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禅门公案 >

第2章

禅门公案-第2章

小说: 禅门公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和十音近),三传九十一架飞机(与就是一架音近),传言误会,良可畏也。道的会意,如人吃蜜,甜度自知,言说不能尽意,“廓然无圣止谛语”,即此之诀也。
    
不着相  
所属分类:禅门公案  发布日期:2010…08…30 

  景岑禅师长沙人,是南泉禅师的弟子,由于谈禅论道,机锋敏捷,同道们均尊称为“虎和尚”。  
   
  有一年仲秋,景岑禅师与仰山禅师一起赏月,仰山禅师指着天空说道:“这个大家都有,只因无明,不能充分使用。  
   
  景岑禅师不以为然地道:“既然大家都有,怎么会没有人充分使用?恰巧今天机缘会合,这大好明月,正在等你使用,试试看!”  
   
  仰山禅师道:“那是很有趣味的,用一用月光,请法座先试试看!”  
   
  景岑禅师毫不客气,奋身跳起来,踢倒仰山禅师,仰山禅师非但不生气,反而赞歎道:“真像大虫!”(后来大家都称景岑禅师为“岑大虫”,亦即虎和尚)  
   
  又一次,景岑禅师游山归来,至门口,仰山禅师问道:“禅师什么处去来?”  
   
  景岑禅师回答道:“游山来!”  
   
  仰山仍然追问:“游什么山处来?”  
   
  景岑禅师道:“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迎山大为赞赏道:“大似春意!”  
   
  景岑禅师道:“也胜秋露滴芙渠(荷叶)。”  
   
  仰山禅师最初说吾人心为皎月,只是云遮月隐,被无明烦恼矇蔽了心灵,景岑却说一切在于个人,只要有禅,就能云飞月显,仰山请他利用一下月亮,景岑立即将他推倒,意思是在禅月交辉之下,还要你多言?一句“真像大虫”,意即禅能静能动,禅力犹如狮虎。  
   
  景岑由外归来,仰山问他到哪里里去,“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这说明了禅人来去,顺于自然,合乎法性,你说是“春意”,难道“秋心”不好吗?这就是禅者明乎一切法,用于一切法,不舍不切法。
 
一与三  
所属分类:禅门公案  发布日期:2010…08…30 

  玄沙师备禅师有一次向雪峰义存禅师说道:“有拄杖子吗?向你化缘一支拄杖子。”   
   
  雪峰禅师慷慨地回答道:“我有三支拄杖子,你拿一支去好了。”   
   
  玄沙禅师惊讶地说道:“每个人都只有一支,那你为什么却有三支呢?”   
   
  雪峰禅师解释道:“三支有三支的用处。”   
   
  玄沙禅师不以为然道:“是即是,我却不如此用法。”   
   
  雪峰禅师问道:“那你作么生用呢?”   
   
  玄沙禅师答道:“是三是一。”   
   
  此时,轮到雪峰禅师不以为然,他道:“三是三,一是一;三不是一,一不是三;是三是一,是一是三。此事如似一片田地,一任众人耕种,大家无不靠此为生,是一是三,你怎可只说是三是一?”   
   
  玄沙禅师道:“你凭什么说是一片田地?”   
   
  雪峰禅师用手在虚空中一画,说道:“看!这就是一片田地!”   
   
  玄沙禅师道:“是即是,我不这么说。”   
   
  雪峰禅师问道:“你为什么不这么说呢?”   
   
  玄沙禅师道:“那是各人的事,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饭各人饱。”   
   
  雪峰禅师问道:“既然人人如此,为什么跟别人借拄杖子,何不用自己的拄杖子呢?”   
   
  玄沙禅师下一结语道:“达摩不来东土,二祖不往西天,当来的则来,当去的则去,用一支拄杖子助他,莫用三支拄杖子累他!”   
   
  禅宗说的拄杖子,应该是人人本具的清净本性,不可说有,也不可说无;不可说一,岂能说三?你无,我夺却你的,你有,我就给你;禅师与禅师之间,只是一来一去,一去一来,何必分别二三呢? 
提起放下  
所属分类:禅门公案  发布日期:2010…08…30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的回答经常不从正面说明,总会要你从另一方面去体会。  
   
  有一次,一个信徒前来拜访他,因为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歉意地说道:“我空手而来!”  
   
  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道:“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  
   
  信徒不解他的意思反问道:“禅师!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呢?”  
   
  赵州禅师立即回答道:“那么,你就带着回去好了。”  
   
  信徒更是不解,说道:“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呢?”  
   
  赵州禅师道:“你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好了。”  
   
  信徒不解赵州禅师的禅机,满腹狐疑,不禁自语道:“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呢?”  
   
  赵州禅师这才方便指示道:“你不缺少的东西,那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那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信徒仍然不解,无可奈何地问道:“禅师!就请您明白告诉我吧!”  
   
  赵州禅师也无奈地道:“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你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呢?还是不缺少佛性呢?”  
   
  信徒至此才稍有契悟!  
   
  禅门的人生观,好像皮箱一样,有时候,你要提得起,有时候你要放得下。当提起的时候提起,当放下的时候放下。可是没有禅慧的人生,当提起的时候不提起,当放下的时候不放下;当放下的时候反而提起,当提起的时候反而放下。  
   
  赵州禅师和信徒的一番对话,信徒不能契悟,赵州禅师只有怪他没有佛性,但赵州禅师又慨叹说:人,并不缺少佛性啊!
 
成见  
所属分类:禅门公案  发布日期:2010…08…20 

  有位学者,特地来到南隐禅师这里请示什么叫做“禅”。 

  禅师以茶水招待客人。杯子已经满了,但禅师仍继续将茶水注入杯子。眼看茶水不停地往外溢,学者实在忍不住,就说道:“禅师!茶已经溢出来了,请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禅师趁机说道,“你心中满是学者的看法与想法,如不事先将自己心中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性与苍天 

  一天,南泉禅师去问寰中禅师:“什么是人的本性?”寰中禅师回答说:“苍天,苍天。”(人的本性就像苍天一样容阔辽远) 

  南泉禅师不解问:“我没问大师苍天,我是问什么是人的本性”。 

  寰中禅师说:“我以经回答了你。懂就懂,不懂就不懂,不要唠唠叨叨的!” 

  南泉没有领会寰中禅师话中的深意,拂袖而去。 

  生活需要艺术,凡事直奔主题,有时不免太过乏味。 

  你着急了吗?(这就是人的本性。)
 
不会偈——法眼文益  
所属分类:禅门公案  发布日期:2010…08…20 

  会与不会,与汝面对。 

  若也面对,真个不会。 

  品析: 文益禅师有一次问一个僧人:“会么?”那僧人回答说:“不会。”文益禅师因而作了这首偈子。对“不会”,文益禅师有深刻的体会,他老师地藏桂琛就曾如此间过他,他也说:“不会,”桂琛禅师说:“不会最亲切。”所以这个不会,一方面是佛教所说的“无明”,另一方面,可也是禅宗见道的“安身立命”处,真是“菩提即烦恼”的又一种表达形式,更是一种参悟的入门捷径啊! 

  “会与不会,与汝面对”,会与不会,是人们对某个事物理解的过程,没有理解,当然“不会”,理解了,当然“会”。但理解与不理解,与本体精神并没有什么关系。今天不理解,明天可以理解嘛。理解了,不会给精神本体增加什么;没有理解,也不会给精神本体减少什么。理解与否,只是精神本体功能一时的状态而已。所以禅宗对“会”与“不会”,并不作为衡量见道与否的标准。只有你看穿了“会”与“不会”背后的“那个”,才能从“会”与“不会”的思维陷阱中腾跃而出。所以“若也面对,真个不会”。这首诗偈,强调的是“面对”,而不是“会与不会”。 
 
今夏没白过  
所属分类:禅门公案  发布日期:2010…08…18 

  仰山慧寂在夏末,度完暑假,来看望沩山。  
   
  沩山:“你整个夏天没见上山,不知在山下干了什么?”  
   
  仰山:“我在山下耕了一块地,播了一箩筐种子。”  
   
  沩山:“你这暑假真没有白过。”  
   
  仰山:“师父,您这暑假,做了些什么?”  
   
  沩山:“白天吃饭,晚上睡觉。”  
   
  仰山听后说道:“那么,老师您这个暑假,也没有白过。”
 
一袭衲衣   
所属分类:禅门公案  发布日期:2010…08…18 

  有一位无果禅师深居幽谷一心参禅,二十余年来都由一对母女护法供养,由于一直未能明心,深怕信施难消,故想出山寻师访道,以明生死大事。护法的母女要求禅师能多留几日,要做一件衲衣送给禅师。  
   
  母女二人回家后,马上着手剪裁缝制,并一针念一句弥陀圣号。做毕,再包了四锭马蹄银,送给无果禅师做路费。禅师接受了母女二人的好意,准备明日动身下山,是夜仍坐禅养息,忽至半夜,有一青衣童子,手执一旗,后随数人鼓吹而来,扛一朵很大的莲花,到禅师面前。童子说:“请禅师上莲华台!” 
   
  禅师心中暗想:我修禅定功夫,未修净土法门,就算修净土法门的行者,此境亦不可得,恐是魔境。无果禅师就不理他,童子又再三地劝请,说勿错过,无果禅师就随手拿了一把引磬,插在莲花台上。不久,童子和诸乐人,便鼓吹而去。 
   
  第二天一早,禅师正要动身时,母女二人手中拿了一把引磬,问无果禅师道:“这是禅师遗失的东西吗?昨晚家中母马生了死胎,马夫用刀破开,见此引磬,知是禅师之物,故特送回,只是不知为什么会从马腹中生出来呢?” 
   
  无果禅师听后,汗流浃背,乃作偈曰: 
   
  “一袭衲衣一张皮,四锭元宝四个蹄; 
   
  若非老僧定力深,几与汝家作马儿。” 
   
  说后,乃将衣银还给母女二人,一别而去! 
   
  佛教的因果业缘,实在是难以思议的真理,即使悟道,若无修证,生死轮回,仍难免除,观夫无果禅师,可不慎哉?
 
灯  
所属分类:禅门公案  发布日期:2010…08…16 

  德山到了龙潭。 

  一日随侍崇信。 

  “夜已深,还不回去吗?” 

  “外面太黑了,伸手不见五指”。 

  “你等着,我给你拿盏灯!” 

  崇信提灯来了,漆黑夜中,亮亮堂堂。 

  德山刚要伸手去接。 

  呼,崇信将灯吹灭 
  。。。。。。 

  德山纳头要拜, 

  “你看见什么了”。。。 

  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 
  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海。
    
安心  
所属分类:禅门公案  发布日期:2010…08…16 

  禅宗的二祖慧可向初祖达摩请法 

  慧可:“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达摩:“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慧可:“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将心来与汝安。”慧可遍寻不见心,便说:“觅心了不可得。” 

  达摩:“我与汝安心竟。”
 
瓶 
所属分类:禅门公案  发布日期:2010…08…16 
  李翱问南泉: 

  有人把一只刚出世的鹅放在瓶里饲养,鹅越长越大,从瓶里无法出来。 

  这人着急:既不想伤害鹅,又不想打破瓶。如何是好? 

  南泉沉默。 

  突然叫: 

  “李翱” 

  “在!” 

  南泉微笑: 

  “出来了!”
    
一心不生  
所属分类:禅门公案  发布日期:2010…08…14 

  三祖僧璨大师得法后,听从二祖的嘱咐,一直隐居于皖公山。又逢后周武帝灭佛毁法,僧璨只好出入于太湖县司空山,住在偏僻之所,十多年,竟不为时人所知。 
   
  隋开皇十二年,有个才十四岁的小沙弥叫道信,来向他求解脱法门。他问道信:“谁绑你了?” 
   
  道信随口就答:“无人绑。” 
   
  僧璨提醒似地问:“既无人绑,那为什么还要求解脱呢?” 
   
  道信一听此话,当下大悟。于是就跟随三祖,成了他的近侍。服了九年劳役后,才得衣法。僧璨的传法偈为: 
   
  花种虽因地,从地种花生; 
   
  若无人下种,花地尽无生。 
   
  僧璨把衣法传给道信后,自己就到罗浮山隐居了。过了二年,又返回皖公山。一个月后,许多人纷纷前来求法问道,僧璨为四众广宣心法要诀,然后就在法会上,在一颗大树下双手合掌,安然而逝。 
   
  僧璨留下的重要文献,有《信心铭》。它的主要内容就是歌颂“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所谓“一心不生”,就是不生的佛心。所以,《信心铭》‘开头就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有顺逆!……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最后是:“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虽然学者们考证,认为《信心铭》是公元9世纪初叶,假托僧璨所写的伪作。但它充分表达了“悟心”的禅意,也可以说明当时禅宗的基本特色。
 
卖饼人家  
所属分类:禅门公案  发布日期:2010…08…14 

  人常问如何修行,要用哪个法门去修行,孰不知在生活中修行,红尘中歷练。 
   
  有一户卖饼人家的儿子,从小心地善良,由於住在寺院旁边,所以每天送十个饼来供养寺中的道悟禪师。 
   
  但禪师每次都留下一个饼,並对他说:「我送给您,用来庇荫您以后的子孙。」 
   
  有一日,他独自的想:「饼是我送去,又为何反馈於我呢?莫非禪师別有用意?」於是便去请教禪师。 
   
  道悟就说:「饼是您拿来的,反送於您,我有何过失?」具有善根的他,颇有领会,是我造的因,必然是我得的果,於是向禪师请求出家。 
   
  道悟则说:「您过去崇尚福善,今又信我之言,就取法名为『崇信』。」崇信从此在其师身边服侍。 
   
  不知经过多久岁月,有天,崇信带著疑惑的语气请问道悟禪师:「弟子来此之后,一直没受到师父您佛法心要的教导?」 
   
  道悟心平气和的说:「哪里没有教导您。您拿茶来,我就接;您端饭来,我就吃;您作礼时,我点头。何处不是在教导您佛法的心要吗?」崇信低头久久无语… 
   
  道悟这时开口便说「要见性,直下便见;再去思索,即偏差啊!」崇信当下开悟。 
   
  修行不离生活,离开生活就难以悟道。行住坐臥,动静语默,何处不是悟道的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