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登天的感觉+岳晓东 >

第7章

登天的感觉+岳晓东-第7章

小说: 登天的感觉+岳晓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列出来,分析自己在哪方面获得成功的机会更大、更快,然后再去与父亲交流思想。
为了帮助嘉慧再次与父亲沟通成功,我们又做了角色扮演的练习。这次,由我扮父亲,嘉慧扮演她自己。在对话中,我尽量给嘉慧提出各种各样的难题,并帮助她分析怎样回答才合适。
这样准备充足后,嘉慧趁一个周末回去再见父亲,与他交流自己的想法。临走时,我还给嘉慧打了电话,问她有没有信心谈好。
“有啊,“她爽快地回答说,“因为我是要与爸爸比较两种职业的利弊,而不是要去拒绝爸爸,所以我用不着担心。”
“你说得太对了。”我称赞说。
爸爸终于同意我啦!
过了那个周末,嘉慧来见我。
一进门,她就高兴地对我说:“爸爸终于接受了我的比较,同意让我先尝试作家生涯,如果行不通就上法学院。”
“真是太好啦!”我感叹道,“那你是怎样说服你爸爸的?”
“我完全按照我们准备的对话与他交谈。我从不说自己就不去上法学院了,我只是强调,我从事写作行业的成功机会可能大得多,而且也更适合我的性格和兴趣。同时,按照你的嘱托,我还给他看了我这些年来发表的作品,他每篇都认真看了,夸奖我写得好,还亲了我。我感到爸爸其实是个蛮好的人耶,蛮通情达理的。只是我以前太不尊重他了。另外,我还告诉他,我当了一段记者后会再去读法学院,那样就有更多的阅历。你猜我老爸怎么说?”
“你老爸怎么说?”我好奇地问。
“你别嘴甜了,爸爸知道你的心思。爸爸这段时间也在反省以前对你的态度。爸爸以前实在是太勉强你了,应该多给你一点自由才对。你妈妈也一直劝我,干吗让孩子这么苦。所以从今天起,爸爸不再强迫你去读哈佛法学院啦。但你一定要答应爸爸两件事:一是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认真地去做,争取做个成功者;二是不要放弃上法学院的打算,许多律师最初也是做记者的,看人家戈尔副总统,当初也做过记者的……”
嘉慧眉飞色舞地说着。
“Great!”我不禁用英语叹道。
“是呀。”嘉慧继续描述着上个周末的重大突破。
嘉慧父女可以真正沟通思想了,我感到无比的高兴。同时,我也庆幸自己没有将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及对职业的看法讲给嘉慧听,那样我不就成了嘉慧爸爸在哈佛大学的代言人的么,令嘉慧望而生畏。我更加感到,作为一个称职的心理咨询人员,他首先必须是个人际沟通的行家。
所以,在给嘉慧咨询当中,我没有做任何心理分析,我只是帮助嘉慧去有效地与她爸爸沟通思想,以对爸爸的尊重来换取他对嘉慧的尊重。在这当中,我不但帮助嘉慧认清了自我,也增强了她的思想沟通能力。
嘉慧从哈佛大毕业后,被美国很有影响的妇女杂志《魅力》聘去当记者。
临行前,她给我打来电话,说她今生今世都不会忘记我这个来自大陆的“辅导大师”,并说要把这个咨询过程写成小说发表出去。
末了,嘉慧还告诉我这段时间内,她一直藏自一个秘密,那就是我长得有点像她的叔叔。所以她更不会忘记我的。
“我也不会忘记你这个讲一中台湾国语的未来的大作家。”我笑着说,“希望能很快读到你的小说。”
“哈哈……”话筒那边传嘉慧悦耳的笑声。
也不知嘉慧的小说写出来没有。
心理咨询中常见的两难境地是什么?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理指的不仅是父母为抚养子女操尽了心,也指的是父母操的许多心并不为孩子所接受。所以,父母不操心不是,操过了心也不是做父母真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
在本个案中,嘉慧的父亲执意要让女儿上哈佛大学法学院,因为只有那样,她才可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美国人。这是嘉慧父亲移民美国多年的深刻体验,也是他自己的生活写照。作为一个饱经留学生打工磨练的人,我完全可以体会到嘉慧父亲对女儿的一片若心。
但是,嘉慧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另有打算,而且这种打算是有相当据的。嘉慧的咨询人员,我也完全能理解她的这份心思。
那么,在他们父女冲突之间,我到底该站到哪一边,或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
这是心理咨询中常见的两难境地。
心理咨询人员应该怎样面对这样的两难境地?
其实,作为一个心理咨询人员,我哪一边都不需要站,而且哪一边也都不能站。
如果你站在学生一边,学生势必会对家长说:“连学校老师都认为我的想法是对的,你们的想法是错的,你们还有什么可说的?”那样,家长就可能找到学校,抱怨某某老师支持儿子反老子是岂有此理,搞得你一头的灰。
如果你站在父母一边,那学生就难与你有共同语言,也难对你的心理咨询保持信心。本来嘛,人家在家里听老子训斥不够,到学校来再听老师的训斥,还有完没完了!
所以,做心理咨询,时常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费力不讨好,还咨询个什么劲儿!
这是心理咨询中经常遇到的挑战。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种两难境地呢?
首先,我们要想到,我们不是上帝,不是救世主,不可以代替学生或其家长做主。我们做的是启发引导的工作,而不是劝说教训的工作。这样想,我们就与学生摆平了,不存在谁顺从谁的问题。
其次,我们应该知道,我们要做的是“釜底抽薪”,而不是“火上浇油”。我们要帮助以矛盾双方交流思想,竭力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要使一方倒向另一方。
事实上,凡事都是一分为二的,即使再不合理的事情,也可能有其可取的地方。如果矛盾双方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则其矛盾冲突就会得到缓解。
这正是我在此两难境地中所做的努力。
心理咨询怎样帮助人沟通思想?
在为嘉慧咨询当中,我没有明确地支持她父亲的想法,尽管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能认同他的许多看法。我只是要求嘉慧不要对父亲讲话不屑一顾。我试图让她明白,也许正是由于她抵触情绪,她父亲才不厌其烦地逼她上法学院。
另一方面,我也没有明确说嘉慧的文学梦就一定最适合于自己,我只是与她反复地讨论她个人的特长和兴趣,比较在新闻与法律这两条职业道路上,哪条路可以走得更快一些,哪条路可能获得更大的自我满足。此外,我还要求她将这些具体比较讲给她父亲听,使他意识到嘉慧在文学与新闻上的巨大潜质。
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8)早年在农场长大,童年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牧师,年轻时曾随青年基督教联合会(YMCA)来过北京。他对心理咨询行业的贡献在于创立了“来询者中心疗法”。他主张在咨询过程中无条件地肯定来询者,并十分强调同感共情在咨询关系中的重要性。
在为嘉慧咨询当中,我基本上采用了“来询者中心疗法”,由罗杰斯创立于20世纪律年代。
我不但相信嘉慧完全有能力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也相信其父亲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我在帮助嘉慧认清自我的同时,也竭力使她摒除对父亲的成见,尊重他的人生智慧,肯定他对女儿的一片苦心,并积极与他沟通思想。
为了做好这两件事,我曾与嘉慧做了多次的角色扮演练习,由我分别扮演她父亲和她自己,以向她展示怎样沟通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所有一切,都旨在增强嘉慧与其父亲沟通的勇气和技巧,使她最后终于说服了她父亲,允许嘉慧先尝试新闻行业,然后再做打算。
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咨询,我使嘉慧学会了尊重父亲,信任父亲。这种积极的人生观,也促使她父亲,对女儿投桃报李,以诚相待。
由此,嘉慧不仅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也增进了与父亲的情谊,真可谓一举两得。可这一举两得之事来得何等不易!我之所以能够帮助嘉慧取得这样圆满的结局,就在于我没有在她父女俩的冲突之间选择任何一方。
这既是心理咨询给嘉慧带来的沟通上的收获,也心理咨询给我的智慧。
我对年轻人出国留学的寄语
最后,作为一个在美国学习、生活多年,并打过许多工的人,我想说的是:对美国是天堂还是地狱的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讲,美国的确是个磨练人生存与适应能力的场所。
在美国,成功也罢,失败也罢,并非存在着某种绝对的衡量标准。其得意与失意,知足与不知足,全看个人如何平衡其中得失关系的功夫了。
若有朝一日,你也到那里去进修、学习、生活、工作,别忘了咱中国人的本色是吃苦耐劳,不畏艰难,无论在哪儿,都是一样的。
说到底,馅饼大多是自己烙出来的,而不能指望天上掉下来。
只要你有这样一份心理准备,当不会失败的。
在此,我福你了!
心理咨询小知识:
罗杰斯是怎样创立“来询者中心疗法”的?
在心理咨询的名人录当中,除了弗洛德之外,当属罗杰斯有名了。
罗杰斯最初是学神学的,早年曾随表年基督教联合会来过北京。后来,他转而接受精神分析的训练,却不满精神分析对人性的悲观态度及总是在探讨患者儿时记忆和活动对当前行为的影响。罗杰斯认为,人的本性者是正常的、向善的,并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所以他不主张将来询者当作患者或病人来看待。他认为,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帮助来询者完善自我,增强自信心,而不是缓解其某种心理变态的表现。
就这样,罗杰斯创立了“来询者中心疗法”,并逐渐成为整个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言人。
――――――
咨询手记4
爱情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而爱情的真谛往来是在痛苦的磨难中获得的。以下的咨询手记中,记述了一个爱情的完美主义者,怎样从一场爱情的危机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接受他人的不足。他经受隹了一场爱情的严峻考验,也由此变得更加成熟。作为咨询者的我,也通过此事增强了对心理咨询“助人自肋”之关质的理解。
——题  记问你是否还爱我
夜闯“亚公馆”
理是哈佛大学三年级的学生。
他一脸倦容地坐在我面前,眼睛里布满了血丝,额关上还有一块乌青。他有着一张古希腊美男子的脸,体魄魁梧,举止优雅,一看就是那种家教甚好、很讨女孩子欢心的男孩子。
查理上来就告诉我,他连着3天都没睡好觉,因为他上星期发现女友海伦与另一个男孩子有染。这使他怒不可遏,连日来陷入极度的懊恼当中,坐卧不宁。他从未想到海伦竟会这样背叛他,令他们5年来的爱情神话毁于一旦。
他心有不甘呐!
查理用尽可能和缓的口气向我讲述着这几天来发生的一切。
原来,上星期一,查理的位朋友从家乡打来电话,告诉他发现海伦时常与一个男孩子出入街头。查理闻讯后大为吃惊,决定亲自回去看个明白。
他悄然返回家乡。
在朋友的指点下,他很快发现海伦真的与一个男孩子一同上街,动作亲昵。他戴上、墨镜,开车悄悄地跟踪,发现海伦竟然到那个男孩子家里,深夜两点还不出来。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查理大按汽车喇叭,招得那一家人都跑了出来。
当他们大声斥责查理怎么可以这样不守社会公德时,他一声不响地走到海伦面前,摘下墨镜,上前扇了她一个耳光。结果那个男孩子立即扑了上来,两个扭打成一团。在海伦的哭求和那家人的强扯之下,两人才松了手。
之后,查理不顾海伦的极力解释,径直开车回家,赶乘当夜火车返回哈佛大学。
回来之后,查理像丢了魂似的,整夜泡在酒巴喝闷酒,不与同学讲话,也不接听海伦一再打来的电话。这一切反常现象,都受到了他所住宿舍辅导员的关注,要他立即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对于查理此刻的心境,我表示了极大的同感,也赢得了他对我的信任。我们约定,每星期见面一次谈论此事,直至谈好为止。
爱情神话的破灭
查理生长在美国东部某洲的一个政治世家。
家族中已有4代人上过哈佛大学,3人做过美国国会议员,父亲更是美国前任副总统戈尔的同窗好友,也是本洲的现任众员。出自这样的家庭,查理平生有两大志愿:一是上哈佛大学,二是从政。
由于查理相貌出众,家庭显赫,上中学以来,就一直是女孩子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在众多追慕者当中,查理对海伦情有独中,这不光因为海伦美貌无比,也因为她聪明绝伦。
他们两人可谓是学校里的一对璧人,是所有同学羡慕的对象。查理对此也深感自豪,认定他们之间的爱情有似神话故事一般。
高中毕业后,查理如愿以偿上了哈佛大学。而海伦则上了本洲另一所全国知名的大学。他们两人虽天各一方,却鸿书不断。每逢节假日,两人都会设法聚在一起,畅叙别情。可是今年1月以来,两人的恋情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危机。
这源于去年11月的一场盛装舞会。
哈佛大学有一个传统,即每年在放寒假前,高年级学生(不包括研究生)要举行一个盛装晚会。届时,所有参加舞会的男士,都要身着晚礼服,并带领漂亮的女孩子作舞伴;而所有参加舞会的女士,也都尽量邀请最帅气的小火子来参加晚会。在众多有意者中,查理选择了就读于波士顿大学的凯蒂作为其舞伴,她长得像海伦一样的漂亮。
那天晚上,查理喝了许多酒,加上气氛所致(此晚会后,许多人都会去酒店浪漫一夜),便带着她一道去开房宵夜。此后,凯蒂便开始向查理展开了爱情攻势,其势关之猛令查理无以招架。
查理十分后悔那天晚上的草率。
圣诞节后放寒假,查理回到家乡与海伦团聚。海伦在为查理整理衣物时,无意中发现了凯蒂写给查理的一封火辣辣的情书,其中提到了那天晚上的一夜风流。
海伦登时怒不可遏,定要查理说个明白。尽管查理一再表明那天晚是只是酒后乱性,此后绝无再犯,但海伦仍不能原谅查理的越轨行径。
其实,海伦自上大学后,周围亦有大把的追求者。其中有一位名叫亚当斯的男孩子,其相貌体魄皆与他保持着距离。现在发现查理的不忠表现,海伦不甘心自己为查理守身如玉,却放任他在外边寻花问柳。
更重要的是,海伦越来越不能忍受查理对她的约束和干涉,而这正是她与亚当斯交往中所没有的。所以,海伦开始与亚当斯正式约会,并很快火热起来。而这一切又由查理临行前交待的那位朋友传到他耳朵里,于是就演出了上面那一场“夜闯亚公馆”的闹剧。
完美主义与自我中心:
查理问题的根源
面对查理的爱情挫折,我该怎样帮助他呢?
我与督导进行一详尽的讨论。在听了查理与我的大部他对话录音后,督导指出的思维方式上有两种明显的倾向:一是完美主义的倾向,二是自我中心的倾向。
督导要我格外注意查理谈话中在这两方面的表现,并由此入手来帮助查理接受当前的事实,不再予以回避。另外,督导还要我尽量避免正面回答查理的提问,而是多鼓励他独立思考。
查理的完美主义倾向主要表现为他凡事都想争个第一,不能容忍自己或他人做事情出现差错。在爱情上帝的杰作,是完美无缺的,是一场“天仙配”。在过去的5年中,查理一直为他与海伦在相貌、智力、身材、兴趣乃至两家的背景等方面的匹配而自我陶醉,所以他不能接受海伦对他的不忠行为,认定只有与她分手才能解脱当前的精神痛苦。
更令他烦恼的是,海伦虽然为深深伤害了查理的心而抱歉,却不反对们们两人分手。这令查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