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打开满足之门+堪忍法师 >

第5章

打开满足之门+堪忍法师-第5章

小说: 打开满足之门+堪忍法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祥,相形之下,短暂的快乐就毫无乐趣,也不难舍离──轻松得几乎就像捡起用
过的卫生纸。懂得这个道理,你就不虞陷入沮丧或发狂。

因此,我们可以了解,不管我们有多少问题,都别无选择:必须修行。修行,意
谓约束我们的心,节制欲望。不要说过清净修行的苦修生活,最起码为了获得内
心安宁以及现世的快乐,遏止问题增长,我们也必须节制欲望。


终止轮回

正如龙树所说:

依贪、嗔、痴造的业,是不善业。依无贪、无嗔、无痴造的业是善业。无论善或
不善业,都由心识聚集。

只要我们贪图舒适、物质、恭敬和美名,而且想规避不舒适、无所得、不恭敬、
恶名,那么一切行为,都是出自贪嗔痴的动机。这意谓,不善业远比善业多。

论典上说:

务必设法,勿使贪图现世乐的欲望生起。

万一这种欲望生起了,要设法舍弃它。

此外,阿底峡尊者也说:

假如根部有毒,枝叶也会有毒。如果根部具有药性,枝叶也一样具有药性。同
理,依贪嗔痴所做的任何行为,都是不善的。

换言之,任何行为─不管是农业、商业、斗争、帮助亲友,或禅修─只要是基于
世俗法的思想,贪著此生,而且出自贪嗔痴的动机,如上所述,“只是轮回和恶
趣的肇因”。

论典接著说:

为了萃取精华,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贪著此生。

“萃取精华”是指这世圆满的人身。

接下来是续部教法的一段引文,通常用在密续灌顶,当做前行的发心。

具有充份的依止心,寻求超脱轮回的人,才允许进入坛城。一个人不应该贪图现
世的果报。

这是说,一个人不应该追求快乐、舒适、物质、恭敬等等属于今生的一切。

引文接著说:

贪图现世的人,无法达成超越轮回的人生意义。

这是说,贪图现世的人,他的行为不会成为正觉的因,正觉是超越轮回的境界。

你可以这样理解这个道理:假如你只是著眼于获得现世乐,这是你唯一的期望,
那么你所做的一切事──工作,课诵,接受灌顶,吃饭,睡觉──都不会变成圣
法。那一切行为都是不善业。虽然你希望得到快乐,实际上从这些行为得到的,
却只是痛苦。你工作的目的,在于获得现世乐,实际上你的行为反而变成障碍,
使你得不到现世乐。考察一下我们自己和别人的人生经验,就能够了解个中道
理。

引文的结论是:

寻求超脱轮回,会增长现世轮回的快乐。

这是说,任何人如果只寻求超越轮回的正觉,而且为了达到正觉而修行,即使不
去刻意追求,也会自然而然地获得现世之乐。

龙树在《致友人书》中说:

如果你的头发或衣服沾到火花,有著火的危险,你会立刻把它拂掉。同样,设法
不再轮转生死,非常值得一试。

当火花掉到身上,你会毫不迟疑地拂除,即使火花可能只会烧到头发或衣服,你
也会马上采取行动。那么,为了消除堕入恶趣的因,以及轮回不断的苦,你当然
更应该努力以赴。

我们的一切问题,都肇自轮转生死,我们的诸蕴得自烦恼和业,被烦恼的种子染
污。因为受生,我们必须尝受行苦,坏苦、以及苦苦。轮转生死一次,又会种下
未来轮回好几世的因。这个过程连绵不绝。

龙树是说,这种状况远比身上沾到火花严重得多,我们一定要设法不再轮转生
死。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教法中提到,贪求是使我们系缚轮回的锁链,贪求是
来世轮回的最近因。贪求不仅使我们在这一生就造恶业,而且在我们知道自己快
要死的时候,使我们贪执身体诸蕴。死亡之际,爱和取引导我们来世投生六道轮
回中的某一道。由于贪求是轮回的主因,为了不再轮转生死,断除贪求是必要的
修行,这是终止轮回相续之道。

总之,所有的修行人,都应舍弃贪图今生舒适的欲望。除非舍弃了这个欲望,否
则根本不算是“修行人”,凡是基于欲望,追求今生舒适的一切作为,都不是正
法。只要欲望还存在,就不是在修行。西藏有句谚语:因为马没有狮子的特质,
不要把马称做狮子。有一位噶当派格西,迦姆巴喇嘛说:

舍离今生,是修行的最初步。你一点也没有修行,却以自居修行人为傲─多愚
蠢!省察一下你的心流是否含有修行的第一步:舍离今生。

即使你自认为不是宗教人士,由于希求快乐,不愿意遭逢困境,所以还是必须节
制欲望。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你不能靠吃药、开刀或其他外在的方法,减轻欲
望或其他烦恼。唯一解决之道是,思惟欲望的过患,以及人生短暂。即使你不是
佛教徒,也不想成为佛教徒,这都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建设。除此之外,没有解决
的办法。为了减少人生的问题,你必须反省欲望的过患。消除了欲望,问题就不
复存在。舍弃了欲望,问题就不会再出现。

修习菩提心,有助于节制欲望。自他相换,意即舍弃自己,爱惜他人(参见第九
章),或有非常善良的好心、想要解除其他人的痛苦,使他们获得安乐,为他们
解决种种问题。

如果心志还不够坚强,无法修习菩提心,应该省思诸如人身宝贵、尤其是无常与
死亡(参见第七章)的禅修课题。忆念人生极其短暂,死亡随时会来临,同时把
这些想法,关连到恶道、业等等,你就能够制止欲望。

就像我前面提过,寂天说的“心的秘密”不是什么高深的证悟。了悟世俗八法的
过患、反省无常与死亡,也可以视为“心的秘密”。

禅思无常与死亡,而且认知欲望的过患:意即了解一切问题都肇自欲望,会带给
你力量,下定决心舍弃这一生,断除对今生的贪执。这两者使你坚强,并削弱世
俗法的势力。它们带给你断除贪执此生的力量,超脱欲望的束缚。

假如你不了悟内心的这些秘密,虽然你希求快乐,不愿意受苦,所体验的,却适
得其反,得不到暂时和究竟的快乐。你会沉沦在轮回中,不断地受苦。可是一旦
了悟这些内心的秘密、佛法的无上义,你就能够获得快乐,消除痛苦,而不至于
无目标地在轮回中漂泊。


六、调伏内心

──假如你忽略了守护自心,就无法关闭受苦之门,也不能打开安乐之门。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佛所教。”

我们一起念诵佛陀这首偈时,应该记得,正如吉谛岑夏仁波切解释的,这其中包
含四谛:你遭受真实的苦(第一谛),这是可厌的。你必须达到究竟安乐,止息一
切苦(第三谛),这有赖止息所有真正的苦因(第二谛);而达到这个境界,有赖实证
整个真实道(第四谛)。

这首偈的要点,在于诸恶莫作。认为人生的苦和问题的根源,来自外在,这本身
就是问题。不把心放在问题的根源,而归咎外在的因素,诸如其他人或物,只会
带来更多的问题。抱持这种想法,并认为快乐也是来自外在,我们就不会在内心
下功夫。无始生死以来一直没有降伏的心,还是不去理会它,依旧没有降伏。什
么也没有发展出来,没有什么改变。我们一直不断地造来世受苦的因,甚至也制
造这一生的问题。

把这首偈和我们过去的问题关连起来,很有好处。尤其是把“自净其意”和我们
的慢心、嗔心、嫉妒、贪心和厚重的无明关连起来,特别有效。降伏这些烦恼是
佛陀的教法。不降伏烦恼,就不是佛陀的教法──换句话说,不下功夫对治我们
的烦恼,而一味忙着其他许多所谓的修行,不是佛陀的教法。

烦恼使得内心不快乐、不平安、不调柔。就算我们的行为看起来近似修法,也被
称为“佛法”或“修行”,其实并非佛陀的教法,除非那些行为足以摧伏烦恼。
“法”的定义之一是“对治烦恼”。假如某个行为以基督教或其他某种宗教的名
义去做,得以对治烦恼,降伏□心、贪心,无明和自私,那就是法。凡是不能对
治烦恼的,就不是法。

法是修补或修理内心的东西。当某个东西坏了,修理它有好处,因为这使你得到
快乐或自他维生之计。同理,法修理心,不摧破烦恼,就无法修理心。不削弱烦
恼,心没有办法改善。烦恼一定要去除才行。

为了带给你自己和别人快乐,佛法一定要能对治烦恼。假如佛法助长烦恼,那么
不管我们修了多少,都看不出内心有任何改善;事实上,内心会愈来愈糟:更加
不调伏,更顽固。就算你经常闻法,谈法,读法,或者住在佛法中心,甚至一辈
子都围绕着佛法,假如你的烦恼增长,那么你的修行是在助长你的烦恼,而不是
摧伏烦恼。假如你的慢心、嗔心、贪欲等等增盛,你接受佛法教化的结果,是造
恶业,而非净除你已经造的恶业。

为了要从佛法中得到安宁,你的修行必须能够摧伏烦恼。好比只会助长感染及痛
苦的药,不是在扑灭疾病,而是在阻碍复元。药应该是用来治愈疾病,而不是使
它更加恶化。

“自净其意”只是一句话,却涵盖一切烦恼,从观上师的过失一直到白皎皎的明
相、红彤彤的增相、黑漆漆的近得相这三个景象的细微二现,乃至妨碍成就一切
种智的最微细的烦恼。“自净其意”涵盖这一切妄见。

“是佛所教”,因为降伏你自己的心,就是安乐的泉源。自净其意,是佛陀主要
的教法。佛陀所教的每一个字,都是为了调伏自心,没有别的目的。所有八万四
千法门的每一个字──声闻乘、波罗密多乘,秘密金刚乘的教法,都是为了调伏
自心。

要感念慈悲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恩德,揭示经教和果乘这一切教法。佛陀
依众生不同的心量,传授这一切不同层次的教法,揭示完整的成佛之道。现在我
们有机会自由地闻、思、修这个圆满无瑕的菩提道,为了获得我们希求的快乐,
种下无误的正因。这一切都归功于释尊传授这个教法的恩德。

释迦牟尼佛揭示安乐之道,我们才有机缘了解并种下获得来世乐、解脱,乃至成
佛的正因。释尊帮助我们发展潜在的佛性,受持这些教法,使我们能够发展佛
性,乃至成佛。

禅修佛陀揭示的菩提道,我们便能够逐步发展佛性,圆满所有众生的愿望。我们
能够完成一切种智,圆满的大势力、大慈悲,利益一切众生,这都是拜佛陀的恩
赐。

包括苦与乐在内,一切法由心造。你不降伏自心,苦就会生起;苦是自心制造出
来的。降伏自心,你就会得到安乐。所以,众生的安乐,系于佛法住世。

因为一切法由心造,我们必须降伏自心。我们必须捐弃妄见。妄见是苦因,现在
乃至未来,世世会带给我们及其他无数的众生诸多问题。一旦去除了这些妄见,
问题的肇因和制造者即随之消失,就唯有乐而无苦。我们愈彻底地根除这些妄
见,就会享有更多的安乐。


守护自心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中解释:

系住这一颗心,就系住所有老虎、狮子、象、蛇、仇敌、地狱的守卫,巫魔,食
肉族。

系缚自心,不起恶念。不随逐贪、嗔、痴等等,你就不会再造恶业。一旦你防护
自心,不受烦恼宰制,就不会造恶业,因此你不会遭受其他众生伤害你,危害你
的生命的果报。

例如,提婆达多总是要和释尊竞争,并且陷害佛陀。有一天佛陀正在乞食,提婆
达多放了一只疯象去攻击佛。可是,大象到了佛的跟前,不但没有伤害佛,反而
变得十分驯服。我也听说,蚊子从不咬宋仁波切尊者。意大利阿西西的圣人──
圣弗兰西斯,当生成就的西藏大行者密勒日巴,生在同一时代,他也有类似的轶
事。

某座森林中住了一只狼,伤害了很多人。圣弗兰西斯听到这件事后说:“我去和
那只狼谈一谈。”有些人恐怕那只狼会伤害他,劝圣弗兰西斯不要去,不过他很
坚持。于是圣弗兰西斯就到森林里,和那只狼说话。当那只狼走近他时,变得十
分驯服,就像狗见到主人一样,十分温顺地躺下来,舔圣弗兰西斯的脚。圣弗兰
西斯告诉狼,他会给它食物,它不可以再伤害任何人了。从那之后,狼就不再攻
击人。

圣弗兰西斯的遗体保存在阿西西,离宗喀巴中心很近,耶喜喇嘛和我曾经去参观
过。喇嘛在圣弗兰西斯的坟场禅修了一会儿。在阿西西附近还有一个瀑布,听说
如果瀑布的水枯竭了,对意大利会是非常不祥之兆。圣弗兰西斯有一位尼师弟
子,她有三百位徒众。

圣弗兰西斯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洞穴屋顶漏水。他的一些弟子抱怨,嘈杂的水声
使他们无法禅修。圣弗兰西斯向来称大多数东西为“姊妹”或“兄弟”,就到那
个洞穴,对水说:“姊妹,请停下来,否则我的弟子没有办法禅修。”之后,水
果真停了。

这类的轶事,在菩萨行者的生平事迹中相当普遍。在很多西藏和印度大行者的轶
事中提到,河流为了便于他们渡河而自动停止,等到他们安全渡过后,再开始流
水。在西藏,有一次洪水即将淹到菩萨行者蒋巴·孟兰的寺院,他在岩石上写着:
“如果我真的有菩提心,洪水会退走。”放在洪水流过的途中,而平息了洪水。
这些故事证实了菩提心,究竟善心之威力。

心系善法,防范烦恼生起,不造恶业,人生就没有险难。而且,由于菩提心,把
内心调伏了。心系善法,远离烦恼,好比系缚一切具有危险性的众生:老虎,
蛇,地狱守卫,仇敌。如果具有菩提心,即使是四大也伤害不了你。菩提心的力
量,足以使你主宰四大。把这颗心系在菩提心,你就系缚了那一切无数危险的动
物和仇敌。单单驯服你这颗心,其他一切跟着都驯服了。

就算你想要捆缚地球上所有危险的动物,也没有足够长的寿命。即使你不再投生
到这个世界,而转生另一个星球,只要你的业和烦恼还在,一定会遇到仇敌和危
险的动物。只要内心未降伏,总会有外在的危害。一旦降服了内心,心流中不再
有嗔恨,就不会有外在的仇敌。一旦嗔念不可能在你的内心生起,外在的仇敌就
无迹可寻。有外在的仇敌,是由于内在还存有嗔心。

没有烦恼,就不造恶业,也就没有人会伤害你。一旦修成忍辱心,即使有人非
难、打你杀你也不认为有外在的仇敌。圆满了忍辱波罗密,你会把其人都当做好
朋友,就是他们对你非难、打、杀,也一样。只要当下的心是忍辱心,就不会见
到有任何外在仇敌在伤害你,只见到有人在利益你。可是一旦你的心转成嗔心,
马上就把那个人看成是在伤害你。

《启开佛法之门》在此说:

护心以外的任何行为,有什么用?

这句话很值得你在日常生活中,牢记不忘。假使你忘了守护自心,任何传统的纪
律有什么用?没有守护内心,你就没有办法不遭受苦难、困境。

即使你做了其他千百种修行工作,却遗漏了这一项最重要的修行,就不可能消除
困境,获得安乐,尤其是究竟的安乐。这一点很值得谨记在心。如果忘了守护自
心,却整天做很多课诵,持几百万遍真言,那是在浪费时间。你的心是所有苦乐
的根源。假如你忽略了守护自心,就无从封闭受苦之门,启开安乐之门。

在西方有许许多多规定:你不能做这个,做那个。有时候我认为规定太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