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街传奇-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得懊恼,因为他一向都切实遵守自己的投资信条,也就是买你所熟悉的股票,了解你所买的股票。彼得·林奇并不了解威名商场。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家用货仓(HDnteDept)这家公司。这是一家专卖低价的家庭及办公室用品供应商,该公司一直到最近才把营业据点扩大到美国的东北部地区。这家窜升速度很快的连锁业者,已经在家庭用品的供应市场上独占鳌头,竞争对手都被打得落花流水。而该公司的股票,长期下来也让投资人收获甚丰。但彼得·林奇说,他连飞利浦的螺丝起子和松子有什么不同都看不出来,就像他常说的,如果你不了解这门行业,或不了解这家公司,就不要买他们的股票,这句话应该记得。
麦哲伦故事续集
魏倪格今年36岁,目前在富达投资顾问公司负责管理麦哲伦基金。这是该公司的主力基金,也是全美国最大的共同基金。麦哲伦目前的资产高达530亿美元左右,而当初是在彼得·林奇担任基金经理人的时候打响了知名度。从规模来讲,其他的基金和麦哲伦比起来,都是相距十万八千里,根本没得比。在操作绩效方面,有几个基金的表现在过去几年来已经接近麦哲伦的水准,但数量并不多。纯粹从规模来看,富达麦哲伦基金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巨兽,而且很可能是史上最庞大的共同基金。
至于魏倪格这号人物,他是一个工作很努力的人,在投资方面采取的是“由下而上” (bot血x6up)的策略,也就是说,他不会试图在市场走多头行情的时候,才进场买股票。事实上,他比较重视个股的表现,而不是大盘走势。在很多方面,他的投资风格和他的前辈彼得·林奇很像。
魏倪格在1992年接下麦哲伦基金的时候,前面只有两个人干过这个差事,而他是第三个。在他之前的是史密思(M比TisSrnith),也就是接替彼得·林奇的人。史密思的运气不佳,没办法赶上彼得·林奇过去的表现绩效。他在1991年中接下彼得·林奇的棒子,但因为时机不对而成了牺牲品。和很多传奇人物的继任者是一样的命运,他开始操作麦哲伦基金之时,刚好碰上了近年来行情最坏的时候。差不多一年后,他就打包行李,带着家人搬到以色列去了。
不过,魏倪格的状况可不同,他延续了彼得·林奇的精神,而且表现相当杰出。在1995年的时候,他对高科技股票下了大注,结果押对了宝,这些股票在该年的前半年成了股市走势最强的主流。因此,他虽然在1994年遇到一些棘手的状况,并且还让绩效倒退了4%,但1995年的表现则完全扫除了前一年的阴霜。
魏倪格在过去大部分时间里,其实对股市是不感兴趣的。他在大学念的是工程,脑袋里装的都是数学方面的东西,因此不会去想到华尔街的事情,反而还比较接近一般人所关心的。不过,有一年暑假,他到爸爸的公司去打工,而这次的实习经验很快地改变了他的想法。他父亲是个交易商,也就是拿别人的钱来投资的人。没想到这个打工的机会,意外地让魏倪格投身华尔街,并启动了他对金融操作的兴趣,而且一辈子都将持续下去。就这样,他在这条路上不断地往前迈进,而成了史上最大的共同基金经理人。但这可不是一夜之间就发生的事。他念完大学后,先在几个投资机构那儿学了不少东西,“后来才进入富达投顾。他曾经在高值投资顾问公司(VdlueUne)担任过分析师。高值投资顾问公司是一家历史悠久,颇具声望的研究机构,专门研究股票市场的动向,并且针对个股来作分析。接着,他也在唐鲁杰证券公司的交易室呆过。最后,魏倪格才在富达投顾当上基金经理人。他先负责操作富达的抗势基金(Contra Fwd)和富达成长基金(Hddity G2D1刑h andlnD2ne Fund)。这两个基金都是在市场上冲劲十足,野心勃勃的基金。后来,由于魏倪格的表现极为突出,于是在1992年接替了史密思的位置,开始掌管麦哲伦基金。
和彼得·林奇一样,魏倪格也是一个安静而又不喜欢出风头的人。他每天都得看大量的财务报告,和大量的企业主管谈话,然后作大量的投资。他外表看起来有点像是众议院议长金瑞契(NewtQnghch),只不过头发是黑的,而且还戴了副眼镜。同时,他也没有金瑞契那种夸张的个性——至少在公开场合不是如此。魏倪格的脾气看起来很温和,但是根据文字的报道,他在交易室里头可像只脱缰的野马,出手快如闪电,急如星火,为了调整麦哲伦基金的持股部位,而在市场上杀进杀出。
现在的麦哲伦基金和彼得·林奇当初建立和管理的时候,已经有所不同。它目前的持股大概包含了800档不同的股票,几乎是纽约证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1/3!从彼得·林奇离开以后,基金的规模差不多增加了400亿美元,这样的成长态势实在是惊人。
也许你已经猜到了,魏倪格对于投资的想法,的确和华尔街的传统理念有点反其道而行。首先,他认为没有任何一条法则可以完全主导华尔街的走势,虽然他会从过去的历史里,去寻找和目前类似的状况,但他也会注意彼此的重大差异。这些不同之处,很可能就会改变市场过去出现过的模式,甚至还可能让他在投资上取得优势。和彼得·林奇一样,魏倪格在选股方面,也是高手中的高手,他专找营业收入可能会出现爆炸性成长的公司,因为股价也会跟着大幅拉高。
说到这里,他认为后来成为大飙股的公司,都是一直被华尔街忽视的,也就是还没有被太多人持有或注意的公司。换句话说,魏倪格想找的,是营运状况令人赞赏,但还没被华尔街的分析师认同的公司。他经常会把资金拿来投资这些股票,然后等着看他们成为市场上的大黑马。最后,当华尔街发现了这些公司的实力之后,股票迟早会被过多人持有,也会被过度地注意。通常,当投资人蜂拥而人的时候,也就是行情已经走完了的讯号。
不过,魏倪格倒未必会在这些公司受到高度追捧时,就把持股卖掉。他只会在公司的营运发生变化时,才会把股票卖掉。也就是说,如果这些公司没办法达到市场的高度预期,就是抛掉持股的时候了,他就是运用这样的选股策略,经常让自己的绩效超越大盘,这种手法让他在操作抗势基金的时候,发掘到专做运动用品的洛城动力(L。A。GtM)这匹黑马;在操作麦哲伦基金时,也挖到了摩托罗拉(NtotoroLa)这座金矿。魏倪格在华尔街的作风虽然逆势而行,但终究能引领潮流,成为最后的赢家。这两家公司带来的利润,都远远超过了投资人的预期,而且还维持了一段颇长的时间。
从很多方面来看,魏倪格是个喜欢反向操作的投资人。他买的股票,是市场上很少人认同的股票,而在太多人知道这些股票的优点时,他就把持股卖掉。对于这种投资策略,西方投资顾问公司(WestCourshpital)的分析师艾隆史坦(她ch的Aronstein)有一句话说得好,“从本质来看,所谓的传统理念,本来就是毫无用处的。”
不过,逆向操作型的投资人或交易商,可不是那种喜欢和人作对的人。他们不会在市场上故意向其他交易商挑衅,不会“为反对而反对”。他们相信,在华尔街,黎明前的黑暗往往是最难挨的。因此,当情况坏到不能再坏的时候,他们会进场投资,当股票没有人要的时候,他们会把它们买下来,他们拒绝被市场的群众心理给蒙骗了,他们从来就不向人多的地方靠拢,也从来不跟着趋势走,他们不会盲目地跟着集体行动,他们是先锋部队,是趋势的创造者,他们比别人早一步买,也比别人早一步卖。如果他们的本事够,那么这种独行侠的作风,可以为他们带来巨额的利润。
多数时候,魏倪格是这种逆势操作型的投资人。他回想过去发生的几个故事,让我们知道这种投资方法怎样才会成功,怎样可能会失败。一个反向操作型的投资人,必须能分辨群众什么时候是对的,以及什么时候快要是错的。只有在确定群众错了的时候,才是进场的时机。
80年代中期,原油价格下挫至10多年以来的低点。油价在1986年下跌的速度,就像在1979年上涨的时候那么快。而前一次的石油危机就是在1979年出现的。由于油价下挫,因此在1986年时,国内石油业者的景况急速恶化。美国的石油公司,不管是大公司或小公司,都被迫将某些地区的小型油田暂时关闭。油价下跌固然让石油业者觉得苦不堪言,但对一般消费者来说,则因为汽油价格降低而大大地松了口气。我们都还记得汽油价格在1986年大幅调降的情形。虽然只是暂时的现象,但当时的降幅实在很大。当时,每加仑汽油跌到大约75美分的水准,反映了原油价格每桶还不到10美元的窘况。
当时原油价格之所以崩跌,主要是因为沙特阿拉伯决定大量增产原油。而沙特的用意,则是要惩罚其他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的成员,因为他们的原油产量一直都超过配额的限制。沙特是该组织里最具影响力的生产者。该国曾经为了支持全球的油价,而大量地削减自己的原油产量,但后来终于忍不住。因此,为了教训另外12个成员国,当时担任沙特石油部长的雅曼尼(AhmedZaki Ygnani)决定把闸门打开,任由油价一路跌到谷底。
这种作法固然教训了那12个“作弊”的组织成员,但也让美国的石油业者受到了重创。小型的油田纷纷关闭,国内的探油和生产计划也变得无利可图。美国的石油业者个个无计可施,而提供钻油器材和油田设备等的公司,也面临了数十年来最严重的衰退。德州磐铎公司(Tems Panhandle)甚至还宣告破产。
那个时候,魏倪格刚好在富达投顾负责研究石油业。由于他必须了解业界的实际状况,因此他得亲自跑到德州,和当地大型的石油公司主管会面,由他们来向他作业务简报。魏倪格回想当时的情况,实在是惨不忍睹。好几次在双方的会面结束后,这些大公司主管还得自个儿起身把灯关掉,并且把门锁上,因为根本就没有秘书或是其他行政部门的人在旁边。换句话说,这些老板等于是“校长兼工友”,公司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得自己来。不过,情况并没有再严重地恶化下去。根据魏倪格的反向操作原则来看,这应该是石油业已经触及谷底的迹象,而且是买他们股票的时机。不过,情况并非如此,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情况还是继续恶化,石油业者仍在困境中极力挣扎,想把亏损降下来,业者后来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渡过了这段通货紧缩的苦日了。几年下来,他们终于能收支平衡,并且开始有盈余出来。在这段期间里,整个华尔街几乎都对石油类股的走势看跌,而他们是对的。
真正的反转点,到了后来才出现。魏倪格还记得,那是一个分析师聚会,时间是80年代的后半期,地点在纽约。话说当时有个大型石油公司的主管,到纽约证券分析师协会(New YorkSodety of Secu6tyA创ysts)来,为华尔街的分析师们作业务报告。这种报告在华尔街算是例行公事,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午餐聚会。公司主管会到这里来,谈谈业界的情况,也说说自己公司的情形。在这次聚会里,这位石油公司的主管在听众前面站了起来,然后用下面这句话来作为开场白:
“如果有人会买我们这个行业的股票,那我实在搞不懂为什么?”
这是一种彻底投降的迹象,但也是最重要的买进讯号。连公司最高层的主管,都认为自己的营运将永远无法改善。魏倪格回忆说,该公司的股价在次年就涨了1倍。当一切希望看起来似乎都落空的时候,股份反而上扬了100%。这就是反向操作策略的效用,而对全美最大的共同基金经理人来讲,这也正是他的赚钱之道。
七、Investors' Tales 投资人的故事 2
世事无绝对
艾隆史坦在华尔街算是思考最有深度的人物之一。他在哈佛大学念书的时候,主修的是哲学和历史。他不像是会在华尔街这么混乱的地方出没的人。他穿的是卡其色的长裤,斜纹软呢料子的西装上衣,而且还打了个领结,看起来很有学者气质,像个大学教授。他认为市场是个教学相长的地方,因此总希望能从市场上学到新的东西。在这方面,他是非常谦虚的。不过,当话题转到整体情势的时候,他对自己就充满自信了。他和交易商以及选股专家不同,他是运用“由上而下” (邮—山川m)的方法来进行投资。过去那么多年以来,这种操作策略对他来讲还蛮好用的。
所谓由上而下的操作方法,就是投资人必须观察国际经济动态,并且评估全球利率、经济成长、以及通货膨胀的走向。同时,他还得比较一下金融资产和有形资产,看看哪一种投资比较具有吸引力。在把这些都搞清楚以后,采用这种方式的投资人,就会从所有的投资渠道里作个选择,然后对着上帝祷告,希望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在80年代,艾隆史坦是著名的坎博投资顾问公司(0)nlsLo山Partners)的股东,他拥有1/3的股权。这家公司是由几个曾经在美林证券担任分析师的人建立的。这几个人后来决定自己出来闯,希望能像19世纪的坎氏(G)nDt州2k)一样,挖到丰沛的矿脉。不过,他们后来不是靠银矿来发财,他们靠的是美国国债。80年代中期,这家公司手里操控的30年期长期国债,一度占市场所有的流通筹码的2%。有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美元的资金由他们来掌理。除了艾隆史坦以外,公司的另外两个股东是萨维森(St抓肋vi8Mn)和阂德(Chglie她nter)。他们之所以买进大量国债,是因为他们认为美国经济在经历了80年代那种既强劲而又有投资味道的扩张之后,将会进入紧缩期,而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之下,债券的购买力和价值都会上升。
在作了整体的分析和历史研究之后,他们认为美国在80年代的经济状况,和20年代那个时候非常相像,利率不但低,而且是非常低。由于钱实在太便宜,因此更助长了经济成长的功能。其力道之强,在近代很难找到第二个例子。然而,这种状况所引发的通货膨胀,却被认为是温和的,因为它是反映在不动产价格、股票价格、以及债券价格上面。这种通货膨胀,并没有多少人会感到担心。例如,道琼工业股价指数就连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在1986年和1987年,走势更是强劲。同时,企业的获利也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尽情地享受经济带来的欢乐,并且大肆地扩张信用,其狂热的气氛几乎史无前例。此外,美国的不动产价格也是一飞冲天。20年代如此,80年代也是一样。然而,这种泡沫经济是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的。虽然债券市场在1982年已经走过了大多头行情,不过,当经济泡沫破裂的时候,债券依然会是最佳的投资选择。坎博投资顾对债市所下的大注,到了80年代中期证明是押对了宝,因而让他们获利颇丰。
另外,坎博的这批人也在1987年股市大崩盘之前,就先退出了股市。当时,这些人在华尔街可真是最热门的抢手货。不过,这并不表示他们一直都像希腊神话里的麦德斯(Mid朋)一样,拥有点石成金的本领。事实上,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他们的表现就不怎么高明。
这几个人后来对于“由上而下”的见解,在理念上有了争议。于是艾隆史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