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624-医宗己任编 >

第2章

624-医宗己任编-第2章

小说: 624-医宗己任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欲察下部之阳者。当总在右尺。察下部之阴者。当总在左尺。则尽其要矣。 
(按叔和心与小肠合等论。言其配也。景岳以大小肠皆下部之腑。言其位也。各具至理。各 
有见地。以予观之。气口之脉。皆属太阴肺经也。借胃气递传合经。鼓动之应耳。故内经有谷气 
入胃。脉道乃行。脉经有胃气则生之文。不如以浮主心与肺。沉主肝与肾。中候脾胃。再断以数属 
腑迟属脏。无论何部见之。参以色诊。亦直截了当也。何必拘拘于上下之部位哉。)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轻循之法名为举。浮脉中间仔细推。有力为风兼表实。无神无力的知虚。(浮多不足。阳分 
虚也。)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重取法时名曰按。按之不足是元虚。有力为疼多气滞。宜温宜下细详推。(沉多有余。阴分 
实也。下手脉沉是气。脉来附骨为积。)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不轻不重曲求寻。个里机关理最深。虚实死生从此得。粗工岂辨石和珍。(中以候胃。胃气 
虚实。生死所关。尤宜仔细。)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四时当旺何为主。要识弦洪石与毛。一字情同分两义。诊家候气最为高。(以己之息。候彼之息。 
知其接续间断。乃见生死虚实。至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虽为诊家定规。然亦不必拘泥也。但取神 
胃二气耳。)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阳病见阴名为逆。非羸脉大亦如然。有余不足如相反。决死无疑命入泉。(一切有余之症。脉 
宜有力有神。如或微涩而不应手者。死也。产后脉大。失血脉洪。腹胀脉涩。痢后脉弦。 
皆谓逆也。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死。)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脉大形标两得平。症余脉大病还轻。形羸脉细无妨害。脉症相应是顺情。(逆顺二字。乃脉 
症之枢要也。)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神本先天位在离。要知动静是根基。神存气守无危殆。望切工夫妙在斯。(经曰。得守者昌 
。谓神气在也。)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三元亏损土无基。遇着庸医促命期。秘合相离形已脱。诊知失守死如归。(经曰。失守者死 
。谓神气脱也。得失之旨。轩岐之秘也。)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暴病玄机在右关。右关神在岂伤残。更将脉症来参看。休把斯言作等闲。(各部虽脱。中宫 
独存。尚可生也。)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久病根源在绛宫。绛宫流利势从容。若还肉脱难同例。九候虽调命亦凶。(久暴之病。存乎 
寸关。不可不知。)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阳生识趣善形容。但在中和四季中。虚实若兼无损害。正存邪散色晴空。(大抵脉来和缓。 
病虽重可治。以其有胃气也。大凡病能饮食。虚能受补。即有胃气。如无胃气。见食即畏。服补 
即胀。食下即胀不治。)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火盛元虚脉急。有余不足交加。医能分别脉无差。正复缓来邪罢。(急脉之急。非急数之急 
也。诊其势来勇去柔。已知邪胜于正。必得汗解而正复。若脉来急中无缓。有余之症。正宜疏泄。 
若急去缓来。邪去正复方妙)。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清脉非邪气自伤。药宜温补是良方。病从内出无他故。诀有言传不可忘。(脉来轻清滑软而 
无力。正气虚也。清中有神。病虽重必安。平人脉法。清轻则主富贵)。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脉浊邪干气有余。药宜疏泻莫踌躇。病因外入无他故。得诀回来好看书。(脉浊无神。乱也。 
必死。如脉来紧涩。按之鼓击。知其邪气实也。如无外邪。即乏胃气与内有伏火。宜辨明之)。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往来流利名为滑。缓大相兼气必伤。莫作痰看根据古诀。当来阳分漫推详。(如身热而脉滑大无力。乃真气虚也。法 
当验症施治。或兼呕恶腹痛。或兼食积痰火。俱宜调理脾胃为先。攻补兼行。不宜凉药。如滑而且数。痰火也。宜吐下 
。不可汗。)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沾沙刮竹一般看。滑涩当分滞利间。气郁作疼痰血积。元虚久病命须艰。(乍病身热。脉来 
洪大。独有气口脉带涩。此真气虚也。理宜温补。不可寒凉)。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脉大当思病进。臣欺君弱胡行。欲知浓薄细推情。实泻虚温随症。(要略云。病患脉大为劳 
。以元气虚也。盖气为君。火为臣。君弱臣欺。气虚火盛。故脉反见洪大。脉本不实。寒药宜忌。 
余症脉大。寸尺举按皆然。法当下之。)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细如一缕是元虚。若是滞弦积有余。能辨久新求责治。根据经据理莫差迟。(久病脉细无力。防 
危。凡脉来微细。真气虚也。症虽有余。亦从脉治。细而兼数。真阴虚也。形盛脉细。少气不足 
以息者。死也。)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身热脉来频歇止。至数之中促不祥。若还病退渐无妨。愈进料应身丧亡。(此阳极之故。多 
致不救。)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脉来带结七情伤。歇止中间要忖量。痰血滞经多此候。当分新久实虚方。(此阴极之故。久 
病见之难治。暴病见之当温补。受补必复。如补之不复。终至危也。又有痰凝经络而歇止者。药 
之必复也)。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轻按之满指。重按之则无。此阴虚也。伤寒得此。须用大剂参地。轻按之则无。重按之满指 
。此阳虚也。轻按之满指。重按之亦然。此伤风脉也。浮而不敛。散脉也。此大虚之候。不治。 
浮而迟。三至。此寒脉也。宜温之。浮而数。此假热也。宜温之。浮而滑。痰脉也。六君子汤。 
女人主有娠。浮而弦。真脏脉见也。必死。(假热浮数。必重按全无。方可温补。若属火燥生风 
者。大非所宜)。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轻按之则无。重按之则有。有而有力。则脉实也。有而无力。则虚甚也。沉而迟。此寒也。 
沉而数。伏火也。沉而滑。有伏痰也。妇人或主有娠。沉而涩。有瘀血也。或失血。沉而弦。阳 
绝也。不治。沉而细必四至。此气血虚也。 
太过不及不治。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四至以下。俱为迟脉。视其至数之微甚。为温补之轻重。如脉迟而汗出不止者死。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数而有力。阴败也。数而无力。阳虚也。数而滑。辨其有力无力。分治。虽危不死。数而涩。 
血内热也。数而弦。真脏脉也。不治。数而细。大虚也。急补之。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有形体之长。如无病而出鱼际。寸与尺等。露而不陷也。有往来之长。谓来有余韵也。此脉 
最善。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与长脉相反。虽无病不佳。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往来流利。此胃气也。滑而浮主痰。滑而有力。有食也。滑而无力。胃虚也。滑而有力兼数 
。痰火盛也。滑而细。必四至。平人脉也。太过血虚。不及气虚。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最沉。吸在皮肤之间。其来不舒。血大亏也。或有瘀血。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弦如弓弦之弦。按之勒指。胃气将绝。五脏无土。木气太甚。即真脏脉也。凡病脉见之即凶。 
与滑相反。 

卷一四明心法(上)
脉义
属性:按之如发。细脉必沉。但得见滑。即是正脉。平人多有之。若见弦数。即是枯脉。六腑内绝。 
不治。 
但浮而不数。阳虚也。(补中益气汤主之。)浮而数。阴虚也。(黑逍遥散主之。不应。用 
疏肝益肾汤。少间六味饮主之。黑逍遥逍遥加熟地即是。)沉而不数。阴中之阳虚也。(八味丸 
主之)。沉而数。阴中之阴虚也。(左归饮都气饮主之)浮而迟。阳中之阳虚也。(黄 建中汤 
主之)沉而迟。阳中之阴虚也。 
(右归饮主之)乍沉乍浮。乍大乍小。乍迟乍数。或三或五。阴阳俱虚也。(十全大补汤主之。此一段阴阳气血分发。 
尤极精细的当。医家得此。直是枕中之秘。) 

卷一
二十五方总图
属性:r二十五方总图ps100a1。bmpr 

卷一
二十五方分图
属性:r木主病变见五症用药之法图ps100a2。bmpr 
足厥阴肝足少阳胆木主病变见五症用药之法。 
肝与胆自病为正邪。用逍遥散泻木中之木。 
之心病为实邪。用七味饮泻木中之火。 
之脾病为微邪。用小柴胡汤泻木中之土。 
之肺病为贼邪。用左金丸泻木中之金。 
之肾病为虚邪。用滋肾生肝饮泻木中之水。 
r火主病变见五症用药之法图ps100a3。bmpr 
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火主病变见五症用药之法 
心小肠自病为正邪。用归脾汤泻火中之火 
之脾病为实邪。用远志饮子泻火中之土。 
之肺病为微邪。用龙骨丸泻火中之金。 
之肾病为贼邪。用导赤散泻火中之水。 
之肝病为虚邪。用养荣汤泻火中之木。 
包络三焦附 
r土主病变见五症用药之法图ps100a4。bmpr 
足太阴脾足阳明胃土主病变见五症用药之法 
脾与胃自病为正邪。用六君子汤泻土中之土。 
之肺病为实邪。用四君子汤泻土中之金。 
之肾病为微邪。用理中汤泻土中之水。 
之肝病为贼邪。用建中汤泻土中之木。 
之心病为虚邪。用香连丸泻土中之火。 
r金主病变见五症用药之法图ps100a5。bmpr 
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金主病变见五症用药之法 
肺大肠自病为正邪。用泻白散泻金中之金。 
之肾病为实邪。用生脉散泻金中之水。 
之肝病为微邪。用生金滋水饮泻金中之木。 
之心病为贼邪。用黄 汤泻金中之火。 
之脾病为虚邪。用补中益气汤泻金中之土。 
r水主病变见五症用药之法图ps100a6。bmpr 
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水主病变见五症用药之法 
肾膀胱自病为正邪。用六味饮泻水中之水。 
之肝病为实邪。用疏肝益肾汤泻水中之木。 
之心病为微邪。用八味丸泻水中之火。 
之脾病为贼邪。用右归饮泻水中之土。 
之肺病为虚邪。用左归饮泻水中之金。 
命门附 

卷一
二十五方图解
属性:(是解从姚于九本抄附。第不知解自何人。今特低一字以别之。) 
五行有相生相克。相生者。谓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是也。相克者。谓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是也。凡脉遇相生者吉。相克者凶。如心见沉细。肝 
见短涩。肾见迟缓。肺见洪大。脾见弦长。皆遇克也。为鬼贼相侵。危症也。又如心见缓。肝见 
洪。肺见沉。脾见涩。肾见弦。是子来扶母。遇我之所生也。虽病易瘥。至如肾病传肝。肝病传 
心之类。此母来抑子。病虽不死。亦绵延日久矣。又我克者为妻。假如春木脉见脾土。是夫得妻 
脉也。妻来乘夫。虽非正克。然春中独见脾脉。土乘木衰。土乘之则生金来克木耳。若脉见弦缓 
。则本体尚存。土虽乘之。不足虑也。如本脉全无而独见脾缓之脉。为害必矣。脉赋云。春得脾 
而莫疗。冬见心而莫治。夏得肺而难瘥。秋得肝亦何疑。此即四时休旺。以例生克之义也。然人 
脉之息数。出气为呼。入气为吸。一呼一吸。谓之一息。息间脉来四至或五至为平和。不大不小 
。和缓舒畅。此无病之脉也。至于三迟二败。冷而危也。六数七极。热甚也。八脱九死。极于十一 
二至。与夫奄奄两息一至。则又散而为变也。六数七极。热也。脉中有力。为有神也。当泄其热 
。三迟二败。寒也。脉中有力。为有神也。当去其寒。若数极迟败中不复有力。为无神也。将何 
所恃耶。可与之决死期矣。(说本东垣。) 
然脉尽有有力而无神者。亦有无力而有神者。盖有神无神。非即以有力无力论也。如以有力即为有 
神。无力即为无神。则凡脉之弦劲而勒指者。可为有神而许以生乎。脉之和缓而软弱者。可为无 
神而断以死乎。恐未必应其口也。则何如有余之症。脉须有力。而有力之中。又贵有神。不足之症。 
脉宜无力。而无力之中。全在有神数语。为扼诊家之要也哉。 
按五图合为一图。则五图一五行也。所谓合之则一五行也。一图分作五图。则五图各具一五 
行也。所谓分之则五行各有五。五五二十五也。谓之主病者。乃各脏腑所主之病。如诸风眩掉。 
悉属于木。诸逆冲上。悉属于火之类是也。变见五症者。乃各脏腑自具之五邪。如木之火病。则 
为木中无火。木之水病。则为木中无水之类是也。自病自字。与主病主字不同。主病是统正实微 
贼虚五邪而言。自病则单是正邪。与实微贼虚四邪。平列为五。而统于主病之中者也。之心病之 
脾病等之字。非由此及彼之谓。盖曰木中的火病。木中的土病也。上之字与下木中之木等之字。 
同作的字解。不作往字解。若错解之字。则都无理会。一齐差却矣。试于上边之字上加肝胆中心 
小肠等三字。下边木火土金水等五字。换作正邪实邪等十字读之。云肝胆中之心病为实邪。用七 
味饮泻木中之实邪。心小肠之脾病为实邪。用远志饮子泻火中之实邪。则图中之义自明。原解于 
四明二十五方图中,五症变见之义未谛。岂因误解上下两之字。抹却中间一中字耶。理则无二。 
言讵一端。按图索解。必求其当。用随所见。附解于兹。无而先克循环。同原太极。则合五图为 
一图可也。即分一图为五图可也。阖得拢亦未始分不开。分得开又未始阖不拢也。而开阖从方便 
者谁乎。其惟会太极动静之理于一原者乎。 

卷一
二十五方主症
属性:x逍遥散x 
治肝胆两经郁火。以致胁痛头眩。或胃脘当心而痛。或肩胛绊痛。或时眼赤痛。连及太阳。 
无论六经伤寒。但见阳症。悉用此方。妇人郁怒伤肝。致血妄行。赤白淫闭。沙淋崩浊等症。俱 
宜此方加减治之。易曰。 
风以散之。此方是也。 
柴胡 白芍 归身 白术 茯苓 甘草 姜枣引。 
上方加熟地名黑逍遥散。加丹皮山栀名加味逍遥散。加人参名柴芍参苓散。加大力子川芎丹 
皮山栀名栀子清肝散。加蔓荆子川芎丹皮山栀名当归川芎散。加熟地川芎丹皮钩藤秦艽名秦艽地 
黄汤加木瓜米仁熟地川芎山栀胆草名清肝养荣汤。 
x七味饮x 
治肝经气虚。筋无所养。变为寒症。以致筋骨疼痛。脚软懒行及伤寒服凉药过多。木中无火 
。手足牵引。 
肝经血虚。以致火燥筋挛。变为结核瘰 等症。经曰。辛以润之。此方是也。 
熟地 山药 萸肉 丹皮 茯苓 泽泻 肉桂 
上方加五味名加减八味饮。 
x小柴胡汤x 
治少阳经伤寒症。凡耳聋胁痛。口苦眼赤。及夏秋六经疟疾。随症加减。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姜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