顿而旧疾复发,养了半个多月才见好转。刚好没几天,又被引发,就来得十分猛烈,只病得他有一点神志不清了。 
  而只要一见到荀彧,他就觉得心虚神散,脸上不自禁地要涌上一阵潮红,甚至在后来出征之后,一想起荀彧,也觉芒刺在背。加上偏头痛的折磨,左右都发现,曹操在这些日子里简直变了一个人。将领们不禁感到忧虑:曹操以这种面貌率军南征,难道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曹操开始做噩梦,在梦中,荀彧当着包括刘备、孙权、诸葛亮、鲁肃,以及死去了的周瑜、袁绍、董卓等天下豪杰的面,如数家珍似地指出他的所有过错,大抽底火,须臾,商曜又跳进了场中,指着突然变黑了的天,说那就是曹操的星座,它已经晦暗了,气数将尽了。于是,孙权带头,群雄一拥而上…… 
  曹操大叫一声醒来,用双手抱住痛如针刺的脑袋,喃喃自语:“不除荀彧,我如何能活!” 
  第二天,曹操上书献帝刘协,要求放任荀彧赴谯县劳军。荀彧见曹操以正式行文请他去,便知曹操已有相害之意,不觉流涕长叹。但仍然带了儿子荀恽前往。 
  曹操待荀彧劳军事毕后,找了一些借口将荀彧留住,不令其再回许昌,并免除了他原有的尚书令之职,而以荀攸代之。荀彧则改任侍中、光禄大夫,并参丞相军事。荀彧见曹操如此,知其决心已定。因此,当曹操从谯县结束休整,前往濡须口后,在中途之上,行于寿春时,便托病不再前行。 
  曹操此时已丧心病狂,他一到了濡须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特使专程到寿春,赠食品给荀彧,以为看慰。荀彧打开后,发现是只空盒子,并无一物。荀彧至此,证明了曹操的相害之意,乃服毒自尽。 
  第二天,荀彧之子荀恽发现父亲竟已自尽,放声大哭,随即发出哀书,派人急报曹操,曹操见了哀书,突然泪如雨下,不能禁止。此时他深为懊悔,却为时已晚。只得下令厚葬荀彧,谥号为“敬侯”。 
  荀彧的一生坚持大义,行为端正,而又极有智谋,且喜爱推荐贤能,训练武装部队,掌握机会,制定谋略,征战四方,连获胜利,辅佐曹操复兴汉室,转弱为强,化乱为治,十分天下,占有八分,作为曹操最有力的臂膀,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而又能为汉王朝尽节。他的死讯传出,时人———甚至包括他的敌人,无不惋惜,皆以为他的仁德,尚在管仲之上。 
  荀彧的继任荀攸也是一个为曹操建立了大功的高风亮节、聪慧过人之士。只是他的为人比起荀彧来,态度较为缓和,因此“深密有智防”,较善于保护自己。曹操曾公开对二荀进行评价:“荀彧之进善,不进不止,荀攸之止恶,不止不休。”可见荀彧做事较积极,而荀攸做事则倾向于保守。 
  荀彧死后,邺城与许都的关系就由荀攸负责沟通。但由于荀彧之死,朝廷重又对曹操深怀惧心。荀攸的任务,无疑是十分艰难的。 
  一八五十二月,孙权见曹操大军压境,立刻派人向刘备求援。但刘备大军此时正与刘璋争夺益州,一时无力东顾,同时,在江陵及公安镇守荆州的诸葛亮和关羽所部,则守有余而攻不足。因此,刘备只好修书一封,派人送交孙权,具言处境,并同时下令诸葛亮和关羽全力在西战线上作战,以减轻东战线的压力。            
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骑庸(8)     
  虽说刘备未立即率大军来援孙权,却被刘备的军师庞统借用这事的名目,来收取西川。 
  一年以前,庞统就投靠了刘备。他是襄阳人,字士元,道号凤雏先生,与“卧龙”诸葛亮齐名。当周瑜病逝,鲁肃继任时,便由鲁肃推荐给孙权。但孙权见庞统生得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一经对谈又觉话不投机,因而不用。后鲁肃占孔明又推荐给刘备,刘备也以貌取人,让他做了个从事,兼耒阳县令。庞统到职后,每日里只是饮酒,不理政事,民有怨声,闻于刘备。刘备怒而免其职。庞统于是又有去意。这时,鲁肃闻讯,立即给刘备写了一封信,说:“管辖一个面积不过方圆百里的郡县,怎敢劳动庞统?至少都要让他当治中或别驾,方可显出他的才华。”诸葛亮也再次力举。刘备这才醒悟,大惊愧,立即正式召见庞统,相谈之下,顿时有相见恨晚之叹,立即委以治中的重任。待遇仅次于诸葛亮,并且与诸葛亮同时担任军师中郎将。 
  庞统一上任,便建议刘备收取西川。刘备却一直因自己和刘璋同室同宗,而不愿前往。恰好刘璋手下的别驾张松,与军议校尉法正有意来降,愿做内应献出益州,庞统更是从旁附和。 
  张松为人短小精干,行为放荡,可是,他辩才无碍,常常有真知灼见,超过常人。张松自负才干超过当世,而刘璋庸庸碌碌,毫无作为,使自己的才华无处施展,因而常常暗自叹气,同时,也暗中留心。 
  当前年刘璋听说曹操取得荆州之时,十分震动,派张松前往晋见曹操,以示敬祝。曹操当时轻易地取胜,刘备也狼狈逃走,对其貌不扬的张松,认为并不是重要角色,从而不像平常那样,对其亲切接纳。然而主簿杨修知道张松的能力,便敦请曹操延聘张松在朝廷当官,张松本来也有意投降曹操。谁知以最爱招纳贤士而闻名的曹操一口拒绝了,张松引以为奇耻大辱,心怀怨恨,立即返回了益州,建议刘璋跟曹操断绝关系,转跟刘备交好,刘璋立即同意了。 
  曹操做梦也没有想到,就是他这一次倨傲,便葬送了他一统天下的美梦,使天下分裂为三。在赤壁之战前,他尚有广阔的胸襟,能以张绣之仇而一听来降,握手言欢,加官晋爵,能以许攸、邴厚之狂而一听来投,跣足倒履,急切相迎,却不能容下张松的容貌!而假如能以从前的胸襟对张松,以张松之能,焉不能献出益州,令刘备无立锥之地,天下又如何能三分? 
  张松自此以后,便全心注意刘备的动向。正好有一个也注意上了刘备的人,籍贯陇西扶风,姓法名正,任军议校尉。此人也有高才,但未得重用。只有张松十分看重他,因此二人交好。 
  一日,张松再次建议刘璋,应立即与刘备联系,以对抗曹操,刘璋问:“应派谁去?”张松就保荐法正。法正从公安晋见了刘备回来,悄悄向张松汇报,说刘备确有雄才大略,二人遂密谋迎奉刘备为益州之主。 
  不久,曹操令司隶校尉钟繇讨伐张鲁,进攻与益州相毗邻的汉中。刘璋得到消息,内心深感恐惧。张松就向刘璋建议道: 
  “曹操大军天下无故,如果他又得到了汉中张鲁的支持,攻击我们,谁能抵抗得住?然而,刘备是你的同宗,更是曹操的仇敌,他精通军事,手下有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猛将,又有诸葛亮、庞士元这样名闻天下的‘卧龙’、‘凤雏’为谋士,如果能请他与我们联军,赶在曹操之前讨伐张鲁,张鲁一定要降服。张鲁一败,我们的声势转强,曹操即使南下,也无能为力了。 
  “而且,本州的将领如庞义、李异等,都自以为曾有天大的功劳,态度傲慢,心怀二志,一直企图与外力勾结。如果我们得不到刘备的帮助,让敌军在外攻击,人民在内部叛乱,益州必然会失!” 
  刘璋深以为然,立即派法正领四千人去迎接刘备。主簿黄权却劝阻此议,说:“刘备以骁勇名著一时,请他前来,把他当做部属,他一定不会满足,但把他当做宾客,则一国岂能容得下二主?如果客人来这里有了泰山一般的安全,那么主人你,就有累卵般的危险了。不如一切稍缓再议,关闭边界,等待天下大势安定。” 
  刘璋认为这种被动的姿态是只可能挨别人打的,就不采纳。黄权又谏,刘璋就把他逐出成都,前往广汉当刺史去了。 
  于是,法正到了荆州,向刘备秘密献计:“以将军的才干和英明,正好利用刘璋的昏庸懦弱。张松是他身边的最重要角色,用来做内应夺取益州,易如反掌。益州形势,只等将军收取。” 
  刘备仍因老原因,迟疑不决。 
  庞统说:“荆州荒凉残破,人才已尽,且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很难向外发展。而益州户口一百万之众,土地肥沃,财产丰富,有‘天府’之美誉,如果能收为自己的资本,大业何愁不成功!” 
  刘备摇头说道:“而今,跟我势如水火的,只有曹操。他严厉,我则宽厚;他凶暴,我则仁慈;他诡诈,我却忠信;———事事跟曹操相反,才能成功。现在,为了小利,竟让我抛弃信义,面对天下,将如何善后呢?” 
  庞统又耐心解释:“在战乱时代,一个人死死地坚持某一个原则,并不能安定天下。知食弱小的,兼并愚昧的,以及逆取顺守,这些貌似不义的行为,如果不是有它在特殊情况下应有的道理,古人怎么会给予赞赏?不妨到事后封刘璋一个广大的采邑,大义就不至于缺欠了。如果我们坚持原则,讲求信义,而不顾迫在眉睫的实际情况,结果又会怎样呢?还不是要为别人所夺。” 
  刘备终于被说服了,就命令孔明、关羽等留守荆州,自己率步兵数万人,进入益州。 
  刘璋命沿途郡县随时供应刘备大军所需的一切物资。因此,刘备进入益州境内后,大有回到家乡之感。刘璋又亲率三万步骑兵,车辆豪华,色泽跟阳光相映,眩人耳目,与刘备相会于涪县。            
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骑庸(9)     
  此时,张松命令法正迅速通知刘备,要刘备在会面时发动袭击。刘备不忍,说:“事情怎么能如此仓促!” 
  庞统进言道:“如果能趁会面时一举将刘璋擒住,将军可以不用一兵一卒,就坐得一州,岂不更显仁德?” 
  刘备仍然不忍,说:“我们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恩德和信义两缺。不宜冒此奇险。”众人只得罢言。 
  会面之后,刘璋推举刘备为大司马兼司隶校尉,刘备则推举刘璋为代理镇西将军,兼益州刺史。两军将士互相交往,在涪县欢宴达一百余日之久。刘璋更增加刘备远征部队的兵员及装备,充分供应给养,使其北上攻击张鲁。又命刘备统领以西蜀名将杨怀、高沛率领的驻白水两支军队。其后,刘璋返回成都,刘备则将其远征军推进到葭萌,打算攻击张鲁。 
  庞统却秘密向刘备说:“主公难道真要攻打张鲁吗?怎么忘了我们来此的目的!现在,你应派出精锐部队,但动作要隐密,昼夜不停地用双倍速度前进,直接袭击成都。刘璋既不懂军理,又根本没想到要防卫,我大军突然逼近,立即可以得到西川,此为上策。” 
  刘备惊道:“怎么,还有中策和下策?” 
  庞统笑道:“怎么敢没有!那杨怀、高沛,是刘璋手下最著名的将领,各拥有强大的兵力,据守白水关隘;现在刘璋把他们拨给你,但此次推进到葭萌,他们却并未跟随,可见,心中必定不服。并且他们在此之前就反对刘璋迎你进川。 
  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假装通知他们两人,说荆州突然发生紧急情况,你打算立即回军赴援,攻打张鲁之事只好暂缓。 
  这两位既不服你的气,但内心其实又敬仰你的英明,加之又非常高兴你将去,从面子上和情理上说,必定会率少量卫士前来晋见惜别。主公就可趁此机会,将二人生擒,吞并他们的部队,再向成都进发。此为中策。” 
  刘备听得兴奋起来,问:“那么下策又怎么样呢?” 
  庞统做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说:“以我们目前只有荆州立足的情形看,要远征汉中并不现实,只有先就近取了西蜀,才有可能。如果主公既不用上策,也不用中策,那么,下策就是我们撤退到白帝城,跟荆州之军汇合,慢慢再定方略。但是,无论是上策、中策还是下策,你都必须尽快选择。否则,我们将困在这里,后果不堪设想。” 
  刘备说:“上策太过蛮横霸道,下策又太消极保守,用中策吧,先收了杨怀、高沛所部,再取成都,把握也更大些。”于是立即下令整顿行装,做出准备开拔的样子,一面使人飞马报至白水的杨怀与高沛。 
  正好,曹操这时大军南征,孙权来函求援。刘备见益州事急,便回信说明情况,只令孔明、关羽等死战西线。这时,庞统又想出一计,又让刘备给刘璋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孙权与我,唇齿相依。关羽的留守部队,十分微弱。如今不往救援,曹操一定会夺取荆州,而荆州一失,曹操兵锋一转,势将侵犯你的益州边界,这样的灾难远远超过张鲁对你的威胁。与曹操比起来,张鲁不过是一个主要图谋自保的小贼罢了,不足挂虑,而曹操,你知道,则是一个野心将整个华夏都纳入他的版图的盗世巨贼。”因此,刘备向刘璋要求增加一万士兵和相应的军需物质。 
  庞统说:“这样一来,弄假成真,也由不得杨怀、高沛二人不降了。” 
  可是,成都的许多西蜀元老和将领都反对刘璋借兵给刘备。刘璋见反对势力太大,恐生内乱,便只答应拨付四千兵士,军需物资也随之减少一半。 
  于是,刘备认为终于找到了和刘璋翻脸的借口,激怒他的部下说:“我们来益州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