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犹太商人羊皮卷 >

第25章

犹太商人羊皮卷-第25章

小说: 犹太商人羊皮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米歇尔”成了一种优质品的标记——一件“圣米歇尔”牌衬衫是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所能买到的最优质的商品。    
    马克斯—斯宾塞百货公司不但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还提供最好的服务。该公司的售货员的礼貌服务,在素以彬彬有礼闻名的英国成为一个典范。西蒙和西夫在挑选职员时,就像挑选所经营的商品一样一丝不苟,这样,真正使公司成了“购物者的天堂”。    
    西蒙和西夫在让顾客满意的同时,还做到了让职工也满意。他们对职工要求极高,但为职工提供的工作条件在全行业中也属于最好的,职工的工资也最高,还为职工设立保健和牙病防治所。由于这些优越条件,马克斯—斯宾塞百货公司被人称为“一个私立的福利国家”。    
    西蒙和西夫为顾客和职工想得这么周到,公司的经营情况又如何呢?马克斯—斯宾塞百货公司被普遍认为是国内同行业中最有效率的企业,并吸引来大量的投资者。    
    与马克斯—斯宾塞百货公司同为百货零售企业的希尔斯•;罗巴克百货公司采取的也是同样的经营宗旨,甚至在对待顾客和职工的优惠方面更有过之,并将这种恩泽施向整个社会,做到了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共存。    
    朱利叶斯•;罗森杰尔德是通过投资而担任希尔斯•;罗巴克公司总裁的,他是一个德国移民的儿子,曾在叔叔的百货公司工作。后来希尔斯•;罗巴克公司融资的时候,他以37500美元的投资,约占融资总额的1 4,进入公司董事会。1910年担任公司总裁,也就是公司的创立人理查德•;希尔斯退休的时候,罗巴克百货公司已成为北美最大的企业之一,每年收益为5亿美元。    
    罗森杰尔德也以价廉物美为其经营宗旨。公司销售的商品有许多都是企业集团自行生产的,因此成本可以降低,而质量也得到了保证,但希尔斯•;罗巴克百货公司的真正本钱,还是罗森杰尔德制定的一条规定:不满意,可以退货。这条商业最高道德的最实在的体现,现在已经是许多商店的标榜,但在当时却是闻所未闻的。罗森杰尔德就是第一个将商业信誉提到了这样高度的人。    
    希尔斯•;罗巴克百货公司以其商品质量、价格、信誉和对市场的精确预测,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公司的商品目录在罗森杰尔德逝世前已发行了4000万册,几乎每个北美家庭都可以见到。观察家认为,这一连续出版的商品目录几乎构成了北美的一部社会史,从中可以探视到人们审美趣味和愿望的发展,而这种发展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希尔斯•;罗巴克公司预测到、甚至造就的。    
    希尔斯•;罗巴克百货公司经营良好,盈利丰厚。罗森杰尔德最初投资37500美元,30年后其资产达到了1.5亿美元。在这样的财力支持下,罗森杰尔德广泛从事慈善活动,他曾为28个城市的“基督教青年联合会”和南方的一些贫困地区建立乡村学校提供资助,为解决芝加哥黑人的住房问题出资270万美元。另外,他还分别向芝加哥大学、芝加哥科学和工业博物馆捐赠了500万美元。1917年,他创立了拥有3000万美元基金的“朱利叶斯•;罗森杰尔德基金会”,并规定基金的本利必须在他去世之后的25年内用完。    
    犹太商人笃信一个信条:犹太人生活在哪里,就应该在哪里生根。他们不但诚信经商,更与非犹太人和谐相处,甚至用自己的财富和实业去帮助和庇护犹太同胞或非犹太人。他们相信,只有以诚相待,取信于人,犹太人才会拥有朋友,而不是到处树敌;而惟其如此,犹太民族的复兴才会真正成功。    
    《羊皮卷》指出:金钱是商人经济的担保,而品德是信誉的担保。说到经商成功,人们常常最先想起的是:聪明、勤奋、机遇等等。然而人们不会想到,有时品德却在不经意之间决定了一切。    
    法国银行大王、犹太人莱菲斯特年轻时有段时期因找不到工作赋闲在家。有一天,他鼓起勇气到一家大银行找董事长求职,可是一见面便被董事长拒绝了。


第三部分 缔约立富规则的魅力

    他的这种经历已经是第10次了。莱菲斯特沮丧地走出银行,不小心被地上的一根大头针扎伤了脚。“谁都跟我作对?”他愤愤地说道。转而他又想,不能再叫它扎伤别人了,就随手把大头针捡了起来。    
    谁想,莱菲斯特第二天竟收到了银行录用他的通知单。他在激动之余又有些迷惑:不是已被拒绝了吗?    
    原来,就在他蹲下拾起大头针的瞬间,董事长看在了眼里,董事长根据这件小事认为这是个谨慎细致而能为他人着想的人,于是便改变主意雇佣了他。    
    莱菲斯特就在这家银行起步,后来成了法国银行大王。    
    莱菲斯特的机遇表面上只因拾起一根针,是偶然之事。但实际上是他可贵的品格给了他成功的可能,所以培养良好的品格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孩子们必须知道的三件事:谁是领导,什么是原则,将由谁来执行这些原则。”    
    ——《羊皮卷》    
    犹太人是最讲究契约和规则的民族,如果没有契约规则也就没有了犹太人。《圣经》上详细记载了上帝耶和华和犹太人之间的契约和规则关系:上帝说犹太人是他从万民中挑选出来的,要犹太人做他的“特选之民”。耶和华对犹太人显身说:“我是全能的神,当你在我面前做完人,我就与你立约,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这样一来,规则也就形成了,即犹太人要做完美的人,听从上帝的安排,并信奉他作为世间惟一至高无上的主。而规则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无论是上帝还是犹太人都不能违背契约。由于犹太人后来违反了契约,上帝十分生气,于是就发洪水惩罚他们。等洪水退了,上帝就降下彩虹作为这次契约的见证,而犹太人也要遵守这个规则,那就是凡犹太男人出生的第八天必须施以割礼作为遵守规则的见证。如果,他不同意就是违反规则,那上帝就可以把他“从万民中剪除”。    
    因此,犹太人特别讲究规则和契约,他们认为契约是人能够存在的理由和根据。他们做事情也就形成了这样的习惯,无论是什么事情有了契约,形成了规则,他们就觉得十分地放心、保险,倘若没有形成合同,也没有规则,那样即使条件再优惠,他们也绝对不会做的。    
    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大早牛奶店就排起了长龙一样的队伍,他们都要购买热的鲜牛奶。大家都在等候按次序购买的时候,迈克来了,他一来就挤进了队伍。排在最后面的犹太青年约翰觉得不可容忍,于是想搞个小恶作剧。于是他跑了过去,突然一把拉下迈克的帽子,然后又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他把胳膊放在身后,高举起帽子,笑嘻嘻地对迈克喊:“伙计,你的帽子都在排队,你还不来排队吗?”    
    这就是犹太人的规则意识,他们自己不违反规则,也不容许别人随意地践踏大家形成的规则。    
    为什么非要有一个规则呢?可以随便找出一个事例来说明。    
    有一辆拥挤的公交车驶来,进了站台,车门打开,大家于是一窝蜂似的往上涌,结果,年轻力壮的人挤在了前面,而年老体弱的被挤在了一边。车上的人们十分着急却由于上车的人挤得太厉害而无法下去,而下面的人因为车门被堵而无法上去,无数人的脚被踩,无数人的东西被挤坏,经过很长时间的喧闹,车才勉强开动。大家纷纷叫着、骂着,整个车站一片混乱。这是一个没有规则的车站通常出现的一幕,而在一个规则存在的车站,情况就大不一样,所有的人都在安静地等待,车来了,大家按照先下后上的规则就可以有序地上下车,而上车的人们可以排成队伍按先来后到的次序上车,大家为年老体衰的人让座,车厢里整洁有序。这就是规则带给人们的方便。    
    正是规则意味着井然有序的活动,保证了整个活动的高效率,因此才需要高度地崇尚规则的意识。    
    犹太人在生活中讲究规则,到了商务上,他们也同样地重视规则,典型的例子就是犹太人在经营的时候,决不偷税漏税,也极少做违法的事情。在犹太人看来,偷税漏税是可耻的行为,是一件让人痛恨的事情。犹太人说商人和国家是有规则的,国家提供了经营的条件和管理的责任,那责任的另一方商人就应该履行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交纳赋税。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这样的规则,那么这个国家就不会存在。这个社会和国家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大家都遵守了这样的规则的缘故。    
    但是,在商业活动中,总有被偷或被骗、别人赖帐的时候,那么让我们来看犹太人如何机智地应对这种情况。    
    有个犹太商人来到一个市场里做生意,当他得知几天后这里所有商品大甩卖时,就决定留下来等待,可是,他身上带了不少金币,当时又没有银行,放在旅店也不安全。    
    经过反复思付,他独自来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就在地里挖了一个洞,把钱埋藏起来,可是当他次日回到藏钱的地方时,他发现钱已经丢了。他呆呆地站在那里,反复回想藏钱的情景,当时附近没有一个人啊,他怎么也想不出钱是怎样丢的。    
    正当他纳闷之际,无意中一抬头,发现远处有间屋子,可能是这家屋子的主人正好从墙洞里看到他埋钱了,然后,将钱挖走。那么,怎样才能把钱要回来吧?    
    经过认真考虑,他去找那屋子的主人,客气地说道:    
    “您住在城市,头脑一定很聪明,现在我有一件事想请教您,不知是否可以?”    
    那人热情地回答说:“当然可以。”    
    犹太商人接着说道:“我是来这里做生意的外地人,身上带了两个钱袋,一个装了800金币,一个装了500金币,我已把小钱袋悄悄埋在没人的地方。但不知道这个大钱袋是交给能够信任的人保管呢,还是继续埋起来比较安全呢?”    
    屋子的主人答道:“因为你是初来乍到,什么人都不该相信,还是将大钱袋一块埋在藏小钱包的地方吧。”    
    等犹太商人一走,这个贪心不足的人马上取出偷来的钱袋,立刻放在原来的地方。这下可把躲藏在附近的犹太商人高兴坏了,等那人一走,马上将钱袋挖了出来,一溜烟跑了。    
    这个犹太商人能够将落入别人口袋的东西又拿回来,手段确实高明。因为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贪心,且贪欲无限膨胀,要让小偷把钱交出来,只能激起其更大的贪心,这个犹太人的机智就在于巧妙地利用了人的这种心理。    
    因此,一切的违法活动,都是对规则的破坏和挑战,是决不可饶恕的错误。于是犹太人在经商的时候,极少发生这样那样的违法犯罪活动,他们的犯罪率之低是世界罕见的。    
    犹太人会搞投机,但是他们的投机都是在国家许可范围内的,因为没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条文就不算是违法。既然没有明文规定那就是默认与许可,犹太人就会抓这样的机会。而明目张胆地犯罪,就是直接地破坏,所以,尊重规则和契约的犹太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在一个企业中最有效的管理莫过于那些通行的规则和惯例,通常我们叫它制度。    
    有一个犹太人管理一家很大的公司,但是大家看到他显得十分轻松,他经常出去考察,他不无自豪地说:“我的公司即使我一年不回来,大家也会干自己的事情,公司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这就是规则的魅力。


第三部分 缔约立富知识发富

    前苏联成功地进行了载人火箭飞行之后,法国、德国、以色列等各国也着手拟订了一系列的月球旅行计划,一切设备都造完了,下一步就是挑选宇航员了。    
    招考人员先问应征的德国人,他在什么待遇下才肯参加太空飞行。    
    德国人回答:“我要3000美元,1000美元给妻子,1000美元作为购房基金,1000美元自用。”    
    下面的法国人回答:“我要4000美元才干,1000美元给我妻子,1000美元归还购房贷款,1000美元给我的情人,还有1000美元留着自己用。”    
    犹太应征者说:“给我5000美元我才干,1000美元给你,1000给我,其余的3000美元雇佣德国人开太空船。”    
    德国人和法国人都是要自己去驾驶火箭,而犹太人却不会亲自去干这些事情,他们只是在自己的头脑里盘算一番,然后让别人去干就可以了。因为犹太人拥有的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头脑,他们明白作为商人是不需要自己去干那些技术性的活儿的,技术性的活还是留给那些精通它们的德国人和法国人吧。


第三部分 缔约立富赚钱靠真智慧

    “宁可变卖所有的财产,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为了娶得学者的女儿,就是丧失一切也无所谓。”    
    ——《羊皮卷》    
    对知识的无限渴望,将知识视做财富,或许是犹太民族成为世界上优秀民族的重要原因。知识固然是劫不走的财富,但它毕竟不是真正的实实在在的财富,要将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财富就要靠智慧,智慧就是运用、掌握、驾驭知识的能力。知识是后天习得的,而智慧更体现在潜移默化的民族特质当中。一个人或许学识渊博,但他不一定是智者。就像一个古代的智者,他懂得的知识肯定不多,但他是智者,而我们不是。    
    犹太民族很懂得智慧与知识的区别。在他们看来,只有你能够创造财富,你才懂得智慧,也就是说能赚钱才是真智慧。如果你是个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可你却不能用你学到的知识去赚钱,那你顶多就是个学富五车的学者,但不是智者。相反,如果你是个穷光蛋,也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你能够靠自己的本事一夜间成为富翁,犹太人肯定会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他们认为你真正拥有了赚钱的智慧。    
    有一位犹太人,病危临终之际,立下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全部兑换成现金,用这些钱买一张高级的毛毯和床,然后把余下的钱放在我的枕头里面,等我死后再将它们一同放进我的坟墓,我要带这些钱到天国去。”    
    富翁死后,亲人依遗嘱准备将死者所有财产换得的现金一同埋进他的坟墓,这时,他的一个朋友觉得这样太可惜,就灵机一动,飞快地掏出支票和笔,签下了同等的金额,撕下支票,放入棺材。他轻轻地对死者说:。    
    “伙计,金额与现金相同,你会满意的。”    
    许多人拥有智慧,但是他们的智慧都没有用来创造价值,所以他们始终是十分贫困的。学者应该运用自己的知识来获得智慧,而且应该学习那些真正的智慧,可以赚钱的智慧。智慧可以分为死的智慧和活的智慧,而死的智慧是没有用的智慧。    
    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人都很聪明,但是惟有犹太人是最能够运用智慧的,因为他们知道怎样把自己头脑中的智慧变成他们手中的金钱,这就是犹太人的过人之处。他们对知识的崇拜和敬爱之情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因为这些知识不仅仅显示他们的博学,最关键的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