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的沟通术-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郭鹏
前言 成败说出来,机遇听出来
古代有一位国王,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满嘴的牙都掉了。于是,他就找了两位解梦的人。国王问他们:“为什么我会梦见自己满口的牙全掉了呢?”第一个解梦的人就说:“皇上,梦的意思是,在你所有的亲属都死去以后,你才能死,一个都不剩。”皇上一听,龙颜大怒,杖打了他一百大棍。第二个解梦人说:“至高无上的皇上,梦的意思是,您将是您所有亲属当中最长寿的一位呀!”皇上听了很高兴,便拿出了一百枚金币,赏给了第二位解梦的人。
同样的事情,同样的内容,为什么一个会挨打,另一个却受到嘉奖呢?因为挨打的人不会说话,得赏的人会说话而已。
“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 关键就看你能不能把话说得巧妙。这里所谓的巧妙指的就是能够说出最善体人意或最贴切的话。要达到巧妙的境界,就必须对周围的人事十分敏感,并掌握说话的技巧,随时都能果断地陈述自己的意见,而且重点是不能引起他人的反感。用这种技巧来处理棘手的情况或人际关系,你自然会令人感觉“如坐春风”而不是“言语可憎”。
从小到大,我们受到的教育中,关于“说话”的部分并不算少,比如作文,比如演讲,都是在教你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然而,大家似乎都忽略了另一个重要内容:听。
古希腊有一句民谚说:“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而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受到别人的重视。当我们专心致志地听对方讲,努力地听,甚至是全神贯注地听时,对方一定会有一种被尊重和重视的感觉,双方之间的距离必然会拉近。
一名推销员从内地刚来到深圳时去拜访一个保险客户。那个客户不会说普通话,只会说上海话。推销员听了半天也不太明白对方在说什么,唯一听明白的是:好像他的子女对他不太好。
对方从表情上也看得出推销员听不懂他的方言,但仍然自顾自地说个不停。他只是想满足自己倾诉的欲望。这位推销员刚入行做保险,什么都不会,面对这个客户,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聆听。没想到,谈话结束的时候,他签到了他的第一份保单。
这就是聆听的作用。聆听是一种能力,也是沟通与交流的基础。
一个人要和别人交谈,不仅自己要懂得如何去说,更要懂得如何去聆听。缺乏聆听的技巧,往往会导致轻率的批评。一个人会任意的批评或发出不智的言论往往是因为他不管别人要说什么,只想主控整个对谈的场面。如果你仔细聆听别人对你意见的回馈或反应,就能确定对方有没有在听你说话,得知对方是否以了解你的观点或感觉。而你也可以看出对方所关心、愿意讨论的重点在哪里。
成败是说出来的,机遇是听出来的。只有插上“听”、“说”这两只翅膀,我们才能高高地飞翔。
想要在社交中春风得意吗?想要在职场中如鱼得水吗?想要在情场中无往不利吗?职场、官场、商场、情场……场场都由你搞定。掌握沟通技巧,看这一本就行了。
尊重,显露内涵赢得和谐关系(1)
尊重是一种礼貌,更是人们之间友谊的桥梁。一个懂得去尊重别人的人必定会得到信任,在生活中体现对人的尊重也算是一种艺术。人类是群体的动物,而沟通是人类不可缺的。每一个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带有某种信息;不管是职场或是生活中的事,是喜悦抑或愤怒的表达,这一切都必须仰赖彼此的“沟通”。而要能有效的沟通,就必须在尊重的辅助下,才能事半功倍。在人与人相处之间,相互尊重是一个基础点,能否掌握就至关重要。
来看一段很有趣的故事:
据说,有一天苏东坡与老和尚一起打禅。老和尚问苏东坡:“你看我打禅像什么?”苏东坡想了一下,并没有回答,同时反问老和尚:“那你看我打禅像什么?”老和尚说:“你真像是一尊高贵的佛。”苏东坡听了这一番话,心中暗暗地高兴。于是老和尚说:“换你说说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心里想气气老和尚,便说:“我看你打禅像一堆牛粪。”老和尚听完苏东坡的话淡淡的一笑。苏东坡高兴地回家找家里的小妹谈论起这件事,小妹听完后笑了出来。苏东坡好奇地问:“有什么可笑的?”苏小妹斩钉截铁的告诉苏东坡,人家和尚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如佛;而你心中有粪,所以看人如粪。当你骂别人的同时,也是在骂自己。
这个饶有趣味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从批评者的言行能看出其眼界和见识。所以人的心里想些什么,就会说出什么样的话,这正好反映出一个人待人处事的风范和内涵。而骂人的同时也成为别人讨厌的对象,运用言语骂人的人,必定得不到对方的认同,也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一个良好的沟通应是建立在彼此尊重的角度,才能达到谈话的成果。
沟通就像在跳交际舞。必须要相互尊重。沟通的过程是基于相互尊重基础之上的收集正确的信息、给出好的信息和取得进展的过程。只尊重自己但不尊重别人会成为自大的人,没有人愿意与自大的人沟通。所以,对别人缺乏尊重会阻碍自己成为有效的沟通者。同样的,如果不尊重自己也会导致无效的沟通。如果我们自我评价很低,我们将不能说出我们的想法、目标、好恶。
所以,沟通过程中的尊重标准是指,我们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那么首先我们必须尊重自己;如果我们不尊重自己,没有人会尊重我们。其次,我们要尊重他人,要表现出对别人的尊重,同时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所以尊重是双向的。
这就是相互尊重的真正含义,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没有这一点,成功的沟通是不可能的。这也促使我们努力获得和给予好的信息。如果这些都做得好而彻底,取得进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专制、严重等级观念历史的国家,中国人从来都缺少对“尊重”的重视。因为等级制度森严,人被划分为三六九等,高等级高社会地位者自然是高人一等,对低等级低社会地位者自然是瞧不起,甚至歧视,更谈不上尊重;因为专制,平民没有话语权和政治参与权,自身权利自然得不到保护和尊重;专制和等级制度造就了缺少对个体权利保护、尊重的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
中国素来存在“文人相轻 ”的传统,那么为什么存在这种传统呢?主要原因在于读书是底层人士向上流动、从低等级向高等级迈进的主要途径,文人们似乎把自己看作向高层次流动的“潜力股”,自我感觉良好;看不起其他的文人,在自己社会等级没有提高之前,心理上会有一些慰藉。更为严重的是,以前是“文人相轻 ”,现在则是“人人相轻”。有钱的看不起没钱的,没钱的骂有钱的是“暴发户”;城市的看不起农村的;长得漂亮的看不起长得一般的,长得一般的看不起长得丑的;有些外资企业里,香港人、台湾人看不起大陆人;一些大陆人也是心底里不服香港人、台湾人。在企业里,搞技术的看不起其他人;搞销售的看不起搞生产的;搞生产的看不起搞财务、行政、物流的。搞财务的看不起一般的文员,认为人家是吃青春饭的,自己是越老越吃香。人人互相看不起,不尊重对方,怎么指望能够进行良好、有效沟通呢?
尊重,显露内涵赢得和谐关系(2)
一份统计结果显示,60%的主动离职者离职的原因是因为“和上级不和”或“不满上级工作作风”,而这60%的主动离职者中,有不少都是表现相当突出的员工。表现相当突出的员工因为“和上级不和”或“不满上级工作作风”而离开公司,我们很难把全部责任都归结到员工个人身上去;如果我们一定要把责任推到员工身上去,只能说这些员工“服从性不够”或者说“抗压能力不够”。激励下属员工,让其做出优秀的绩效,并留住这些员工,本来就是管理者的责任,现在这些优秀员工因为“和上级不和”或“不满上级工作作风”而离开了,自然而然是管理者的责任。
通常,这些“逼”走员工的管理者有一个共性,就是:属于专制型领导,做事雷厉风行,执行力强,但缺少耐心和细心;有时对于事情的处理也过于武断和粗暴。他们的优点其实也是他们的缺点。这些缺点的根源就在于对下属的尊重不够。毕竟企业不是军队,下属不是士兵,他们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自尊,甚至有个性,简单的粗暴的命令式、打罚式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和需要。其实要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也很容易,对下属尊重多一点,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定期不定期多沟通一下,定期不定期激励一下,当他们行为有所偏离时适时提醒一下纠正一下,必要时指导一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就会从心底里佩服你、尊敬你、跟随你。
需要学会尊重的,除了领导,还有父母。根据家教专家的调查,我国中小学生蔑视父母权威的现象比较普遍,一项调查证实,在孩子崇拜的名人、偶像中,父母竟排列到第10和11位;有70%以上中小学生的父母认为与孩子沟通有困难,有些幼儿的父母也已感到与孩子交流不畅。
为什么会这样呢?想想看:孩子正在玩耍时,有叔叔伯伯来家里了,父母会拉来孩子说:“快叫叔叔、伯伯!”另一种方式是蹲下来对孩子说:“孩子,跟叔叔、伯伯握握手,好不好?”但如果你正在接一个电话,孩子放学跑到你面前:“爸爸,爸爸……”有很多话要告诉你,你会什么反应呢?通常会摆摆手制止,甚至不耐烦地说:“去去去。”有多少人会对电话的那方说:“对不起,我儿子有重要的事情,能不能给我一分钟的时间?”然后蹲下来对儿子说:“爸爸有一个重要的电话,能不能给我5分钟的时间?”待到孩子满意了,继续打电话?
要知道,如果你做不到,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等待和尊重?
学会尊重,就是在人际关系中尊敬别人,给别人以重要的地位;在家庭中,就是建立真诚的、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尤其是对于尚不成熟的、似乎还“不值得尊重的”未成年人,父母要做到尊重孩子是很不容易的事。但孩子是需要尊重的,被尊重是孩子的一种权利,否则你们的沟通将难以达到完美效果。
尊重他人,以自己希望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每一个人,是良好、有效沟通的最重要基础。记住,you don’t have to like him; but you must respect him!
自信,融化沉默坚冰收获春天
胆小害羞的人往往因为胆怯而不敢与人沟通,结果仅限于很小的朋友圈子,变得越来越孤僻、退缩。胆小退缩的人很少与人沟通,并不是他们自恃清高,而是相反,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不受欢迎的,别人不愿与之沟通的。如果他们形成了这样消极的自我概念,即对自我的一种稳定的认识,那他们在行动上就会有意无意地表现得让人很难接近,很难沟通。当你认为自己是可爱的,被别人接受的时候,你就会表现的自信,而自信的人往往是可爱的,人们愿意与之沟通的,而沟通的人越多,就越会增加他们的自信,从而在别人面前就不那么胆怯退缩了。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在与他人沟通时,你的自我感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别人如何看待你。如果你心里都觉得自己“不行”,那么你让对方如何对你赏识你,与你继续沟通下去呢?所以说,培养一种自信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它会让你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受益无穷。
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蜚声世界影坛的意大利著名电影明星索菲亚?罗兰之所以能够成为令世人瞩目的超级影星,是和她对自己价值肯定以及她的自信心分不开的。
为了生存,以及对电影事业的热爱,十六岁的罗兰来到了罗马,想在这里涉足电影界。没想到,第一次试镜就失败了,所有的摄影师都说她够不上美人标准,都抱怨她的鼻子和臀部。没办法,导演卡洛?庞蒂只好把她叫到办公室,建议她把臀部削减一点儿,把鼻子缩短一点儿。一般情况下,许多演员都对导演言听计从。可是,小小年纪的罗兰却非常有勇气和主见,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她说:“我当然懂得因为我的外形跟已经成名的那些女演员颇有不同,她们都相貌出众,五官端正,而我却不是这样。我的脸毛病太多,但这些毛病加在一起反而会更有魅力呢。如果我们的鼻子上有一个肿块,我会毫不犹豫把它除掉。但是,说我的鼻子太长,那是无道理的,因为我知道,鼻子是脸的主要部分,它使脸具有特点。我喜欢我的鼻子和脸的本来的样子。说实在的,我的脸确实与众不同,但是我为什么要长得跟别人一样呢?我要保持我的本色,我什么也不愿改变。”
正是由于罗兰的坚持,使导演卡洛?庞蒂重新审视,并真正认识了索菲亚?罗兰,开始了解她并且欣赏她。
罗兰没有对摄影师们的话言听计从,没有为迎合别人而放弃自己人个性,没有因为别人而丧失信心,所以她才得以在电影中充分展示她的与众不同的美。而且,她的独特外貌和热情、开朗、奔放的气质开始得到人们的承认。后来,她主演的影片《两妇人》获得巨大成功,她也因此而荣获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
一个人没有自信,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对自己不信任,那么,在沟通中,别人在意识形态上对你会有种忽视,这样是不利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公平的人际关系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那么这个人的言语的影响力就弱,所要表达的思法就不会被有效的传达,也不利于和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一个人没有自信,那么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分数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和自信的人在一起的。有自信的老板不喜欢唯唯诺诺的员工,因为这样的员工不能提供不同的想法。
所以,我们在日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有沟通成功的信心,不要总是被沟通会失败的心理所困扰。只有通过多与人沟通,才能增加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的机会,也才能有利于去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与评价,增强自己的信心,克服自卑感。当然,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不是表演出来的自信,自信首先是建立在自我认知之上的,所谓的自我认知,就是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实事求是的看法和评价,包括自己的性格、能力、长处、短处、人生目标等等。
拿破仑?希尔指出,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高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信心。
许多沉默寡言、不肯开口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愚蠢,我最好什么也不说。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并不想让你们知道我是这么无知。”这些人常常会对自己许下很渺茫的诺言:“等下一次再发言。”可是他们很清楚自己是无法实现这个诺言的。每次这些沉默寡言的人不开口时,他就又中了一次缺少信心的毒素了,他会愈来愈丧失自信。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下次也更容易发言。所以,要多发言,这是信心的“维他命”。
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活动,每次都要主动发言,也许是评论,也许是建议或提问题,都不要有例外。而且,不要最后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