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克回忆录-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说已由冀热辽军区司令向承德军调小组声明在案。由于美蒋代表害怕在热
东、辽西一带蒋方军事上处于不利状态,才终止这两个协定的执行,我们取
得了朝阳谈判的成功。这时,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加紧内战部署。
在北面,蒋介石的企图是“稳住华北,抢占东北”。到4 月底,已出现了“关
内小打,关外大打”的局面,国民党开始抽调在热河的部分兵力投入东北战
场。为策应东北作战,牵制热河敌人东调,中央于4 月30 日致电晋察冀军区
首长和我们,指出:蒋介石拒绝在东北停战,继续调兵向东北进攻,已将冀
热辽方面第195 师调去,望你们立即准备,如顽方再调军队,聂荣臻、刘澜
涛须对平古线及南口地区举行攻击,程子华、萧克须对石觉举行攻击。
根据中央的精神,冀热辽中央分局决定发动赤(峰)叶(柏寿)战役。
我根据四、五个月来在热河作战的经验,感到对石觉作战,不能正面打,最
好打他的侧后。承锦铁路横贯热河南部东西两面,叶柏寿正处于承锦线之中
站;赤叶铁路既联承锦路,又处热中南北,成丁字形。打赤热线有两利:一
是敌后之敌兵力分散,好各个击破;二是控制赤热线,就能打通热河东西两
面,而控制了两路接合部,承锦路也打开了大缺口。这样,热河全省就基本
上成为整块根据地。
我在作战室和副司令陈奇涵及副参谋长彭寿生,还有几位参谋,事先研
究战役的利害和打法,我的意见不仅他们深为赞许,在中央分局讨论中,也
完全通过,并报中央批准。赤叶战役于是全面展开,经一周作战。黄永胜纵
队将国民党军第13 军54 师162 团全部及师属炮兵营大部歼灭,控制了赤峰
至叶柏寿间铁路130 公里;赵尔陆纵队切断了凌源至平泉的交通,使热东铁
路和公路交通完全瘫痪。詹才芳部在辽西也先后占领小松龄、沙河、石河桥
及高岭等车站和据点,炸毁北宁路山海关至锦州段大部桥梁,迟滞了国民党
军及其军火物资的调运。这次战役不仅在赤(峰)、叶(柏寿)线上进行,
还有冀东及北宁路的配合,不仅控制了通往东北的铁路,达到配合东北作战
的目的,还使热河中部被敌分割的东西两片联成一片。这是承德保卫战的第
二阶段。
赤叶战役后,我们在承德战略上取得了优势,得以抽出一部分兵力分散
剿匪,并协同地方进行减租反霸、发动群众等建立根据地的工作,对于热河
的发展和承德的巩固起了很大作用。
承德保卫战,历时8 个月,战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敌攻我防,
这一阶段敌人的目的是夺取承德,以截断我华北与东北的联系;第二阶段是
我攻敌防,从我发动
赤叶战役起到撤出承德。我发动赤叶战役的目的,是截断
承锦铁路,打通热河东西两面,使热河全省联成一片,以
利于发动热河广大群众,建立城乡各种群众组织、人民武
装直至革命政权。第一阶段的苦战,制止了敌人猖狂的进
攻,又为第二阶段我军转入进攻创造了条件。
承德保卫战,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抗日战争胜利后
控制热察两省,才能争取东北。蒋介石在与我和平谈判的
同时,密令国民党军抢占大城市和交通要道。在北面,首
先就是夺取华北战略要地和交通线,以分割和压缩解放区,
打开进入东北的通道。如果东北及热河、察哈尔被蒋介石
所控制,那么我们在敌后许多革命根据地将处在敌人四面包围之中。相
反,如果东北及热、察两省被我控制,许多革命根据地便可与当时北方的友
邦呼应,这样,我们长期被敌人四面包围的态势就基本上结束。日本投降时,
蒋介石在东北无一兵一卒,他的主力远在西南,与东北隔开一个辽阔的解放
区,交通不便,运兵困难。但我冀热辽解放
区与东北相连,是进军东北的前进基地。因此,中共中央
当时一再强调,保持热察两省在我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
战略意义。
中央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后,迅速决定“为了控制
热察、发展东北、必须调兵北上”,又决定调集各解放区地方党政干部两万
余人进入东北。晋察冀军区为保证各解放区派往东北的大批部队和干部开赴
东北,当时布置了两条交通线,一条是经冀中、冀东到东北;一条是由张家
口、古北口、承德到东北。承德保卫战的胜利,使我们控制着联结华北与东
北的交通枢纽,保证了大批部队和干部顺利进入东北。其中从延安派往东北
的1 万多部队和干部,以及其他一些战略区去东北的干部,都是经承德到东
北的。同时还完成了从东北调往关内的武器装备的转送任务。
在承德保卫战中,我们先后抗击了国民党5 个军的猖狂进攻。承德保卫
战的胜利,不仅粉碎了国民党企图隔断华北与东北联系的企图,揭露了国民
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也暴露了美国以中间人身份进行调处而实际是“助
纣为虐”的帝国主义面孔,使我党在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牵制了国民党军
开人东北,支援了东北新解放区的开辟和巩固。
保卫承德的斗争,涉及党政军各个方面。不仅在热河内部,还要同美帝
国主义的和国民党许多方面作斗争。我和许多老兵,当兵多年,过去主要是
同公开的敌人斗争。在热河还学会用其它方法与敌人作斗争。中央分局宣传
部长赵毅敏,本职是宣传教育。但这时以军队“高参”的身份参加谈判。高
参者,在交际或谈判场合可以与对方高级人员对等谈话和争辩,赵为高参,
有利于我方的谈判工作。
第十九章平绥线之战
1946 年8 月间,热河的战局基本稳定了,军区调我回张家口,负责平绥
铁路东线防御的任务。我从承德北面,经围场、多伦赶回张家口。路上经过
大草原,看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景色,心情激
动。当小学生时候我就读过那首“敕勒川”的诗,很想亲眼看看大草原的苍
茫和辽阔。没想到,这个愿望竟在戎马倥偬中实现了。
我们驱车前行,晚上就借宿在蒙古包里。热情好客的蒙族群众,烧了热
腾腾的奶茶招待我们,还点起了明晃晃的电灯。当时我们挺奇怪,这人烟稀
少的大草原怎么能发电?蒙族同胞告诉我们,他们是利用风力发电,很方便。
我们赞叹不已,感到蒙古族真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
8 月下旬,我回到了张家口。此时,军区的主力正在进行大同、集宁战
役。
提到大同、集宁战役,还得从夺取“三路四城”的决策说起。
1946 年6 月下旬,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
起点,对我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解放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
抗击,全国解放战争开始后,以张家口为中心的晋察冀解放区面临的形势十
分严峻。国民党军第11 战区孙连仲部、第12 战区傅作义部和第2 战区的阎
锡山部,共计38 个师,约33 万余人,部署在晋察冀和晋绥解放区周围。敌
人的企图是:首先在北面占领热河的承德和冀东地区,切断关内关外的联系,
尔后以孙连仲和傅作义部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进攻张家口,以控制平绥线和
同蒲、平汉路北段及北宁路、锦承路,分割我晋察冀、晋绥、东北解放区。
对于蒋介石蓄意打内战的阴谋,党中央和毛主席早就有高度的警惕。6
月19 日,中央在致各战略区的电报中指出:“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
打,恐难挽回。大打后,估计6 个月内外时间,如我军大胜,则必可议和;
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如蒋军大胜,则不能议和。因此,我军必须战胜
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
基于这一估计,中央在这个电报及随后给晋察冀和晋绥军区领导人的几
个电报中,就大打后北线的作战部署,提出了意见,其要点是:晋察冀、晋
绥、晋冀鲁豫军区除以主力准备对付热河、平津方向和河南方向蒋军主力外,
其余各以一部分别夺取同蒲路、正太路、平汉路北段,并相机夺取保定、石
门(即石家庄)、太原、大同。我们当时将此方针概括为夺取“三路四城”。
对于中央这一战略方针,我们开始是完全同意的,因为全面内战爆发后,
大家都想快些消灭蒋介石,夺取全国胜利,而夺取“三路四城”正是一个主
动出击的进攻方针。6 月26 日,聂荣臻、刘澜涛和我给中央发电报,表示完
全同意,并提出为适应这一方针,须调整兵力分布,采取“西攻东防”之策,
西攻:主要是协同晋绥军区,进行晋北战役和会攻大同;东防,就是在平绥
路东段阻击北平之敌向张家口的进攻。
6 月28 日,中央在给我们的复电中进一步明确地提出:在国民党大打后,
你们基本任务是保卫地方与夺取三路四城。热河四个独立旅,冀东、冀中备
两个旅,商都两个团及其他地方部队,均为保卫地方之用。当敌进攻承德时,
你们的主力不是保卫承德(因为这将劳而无功),而是乘敌北进,集中四个
纵队及冀中、冀晋全力举行平汉战役,占领从长辛店至石门整个平汉路,相
机占领保定石门两城。平汉路胜利后,即以主力3 个纵队不少于24 个团4
万人入晋,充当夺取山西之主力,首先配合山西各区,夺取正太、同蒲两线,
扫清太原、大同以外一切敌据点,使冀晋、晋绥、吕梁、太行、大岳五区打
成一片,然后相机夺取太原、大同。最后还规定:夺取三路四城须准备6 个
月或较多时间,但是必须完成此任务。
根据中央赋予的任务和当面的敌情,晋察冀和晋绥军区确定采取三个作
战步骤:第一步,以晋察冀军区的部分兵力配合晋绥军区部队组织晋北战役,
夺取同蒲路北段诸城,割断太原、大同之敌的联系,主力则置于冀东地区,
打击东线敌人。第二步,集中晋察冀、晋绥两区主力会攻大同,同时阻击敌
第12 战区傅作义部的东进,并以一部兵力在平绥路东段阻击北平之敌的西
进。第三步,视情况发展进行平汉战役,夺取平汉路北段,并相机攻占石家
庄。保定等城,然后,再夺取正太路和太原。
在这个战略意图下,晋察冀军区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平绥线,保卫张家口。
这时,由晋绥军区组织的晋北战役已经结束,我军攻克和收复了崞县、五台、
原平、定襄等10 座城镇,给阎锡山部以重大打击,控制了同蒲路忻县以北地
段,使大同之敌陷于孤立,实现了夺取“三路四城”战略计划的第一个作战
步骤,并已开始进行第二个作战步骤。但攻打大同却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大同是平绥、同蒲两铁路的交会点,因其地理环境的险要,历史上就是
兵家的必争之地。国民党军在原来的方正而坚固的旧式城墙基础上,加修了
适应现代战争的完备防御体系,使这座古城成为易守难攻的坚城。当时敌人
在大同及其外围的兵力,有阎锡山的暂编第38 师,马占山的东北挺进军两个
骑兵师及其他武装,约近2 万人。我军参战部队虽有30 个团,但是由晋绥和
晋察冀两个战略区的部队刚刚会合,又缺乏攻城经验,一开始就形成了拉锯
战。到9 月初,打了一个多月,才扫清大同的外围据点。大同久攻不下,东
西两面都成胶着状态,形势对我们很不利。我在这年的六七月间,随军调处
小组返张家口时,看到军区正在部署打大同,当时并未感到有什么问题;八
九月之间从承德回来,大同已打了20 多天,没有打下,就感到不大好,但也
没有引起重视,觉得能打下来最好,打不下来也没有多大关系;现在又过去
10 多天了,仍没有打下,我军陷入被动,我才开始感到打大同有问题。这时
国民党军开始大举进攻,装备和兵力都居优势,我们应该“避其锐气”,争
取在运动中歼灭敌人:而现在却攻打坚城,与敌人挤消耗,使自己陷于被动。
聂荣臻对打大同也有看法,我回张家口后,就听他讲了几次,说攻又攻不动,
撤又不好撤,大同这一仗不该打。但夺取“三路四城”是中央定的方针,我
们也不好临时改变前线指挥员的决心。
大同的战况越来越不利。9 月7 日,傅作义部3 个师进至集宁城下,企
图经集宁南援大同。本来,我军经两天一夜激战,已将敌人的3 个师打得支
离破碎,但由于我军没有组织连续进攻,傅作义部主力101 师来增援。这时,
我军本应先消灭集宁城下已被打乱之敌,再打援兵;但前线指挥员却令主力
转兵西进,先歼来援之敌。各部因临时变更部署,地形、道路又不熟悉,未
能统一协调行动,既不能歼灭城下残敌,又不能消灭援敌,敌军得以重新调
整,在空军的配合下,攻入城内、集宁失守。集宁既失守,大同更不宜再攻
了。9 月16 日,我军遂从大同撤围。原来预定的西攻方针,未能达到目的。
当我军主力集中大同、集宁方向作战时,敌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指
挥第13 军、93 军及53 军共7 个师开始进攻热河。从8 月21 日起,敌三个
军分别由天义(今宁城)、凌源、山海关、锦州向承德、青龙、建昌进攻。8
月28 日进占承德。接着,敌第11 战区孙连仲也集中主力14 个师,连同其他
部队共10 万余人,向我冀东解放区发动进攻。至9 月21 日,我迁安、乐亭、
丰润、遵化、平谷等15 座县城先后被敌占领,冀东主力部队及地方武装一部
分只得就地转入游击战争。
国民党在占领集宁、承德和冀东各县城后,北平行辕以“彻底摧毁匪热、
察、绥根据地,收复张垣(即张家口),打通平绥路巩固华北”为目的,集
中第11、12 战区的主力对张家口实行东西夹击。
在集宁失守、大同撤兵,敌主力进攻平绥线情况下,对于张家口这一解
放区人口最多、政治影响很大且有些现代工业的城市,应该采取什么方针?
是坚守,还是放弃?晋察冀中央局和军区领导在大同撤围的那天开会讨论。
大家分析了战略态势及敌我力量的对比,认为部队经过连续作战,损耗较大,
需要补充、整顿,当前的态势不利于我坚守张家口。
记得中央局开会,在决定放弃张家口时,聂荣臻提议举手表决,我首先
举手。之所以如此,是从两个方面考虑的:一方面我认为敌3 个主力军,全
部美械化来进攻,我必须避强;只有避强,才能集中兵力去击弱,另一方面
也是对聂荣臻领导的支持。1944 年9 月晋察冀边区曾召开过一次高级干部会
议,某些同志受延安“审干”运动的影响,在会上对边区的主要领导人聂荣
臻进行了不适当的批评,使他的领导威信受了影响。在高干会开了不久,前
方有位高级干部到延安,他说前方的同志认为聂不能回边区了。我当时就感
到是高于会影响的结果。这种影响,对当时和以后工作是不利的。我们离开
延安前,刘少奇曾对我们说,边区高干会在聂不在场的情况下对他进行批评
是不好的。后来毛泽东也同我说过,聂在晋察冀的工作是百分之七十、百分
之三十的问题,不该上到“路线”上去。尽管这样说了,但高于会所造成的
影响还在。
举手表决通过后,中央局向中央军委建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