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傅青主女科歌括-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傅青主女科歌括
作者:傅山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年—1911年
序
属性:青主先生于明季时,以诸生伏阙上书,讼袁临侯冤事,寻得白。当时义声动天下,《马文甬义士传》比之
裴瑜、魏邵。国变后,隐居崛HT 山中,四方仰望丰采。己未鸿词之荐,先生坚卧不赴,有司敦促就道,先生卒守介节,
圣祖仁皇帝鉴
其诚,降旨∶傅山文学素着,念其年迈,从优加衔,以示恩荣。遂授内阁中书,听其回籍。盖其高尚之志,已久为圣
天子所心重矣。而世之称者,乃盛传其字学与医术,不已细哉!字为六艺之一,先生固尝究心。若医者,先生所以晦迹
而逃名者也,而名即随之,抑可奇矣。且夫医亦何可易言。自后汉张仲景创立方书以来,凡二千年,专门名家,罕有穷
其奥者。先生以余事及之,遽通乎神。余读《兼济堂文集》并《觚剩》诸书,记先生秩事∶其诊疾也微而臧;其用方也
奇而法,有非东垣、丹溪诸人所能及者。昔人称张仲景有神思而乏高韵,故以方术名。先生即擅高韵,又饶精思,贤者
不可测如是耶!向闻先生有手着女科并产后书二册,未之见也。近得抄本于友人处。乙酉适世兄王奎章来省试,具道李
子缉中贤。至丙戌冬,果寄资命付剞劂,甚德事也。故乐为序而行之,并述先生生平大节,及圣朝广大之典,不禁为之
掩卷而三叹也。
x道光丁亥夏五月丹崖张凤翔题x
序
属性:执成方而治病,古今之大患也。昔人云∶用古方治今病,如拆旧屋盖新房,不经大匠之手,经营如何得宜。诚哉是
言。昔张仲景先生作《伤寒论》,立一百一十三方,言后世必有执其方以误人者。甚矣,成方之不可执也。然则今之女
科
一书,何为而刻乎?此书为傅青主征君手着,其居心与仲景同,而立方与仲景异,何言之?仲景伤寒论杂症也,有五运
六气之殊,有中表传里之异;或太阳、太阴不一其禀,或内伤、外感不一其原,或阳极似阴、阴极似阳不一其状;非精
心辨症,因病制方,断不能易危就安,应手即愈。此书则不然,其方专为女科而设,其症则为妇女所同。带下血崩,调
经种子,以及胎前、产后,人虽有虚实、寒热之分,而方则极平易、精详之至,故用之当时而效,传之后世而无不效,
非若伤寒杂病,必待临症详审,化裁通变,始无贻误也。尝慨后世方书汗牛充栋,然或偏攻偏补,专于一家;主热主寒,
坚执谬论,炫一己之才华,失古人之精奥,仲景而后,求其贯彻《灵》、《素》,能收十全之效者,不数数觏。读征君此
书,
谈症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准绳,用药纯和,无一峻品,辨证详明,一目了然。病重者,十剂奏功;病浅者,数
服立愈。较仲景之《伤寒论》,方虽不同,而济世之功则一也。此书晋省抄本甚伙,然多秘而不传,间有减去药味,错
乱分量者,彼此参证,多不相符。兹不揣冒昧,详校而重刊之。窃愿家置一编,遇症翻检,照方煎服,必能立起沉 ,
并登寿域,或亦济人利世之一端也夫。
x道光十一年新正上元同里后学祁尔诚谨序x
女科上卷带下
白带下(一)
属性:夫带下俱是湿症。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盖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
脉始病。带脉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也。带脉无力,则难以提系,必然胎胞不固,故曰带弱则胎易坠,带伤则胎不
牢。然而带脉之伤,非独跌闪挫气已也,或行房而放纵,或饮酒而癫狂,虽无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则气不能
化经水,而反变为带病矣。故病带者,惟尼僧、寡妇、出嫁之女多有之,而在室女则少也。况加以脾气之虚,肝气
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
者,所谓白带也。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
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
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方用x完带汤。x
白术(一两,土炒) 山药(一两,炒) 人参(二钱) 白芍(五钱,酒炒) 车前子(三钱,酒炒) 苍术(三
钱,制) 甘草(一钱) 陈皮(五分) 黑芥穗(五分) 柴胡(六分)
水煎服。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则白带全愈。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开
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至于补脾而兼以补胃者,由
里以及表也。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之弱不能旺,是补胃正所以补脾耳。
x眉批∶x妇科一门,最属难治,不难于用方,难于辨症也。五带症辨之极明,立方极善,倘用之不效者,必其
人经水不调,须于调经、种子二门参酌治之,无不见效。即如白带症,倘服药不效,其人必经水过期,少腹急迫,宜服
宽带汤,余宜类参,方见二十三。
x歌括∶x妇人终年白物流,如涕如唾甚秽臭。
脾虚肝郁湿气胜,任督病来带难束。
完带白术山药炒,参芍车苍生甘草。
陈皮柴胡黑荆芥,脾气健旺湿自消。
女科上卷带下
青带下(二)
属性:妇人有带下而色青者,甚则绿如绿豆汁,稠粘不断,其气腥臭,所谓青带也。夫青带乃肝经之湿热。肝属木,
木色属青,带下流如绿豆汁,明明是肝木之病矣。但肝木最喜水润,湿亦水之积,似湿非肝木之所恶,何以竟成青
带之症?不知水为肝木之所喜,而湿实肝木之所恶,以湿为土之气故也。以所恶者合之所喜必有违者矣。肝之性既
违,则肝之气必逆。气欲上升,而湿欲下降,两相牵掣,以停住于中焦之间,而走于带脉,遂从阴器而出。其色青
绿者,正以其乘肝木之气化也。逆轻者,热必轻而色青;逆重者,热必重而色绿。似乎治青易而治绿难,然而均无
所难也。解肝木之火,利膀胱之水,则青绿之带病均去矣。
方用x加减逍遥散。x
茯苓(五钱) 白芍(酒炒,五钱) 甘草(生用,五钱) 柴胡(一钱) 茵陈(三钱) 陈皮(一钱)
栀子(三钱,炒)
水煎服。二剂而色淡,四剂而青绿之带绝,不必过剂矣。夫逍遥散之立法也,乃解肝郁之药耳,何以治青带若
斯其神与?盖湿热留于肝经,因肝气之郁也,郁则必逆,逍遥散最能解肝之郁与逆。郁逆之气既解,则湿热难留,
而又益之以茵陈之利湿,栀子之清热,肝气得清,而青绿之带又何自来!此方之所以奇而效捷也。倘仅以利湿清热
治青带,而置肝气于不问,安有止带之日哉!
x眉批∶x脾土喜燥而恶湿,土病湿则木必乘之,木又为湿土之气所侮,故肝亦病,逍遥散减去当归妙极。
x歌括∶x带下色青甚绿稠,原因肝经湿热留。
利膀胱水解肝火,青绿两带自可瘳。
青带加减逍遥散,柴胡茯苓白芍甘。
陈皮茵陈炒栀子,利湿清热亦舒肝。
女科上卷带下
黄带下(三)
属性:妇人有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所谓黄带是也。夫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任脉本不能容水,
湿气安得再入而化为黄带乎?不知带脉横生,通于任脉,任脉直上走于唇齿,唇齿之间,原有不断之泉下贯于任脉
以化精,使任脉无热气之绕,则口中之津液尽化为精,以入于肾矣。惟有热邪存于下焦之间,则津液不能化精,而
反化湿也。夫湿者,土之气,实水之侵;热者,火之气,实木之生。水色本黑,火色本红,今湿与热合,欲化红而
不能,欲返黑而不得,煎熬成汁,因变为黄色矣。此乃不从水火之化,而从湿化也。所以世之人有以黄带为脾之湿
热,单去治脾而不得痊者,是不知真水、真火合成丹邪、元邪,绕于任脉、胞胎之间,而化此黔色也,单治脾何能
痊乎!法宜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之炎,则庶几矣。
方用x易黄汤。x
山药(一两,炒) 芡实(一两、炒) 黄柏(二钱,盐水炒) 车前子(一钱,酒炒) 白果(十枚,碎)
水煎。连服四剂,无不痊愈。此不特治黄带方也,凡有带病者,均可治之,而治带之黄者,功更奇也。盖山药、
芡实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加白果引入任脉之中,更为便捷,所以奏功之速也。至于用黄柏清肾中之火也,肾
与任脉相通以相济,解肾中之火,即解任脉之热矣。
x眉批∶x凡带症多系脾湿。初病无热但补脾土兼理冲任之气其病自愈,若湿久生热必得清肾火而湿始有去路。
方用黄柏、车前子妙!
山药、芡实尤能清热生津。
丹邪元邪四字未晰拟,易以真水真火为湿热之气所侵,绕于任脉云云,较无语病,然原书究不可轻改,姑仍之。
x歌括∶x妇人带下色发黄,任脉湿热邪气伤。
补任之虚清肾火,临证当服易黄汤。
易黄汤中用白果,山药芡实盐黄柏。
酒炒车前能利水,补任之虚清肾火。
女科上卷带下
黑带下(四)
属性:妇人有带下而色黑者,甚则如黑豆汁,其气亦腥,所谓黑带也。夫黑带者,乃火热之极也,或疑火色本红,何
以成黑?谓为下寒之极或有之。殊不知火极似水,乃假象也。其症必腹中疼痛,小便时如刀刺,阴门必发肿,面色
必发红,日久必黄瘦,饮食必兼人,口中必热渴,饮以凉水,少觉宽快,此胃火太旺,与命门、膀胱、三焦之火合
而熬煎,所以熬干而变为炭色,断是火热之极之变,而非少有寒气也。此等之症,不至发狂者,全赖肾水与肺金无
病,其生生不息之气,润心济胃以救之耳,所以但成黑带之症,是火结于下而不炎于上也。治法惟以泄火为主,火
热退而湿自除矣。
方用x利火汤。x
大黄(三钱) 白术(五钱,土炒) 茯苓(三钱) 车前子(三钱,酒炒) 王不留行(三钱) 黄连(三钱)
栀子(三钱,炒) 知母(二钱) 石膏(五钱, ) 刘寄奴(三钱)
水煎服。一剂小便疼止而通利,二剂黑带变为白,三剂白亦少减,再三剂全愈矣。或谓此方过于迅利,殊不知
火盛之时,用不得根据违之法,譬如救火之焚,而少为迁缓,则火势延燃,不尽不止。今用黄连、石膏、栀子、知母一
派寒凉之品,入于大黄之中,则迅速扫除。而又得王不留行与刘寄奴之利湿甚急,则湿与热俱无停住之机。佐白术
以辅土、茯苓以渗湿、车前以利水,则火退水进,便成既济之卦矣。
x眉批∶x病愈后当节饮食,戒辛热之物,调养脾土。若恃有此方,病发即服,必伤元气矣,慎之!
x歌括∶x带下色黑气腥膻,腹痛小便如刀穿。
胃命三焦火俱盛,火结于下未上炎。
利火大黄石膏连,白术茯苓炒车前。
不留寄奴栀知母,火退水进黑带减。
女科上卷带下
赤带下(五)
属性:妇人有带下而色红者,似血非血,淋沥不断,所谓赤带也。夫赤带亦湿病,湿是土之气,宜见黄白之色,今不
见黄白而见赤者,火热故也。火色赤,故带下亦赤耳。惟是带脉系于腰脐之间,近乎至阴之地,不宜有火。而今见
火症,岂其路通于命门,而命门之火出而烧之耶?不知带脉通于肾,而肾气通于肝。妇人忧思伤脾,又加郁怒伤肝,
于是肝经之郁火内炽,下克脾土,脾土不能运化,致湿热之气蕴于带脉之间;而肝不藏血,亦渗于带脉之内,皆由
脾气受伤,运化无力,湿热之气,随气下陷,同血俱下,所以似血非血之形象,现于其色也。其实血与湿不能两分,
世人以赤带属之心火误矣 治法须清肝火而扶脾气,则庶几可愈。
方用x清肝止淋汤。x
白芍(一两,醋炒) 当归(一两,酒洗) 生地(五钱,酒炒) 阿胶(三钱,白面炒) 粉丹皮(三钱) 黄
柏(二钱) 牛膝(二钱) 香附(一钱,酒炒) 红枣(十个) 小黑豆(一两)
水煎服。一剂少止,二剂又少止,四剂全愈,十剂不再发。此方但主补肝之血,全不利脾之湿者以赤带之为
病,火重而湿轻也。夫火之所以旺者,由于血之衰,补血即足以制火。且水与血合而成赤带之症,竟不能辨其是湿
非湿,则湿亦尽化而为血矣,所以治血则湿亦除,又何必利湿之多事哉!此方之妙,妙在纯于治血,少加清火之味,
故奏功独奇。倘一利其湿,反引火下行,转难遽效矣。或问曰∶“先生前言助其脾土之气,今但补其肝木之血何也?”
不知用芍药以平肝,则肝气得舒,肝气舒自不克土,脾不受克,则脾土自旺,是平肝正所以扶脾耳,又何必加人参、
白术之品,以致累事哉!
x眉批∶x不用参、术、芩极妙,此症若误认为血漏,巩其久则成崩,用参、术、芩等药治之多不见效,赤带反
甚。若年逾四九,癸水将止,或频频见血,此崩症也,宜分别治之。五带症,古方极多,然有应有不应者,总属未得病
原。此书揭露病原,故用无不效。
x歌括∶x带下色红因气陷,似血非血淋不断。
肝经郁火克脾土,湿热蕴于带脉间。
清肝止淋用归芍,生地丹皮炒阿胶。
黄柏牛膝小黑豆,酒炒香附加红枣。
女科上卷血崩
血崩昏暗(六)
属性:妇人有一时血崩,两目黑暗,昏晕在地,不省人事者人莫不谓火盛动血也。然此火非实火,乃虚火耳。世人一
见血崩,往往用止涩之品,虽亦能取效于一时,但不用补阴之药,则虚火易于冲击,恐随止随发,以致经年累月不
能全愈者有之。是止崩之药,不可独用,必须于补阴之中行止崩之法。
方用x固本止崩汤。x
大熟地(一两,九蒸) 白术(一两,土炒焦) 黄 (三钱,生用) 当归(五钱,酒洗) 黑姜(二钱) 人
参(三钱)
水煎服。一剂崩止,十剂不再发。倘畏药味之重而减半,则力薄而不能止。方妙在全不去止血而惟补血,又不
止补血而更补气,非惟补气而更补火。盖血崩而至于黑暗昏晕,则血已尽去,仅存一线之气,以为护持,若不急补
其气以生血,而先补其血而遗气,则有形之血,恐不能遽生,而无形之气,必且至尽散,此所以不先补血而先补气
也。然单补气则血又不易生,单补血而不补火则血又必凝滞,而不能随气而速生。况黑姜引血归经,是补中又有
收敛之妙,所以同补气补血之药并用之耳。
x眉批∶x若血崩数日,血下数斗,六脉俱无,鼻中微微有息,不可遽服此方,恐气将脱不能受峻补也。有力者
用辽人参去芦三钱煎成,冲贯众炭末一钱服之,待气息微旺然后服此方,仍加贯众炭末一钱,无不见效;无力者用无灰
黄酒冲贯众炭末三钱服之,待其气接神清始可服此方。人参以党参代之,临服亦加贯众炭末一钱冲入。
x歌括∶x妇人血崩一时临,不省人事甚昏沉。
只因虚火盛动血,止崩切勿忘滋阴。
固本止崩宜补阴,熟地白芍当归参。
黄 黑姜同煎服,不用止涩功亦深。
女科上卷血崩
年老血崩(七)
属性:妇人有年老血崩者,其症亦与前血崩昏暗者同,人以为老妇之虚耳,谁知是不慎房帏之故乎!
方用x加减当归补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