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思想渊源-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禅。在文学与艺术的意境中领悟深刻的哲学思想,正是禅宗追求的智慧精髓。作者以较强的哲学领悟力与较紥实的古典文学功底的结合,努力使禅宗研究在文学与哲学之间达到沟通与融合,这是值得称道的方向。
二、重视对禅宗思想、哲学、诗歌主要文本的研究
作者重视对禅宗思想、哲学、诗歌主要文本的研究思路,在禅学三书中有明显的体现。作者重视对禅宗诗歌主要文本的研究,分析和解读了大量禅宗诗歌。此外,作者还重视对禅宗思想、禅宗哲学的主要文本的研究。
其一,重视对禅宗思想的主要文本的研究。禅宗对大乘佛教精华广为汲取,于上堂说法、机锋应对之际,时时揭举大乘经典的话头。考察禅僧著述,可以发现,《楞伽师资记》、《坛经》、《顿悟入道要门论》、《禅源诸诠集都序》、《万善同归集》、《注心赋》等很多著作都大量引用了佛教经典。延寿编集《宗镜录》100卷,更是禅宗史上融汇禅教的鸿篇巨制。该书征引了大乘经典120种,“诸祖语录”120种,“贤圣文集”60种,使之相互映衬。要准确地理解禅宗思想,离不开唯识、如来藏、般若和华严诸经典。作者重视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文本,即大乘佛教经典文本,以及它在禅宗语境中的运用,从而有助于理清禅宗思想渊源问题。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禅宗思想是以儒家文化为背景创立的,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禅宗思想是以道家文化为背景创立的,该书则以翔实的资料,揭示了禅宗思想受大乘佛教经典影响的事实。这对繁荣禅宗的全面研究,促进学术争鸣,是有积极意义的。
其二,重视对禅宗哲学象征的主要文本的研究。禅宗哲学,以解构为主,用的是“减法”,通过对思维定势的消解,对情尘意垢的遣除,以彻见真如本心。然而,当作者“漫步禅林,透越银山铁壁般的公案,欣赏新奇瑰美的意象,涵咏睿智灵动的禅诗,却惊奇地发现,构成禅宗哲学内涵的公案、颂古、意象,在电光石火中闪烁着理性深沉,在睿智险峭中流宕着通脱圆润,体现了哲思与诗情水乳交融的审美最高境界”。根据对禅宗哲学象征重要文本的分析,作者认为,无意于“建构”的禅宗,通过一系列的哲学象征,实实在在地“建构”起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禅宗在表达“不可说”的本心时,采取的不是定势语言,而是诗意的象征,由此形成禅宗表征本心的特殊的“能指”。从破译诗学意象入手来阐释禅宗哲学象征内蕴,也是研究禅宗哲学的一种方法。
三、尝试建立较为完整的阐释体系
禅学三书中,对研究对象的融入式体证,与适应研究对象的阐释体系是并行不悖的。对“本心”、“本来面目”的追寻,是禅宗的终极关怀,也是禅学三书一以贯之的主线。在此基础上,作者根据对禅宗思想的理解,认为禅宗思想体系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
本心论:揭示本心澄明、觉悟、圆满、超越的内涵与质性。
迷失论:揭示本心扰动、不觉、缺憾、执着的状况及缘由。
开悟论:揭示超越分别执着以重现清净本心的方法与途径。
境界论:揭示明心见性回归本心时的禅悟体验与精神境界。
其中,关于境界论,作者又认为有四个主要类型:一切现成的现量境,能所俱泯的直觉境,涵容互摄的圆融境,随缘任运的日用境。这是从哲学内蕴的角度对境界论的表述,从诗学象征的角度对境界论的表述则是:触目菩提的现量境,水月相忘的直觉境,珠光交映的圆融境,饥餐困眠的日用境。
对禅宗思想体系的每一层面,作者又分别使用三组话语材料来加以阐说:大乘佛教经典话语、禅宗哲学象征话语、禅宗诗歌境界话语。“本心”、“迷失”、 “开悟”、“境界”基本上囊括了佛教禅宗的要义。对境界论的四个主要类型,作者也以翔实的材料和客观的分析,说明各自的侧重点及其内在的关联。这样就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圆融互摄的阐释话语体系,开放而缜密。
由上可见,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有着较强的开拓性、新创性,独辟蹊径,自成一家,是近年禅宗研究著作中令人耳目一新、不可多得的好书。
吴言生博士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宗教学博士后流动站后,甘于淡泊,潜心治学。现在,中华书局出版他的禅学三书,我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禅学三书的出版,将为研究禅宗思想、哲学、诗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预料,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咬定青山不放松”,吴言生博士一定会以更加厚重的成果,为中国的禅学、诗学研究做出新的贡献。
2001年4月15日于中国人民大学
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导言
禅宗对大乘佛学精华广为汲取,于上堂说法、机锋应对之际,时时揭举大乘经典的话头,《楞伽经》、《楞严经》、《金刚经》、《华严经》、《法华经》等,是禅宗特别推崇的经典。达摩以《楞伽经》传付慧可,弘忍以《金刚经》传付慧能,是众所周知的禅宗史实。考察禅宗典籍,可以发现,很多著作都大量引用了佛教经典。如北宗禅的纲要性著作《大乘五方便》,即是依据《起信论》、《维摩经》、《法华经》、《思益经》、《华严经》等,以问答形式,详述北宗禅之要谛;《楞伽师资记》中道信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在短短的篇幅中,即广引《楞伽经》、《文殊说般若经》、《普贤观经》、《大品经》、《华严经》、《金刚经》、《无量寿经》、《维摩经》、《法华经》、《法句经》、《涅槃经》以证成其说;《坛经》的基本思想之形成,也是熔铸了大乘经典的精华而成。 参胡顺萍《六祖坛经思想之传承与影响》,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第33期。释圣严《六祖坛经的思想》,《中华佛学学报》第3期。 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广泛征引《维摩经》、《金刚经》、《涅槃经》、《华严经》、《法华经》、《起信论》;宗密有感于禅宗与教下之冲突而作《禅源诸诠集都序》,其鹄的在于解说禅教一致。书中融通禅教,多以《起信论》为依据,并依据《起信论》绘制出佛教哲学图表;延寿《万善同归集》主要内容是引用经论,以阐述众善皆归实相之旨。书中以问答体的形式,将诸宗教义体系化;延寿的《注心赋》主要依据《楞伽经》中“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一语,以赋绝待灵知之一心,并引用诸经论自作注释,广泛征引《楞严经》、《维摩经》、《金刚经》、《圆觉经》、《涅槃经》、《法华经》、《华严经》等诸经,以及《大智度论》、《肇论》、《释摩诃衍论》、《起信论》、《唯识论疏》等诸论;延寿编著《宗镜录》100卷,更是禅宗史上融汇禅教的巨制……可见禅宗对于佛教经典是非常重视的。虽然有的禅师宣称不依经典,事实上禅宗到处都在引经据典,禅宗的很多公案机锋都是借经文中的成句,或化用经文的意旨来展开。永明延寿即曾对那种不研究佛经的倾向提出了批评:“近代相承不看古教,唯专己见,不合圆诠。或称悟而意解情传,设得定而守愚暗证。”《宗镜录》卷43
既然禅宗史上重视经典的事实如此,研究禅宗思想、禅悟思维、禅宗诗歌,就不可对其漠然置之。要真正讲禅宗,不离唯识、般若和华严。要讲禅宗的明心见性,就必须把唯识心的作用弄清楚,才能够真正彻底地明白见性的道理,弄清本来清净无染的心性,为什么会生起烦恼尘劳,这些烦恼有哪些类别,通过怎样的方法才能将它们去除,以恢复澄明清纯的本心;要理解禅宗“不思善,不思恶” 将一切二元对立的观念打成一片的禅髓,必须了解不二法门对禅宗的影响;要理解禅宗小大一如、时空圆融等开悟境界,必须理解华严哲学的圆融精神;禅宗旋立旋破,随说随扫,开悟之后,却了无所得,这些又深得金刚般若的精髓。探讨唯识、佛性、般若、华严思想对禅宗的影响,是研究禅宗思想的基本前提。
在探讨禅宗思想渊源时,笔者依据佛教禅宗思想体系进行论析。佛教禅宗的本心论揭示本心澄明、觉悟、圆满、超越的内涵与质性,迷失论揭示本心扰动、不觉、缺憾、执着的状况及缘由,开悟论揭示超越分别执着以重现清净本心的方法与途径。境界论揭示明心见性回归本心时的禅悟体验与精神境界。其中,境界论又主要由现量境、直觉境、圆融境、日用境构成。从禅悟内蕴上来表述,就是一切现成的现量境,能所俱泯的直觉境,相涵互摄的圆融境,随缘任运的日用境;从诗学意象上来表述,就是触目菩提的现量境,水月相忘的直觉境,珠光交映的圆融境,饥餐困眠的日用境。
本心、迷失、开悟、境界,基本上囊括了佛教禅宗思想体系的全部内容。这里略举佛禅典籍中的有关记载作一印证。
其一,本心论。“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法华经 ·如来寿量品》“狂心错乱,因见我故,还得本心。”《涅槃经》卷26 “即时豁然,还得本心。”《维摩经·弟子品》“自见本心,自成佛道。” 《坛经·付嘱品》参禅悟道,都是为了重现本心。从体上说,本心具有超越的特性。“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坛经·付嘱品》“其心不青不黄,不赤不白,不长不短,不去不来,非垢非净,不生不灭,湛然寂,此是本心形相也。”《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
其二,迷失论。所谓迷失,即是迷失本心:“迷失本性。”《佛所行赞》卷3“闷乱荒迷失本心。”《金光明最胜王经》卷10“动念三界成,迷失当时路。”《庞居士语录》卷中“一向迷本心,终朝役名利。” 《全唐诗》卷807拾得诗“故学道人迷自本心。”《传心法要》 “迷即迷自家本心,悟即悟自家本性。”《四家语录·马祖录》“一切众生迷于真性,不达本心,种种妄想,不得正念,故即憎爱。以憎爱故,心器破坏,即受生死,诸苦自现。”《林间录》卷下引延寿语禅宗还指出,“迷失” 只是权且设立的对本心蒙受障蔽状态的称谓,实际上并无迷悟得失:“此性纵汝迷时亦不失,悟时亦不得,天真自性本无迷悟。”《古尊宿》卷3《黄檗》
其三,开悟论。佛教禅宗开悟论除了磨镜渐修的开悟法门外,最直截了当的是顿悟法门,对这种开悟法门,禅宗名之为“解脱”:“不假坐禅持戒律,超然解脱岂劳功。”《庞居士语录》卷下“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所得。”《顿悟入道要门论》卷上
其四,境界论。一触目菩提的现量境:“离离春草,分明漏泄天机。历历杜鹃,尽是普门境界。”《黄龙四家录·晦堂心》二水月相忘的直觉境:“野云倚山,家风闲淡。秋水著月,境界澄明。”《宏智广录》卷6 “若到此境界,虽然见似不见,闻似不闻,说似不说,饥即吃饭,困即打眠,任他叶落花开,叶落时是秋,花开时是春,各各自有时节。”《碧岩录》第88则三珠光交映的圆融境:“华严现量境界,理事全真,初无假法,所以即一而万,了万为一,一复一,万复万,浩然莫穷,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卷舒自在,无碍圆融。”《罗湖野录》卷1四饥餐困眠的日用境: “一切世间境界,是如来境界。”《华严经》卷52“信一切世间境界,是如来境界。古德云,入得世间出世无余,便是这个道理也。”《大慧语录》卷24佛禅旋立旋破,随说随扫,对境界又予以消解:“问:‘潭清月现是何人境界?’师曰:‘不干你事。’僧曰:‘相借问又何妨?’师曰:‘觅潭月不可得。’”《传灯》卷21《南台诚》之所以进行消解,是因为解脱的境界是不可言传的内证境界:“诸佛境界不可思议。何以故?离境界故。” 《大般若经》卷567“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圆觉经》“佛境界非是外境界有相,佛乃自觉圣智之境界也。”《大慧语录》卷19
在本书所论及的十部大乘经论中,有三部著作的真伪在学术界曾引起热烈的讨论,它们分别是《起信论》、《楞严经》、《圆觉经》。迄今为止,关于这三书到底是印度原典,还是中国人的托名之作,学术界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书对其真伪问题暂不作讨论,是考虑到这样的原因:不论这三部书中的一部或多部,是否是中国人的托名之作,在其成书之后,对禅宗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是确凿的事实。本书所要做的,就是客观地指出这一事实。
禅宗思想的重要载体是禅宗诗歌。禅宗诗歌是禅思禅宗思想、禅悟思维、禅宗机锋公案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能传达深邃灵动的禅学感悟。因此,本书对禅宗诗歌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为了使随文注释简练,本书对一些书名作了简化,如《景德传灯录》简称《传灯》,《五灯会元》简称《五灯》,《古尊宿语录》简称《古尊宿》,《续古尊宿语录》简称《续古》,《禅宗颂古联珠通集》简称《颂古》等。在引用唐宋诗人作品时,也尽量遵循着简化的原则,对作品出处一般标以在《全唐诗》、《全宋诗》中的卷数。关于本书引用各种资料的版本情况,可参看《禅宗诗歌境界》所附的《主要参考书目》。
探讨佛典与禅宗思想关系,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目前已经出版的各种禅宗思想史著作,为笔者深入义海探骊得珠提供了可贵的借鉴。本书选取佛教经典与禅宗思想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具体地论析了佛教经典对禅宗思想的影响。笔者试图通过这一工作,厘清禅宗思想、禅悟思维与传统经典的关系,以弥补对禅宗思想与佛教经典之联系注意不足的倾向,为禅宗思想的研究提供管见。限于学力,本书一定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恳请读者诸君不吝赐正。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领域,把研究工作推向深入。
第一章 《楞伽经》与禅宗思想
早期禅宗传授,非常重视《楞伽经》。《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16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本章随文注括号内只标卷数不另注出处者,均出此本。 禅宗东土初祖达摩大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与二祖慧可,并嘱他“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依言奉行,并令弟子们“常赍四卷《楞伽》,以为心要,随说随行。”《续高僧传》卷16《慧可传》。按同书卷25《法冲传》谓慧可“依南天竺一乘宗”讲四卷《楞伽经》,“其经本是宋代求那跋陀罗三藏翻,慧观法师笔受,故其文理克谐,行质相贯”。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四卷本,收于大正藏第16册。 此后数代禅宗祖师,一直都将《楞伽经》作为重要经典递相传承。直到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时,才改用《金刚经》传授。唐代净觉撰于景龙二年708的《楞伽师资记》又称《楞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