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禅宗思想渊源 >

第39章

禅宗思想渊源-第39章

小说: 禅宗思想渊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审圆觉从甚么处流出?’师曰:‘山僧顶戴有分。’ 曰:‘恁么则信受奉行。’师曰:‘依稀似曲才堪听。’”《五灯》卷10《惟素》 
    《圆觉经》从真心本体的角度,强调圆觉妙心超越一切对立。圆觉妙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如同摩尼宝珠,虽映现出各种颜色,却洁净如故。禅宗以“主人翁”、“威音那畔”、“空劫前自己”等来象征这颗本原的心,强调真心在缠而不染。这颗圆觉妙心,也就是“大光明藏”,正如宏智《圆觉经颂 ·大光明藏》所咏: 
    衲僧拨转铁牛机,默耀灵通底是谁?月兔影沉云母地,海禽梦卧珊瑚枝。韶阳佛法嫌饶舌,鲁祖家风解惜眉。端坐环中虚白处,纵经尘劫个难移。《宏智广录》卷8 
    诗意谓心眼明净的禅僧,能够拨转如同铁牛般的祖师心印,此时圆觉悟心,在静穆中吐露着光华,与宇宙天地相融汇流注。洁莹明月将她的清辉洒在美如云母的大地上,海中的禽鸟也沐浴着空明的月色,在玲珑剔透的珊瑚枝上栖眠。这是内证的不可言说的境界,其意趣宛似云门禅师在众人滔滔说禅之际的缄口不语, “鲁祖家风”句,参《碧岩录》第6则:“一日刘王诏师云门入内过夏,共数人尊宿,皆受内人问询说法,唯师一人不言,亦无人亲近。有一直殿使,书一偈,贴在碧玉殿上云:‘大智修行始是禅,禅门宜默不宜喧。万般巧说争如实,输却云门总不言。’”  也好像鲁祖每当见有人前来参访时的面壁而坐。端坐在心灵的虚明澄澈之处,纵使经历尘沙劫数的漫长时间,这颗圆觉真心也不会变动。诗以精美绝伦的艺术形象,描写出大光明藏光华四射、澄明高远的意境。 

    二、《圆觉经》与禅宗的迷失论

    禅宗的迷失论揭示澄明本心沉迷的缘由。《圆觉经·净诸业障章》宣示觉性本净,但由于众生从无始以来,妄执有我、人、众生、寿命,妄生嗔爱,堕妄业道,遂不能入于清净觉海。《圆觉经·金刚藏章》提出了一个学佛者容易疑惑的问题:既然人性本净,又何来的轮回、无明?这个问题,也许是佛学中最难解答的问题:“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对这一疑问,佛的回答是,人生的迷惑在于取舍,即相对意识的生起:“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圆觉经·金刚藏章》轮回的根源在于取舍,取舍是由于种种恩爱贪欲: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心生则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圆觉经·弥勒章》 
    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生命便在这十二因果链中不停地轮回。由于无明与贪爱相和合而生我,因此佛教有无明为父,贪爱为母之喻。而在《圆觉经》中,无明与贪爱是一体不二的,“从无始际”而生起的、成为轮回根本的“种种恩爱贪欲”,即是无明的本身。卵胎湿化等诸种生命形式,都是淫欲的结果。由于有各种欲望,形成了循环不已的因果链。生命是欲望的结果,爱欲是生命的动因。面对外境或生贪著或生厌离,便入地狱饿鬼之道;洞知欲望的虚幻不实,舍弃恶念而长养善心,即可重新回到天人之境。因此要脱生死免轮回,首先必须断除贪欲和渴爱。这与《楞严经》对爱欲的看法如出一辙。《楞严经》卷4:“爱河干枯,令汝解脱。”卷6:“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成爱见魔,失如来种”。卷8:“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欲爱干枯,根境不偶”。   
    在《圆觉经》看来,无明没有起始,恒常存在,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惑体。对此佛教中约有三种解释:一、从缘生的角度说,一切有为法皆因缘和合而生,故无初始。如认为有初始,就是外道而非佛法。二、从惑体相依的角度说,谓枝末无明依根本无明,根本无明依真如,乃是缘起法自然之理。此时无明是惑的根本,无明之先没有初始的惑法,故称无始。按此种解释,则无始为根本之异称。《起信论》以“忽然念起”为无明,天台宗称为“元品无明”,《起信论》之注疏家则称为“根本无明”。“忽然”、“元品”、“根本”等,都是“有始”的异称。大乘经论多依此义,这是去妄归真的教法,是“权大乘”之义。三、从真妄同体的角度说,谓真如与无明,乃一法之异称,如水与冰,冰之自性即为水,无明之自性即为真如。《楞严经》卷10说:“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指出发生妄想的本元,根本无所谓为什么原因而发生。只是在妄想当中,建立它的因缘性。《圆觉经·文殊章》: 
    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花及第二月。 
    一切众生本具真如,与诸佛如来无别,因为最初的一念妄动,便生起无明。因为这种无明没有因由,没有最原始的相状,所以说是无始无明。经文以“犹如迷人,四方易处”来说明无明虽然颠倒,但觉性不动,好比某人虽然迷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其实还在原地。人身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其实并没有实体。众生遗失本来清净之性,妄认四大假合之身为我,这就是颠倒。“六尘缘影”是外六尘与内六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虚幻影像,对此《楞严经》称为前尘分别影事。前尘现前的认识境界如形,此心第六识如影。影随形进退,喻心随尘起灭。尘有则有,尘灭则灭。“六尘缘影”就是心逐境转,执幻为真。众生遗失了本觉妙明真心,妄认缘尘的分别心为真实的心相,这就是我执颠倒。 
    《圆觉经·文殊章》中的一段经文可以看作是如来对金刚藏菩萨的回答: “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不但因无明妄执所生的种种颠倒没有实体,而且能执的无明妄心也没有实体。无明但由一念妄动而有,非实有自体可得。“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花起花灭,与虚空不相关连;无明起灭,也未牵动圆觉性。 
    金刚藏菩萨提出的问题,也是参禅者所亟切关注的问题。唐中宗时,复礼请问诸方学僧有关真如与无明之关系,曾作五言十句诗颂: 
    真法性本净,妄念何由起?从真有妄生,此妄安可止?无初即无末,有终应有始。无始而有终,长怀懵兹理。愿为开秘密,析之出生死!《林间录》卷上 
    此诗前四句意在说真如法性本来清净,无明妄念由何而起?若从真如而生,那么无明也与真如一样都没有终了之时,然而佛教常说无明断尽则终归真如,这种说法岂不令人无法理解。后六句意在说明无始则无末,反之,有终必有始,若说无始而有终,此一疑问也终究不得解决。因而希望学者开显密意,指示可免于生死的途径。偈文主要提出无明妄无始而有终的疑问,在理论上应当作何种解释。慧洪答偈云: 
    真法本无性,随缘染净起。不了号无明,了之即佛智。无明全妄情,知觉全真理。当念绝古今,底处寻终始?本自离言筌,分别即生死。《林间录》卷上 
    偈意谓自性本无垢净之分,如同摩尼宝珠,随着各种业缘而现出种种光色。如果不能了达此理,就坠于无明生死,反之就是圆觉智慧。无明即是妄念,觉悟即是佛理。觉悟在一念之中,超越了古今、凡圣等一切对立,又哪里有什么无明之始可寻?悟心离言绝念,胶葛名相,拣择分别,当下即是生死。这是从本体的角度作出的解释。澄观答偈云: 
    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则止。能迷非所迷,安得全相似。由来未曾悟,故说妄无始。知妄本自真,方是恒常理。分别心未亡,何由出生死。《华严经大疏钞》卷34之下 
    澄观的回答,是从缘起论的角度,说明因为迷失真性而导致了生死的流转。 
    《圆觉经》以妄见空华譬喻世人执妄为真,从而导致了自性的沉迷。白居易《读禅经》描状了世人的执幻为真: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全唐诗》卷455 
    一切诸相皆非相。得了道的境界是无余涅槃,有余涅槃是小乘境界的道果,无余涅槃是大乘境界的道果。但如果执着于无余涅槃,把它当作一个境界来追求,就反而落入有余涅槃了。言下顿悟,廓尔忘言,即可一了百了;人生如梦,所作所为更是梦中之梦,是虚幻中的虚幻。空花本来虚,阳焰原是幻,因此不可求什么果位,觅什么禅道。有的参禅者跏趺打坐,拚命想压制心中的杂念,以为这就是学佛就是清静,结果内心反而躁动得更加厉害。如果不求清净也不求空,自然而然,方是不禅不动,契合如如本心。此诗形象地摹写出世人执幻为真迷失自性的境况。 
    人生的轮回源于分别取舍,分别取舍的根源是爱欲。《圆觉经·弥勒章》宣示爱欲为轮回根本,一切众生由于贪欲,产生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提醒修行者求善知识,渐断诸障,证大圆觉。对这一思想,禅宗也引为同调。 
    首先,禅宗指出,生死轮回的根源是分别心。“‘教中道: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你等诸人,到这里且作么生辨圆觉?’良久曰:‘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 《五灯》卷12《文悦》荷叶圆如镜,菱角尖似锥,万法皆有其各自的相状形态,禅者既要知道它们在相状上有区别性,又要看到它们在本性上都是缘生幻象,而不可执着于相状。禅宗认为,“空劫已前,乾坤未剖,凝然一片,非圣非凡。……洎乎世界安立,四姓杂居,憎爱情生,悟迷相返。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花,造种种业,受种种报。枉流诸趣,旷劫于今。”《续古》卷3《开福宁》在乾坤未剖之时,相对的观念还没有产生,没有圣凡之别。等到憎爱之情生起,“妄心以六尘缘影为心,无性为体,攀缘思虑为相”《宗镜录》卷3, 人生遂开始了漫长的精神的流浪,以致于“劫劫生生轮回不绝,无终无始如汲井轮!”《原人论》禅宗指出,之所以在生死之河中漂流沉溺,是因为不能体证四大五蕴不净之身的空性,为贪爱所驱使,从而失去了生命的解脱自在。《古尊宿》卷11《楚圆》:“只如四大五蕴不净之身,即无实义,如梦、如幻、如影、如响。从无量劫来流浪生死,贪爱所使无暂休歇。……何故?为无智慧,不能了知五蕴本空,都无所实,逐妄所生,贪欲所拘,不能自在。”  因此,学道者首先要断绝爱欲之念:“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断绝妄缘,对世间一切爱欲境界,心如木石相似,直饶未明道眼,自然成就净身。” 《禅关策进》 
    其次,禅宗指出,人生最大的取舍莫过于爱欲。禅师谆谆开示:“诸人…… 因甚么不肯承当,自家歇去?良由无量劫来,爱欲情重,生死路长,背觉合尘,自生疑惑。”《五灯》卷15《白兆圭》“识托浮泡起,生从爱欲来。” 《善慧录》卷3与《圆觉经》“欲因爱生,命因欲有”的看法相同,禅宗清楚地意识到生命的本身就是爱欲的结果,因此,要想平息苦海波浪,必须先抽干爱河之水。 
    但是,禅宗对《圆觉经》“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的观点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进行创造性地转化。禅者站在般若空观的立场,指出到了彻悟的境界,欲望当体即空,爱欲不须断,烦恼不须除: 
    诸佛如来住何所?并在贪淫爱欲中。今劝断贪淫爱欲,但是方便化童蒙。贪欲本相真清净,假说空名名亦空。行路难,路难心中非是心。寄语真修无念士,慎勿分别毁贪淫。《善慧录》卷3 
    此偈立意奇警,指出诸佛如来也都在贪淫爱欲之中。佛教中关于断除贪淫的说教,仅是化导童蒙的权宜之说。从般若空观的立场来看,贪淫爱欲了无实性可得,因此当体是空,并且连这个“空”也了不可得,故真正修行之人,不可生起贪淫与清净等一系列对立。 
    对《圆觉经》的迷人四方易处观、六尘缘影观,禅宗也有透彻之悟。禅宗指出,开悟是回到本源性的状态,认识这种本源状态,就是认识赤肉团上的无位真人,即我们生命深处的原真的自己:“《圆觉》云: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其实方本不移,悟时亦只依旧。……荐得则赤肉团便是无位真人,不荐则真人依旧面门出入。”《从容录》第38则本净禅师说:“汝莫执心,此心皆因前尘而有,如镜中像无体可得。若执实有者,则失本原。常无自性。”《宗镜录》卷1延寿很欣赏这种说法,并引《圆觉经》“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楞伽经》“不了心及缘,则生二妄想。了心及境界,妄想则不生”、《维摩经》“法非见闻觉知”三经与之印证同上。 宏智《圆觉经颂·金刚藏章》云: 
    黄金出矿断前疑,岸走舟安觉所欺。动目是渠摇湛水,聚萤无我灼须弥。翳消便见飞华尽,机迅将知击电迟。识得堆堆庵内主,外魔那得到藩篱?《宏智广录》卷8 
    诗意系隐括《圆觉经》而成。首句“黄金出矿”用《圆觉经》“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意。黄金虽由冶炼而得,实际上早就存在于矿石之中,冶炼之前或之后,金性都存在,是始终不坏的。圆觉妙心也是如此,在生死在涅槃都是存在的,行般若观照,修种种法门,无非是使原有的圆觉妙心显现。“断前疑”是说,佛用这个比喻,断除了金刚藏菩萨 “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的疑问,之所以产生这种不合佛法的问题,是由于不知佛性有在缠出缠之别。在缠之时,则有无明;出缠之时,如黄金出矿,既已成金,不复为矿。众生若已成佛,不应再有烦恼。二三句“岸走舟安觉所欺。动目是渠摇湛水”,用《圆觉经》“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意。舟行似箭,舟中人会误以为河岸从两边飞驰而去;极清澈而宁静的水,本来波纹不动,若观看水的人,眼球不停地眨动,便会有湛水动摇的错觉,这是外尘欺骗我们感官的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