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584-医学衷中参西录 >

第33章

584-医学衷中参西录-第33章

小说: 584-医学衷中参西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经》谓“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在女子为不月。”夫二阳者,阳明胃腑也。胃腑有病,不 
能消化饮食,推其病之所发,在于心脾。又推其心脾病之所发,在于有不得隐曲(凡不能自如者皆为不得隐曲)。 
盖心主神脾主思,人有不得隐曲,其神思郁结,胃腑必减少酸汁(化食赖酸汁,欢喜则酸汁生者多,忧思则酸 
汁生者少),不能消化饮食,以生血液,所以在女子为不月也。夫女子不月,既由于胃腑有病,不能消化饮食。 
治之者,自当调其脾胃,使之多进饮食,以为生血之根本。故方中用白术以健胃之阳,使之 动有力(饮食之 
消亦仗胃有 动)。山药、龙眼肉,以滋胃之阴,俾其酸汁多生。鸡内金原含有酸汁,且能运化诸补药之力, 
使之补而不滞。血虚者必多灼热,故用玄参、芍药以退热。又血虚者,其肝肾必虚,故用萸肉、枸杞以补其肝 
肾。甘草为补脾胃之正药,与方中萸肉并用,更有酸甘 
化阴之妙。桃仁、红花为破血之要品,方中少用之,非取其破血,欲借之以活血脉通经络也。至方后附载,因 
证加减诸药,不过粗陈梗概,至于证之更改多端,尤贵临证者,因时制宜耳。 
沧州曹姓女,年十六岁,天癸犹未至。饮食减少,身体羸瘦,渐觉灼热。其脉五至,细而无力。治以资 
生通脉汤,服至五剂,灼热已退,饮食加多。遂将方中玄参、芍药各减一钱,又加当归、怀牛膝各三钱。服至 
十剂,身体较前胖壮,脉象亦大有起色。又于方中加樗鸡(俗名红娘虫)十枚,服至七八剂,天癸遂至。遂减 
去樗鸡,再服数剂,以善其后。 
奉天马氏女,自十四岁,月事已通,至十五岁秋际,因食瓜果过多,泄泻月余方愈,从此月事遂闭。延 
医延医,至十六岁季夏,病浸增剧,因求为延医。其身形瘦弱异常,气息微喘,干嗽无痰,过午潮热,夜间尤 
甚,饮食减少,大便泄泻。其脉数近六至,微细无力。俾先用生怀山药细末八钱,水调煮作粥,又将熟鸡子黄 
四枚,捻碎搀粥中,再煮一两沸,空心时服。服后须臾,又服西药百布圣二瓦,以助其消化。每日如此两次, 
用作点心,服至四日,其泻已止。又服数日,诸病亦稍见轻。遂投以资生通脉汤,去玄参加生地黄五钱、川贝 
三钱,连服十余剂,灼热减十分之八,饮食加多,喘嗽亦渐愈。遂将生地黄换作熟地黄,又加怀牛膝五钱,服 
至十剂,自觉身体爽健,诸病皆无,惟月事犹未见。又于方中加 虫(即土鳖虫,背多横纹者真,背光滑者非 
是)五枚、樗鸡十枚,服至四剂,月事已通。遂去 虫、樗鸡,俾再服数剂,以善其后。 
马姓女十七岁。自十六岁秋际,因患右目生内障,服药不愈,忧思过度,以致月闭。自腊月服药,直至 
次年孟秋月底不愈,求为延医。其人体质瘦弱,五心烦热,过午两颧色红,灼热益甚,心中满闷,饮食少许, 
即停滞不下,夜不能寐。脉搏五 
至,弦细无力。为其饮食停滞,夜不能寐,投以资生通脉汤,加生赭石(研细)四钱,熟枣仁三钱,服至四剂, 
饮食加多,夜已能寐,灼热稍退,遂去枣仁,减赭石一钱,又加地黄五钱,丹皮三钱,服约十剂,灼热大减。 
又去丹皮,将龙眼肉改用八钱,再加怀牛膝五钱。连服十余剂,身体浸壮健。因其月事犹未通下,又加 虫五 
枚、樗鸡十枚。服至五剂,月事已通。然下者不多,遂去樗鸡、地黄,加当归五钱,俾服数剂,以善其后。 

一、医方(三十)治眼科方
1.蒲公英汤
属性:治眼疾肿疼,或 肉遮睛,或赤脉络目,或目睛胀疼,或目疼连脑,或羞明多泪,一切虚火实热之证。 
鲜蒲公英(四两,根叶茎花皆用,花开残者去之,如无鲜者可用干者二两代之。) 
上一味煎汤两大碗,温服一碗。余一碗乘热熏洗(按目疼连脑者,宜用鲜蒲公英二两,加怀牛膝一两煎汤 
饮之)。 
此方得之于××,言其母尝患眼疾,疼痛异常,经延医调治,数月不愈,有高姓媪,告以此方,一次即愈。 
愚自得此方后,屡试皆效。夫蒲公英遍地皆有,仲春生苗,季春开花色正黄,至初冬其花犹有开者,状类小菊, 
其叶似大蓟,田家采取生啖,以当菜蔬。其功长于治疮,能消散痈疔毒火,然不知其能治眼疾也。使人皆知其 
治眼疾,如此神效,天下无瞽目之人矣。 
古服食方,有还少丹。蒲公英连根带叶取一斤,洗净,勿令见天日,晾干,用斗子解盐(即《神农本草经》 
大盐晒于斗之中者出山西解池)一两,香附子五钱,二味为细末,入蒲公英,水内淹一宿,分为十二团,用皮 
纸三四层裹扎定,用六一泥(即蚯蚓泥)如法固济,灶内焙干,乃以武火 
通红为度,冷定取出,去泥为末。早晚擦牙漱之,吐咽任便,久久方效。年未及八十者,服之须发反黑,齿 
落更生。年少服之,至老不衰。由是观之,其清补肾经之功可知。且其味苦,又能清心经之热,所以治眼疾甚 
效者,或以斯欤! 

一、医方(三十)治眼科方
2.磨翳水
属性:治目翳遮睛。 
生炉甘石(一两) 蓬砂(八钱) 胆矾(二钱) 薄荷叶(三钱) 蝉蜕(三钱,带全足去翅土) 
上药五味,将前三味药臼捣细,再将薄荷、蝉蜕煎水一大盅,用其水和所捣药末,入药钵内研至极细,将 
浮水者随水飞出,连水别贮一器,待片时,将浮头清水,仍入钵中,和所余药渣研细,仍随水飞出,如此不计 
次数,以飞净为度。若飞过者还不甚细,可再研再飞,以极细为度。制好连水贮瓶中,勿令透气。用时将瓶 
中水药调匀,点眼上,日五六次。若目翳甚浓,已成肉螺者,加真藏 砂二分,另研调和药水中。此方效力全 
在甘石生用,然生用则质甚硬,又恐与眼不宜,故必如此研细水飞,然后可以之点眼。 

一、医方(三十)治眼科方
3.磨翳散
属性:治目睛胀疼,或微生云翳,或赤脉络目,或目 溃烂,或偶因有火视物不真。 
生炉甘石(三钱) 蓬砂(二钱) 黄连(一钱) 人指甲(五分,锅焙脆无翳者不用) 
上药先将黄连捣碎,泡碗内,冷时两三日,热时一日,将泡黄连水过罗,约得清水半茶盅,再将余三味捣 
细,和黄连水入药钵中研之,如研前药之法,以极细为度。研好连水带药,用大盘盛之。白日置阴处晾之,夜 
则露之,若冬日微晒亦可。若有风尘 
时,盖以薄纸。俟干,贮瓶中,勿透气。用时凉水调和,点眼上,日三四次。若有目翳,人乳调和点之。若目 
翳大而浓者,不可用黄连水研药,宜用蝉蜕(带全足去翅土)一钱,煎水研之。盖微茫之翳,得清火之药即退。 
若其翳已遮晴,治以黄连成冰翳,而不能消矣。 

一、医方(三十)治眼科方
4.明目蓬硝水
属性:治眼疾暴发红肿疼痛。或 多 肉,或渐生云翳,及因有火而眼即发干昏花者。 
蓬砂(五钱) 芒硝(三钱,硝中若不明亮用水化开澄去其中泥土) 
上药和凉水多半盅,研至融化。用点眼上,一日约点三十次。若陈目病一日点十余次。冬日须将药碗置热 
水中,候温点之。 

一、医方(三十)治眼科方
5.清脑黄连膏
属性:治眼疾由热者。 
黄连(二钱) 为细末,香油调如薄糊,常常以鼻闻之,日约二三十次。勿论左右眼患证,应须两鼻孔皆闻。 
目系神经连于脑,脑部因热生炎,病及神经,必生眼疾。彼服药无捷效者,因所用之药不能直达脑部故也。 
愚悟得此理,借鼻窍为快捷方式,以直达于脑。凡眼目红肿之疾,及一切目疾之因热者,莫不随手奏效。 

一、医方(三十)治眼科方
6.益瞳丸
属性:治目瞳散大昏耗,或觉视物乏力。 
萸肉(二两,去净核) 野台参(六钱) 柏子仁(一两,炒) 玄参(一两) 菟丝子(一两,炒) 
羊肝(一具,切片焙干) 
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三钱,开水送下,日两次。 
一妇人,年三旬。瞳子散大,视物不真,不能针黹。屡次服药无效,其脉大而无力。为制此丸,服两月全愈。 

一、医方(三十)治眼科方
7.羊肝猪胆丸
属性:治同前证,因有热而益甚者。 
羊肝一具,切片晒干(冬日可用,慢火焙干)。 
上一味轧细,用猪胆汁和为丸,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二钱,开水送下,日再服。 
x按∶x此方若用熊胆为丸更佳。内地鲜熊胆不易得,至干者又难辨其真伪,不如径用猪胆汁为稳妥也。 
x【附方】护眉神应散x 治一切眼疾。无论气蒙、火蒙、肉螺、云翳、或瞳人反背。未过十年者,皆 
见效。方用炉甘石一两 透,童便淬七次。珍珠二颗,大如绿豆以上者,纳通草中 之,珠爆即速取出。血琥 
珀三分,真梅片二分,半两钱、五铢钱(俗名马镫钱)、开元钱各一个,皆 红醋淬七次,共为细末,乳调涂 
眉上,日二三次。 
一室女。病目年余,医治无效,渐生云翳。愚为出方,服之见轻,停药仍然反复。后得此方,如法制好, 
涂数次即见轻,未尽剂而愈,妙哉。按此方若加薄荷冰二分更效。 
瞳人反背之证,最为难治,以其系目系神经病也。盖目系神经,若一边纵,一边缩,目之光线必斜,视物 
即不真。若纵、缩之距离甚大,其瞳人即可反背。治此证者,当以养其目系神经为主。此方多用金石珍贵之品, 
其中含有宝气。凡物之含有宝气者,皆善能养人筋肉,使筋肉不腐烂。目系神经,即脑气筋之连于目者。以此 
药涂眉上,中有冰片之善通窍透膜者,能引药气直 
达脑部,以养目系神经,目系神经之病者自愈。而瞳人反背及一切眼疾,亦自愈矣。 
x【附方】x治暴发眼便方。其眼疾初得肿疼者,用生姜三四钱、食盐一大撮,同捣烂,薄布包住,蘸新汲 
井泉水,擦上下眼皮。屡蘸屡擦,以擦至眼皮极热为度。擦完用温水将眼皮洗净。轻者一次即愈,重者一日擦 
两次亦可愈。然擦时须紧闭其目,勿令药汁入眼中。 
x【附案】x晋书盛彦母氏失明,躬自侍养,母食必自哺之。母病既久,至于婢使,数见捶鞭。婢愤恨,伺 
彦暂行,取蛴螬炙饴之,母食以为美,然疑是异物,密藏以示彦。彦见之,抱母恸哭,绝而复苏。母目豁然, 
从此遂愈。 
按蛴螬生粪土中,形状如蚕(俗名地蚕)遍处皆有。《神农本草经》谓,主目中淫肤、青翳、白膜。其善 
治目翳可知。内障宜油炙服之,外障宜取其汁,滴目中。 

一、医方(三十一)治咽喉方
咀华清喉丹
属性:治咽喉肿疼。 
大生地黄(一两,切片) 蓬砂(钱半,研细) 
将生地黄一片,裹蓬砂少许,徐徐嚼细咽之,半日许宜将药服完。 
生地黄之性能滋阴清火,无论虚热实热服之皆宜。蓬砂能润肺,清热化痰,消肿止疼。二药并用,功力甚 
大。而又必细细嚼服者,因其病在上,煎汤顿服,恐其力下趋,而病转不愈。且细细嚼咽,则药之津液常清润 
患处也。此方愚用之屡矣,随手奏效 
者不胜纪矣。 
咽喉之证,有热有凉,有外感有内伤。《白喉忌表抉微》一书,此时盛行于世。其所载之方,与所载宜 
用、宜忌之药,皆属稳善。惟其持论,与方中所用之药,有自相矛盾处。谆谆言忌表矣,而其养阴清肺汤,用 
薄荷二钱半,岂非表药乎?至于他方中,所用之葛根、连翘亦发表之品也。盖白喉之证,原亦温病之类。人之 
外肤肺主之,人之内肤三焦主之。盖此证心肺先有蕴热,外感之邪又袭三焦,而内逼心肺。则心肺之热,遂与 
邪气上并,而现证于喉。既有外邪,原宜发表,因有内热,实大忌用辛热之药发表。惟薄荷、连翘诸药,辛凉 
宣通,复与大队凉润之药并用,既能散邪,尤能清热,所以服之辄效也。若其内热炽盛,外感原甚轻者,其养 
阴清肺汤亦可用,特其薄荷,宜斟酌少用,不必定用二钱半也。至谓其喉间肿甚者加 石膏四钱,微有可议。 
夫石膏之性,生则散、 则敛。炽盛之火散之则消,敛之则实,此又不可不知也。况石膏生用,原不甚凉, 
故《神农本草经》谓微寒,又何必如此之小心乎。今将其养阴清肺汤,详录于下,以备采用。 
x【附方】养阴清肺汤x 大生地一两、寸麦冬六钱、生白芍四钱、薄荷二钱半、玄参八钱、丹皮四 
钱、贝母四钱、生甘草二钱。喉间肿甚者,加生石膏(原用 石膏)四钱。大便燥结者,加清宁丸二钱、玄明 
粉二钱。胸下胀闷,加神曲、焦山楂各二钱。小便短赤者,加木通、泽泻各一钱,知母二钱。燥渴者,加天冬、 
马兜铃各三钱。面赤身热,或舌苔黄色者,加金银花四钱,连翘二钱。 
白喉之证,间有服《白喉忌表抉微》诸方不效,而反加剧者。曾治一贵州人,孙××,年二十,得白喉 
证。屡经医治,不外《白喉忌表抉微》诸方加减。病日增重,医者诿谓不治。后愚为诊视,其脉细弱而数,粘 
涎甚多,须臾满口,即得吐出。知系脾 
肾两虚,肾虚气化不摄,则阴火上逆,痰水上泛。而脾土虚损,又不能制之(若脾土不虚,不但能制痰水上泛, 
并能制阴火上逆),故其咽喉肿疼,粘涎若是之多也。投以六味地黄汤,加于术,又少加苏子,连服十剂全愈。 
咽喉之证,热者居多。然亦兼有寒者,不可不知。王洪绪曰∶“咽喉之间,素分毫无病,顷刻之间,或 
疼或闷,此系虚寒阴火之证。用肉桂、炮姜、甘草各五分,置碗内浸以滚水,仍将碗置于滚水中,饮药一口, 
徐徐咽下立愈。或用乌附之片,涂以鲜蜜,火炙透至黑,取一片口含咽津,至片不甜时,再换一片,亦立愈。” 
按王氏之说,咽喉陡然疼闷者,皆系因寒。然亦有因热者,或其人素有蕴热,陡然为外感所束,或劳碌过度, 
或暴怒过度,皆能使咽喉骤觉疼闷。斯在临证者,于其人之身体、性情、动作之际,细心考验,再参以脉象之 
虚实凉热,自无差谬。若仍恐审证不确,察其病因似寒,而尤恐病因是热,可用蜜炙附子片试含一片,以细验 
其病之进退亦可。 
赵晴初曰∶鸡蛋能去喉中之风。余治一幼童喉风证,与清轻甘凉法,稍加辛药,时止时发。后有人教服 
鸡蛋,顶上针一孔,每日生吞一枚,不及十枚,病愈不复发。 
友人齐××曰∶平阳何××患喉疼,医者治以苦寒之药,愈治愈甚,渐至舌硬。后有人教用棉子油煎生鸡蛋, 
煎至外熟,里仍微生,日服二枚,未十日遂大愈。 
咽喉肿疼证,有外治异功散方甚效。其方用斑蝥一钱,真血竭、制乳香、制没药、上麝香、全蝎、大玄 
参、上梅片各分半,将斑蝥去翅足,糯米拌炒,以米色微黄为度,去糯米。用诸药共研细,瓶收贮,勿令透气。 
遇有咽喉肿疼证,将药捏作小块,如黄豆粒大,置在小膏药上,左肿贴右,右肿贴左,若左右俱肿,均贴在结 
喉(项间高骨)旁边软处。阅五六时,即揭去膏药,有水泡,用银针挑破,拭净毒水,能消肿止疼,真救急之良方也。 

一、医方(三十二)治牙疳方
1.古方马乳饮
属性:治青腿牙疳。 
用青白马乳,早午晚随挤随服甚效。如无青白马,杂色马亦可。若马乳自他处取来,可将碗置于开水盆中温之。 
此方出于《医宗金鉴》,其原注云∶此证自古方书罕载其名,仅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