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中国医籍考-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伤寒通义〕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
〔解伤寒百证疑证〕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
〔伤寒论大全〕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
〔王氏(执中)东垣先生伤寒正脉〕医藏目录十二卷 存
书例曰。伤寒正脉。乃素问仲景东垣节庵及彭用光诸家之书。而独称曰东垣先生伤寒正脉者。何也。岐黄
仲景之书。非先生发之。则莫为于后。节庵用光之书。非先生启之。则莫为于前。继往开来。功实大倍千古。故
以先生名之。亦仿丹溪附余之附也。
又曰。正脉一书。合并仲景东垣节庵彭用光活人为一集。使读者开卷。则伤寒全书。尽在目前。有不容不
遍阅者。又仿东垣十书例。一人自为一卷。使人人立言之意。各得自明。不若类书之混而无辨。故着合并论一篇。
撮其大略
合并之意。列之首云。一各卷内中云条。皆注释存疑。以俟救世君子改正者也。
又曰。仲景伤寒论。乃伤寒家立方之祖。譬则圣人之经。游夏不能赞一词者也。况王叔和编次之后。篇什颇
觉朗然。惟成无己注释。虽大有功于仲景。中不无赘语。亦不能尽无可疑处。是以每为陶节庵之所惜。今赘者删
之。疑者补注一条,以俟后之君子改正云。至于运气等图。改为论解。以便初学之览阅。列于首卷。
又曰。活人大全方。虽曰中间不无杂病方。混集其内。要皆四时感冒证之疑似伤寒者也。故仲景诸公方既备
者删之。仲景诸公方之未备者录之。以便查考。且欲治伤寒者。当辨杂病之似也。但活人方内。有加减改换旧方
者。学人临病用药。其必审择斟酌之。一活人大全方。总括以二字三字名者。欲以便检阅也。
拾遗论曰。拾遗者。拾节庵之遗者也。盖陶节庵并集仲景诸篇。名为六书。别门分类。固已详备。但伤寒疫
疠之气。传变不穷。亦有未暇及者。予故采伤寒撮要。活人大全二书之理胜者。以补其遗方。始伤寒疑似之证易
辨也。二书皆本伤寒直格。伤寒百问来。观其或问数条,辨论明白。是又能表刘氏之说者也。学人合而观之。庶
其小补云耳。
姚允升序曰。尝闻养生家之言曰。心应枣。肝应榆。是人之通于天地也。将阴梦水。将晴梦火。是天地之通
于人也,故人身自百骸九窍五脏。以至喘息呼吸。无不与天地通。不有至人究天地之原。穷阴阳之奥。畴能察脉
候气。观表烛里。以翊赞造化之不及。俾不妄伤误伐。获保其天年哉。 山三阳王先生少负奇宕之才,为名家子。
博综经史。志于青云。及
补弟子员。声腾庠序。前辈器公者。谓朱紫可芥拾也。不幸少罹血疾。羸弱不能卒业。遂涉览医药诸书。以自调
摄。顾先生资性绝伦。寓目辄神解。盖朝叩越人之庭。而夕已驰轩黄之境矣。自世庙甲寅年。避警宜阳。以一剂
起万夫。人十二年之翻胃。自是振沉 。决疑滞。全活者无虑千伯。缙绅之车。及扶老携弱者。日满户外。一日
喟然汉曰。吾四十不仕。亡裨明时矣。有一术可以传济群生。何必皓首青毡哉。遂去经生业业医。名声遂动吴越。
又重慨庸医俗子。目不知书。仅能识药物一二。便欲郢书燕说。以操生死之柄。于古人制方立言之意。往往若赵
括之读父书。而失其运用之宜。故暇中尝本素问灵枢难经。搜剔仲景东垣节庵异同之旨。而订成伤寒纲目一书。
每家各为一卷。其有古人未尽发者。别着论若干篇。名曰指南。大都因天之时。顺地之宜。以精察夫阴阳之异感。
而攻治之异方。如冬伤于寒。病本寒也。则用仲景法。以热药治之。历春夏变为温热。药宜凉也。则用节庵论。
以寒药治之。盖世人但闻东垣之脾胃等论。独长于内伤。而未知东垣之难知等集。尤精于外感。故知仲景之热
药。不可以治春夏之热病。而不知节庵之寒药。亦不可以治冬月之伤寒。先生之为是书。其意政欲明此夫。前有
节庵之书。则不至执仲景之法。而以热治热。今有先生之书。则不至失节庵之意。而以寒治寒。而东垣节庵三先
生之遗。赖先生始大有发明。使三先生复作。而获闻先生之议。亦必心快首肯。而共为此道庆也。至其穷天地
人事之变。而指其不正之气。如夏月冰雪。冬发雷电。则感寒于夏。而触热于冬者。亦有之。是又得玄中之奥。
尽正变之理。而足破千古之疑。非先生夙有灵根。早通儒术。安能洞彻微妙。而发挥玄
理若此耶。先生之有功于前后。信不浅矣。余无先生之术。而有其心。怜先生之握奇不售。而重幸先生之有是书。
可以益寿万世,而流泽无穷也。余因与秉临陈君。再加精校。付之本院楷书。绣梓以广其传。书成。命之曰伤寒
纲目益寿全书。太医院御医长洲姚允升撰。
〔万氏(全)伤寒摘锦〕医藏目录二卷 存
〔伤寒蠡测〕未见
按〔翁氏(先春)伤寒指要〕医藏目录二卷 未见
〔亡名氏伤寒集验〕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
〔闵氏(道扬)伤寒纂要〕医藏目录二卷 未见
〔刘氏(会)伤寒集要〕未见
刘会曰。癸丑之岁。余叨掌建庠业。已刊伤寒集要。暨寿婴二书。(脉法正宗序)
〔申氏(相)伤寒捷法歌〕未见
按上见于潞安府志。
〔万氏(拱)伤寒指南〕未见
湖广通志曰。万拱。监利人。能诗。明于医术。着医学大成。伤寒指南若干卷。惜多散亡。病源一书。尤
前此所未有。然性颇矜直。懒晋接。有召者。辄以病辞。而馈以方焉。
〔卢氏(复)仲景论〕未见
按上见于浙江通志。
〔吴氏(中秀)伤寒备览〕未见
松江府志曰。吴中秀。字端所。工岐黄之学。高仲阳三年不寐。诸医以为虚。中秀按其脉皆洪。曰。此膈上
顽痰
也。以瓜蒂散吐之而愈。李某素无疾。偶过中秀家。为诊视之。遽问君有子乎。对曰。有子十岁。中秀曰。幸矣。
君明年某时患疡。非汤石所疗。至期果验。其名与秦昌迈景明相伯仲。六十年间。所全活人。不可胜纪。少有至
性。侍母疾。衣不解带。躬亲浣濯。其兄尝从索十金。中秀检橐中得数十金。尽与之。其子女六人。悉为之婚嫁。
有姊年八十。中秀亦为老矣。犹谨视起居。故世尤称其孝友。生平好聚书。有数万卷。构天香阁藏之。董文敏陈
征君时过从焉。有子懋谦。能读父书。中秀所着。有医林统宗。伤寒备览云。
〔蔡氏(正言)苏生的镜〕八卷 存
凡例曰。书以的镜名。何也。以物至明莫若镜。至端莫若的。夫镜以的名。精微要渺。毫无弗洞。况人身
之脉络脏腑。精微要渺。其孰如之。岂容以私见揣摩。而独无藉镜以察者乎。故察形必以铜为镜。取资必以人为
镜。苏生必以此书为镜。政以此书所着伤寒剖论。返复阴阳证辨。皆根极至理。精无弗究。微无弗察。苟有疑殆
不决。一览证照。则此心了然。万不失一。次之对证治病。直如射之中的。即当日华佗内照篇不外是矣。名曰的
镜。岂其诬邪。 一脉理为医之首务。病证由脉洞彻其情。故辑内经正脉。叔和参各名家以证之。绘列乎图于首。
以便同道。过目心明。 一是集是法。皆遵内经素问。私淑仲景先师为主。不敢杜撰。妄自增减。一歌括条目。
悉循陶氏六书活人全书。许宏法师金镜内外台论删。叶奇歌括。不敢擅用意见。一首帙脉证治三层法门。专言
六经正伤寒正伤风法。则至于杂病。不可以正伤寒法治之。细着诸汤名于下。以便分轻重查治。 一治伤寒方论
尽多。惟汗吐下三法。最难措手。后列条款。剖之甚
悉。须得证脉相合。方可与服。一阴阳二证。极难辨别。须识破直中急温转入急下。庶免差误。一病证有内伤兼
外感者。有感冒兼饮食者。有劳役兼房欲者。不可执仲景一方概治。须参东垣法合治乃妙。一伤损呕血热血暑血。
与太阳伤血。阳明蓄血。动少阴经血。数种不同。必参丹溪附余。仁斋直指。及古今各名公治验方书。不可以伤
寒门法治之。 一瘟疫温暑燥火热病。河间先生已详言在原病武。首卷已纂入于下。须参治为当。一食积痰证脚
气虚烦四证。已详是集。须当分别。一气运理微。必遵素问灵枢。及仲景伤寒论。首卷甚详。不敢再赘。一十二
经经络穴道。与六经脉络任督脉络。曾经诸书细剖。故不重着。惟选入切要脉诀。及奇经八脉的论。一六经所当
用针灸。惟遵内经奥旨,及皇甫谧甲乙经。并窦太师杨徐二氏针灸子午流注灵龟八法补泻手法。 一小儿正伤寒
伤风方。以是法酌治。或急慢惊风。或夹食感冒时疫麻痘疹疳。须以钱仲阳薛立斋陈氏活幼全书。前刻保孕全婴
书。及痘疹心书。陆氏金镜录为主。不可以正伤寒法治之。一书分天地人三卷。一着论。一着法。一着方。令观
者易于寻检。
〔朱氏(映璧)伤寒全生集〕四卷 存
汪琥曰。伤寒全生集。明会稽朱映璧集。原陶节庵所着。书凡四卷。其第一卷。伤寒总难提纲起。至用药寒
温相得。共五十一条。第二卷。辨伤寒热例起。至哕噫例。共二十九条。第三卷。辨伤寒呃逆例起。至无表里证
例。共二十七条。第四卷。辨伤寒阴阳证起。至内伤瘀血类伤寒。共六十六条。方论错杂。前后雷同。其书反不
如蕴要之明备。至今东南之医。皆熟习之。用以治疾。大半多死。而犹不晤其
书之谬。良可悲夫。
按是书卷首。题曰会稽玉符朱映璧订正。镇江医官何 重校。故汪琥以为朱所着。其实出于不知何人。盖托
名节庵。改伤寒琐言序附之。镇江府志曰。何 。字仁源。丹徒人。以医名。着伤寒全生集。恐亦误矣。乾隆中。
山阴刘大化宇参。自加补说。点次评释。重锲之梓。
〔孙氏(在公)伤寒快捷方式书〕未见
钱谦益序曰。新安孙在公少有声举子中。长得瘵疾。遇异人于武林。授还丹接命解形度世之术。前尤精于医
学。着丹台玉案发挥。医经经方两家指诀,又谓伤寒一科。传变谲诡。证治微密。仲景之书。代远义奥。文中指
下。既易悬绝,今病古方。更难抉择。乃撮取其候体治法。切近明了者。作伤寒快捷方式书。用以钤键昔人。津梁后
学。其活人济世之心。可谓至矣。余女授左氏春秋,医和之论病源。推六气五味六疾。与黄帝素难书符合。其论
蛊惑之疾。女惑男风。落山刺义。周易精义。齐鲁之儒者。未有以过也。故曰。不通天地人。不可以言儒。不通
天地人。不可以言医。晚而学佛。习天台大师止观之文。喟然而叹曰。世之医者。能精求止观观病之法。则可以
称神医矣。智者用四悉檀因缘。分五观观病。初明病相。谓不须精剌医法。略知而已。然其论病相。曰五脏四大
增减,五阴六神克伏。固已精义入神矣。次论病起因缘。四大不顺者。外热助火。火强破水。是增火病。外寒助
水。水增害火。为水病。外风助气。气吹火。火动水,为风病。或三大增害于地。或身分增害。三大皆等分。病
属地病。此四既动。众恼竞生。古医论四大者。未之有也,次论八触相明对息辨触违触成病。又明五尘。各损一
脏。一根缘五尘损五脏。古医论触损者。未之有也。又明五
根。五脏根由。初托胎时。以思心起感召其母。母即思五尘等一毫。气动为水。水为血。血为肉。肉成五根。五
脏究极于流爱纳想。寿暖识三。受生待命之际。古医论根脏生由。未之有也。阿杂含言佛为阿兰若比丘治七十二患。
说修阿□般那法。又云。春时入火三昧太温。身成病。入地三昧见身成。无石山。入水三昧见身如大水泉。入风
三昧见身如九头龙,须急治之。此法惟佛能说。唯身子阿难及智者能知。故曰。七十二法。以想为治。乃非末代
钝根所宜。由此言之。不通佛法。不知四悉檀因。未可以言能医也。余观在公之明医。志在度世。殆将接踵陶贞
白孙思邈之流。其学术渊源。一本三坟十翼。 古真儒。非若世之医家。以刀圭方寸。为能事者。故于其刻是编
也。引天台智者之书以广之。经言。持水长者之子。得其父方术。遍告国中。我是医师。疗治病苦。一切众生。
直闻是言。病即除愈。世有流传是书。了知除病者。咸如西土众生。遇持水之子。所患即瘥。则在公之辑是书。
与余之唱是言也。岂非入病法门。方便救度。为如来所记 者哉。在公曰。善。请书之以为序。(有学集)
按崇祯中新安孙文胤对薇着丹台玉案。是序所称在公。岂系其别字欤。
〔许氏(兆祯)伤寒解惑〕未见
按上见于吴秀医镜序。
〔申氏(拱辰)伤寒观舌心法〕医藏目录一卷 存
后序曰。余忘之餐寝。存之心神。累之纸笔。绩积多年。今已成册。总计一百三十五舌。图绘其形。即分其
经。观其舌知其所苦。明其运气。知其死生。用之汤液。救其危殆。一一悉皆载焉。真乃伤寒科指南第一秘术也。
古云。医
道通仙道。诚有此语。愚赖玄师三阳指之清静一节。幸而得传。旦夕行之。其神愈精。其形愈健。其气愈充。心
满书成。仰之以道以仁以德。梓之以后世。何但三千功。八百行。千万世界。是无极无量之功。愿同仲景。谕名
于后HT 耶。
申五常曰。宗兄斗垣公以儒生。早岁游侠建康。 牛首燕矶栖霞茅君洞天诸名胜。多遇异人授异方。知白日
冲举之术。乃厌薄儒。而间以其绪窥医。尤精外科。其方缄藏肘后。亦颇济人。人莫测其秘。试之病辄收奇绩。
全活人无算。公神丰俊爽。两眸烨烨映。一见知非常人。年近耆而不屑以指使。因思吾宗肇自轩辕为医鼻祖。至
唐开元间进士。秦芝公白日冲举。赐号妙宗灵修真人。为吾家乘祖。其他文武忠孝。姑未暇论。即公知白日冲举
之术。又以外科启玄。伤寒观舌心法二书行世。真其苗裔耶。抑闻祖先神圣发祥。后有子姓。必有克肖者兴。以
缵修先烈。良不诬矣。公姓申氏。讳拱辰。字子极。别号斗垣。(外科启玄跋)
〔亡名氏伤寒语录〕未见
按上见于绛云楼书目。
〔姚氏(能)伤寒家秘心法〕未见
按上见于海盐县图经。
〔彭氏(浩)伤寒秘用〕(浙江通志。引黄氏书目。作秘问。)未见
浙江通志曰。彭浩。字养浩。仁和人。素性简亢。不为杭人所礼。钱塘张尹 山人。延请至京。名大振。
所着有伤寒秘用。杂病正传。医性等书。发明性理。所在传诵。
〔方氏(炯)伤寒书〕未见
按上见于福建通志。
〔邢氏(增捷)伤寒指掌详解〕未见
按上见于新昌县志。
〔顾氏(行)伤寒心印〕一卷 未见
按上见于浙江通志。
〔闵氏(芝庆)伤寒阐要编〕七卷 存
汪琥曰。伤寒阐要编。明末时人撰。不着姓氏。书凡二帙。其辨伤寒叙曰。伤寒为病。有发于阴阳之分。赖
仲景本内经立论。合常变兼言。为百世之宗。然其于仲景方论。未暇详解。其辨析成注再传之误。改补明理论。
烦热虚烦四逆与厥。复正方氏条辨削例。及六经篇原文颠倒之非。极其畅发。编名阐要。义可知矣。
按是书闵芝庆所着,而汪苓友称不着姓氏及书唯二帙。岂其所见,与今本异欤。
〔戈氏(维城)伤寒补天石〕二卷 存
朱陶性序曰。上古圣人。则法三才。阐明阴阳。五行运气。循环之理。画卦爻。尝百草。明脏象。君臣问辨。
疗人疾苦。深体上天生物之仁。诚重之也。至后汉仲景先师着伤寒杂病论。悉本内难诸经。其立方制法之妙。医
书中首重焉。惟是文理深微。辞有尽而意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