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华东街传奇 >

第7章

华东街传奇-第7章

小说: 华东街传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不雅的话,或是粗鲁莽撞的行为,则根本是老少皆不宜的。 
  对了,交易所也是全美国所有笑话的起源地。华尔街的交易商个个都是训练有素,可以快速地处理讯息,而且这套功夫不仅限于证券的买卖而已,不管是什么样的状况,喜事也好,悲剧也罢,他们都可以拿来调侃一番,像是挑战者号太空梭升空后爆炸的事件,或是1987年股市大崩盘,或甚至辛普森杀妻案的审判等,每件事交易商都能当成笑话来讲,一点都不难。 
  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处境所带来的压力吧,他们每一天都有390分钟是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23400秒得面对沉重的压力,交易商随时都是提心吊胆的,因为每笔交易一赚一赔之间,往往就是几百万美元的差别。由于交易工作让他们长期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因此他们对任何事情的反应,都变成了一触即发式的,像刺猬一样,即使有时候这么做并不高尚,但也没办法。 

  秀逗的接线生 

  交易室可真是个充满压力的地方,电脑荧幕随时都嗡嗡地运转,电话响个不停,一直有电话等着接进来,再加上喊声,叫声,以及扯开嗓门的吼声,一个礼拜5天,一年52个礼拜,天天都得应付这些状况,实在会让人受不了。华尔街的工作步调,要不就是快得令人发狂,要不就慢得让人脑袋麻痹,而介于这两种极端的日子并不多,用手指就可以算出来。 
  现代科技的发展,更把金融市场的交易速度加快到量子速度般的惊人。今天的华尔街,和25年前还没发明数值科技和电脑前的状况相比,真的是南辕北辙,有如天地之别。 
  施本利(Joe Spndly)在华尔街已经混了将近30年,算是个老江湖了,他回忆电脑还没把交易室变成疯狂世界前的那段日子,那时他颇能享受在市场上卖力工作所得到的成果。他喜欢在曼哈顿的餐厅吃饭,到百老汇看表演,也喜欢到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听歌剧。如果硬要在华尔街找个对文艺活动贪得无厌的人,那就是施本利了。他曾经在纽约的大型期货公司和信托银行工作过,因此经历了很多发生在华尔街的事情;他担任过很多职务,从买卖外汇到处理顾客账户的事都干过;他也看过很多交易商因为负荷不了工作的压力而打了退堂鼓。 
  美国著名的电影导演伍迪·艾伦(Wro)dy从1en)曾经说过一个和他爸爸有关的笑话。他爸爸原来在一家公司上班,后来公司装了个小小的电子器具,可以做他父亲原来的工作,而且做得更好,速度更快,于是,他爸爸就因为“科技上”的原因而失业。不过,真正令人沮丧的是,他妈妈知道了以后,也出门买了一台回家。 
  施本利也说了个类似的故事,主角是个叫做裘志的人。 
  裘志是个很安静的人。在70年代初期,他和施本利一起在纽约的一家信托银行做事。信托银行平常除了管理资金以外,也做一些顾客导向的业务,因为有些客户是市场的中实户,他们需要银行根据个别情况提供财务上的服务。另外,信托银行也经常从事证券的买卖,一方面以银行的名义来交易,另一方面也帮客户操作。裘志在交易室里负责的职务,算是比较低阶的工作,他负责接听电话。 

  秀逗的接线生 

  在70年代初期,交易室里头的配备可不像现在那么令人抓不到头绪。当然,以当时的情况来说,已经算是很复杂了,但和现在比起来则根本不算什么。 
  施本利回忆当时的情况说,公司在裘志的桌上装设了一套新的电话系统,桌子是八角型的,相当大。新的电话系统共有30或40条电话线,就安装在那张过大的桌子上头,每当外面有人打电话进来的时候,整块电话操作板的灯就不断地闪着,而且会铃声大作。 
  可怜的裘志,一直没学会如何操控华尔街的这套高科技玩意儿。因此,随时都可以听到有人大声对着他喊叫: 
  “裘志,赶快把电话接起来。” 
  “在第一线,听到没有,裘志。” 
  “电话一直在响,裘志” 
  “裘志,赶快把那该死的电话接起来。” 
  有一天,裘志终于受不了,崩溃了,在听到一大堆“赶快接电话”的命令以后,他整个人突然发狂,开始在桌子上跳了起来,他把鞋袜都脱掉,然后开始手脚并用,去按那些电话的转按钮,他可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 
  施本利还记得当时赶紧把银行的医疗小组给叫了进来,并且告诉他们:“这里有个人出了一点毛病。” 
  后来,医疗小组到了以后,就把裘志带走了,从那天以后,施本利就再也没见过裘志。 

  一个政治笑话 

  杨东理(BobbyAnblini)在华尔街是个重量级的交易商。多年以来,他一直在作场外市场(over—thLoounter)的股票交易(现在称为场外市场自动报价系统)。他见过不少大风大浪。他不仅在市场有其声望,个头也长得很大,他在每个地方都做过交易。这些年里,他钱也赚了,朋友也交了,也许还树立了几个敌人。今天,他仍然是个受人尊重的场外市场交易商,他目前担任唐鲁杰公司(ndtlg)n Lufkin,and Jervette)交易部门的主管。这家公司正是由公司名字里的那三个人成立的。这三个人里面,名气最大的是唐若生(William0DnLddDn),他在1994年退休之前,曾经担任过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主席。 
  杨东理早期在华尔街打拼的时候,是在安陶公司(Unterberg,Towbin)担任首席交易商。安德拍(T()mDny UnterbI。g)和陶本(BdbT10vrbin)这两个人,过去都是场外市场的个中高手,现在的功夫依然了得。当时,规模较小的公司就帮小规模的股票在市场报价,他们替小公司承销股票,来筹措营运资金。杨东理就在场外市场为法人客户和公司操作股票。另外他也是个很爱开玩笑的人,他在华尔街不仅因为执行交易的速度快而著称,大家也都知道他的脑筋灵光得不得了。 
  和大部分的华尔街交易商一样,杨东理只要听到好笑的事,就一定会照着说给别人听。有时候,当交易室的气氛很沉闷的时候,说说挖苦人的笑话刚好可以让大伙儿轻松一下。不过,有时候玩笑开得太大了,则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可能因而丢掉饭碗也说不定。杨东理就曾经说过这么一句玩笑话,既达到了逗趣的效果,也差一点让他遭到开除的命运。不过,凡是听过这件事的人,都觉得那句话真是说得好。 
  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杨东理的老板陶本先生,在民主党里头算是个很有分量的人物,他在国会结交了不少朋友,在首都华盛顿的人头也很熟。在他认识的人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是泰德·肯尼迪(TedKennedy)。泰德是美国肯尼迪家族的成员,这两个人是关系不错的朋友。华盛顿政治圈里的人物,每个人也都需要在华尔街认识一些懂得怎么搞钱的朋友。 
  泰德·肯尼迪是马萨诸塞州在80年代初期选出来的国会参议员。有一天,陶本带着他到交易室来参观,当时,每个人都知道这位参议员在过去几年所碰过的难关,他除了一连失去三个哥哥以外,还因为涉入了“嘉巴狄克事件”(Cha卯a叫iddick)而搞得灰头土脸。 
  你或许还记得这档子事吧!有天深夜,泰德和一个叫做柯佩琴(MB7y JoKopechne)的异性朋友,在共度了一段欢乐时光以后,开车载她回家,在开到嘉巴狄克岛附近时,出了意外,车子居然掉到桥下,一头栽进“阴黑”的水里。泰德从车里爬了出来,急着找人帮忙,柯佩琴则不幸溺死了。这个意外事件后来成了个政治丑闻,连续好几个月都是媒体报道的重点。而肯尼迪家族的这个老四,也很可能就因为这个事件而失去了角逐总统宝座的机会。 
  在嘉巴狄克事件发生之后,过了几年,泰德来到了安陶公司的交易室。首先,陶本对交易商们讲话,然后请肯尼迪参议员也向大家说几句话,和交易室里的成员认识一下,随便聊聊。在参观活动结束之后,陶本亲自送这个好朋友到门口,这个时候,杨东理很搞笑地问交易室里的人,“嗨各位小姐,参议员先生要走了,有人需要搭便车回家吗?” 

  差点儿弄假成真 

  在金融圈子里面,经常会有人搞些滑稽古怪的把戏,不过,大部分都是无伤大雅的。在交易室里头,就可以看到一大堆像是小孩在玩的恶作剧,不过,这些为了好玩而想出来的玩意儿,其实就和我们平常听到的插科打浑一样,都是无伤大雅、没有恶意的,而且通常都是很逗趣的事。 
  我们这里要说的,是某个交易商对客户搞出来的恶作剧。不过,这个玩笑开得可不小,可能再也找不到比这个更糟糕的玩笑了。故事里的客户名叫葛罗斯(BillGNss),如果他是陆逸士(16ch跑Ijwis)《骗子的她戏》 (L26r,5PoAer)一书里头的人物,那他一定会被描写成书里“最大牌的人”。不过,那本书是从所罗门公司(SaloIn()n Brothers)开始谈起的,葛罗斯可从来没在所罗门公司工作过,他是太平洋投资公司(Pacificlnves血entManagementr)my,PIMLCO)的负责人。这家公司在葛罗斯的经营之下,25年来已经在业界拥有相当的影响力。不过,这个恶作剧却意外地让他的事业脱离原来的发展轨道,其他华尔街的笑话和这个比起来,反倒像是正经八百的东西了。 
  葛罗斯是全美最大的债券基金经理人,他手里可以运用的资金就高达650亿美元。当然,这些都是别人交给他操作的钱,由于他管理的资金那么庞大,因此他几乎是华尔街所有公司的重要客户。 
  由于他是个债券基金经理人,因此他的工作就是买债券,每种债券他都买,不论是政府国债、抵押债券,外国国债、公司债、垃圾债券,城是为了援助墨西哥而发行的“布雷迪”(Brady)债券。只要是债券,他都买。当然,除非他刚好觉得债市没有得玩,那就另当别论了。在遇到这种状况的时候,为了资金保管的需要,他会买点短期国库券(tre653ure bill)。 
  他除了是个反应灵敏的投资人以外,过去还曾经参加过马拉松比赛。他那种安静而有耐性的气质,有时候让人看不出他是全美国判断最敏锐的债券投资人和交易商之一,世界上可能很难找到几个在这方面那么行的人。不过,有一笔表面上是由他购买的交易,却差一点让他和专门主管证券市场的人惹上了麻烦,而且是很大的麻烦。 
  所罗门公司在华尔街是个有头有脸的证券交易商,也是个投资银行。不过,这个颇有声望的公司在1991年的时候,却卷入了一桩债券交易的丑闻里,这个事件几乎让这家历史悠久的公司宣告瓦解。丑闻里的主角,是个打算哄抬债券市场的交易商,如果后来他的诡计得逞的话,那么不仅可以为公司赚到大笔的利润,也可以让自己拿到一个厚厚的红包。 
  这个交易商的名字是毛泽(PMl 9L40zer)。后来,他因为闯了大祸而被公司开除,而且还被处罚。除了他以外,顶头上司梅力维(JohnMerriwether)和所罗门公司的总裁古风德(JohnGuttfreund)也因为属下所犯的错而黯然离职。至于所罗门这家公司,不但被罚了款,而且还差一点被主管机关勒令关门。还好,被誉为“奥马哈的神抵” (Ckacleofomdlha)的投资大师巴菲特(Wanen Buffett),刚好是所罗门公司最大的投资人,他后来挺身而出,挽救了公司的命运,并且惩处了相关的人员。 
  当初毛泽想耍的诡计,是偷偷以客户的名义标购数10亿美元的政府债券,由于所罗门公司可以直接从政府手里买到的国债有一定的额度,因此如果用客户的名义来买,就可以超过这个上限。后来,在他把好几种债券的价格故意哄抬上去以后,所罗门公司所拥有的债券价值,的确因为人为的操纵而跟着水涨船高,这个诡计差一点就得逞。不过,其他同业却因为某些债券的买进成本不断上扬而怨声四起,大肆责难。于是,事情越闹越大,毛泽终于行迹败露,人赃俱获。 
  葛罗斯与这个差点让他完蛋的玩笑的关系,就从这里切进来。 
  话说所罗门公司有个女性的业务员,马上就要退休了,但却从未作过一笔总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生意。而她的直属主管,刚好是个人称“十亿金童”的人,因为不管什么时候,他都特别喜欢进场大批大批地买卖债券。毛泽和另外几个交易商就想开开这个女业务员的玩笑。 
  毛泽是希望她在退休以前,能尝一次那种作到10亿美元生意的滋味。因此,在她离开公司的那一天,毛泽以太平洋投资公司的名义,假造了一笔10亿美元的国债投标单,然后把它交给这个女业务员。毛泽保证会在单子到他手里时,就把这笔假的标购单给取消掉,而太平洋投资公司自然就不会在事后被要求付款交割这批债券。 
  这个玩笑还不只是这样而已。这些人会假装告诉太平洋投资公司说,这笔交易是被那个马上要退休的女业务员给搞砸了。因此,这虽然是她一生中金额最大的一笔交易,但最后却因为没有处理好而把责任扛下来。据他们说,这玩笑在那时候听起来,还真是有意思。 
  很不巧的是,有个职员弄错了毛泽签的指令,而真的把投标10亿 
美元30年期政府国债的单子给送了出去。政府发行国债的方式是根据竞标者所下的标单,然后按比例分配得标的额度,因此,太平洋投资公司莫名其妙地拿到了总值为8。7亿美元的国债。后来,这段无中生有的插曲,倒是让每一个牵连进去的人都觉得颜面扫地,他们开这个“玩笑”的时候,刚好也是所罗门公司接受当局调查的时候,因为该公司被控为了哄抬市场价格,而送出了一大堆假造的国债标单。 
  葛罗斯后来被叫到证券管理委员会的办公室去约谈,他只得把事情的经过解释一番,告诉他们那10亿美元的标单只不过是别人所开的一个玩笑罢了。还好,葛罗斯的运气不错,因为证管会的人还有点幽默感。 

  成交了,你这个家伙 

  对华尔街的大型经纪商来讲,平常的交易范围包括各式各样的证券。像美林(Medll Lyn山)、高盛(Gol山nEmSachs)、贝尔斯第恩斯BearSteams),或是普天寿(Pmdential)等经纪商,他们的交易室不仅规模很大,而且分工非常精细,不论是股票、债券、外汇,或是商品:期货,都可以进行买卖。其中,有些买盘是代替客户下单,而他们的客户群除了大型机构以外,阿公阿婆等投资人也算。当然,这些经纪商也可以用自己的名义来进场操作,这种种交易活动,使得华尔街的气氛显、得特别有活力。 
  大型经纪商的股票交易室,主要都是在纽约的金融区里,而债券交易室则可能设在芝加哥。美国名气最大的几个期货交易所都在芝加哥,不仅商品期货在那里交易,债券期货的买卖也在那里进行。 
  债券期货是一种类似商品期货的投资工具,投资人所购买的,就是从债券所衍生而来的期货合约。通常这些债券是以国债为主,也就是美国政府发行的债券。不过,债券期货和一般的债券不同,它们是不付利息给投资人的,债券期货的价格会随着现货债券的涨跌,而同步地上下被动。如果投资人想要操控一大批债券的话,那么购买债券期货所负担的成本会少得多,因为投资人只需要付一点点保证金,就可以买进相当大量的国债了。 
  先不管债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