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中国医籍考-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类酌量用之。一书中运气。集定六十年。每年可按素问稽查。兹不刻。一书中针灸三卷。符禁三卷。古法不易行。
乳石发动二卷。今人罕此患。又食治三卷。药食不合宜。俱不刻。一方中难得药品。如金牙银牙矾石莽草之类。
不刻。难合之方。废时日而不能应。仓卒急需者。亦不刻。一方中药名。仍从原本。如天麻为赤箭。牛蒡为恶实。
又为鼠粘。甜桔梗为荠 。山栀为越桃。柴胡为茈胡。土茯苓为KT 。香附为莎草根。薄荷为鸡苏。砂仁为缩砂
。天花粉为栝蒌根。轻粉为腻粉。如此之类。不能更改。一方中分两。古法难用。今欲更改。又失古人之意。
大约方中一两。今用一钱。方中一分系二钱。五分今用一字。(二分半)。一匕。有半钱至五钱者。在人以意消息加
减可也。一是书。成于北宋。其时四大家。(刘河间。李东垣。张子和。朱丹溪。)无─切活套。应时方法。(
补中益气。逍遥。归脾。二陈。四物。四君之类。)医家遇沉 痼疾。疑难奇异等证。用时方而不奏效。良工亦
束手者。是书有神方也。
又曰。是书三副凑合。仍缺小儿方五卷。(一百七十三卷。至一百七十七卷止。)余于秘阁内府。江浙齐梁诸
鉴古家。遍访无有藏本。欲补全而未能。同学项视庵搜求小儿今古方论。补
全五卷。议论简要。方法详明。可称全璧矣。诸疳以下即其所补也。
又曰。神仙服饵三卷。非烹砂炼石。则嚼柏咀松,或吐纳清和。或斩除尸害。皆藏经所备载。亦难行难用也。
一概删去。今选其可服饵。延年驻颜者。方十余道。又补益门方。二十余道。为养生家备用。博雅君子。求全书
翻阅。则余纂要一书。济世婆心。广开闻见。当有赏识者矣。
四库全书提要曰。圣济总录纂要二十六卷。宋政和中。奉敕编。国朝程林删定。林字云来。休宁人。初徽宗
御制圣济经十卷。四十二章。又诏集海内名医。出御府所藏禁方秘论。纂辑成编。凡二百卷。其书久而佚脱。林
购求残帙。凡得三本。互相苴。尚阙一百七十三卷。至一百七十七卷。不可复见。以其繁重难行。乃撮其旨要。
重为纂辑。门类悉根据其旧。所阙小儿方五卷。则倩其友项睿补之。仍冠以徽宗原序。大德四年。集贤学士焦惠校
上序。及校刊诸臣衔名。考晁陈二氏书目。但有徽宗圣济经。不载是书。观焦惠序。称始成于政和。重刊于大定。
殆汴京破后。随内府图籍北行。南渡诸人。未睹其本欤。今未见其原书。然宋代崇尚医药。搜罗至富。就所采录。
古来专门授受之方。尚可以见其大略。其每类冠论一篇。亦皆词简而理明。均足以资考订。原本之末。有神仙服
饵三卷。或言烹砂炼石。或言嚼柏咀松。或言吐纳清和。或言斩除三尸。盖是时道教方兴。故有是妄语。林病其
荒诞。一概汰除。惟约取其寻常赜养之药。三十余方。其别择具有条理。故所录诸方。多可行用。与胶执古法者
异焉。
〔王氏(贶)济世全生指迷方〕(读书附志作指迷集)宋志三卷
未见
赵希弁曰。上考城王贶字士亨所着也。吴丞相敏序之曰。子亨当官不局。遇世变。尝慨然。再请出疆使万里
云。
王明清曰。王况。字子亨。本士人。为南京宋毅叔 。毅叔既以医名檀南北。况初传其学未精。薄游京师。
甚凄然。会盐法忽变。有大贾。睹揭示失惊。吐舌遂不能复入。经旬食不下咽, 赢日甚。国医不能疗。其家忧
惧。榜于市曰。有治之者。当以千万为谢。况利其所售之浓。姑往应其求。既见贾之状。忽发笑不能制。心以谓
未易措手也。其家人怪而诘之。况谬为大言答之曰。所笑者,辇毂之大如此。乃无人治此小疾耳。语主人家曰。
试取针经来。况谩检之。偶有穴。与其疾似是者。况曰。尔家当勒状与我。万一不能活。则勿尤我。当为若针之。
可立效。主病者不得已。亦从之。急针舌之底。抽针之际。其人若委顿状。顷刻舌遂伸缩。如平时矣。其家大喜。
谢之如约。又为之延誉。自是翕然名动京师。既小康。始得尽心肘后之书。卒有闻于世。事之偶然。有如此者。
况后以医得幸。宣和中。为朝请大夫。着全生指迷论一书。医者多用之。(挥尘余话)
陈振孙曰。指迷方三卷。考城王贶子亨撰。吴丞相敏为之序。贶为南京名医宋毅叔之婿。宣和中。以医得幸。
至朝请大夫。
四库全书提要曰。全生指迷方四卷。宋王贶撰。是书。宋史艺文志作三卷。而传本久绝。故医家罕所征引。
或至不知其名。今检永乐大典所收。案条掇拾。虽未必尽符原本。然大要已略具矣。方书所载。大都标某汤某丸。
主治某病。详其药品铢两而止。独贶此书。于每证之前。非惟详其病
状。且一一论其病源。使读者有所据根据,易于运用。其脉论及辨脉法诸条。皆明白晓畅。凡三部九候之形。病证
变化之象。及脉与病相应不相应之故。无不辨其疑似。剖析微茫。亦可为诊家之枢要。谨详加订正。分为二十一
门。根据类编次,而以论脉诸篇。冠之于首。因篇页相繁。厘为四卷。不复如其原数焉。
〔李氏(崇庆)燕台集〕宋志五卷 佚
〔雷氏(继晖)神圣集〕宋志三卷 佚
〔华氏(阙名)集〕宋志十卷 佚
〔刘氏(阙名)五脏旁通遵养方〕(注。遵。一作导。)宋志一卷 佚
〔晨昏宁待方〕宋志二卷 佚
〔大宝神验药方〕宋志一卷 佚
〔悟玄子安神养性方〕宋志一卷 佚
〔亡名氏杂用药方〕宋志五十五卷 佚
〔杜氏(阙名)集验〕宋志一卷 佚
〔郭氏(仁普)拾遗候用深灵玄录〕宋志五卷 佚
〔代氏(荣)医鉴〕宋志一卷 佚
〔陈氏(总卿)经验方〕佚
按陈总卿字华父。上见于施氏续简易方。
〔粱氏(阙名)总要方〕佚
〔何氏(元弼)神效方〕佚
〔梁氏(国佐)见效方〕佚
按上见于朱氏集验方。
卷四十八
方论(二十六)
属性:〔许氏(叔微)普济本事方〕宋志十二卷 存
自序曰。医之道大矣。可以养生。可以全身。可以尽年。可以利天下与来世。是非浅识者所能为也。苟精此
道者。通神明夺造化。擅回生起死之功。则精神之运。必有默相于冥冥之中者。岂可谓之艺与技术为等耶。窃疑
上古之时。如岐伯辅黄帝。伊芳尹相商王。皆有方书。以瘳民瘼。殆及后世。周有和缓。秦有扁鹊。汉有仓公。魏
有华佗。宋有徐文伯。唐有孙思邈。又皆神奇出人意表。背望踵蹑。代不乏人。自兹以往。其妙不传。间有能者。
仅可一二数。何古人精巧如是。而今人之不逮也。予尝思之。古人以此救人。故天畀其道。使普惠含灵。后人以
此射利。故天啬其术。而不轻畀予。无足疑者。余年十一。连遭家祸。父以时疫。母以气中。百日之间。并失怙
恃。痛念里无良医。束手待尽。及长成人。刻意方书。誓欲以救物为心。杳冥之中。似有所警。年运而往。今逼
桑榆。谩集已试之方。及所得新意。录以传远,题为普济本事方。孟启有本事诗。杨元素有本事典。皆有当时事
实。庶几观者见其曲折也。余既以救物为心。予而不求其报。则是方也。焉得不与众共之。
孝忠跋曰。上许知可本事方。并目录制度。共十二卷。是书一方一论。切病证。而用之蠲 起死。有非常之
功。如
言气厥不可作中风候。益肾用滋润之药。五虫能杀人。及区别肠风脏毒虫痔不同。皆所以破后人之疑误。至于论
说伤寒两卷。尤发明仲景指意。善用之者。如以是论扣是锁。一一契合。无毫厘差。山阳范应德先生盖知可高
弟。深得其法。孝忠童稚。尝从授书。见其切脉用药。不与今医者相似。家叔与之游。此方所从发也,后刊板武
昌。苦无善本。以正讹谬。及归老HT 山。意颇阙然。因孝忠侍见。屡及之。欲更定而不可。岁且一纪。孝忠来宦
夷陵。有蜀人刘奇者。老于医。砭艾尤工。诵经络如流水。遂相与许证甚悉。又从鄂渚刘君邦佐参考焉。问其所
未知。释其所可疑。于是为备制度炮炙。各疏其下。方证 穴。有而未具者。附益之。凡六十有一。又校定字画。
增者二百二十有四。减者六。乙者七。正其误者。三百三十有四。锓木家塾。于以成叔父之志。夫许氏之本心。
冤其亲之陨于医。发愤此书。济世而不求其报。用意到。故无一不可用者。后之人。络脉证侯之不分。新陈寒凉
之无别。精粗毕用。炮制非法。而于书有疑焉。是不可与言也。淳熙乙巳五月旦日。孝忠读书。
陈振孙曰。本事方十卷。维扬许叔微知可撰。绍兴三年进士。第六人。以药饵阴功。见于梦寐。事载夷坚志。
晚岁取平生已试验之方。并记其事实。以为此书。取本事诗词之例以名之。
四库全书提要曰。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宋许叔微撰。叔微字知可。或曰扬州人。或曰昆陵人。惟曾敏行独
醒杂志。作真州人。二人同时。当不误也。绍兴二年进士。医家谓之许学士。宋代词臣。率以学士为通称。不知
所历何官也。是书载经验诸方。兼记医案。故以本事为名。朱国祯涌
幢短剧。载叔微尝获乡荐春闱。不利而归。舟次平望。梦白衣人勤学医。遂得卢扁之妙。凡有病者。诊候与药。
不取其直。晚岁取平生已试之方。并记其事。实以为本事方。取本事诗之例以名之云云。即指此书。然考独醒杂
志。叔微虽有梦见神人事。而学医则在其前。不知国祯何本也。叔微于延医之术。最为精诣。故姚宽西汉丛语。
称许叔微精于医。载其论肺虫上行一条。以为微论。其书属词简雅。不谐于俗。故明以来。不甚传布。此本从宋
椠钞出。其中凡丸字皆作圆。犹是汉张机伤寒论。金匮要略旧例也。国祯又记叔微所着。尚有拟伤寒歌三卷。凡
百篇又有治法八十一篇。及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翼,伤寒论二卷。辨类五卷。今皆未见传本。疑其散佚矣。
〔类证普济本事方后集〕十卷 存
〔亡名氏治病须知〕书录解题一卷 佚
陈振孙曰。不知名氏。专论外证。以用药之次弟。为不能知脉者设也。
〔张氏(致远)瘴论〕宋志二卷 佚
宋史本传略曰。张致远。字子猷。南剑州沙县人。宣和三年。中进士第。宰相范宗尹荐其才召对。擢为枢密
院计议官。建寇范汝为已降犹怀反侧。而招安官谢向陆棠受贼赂。阴与之通。致远谒告归知其情。还白执政。请
锄其根 。于是捕向棠。及制置司属官施宜生付狱。诏参知政事盖庾。为福州宣抚使讨贼。韩世忠副之。辟致远
为随军机宜文本。贼平。除两浙转运判官。改广东转运判官。招抚剧盗曾衮等。贼众悉降。绍兴四年。以监察御
史召。未至。除殿中侍御史。五年。除户部侍郎。进吏部侍郎、寻复为户部侍郎。除
给事中。寻以老母丐外。以显谟阁待制。知台州。朝廷以海寇郑广未平。改知福州。六年八月。广等降。致远选
留四百人。置营城外。余遣还业。复遣广讨他郡诸盗。数月悉平。八年正月。再召为给事中。出知广州。寻以显
谟阁待制致仕。十七年卒。年五十八。致远鲠亮有学识。历台省侍从。言论风旨。皆卓然可观。
〔郑氏(樵)鹤顶方〕宋志二十四卷 佚
郑樵曰。五六年。为天文地理之学。为虫鱼草木之学。以虫鱼草木之所得者。作尔雅注。作诗名物志。作本
草成书。作草木外类。以方书之所得者。作鹤顶方。作食鉴。作采治录。作畏恶录。(夹 遗稿上皇帝书。)
〔温氏(阙名)舍人方〕宋志一卷注曰。不知人。佚
〔卓氏(伯融)妙济方〕宋志一卷 佚
〔亡名氏备用方〕宋志二卷注曰。岳州守臣编。不著名氏。佚
〔吴氏(得夫)集验方〕宋志七卷 佚
〔张氏(永)卫生家宝〕佚
绍兴府志曰。张永。洛阳人。以医术为翰林医学。与太医令李会通同时。先时会通治官中疾。用煎剂弗效。
永议为散进之。即愈。诏擢会通为驻泊郎。会通奏功由于永。因同授驻泊郎。行八。人呼为八伯驻。扈从高宗南
渡。因家余姚。后登进士。积劳至礼部尚书。学士所着。卫生家宝。及小儿方。传于世。子孙精医者甚多。皆以
驻泊为名。
〔王氏(俣)编类本草单方〕宋志三十五卷 佚
陈振孙曰。本草单方三十五卷。工部侍郎宛邱王俣硕父撰。取本草诸药条下单方。以门类编之。凡四千二百
有六方。
陈造跋曰。一则专。多则杂。事物皆尔。况药之用于病乎。予幼多疾。好穷药性。尝用香附子。用木贼。用
露蜂房。皆一再验。其法尽载本草书。人顾不熟读之尔。思欲会蕞撷揽。以应须者。未暇也。不意此惠术有先之
者。是书板在四明。予宰定海。首得之。列为三十五卷。始于服饵。终于妇人小儿。杂疗法亦备矣。然条分类别。
一阅可见。益知异人世不乏。才贤有识。所在有之。装校藏秘。不惟自卫。旁济酬其夙心。而不假编集之劳。晏
享此利。绍兴辛亥十一月朔书。书之何。志喜也。(江湖长翁集)
〔何氏(称)经验药方〕宋志二卷 佚
陈振孙曰。何氏方二卷。太常博士括苍何称德杨撰。
〔洪氏(阙名)集验方〕(医藏目录。作洪遵。澹寮方。作洪内翰迈。朱氏集验方。作洪迈。)宋志五卷注
曰。不知名。佚
陈振孙曰。集验方二卷。鄱阳洪氏。
〔莫氏(伯盛)方〕书录解题一卷 佚
陈振孙曰。刑部郎中吴兴莫伯盛致道刻博济方于永嘉。而以其家藏经验方。附于后。
〔李氏(朝正)备急总效方〕宋志四十卷 佚
陈振孙曰。备急总效方四十卷。知平江府溧阳李朝正撰。大抵皆单方也。
〔孙氏(绍远)大衍方〕书录解题十二卷 佚
陈振孙曰。朝散大夫孙绍远稽仲撰。凡药当豫备者。四十九种。故名大衍。所在易得者不与焉。诸方附于后。
〔钱氏(竽)海上方〕宋志一卷 佚
书录解题曰。海上方一卷。不著名氏。括苍刻本。馆阁书目有此方。云。干道中知处州钱竽编。
〔李氏(观民)集效方〕宋志一卷 佚
陈振孙曰。集效方一卷。南康守李观民集。
〔陈氏(言)根据源指治〕六卷 佚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志六卷(按通行本。分作十八卷。)存
自序曰。余绍兴辛巳。为叶表弟(桷)伯材。集方六卷。前叙阴阳病脉证。次及所因之说。集注脉经。类
分八十一门。方若干道。题曰根据源指治。伯材在行朝得书。欲托贵人刊行。未几下世。遂已。淳熙甲午。复与友
人汤致德远庆德夫。论及医事之要。无出三因。辨因之初。无逾脉息。遂举脉经曰。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
人迎。右为气口。盖以人迎候外因。气口候内因。其不应人迎气口。皆不内外因。傥识三因。病无余蕴。故曰。
医事之要。无出此也。因编集应用诸方。类分一百八十门。得方一千五十余道。题曰三因极一病源论粹。或曰。
现行医方山积。便可指示。何用此为。殊不知晋汉所集。不识时宜。或诠次混淆。或附会杂糅。古文简脱。章旨
不明。俗书无经。性理乖误。庸辈妄用。无验有伤。不削繁芜。罔知枢要。乃辨论前人所不了义。庶几开古贤之
蹊径。为进学之 。使夫见月忘指可也。于是乎书。青田鹤溪陈言无择序。
陈振孙曰。三因极一方六卷。括苍陈言无择撰。三因者。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其说出金匮要略。其所述方
论。往往皆古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