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职场特洛伊 >

第2章

职场特洛伊-第2章

小说: 职场特洛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嘉诚以其独道的眼光,遵循价值规律,人舍我买,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二部分明察秋毫(图)

(图5-1)    

    智力考场:     

    见图5…1,将图上半部分的4部分图分拆开来,平移到下面,每一部分完全相同,组成一个新图,仔细观察,新组成的图怎么比原来的图少了一块呢?     

    指点迷津:     

    仔细看图上半部分的那两个三角形,红色三角形两边之比为8:3、绿色三角形两边长之比为5:2。因此,红色三角形与绿色三角形两边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并不相等,大三角形的弦并不是一条直线。上图的三角形是略向上凸出的,而下图是略向下凹陷的。二者细微的差距很难发现,人们常常把它们看成一条直线,这是一种错觉。也就是说上图整体上不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积少成多,所以下图就少了一个小方块。     

    益智悟语:     

    人们通常会对常见的事物,熟视无睹。敏锐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所忽视的种种细节,琢磨这些细节往往可以使人眼前一亮,发现前所未有的新领域。普普通通生活中获取的大量素材,通过分析和判断,从中获得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和社会主流的东西,更能够成为成功的催化剂。     

    案例链接:     

    有一个单位要招聘电脑打字员。在人才交流中心的招聘会上,有许多中专、职高毕业的女孩子慕名而来。公司负责招聘的人大声喊:“不要拥挤,不要拥挤!每个人都有机会。大家明天早上八点钟带着你们的简历到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来,我们经理将接待大家。”大家听后都赶紧回家把自己的简历仔细修改、美化了一番。     

    第二天,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里挤满了来应聘的女孩。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说,我们公司的经理就在里面,大家按照先后次序进去把各自的简历交上去,然后到隔壁的休息室等待面谈。女孩们依次走到里面,把她们的简历递交上去。经理在那里笑眯眯地接着,不时向大家点头示意。细心的女孩子发现,经理一份份地接着简历,并不翻看里面的内容,而是稍稍闪身,在每一份简历上都作了标记。奇怪,经理在干什么呢?什么意思?大家心里有点嘀咕。     

    在休息室里等了大约只有十几分钟,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进来说:“让大家久等了,现在我念一下参加复试的名单。”     

    念到名字的欢欣鼓舞,没有被念到的,伤心而去。等到人基本都走了,一个落选的女孩子走了过来,满脸疑惑地问:“你们到底是以什么标准来选的呀?这么快就有答案了。”     

    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笑了:“您能够问已经很不错了,请进来,我们经理可以和您谈谈。”     

    人力资源部经理听了她的问题微笑着说:“刚才我看你们简历的时候,趁机仔细观察了你们的指甲。指甲长长的,肯定不是认真工作的,因为打字要天天敲键盘,是要磨损指甲的。所以,还有比指甲更能说明一个打字员的工作情况的吗?”真正能展示一个人才华和素质的,往往就是细节。而细心地关注细节,也是职业经理人的成功秘诀之一。


第二部分穿越假象(图)

    智力考场:     

    

    仔细观看下面的图形(图6…1),它是三角形吗?     

    

(图6…1)     

    

    指点迷津:     

    猛然一看是个三角形,可仔细看,它和真正的三角形有区别:三角形的观念是基于平面建立的,这个图形的三条边根本不在一个平面上,可以想像为是一个三角形扭曲了。它与三角形非常像,成为迷惑假象。     

    益智悟语:     

    面对五光十色、纷繁复杂的现象,人们往往走马观花,不加深究。其实,现象中不仅有表现事物本质的真像,更有各种假象,而假像往往更加吸引人,更加美好。敏锐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避开假象的陷阱。     

    案例链接:     

    中专毕业的小明怀着对大城市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来到了北京。然而现在大学生在北京找工作都不容易,更何况中专毕业生!小明数次参加招聘会都因为学历的限制空手而回。眼看着自己的积蓄已经不多,小明抱着最后一搏的希望,又来到了一场招聘会。会场人山人海,用摩肩接踵都不能形容其数量之多,但是一家著名的外资公司台前却相当冷清,和会场的气氛很不融洽。     

    小明好奇地走上前去。这家公司的招聘条件的要求非常惊人:“本公司招聘销售人员5名,要求:重点大学硕士以上学历,英语六级,理工科,同时需具有3年以上IT业销售经验。”条件这么苛刻,当然很少有人应聘了。     

    小明想了一下自己的条件,哎,真没有一样符合的,可是暗自思量:这个职位自己也能干得了。况且这次再没有收获就只有回家乡了,小明把心一横,决定厚着脸皮上去试试!     

    

    “请问我可以试试吗?”正在低头看报纸的招聘人员抬起了头,“嗯,你是哪个大学的?学什么专业?”小明的脸刷地就红了,说话都有点哆嗦,但是他还是勉强镇静下来,“我不是大学毕业的,是中专毕业,学的是计算机。我想做销售工作,我的专业够做销售的,不会有问题。我喜欢这份工作。”招聘人员看看他,又问:“你从事过销售工作吗?你怎么知道自己喜欢,而且能够胜任?”“万事开头难,所以我有信心面对任何困难。”     

    负责招聘的人笑了,竟然接过了简历:“下周一来参加面试。”小明激动得差点晕倒,这可是第一个让他参加面试的公司呀,而且是家大公司。     

    等到了周一,小明精神抖擞地到了公司。这是一个高级办公楼,转来转去他都要晕倒了。终于他看到一个房间的门牌上写着人力资源部,他赶紧敲敲门。里面的人喊:“进来。”小明推门进去,看到两个人正躺在沙发上,跷着二郎腿,吞云吐雾呢。小明赶紧问:“请问您这是公司招聘的地方吗?”     

    其中一个男子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有气无力并且是不耐烦地说:“不是!走错了!”     

    小明赶紧退了出去。到了门外,四处又找了半天,最后又兜了回来,因为他看到有路标就是指的这里。小明又敲了敲门,里面喊:“进来!”“你怎么又来了?”     

    “我看到指示就是您这里负责招聘面试。”     

    “招够了,不要了,你回去吧。”     

    “可是招聘会上你们的工作人员让我来面试的,怎么也要给我一个面试的机会呀。”     

    “不好意思,已经满了,以后吧,以后优先想到你。”     

    “可是既然让我来了,给我一个机会吧,我会成功的。”     

    “你还真能坚持,别等了,经理都走了。”     

    “那我等他回来。”     

    “嗯,那给你一个惊喜,你处理一下手边的事情,尽快上班,最迟两周之内吧。”     

    “啊,不面试了?”     

    “刚才就是面试。你通过了,小伙子。”刚才还一副懒洋洋的面容的人,突然显得精神焕发、相当干练的样子。他就是人力资源部经理。在小明之前已经有6个人被这样打发走了。     

    人力资源部经理语重心长地对小明说道:“刚才那些苛刻的条件不过是公司故意设置的迷魂阵,公司要看看有多少人能不被假象所迷惑,勇于挑战门槛,拥有很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因为作为一名销售代表,要和形形色色的公司、形形色色的商人打交道,必须有勇气去敲开对方的门,识破对方设置的种种假象。”


第二部分牛顿的忠告(图)

    智力考场:     

    有三个人去住旅馆,住三间房,每一间房10元,于是他们一共付给老板30元。     

    第二天,老板觉得三间房只需要25元就够了,于是叫小弟退回5元给三位客人,谁知小弟贪心;只退回每人1元,自己偷偷拿了2元,这样一来便等于那三位客人每人各花了9元, 于是三个人一共花了27元,再加上小弟独吞了2元,总共是29元。可是当初他们三个人一共付出30元,那么还有1元呢?     

    指点迷津:     

    怎么会30元变成了29元呢?其实,当房东将5元退回后,房钱应该是25元。三个房客每人9元,一共是27元,减去小弟偷偷拿去的2元,正好也是25元。     

    益智悟语:     

    “问题远没有想像中的复杂。”几百年来,人们一直传诵着牛顿的忠告。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却不断地重复着这个错误。让“芦苇海”吞没勇气的大有人在。生活是多样的,但确实是简单的。在很多情况下,把问题看得简单反而能帮助我们推倒很多横在成功路上的壁垒。     

    案例链接:     

    有一家合资娱乐公司,修建了一个大型游乐园,位于繁华都市的东部,规格很高,是市内最大的综合游乐场之一。它的修建用时长达5年,耗资1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达300亩,是一座老少咸宜的游乐中心。     

    这个游乐园是一座主题游乐公园。园中的一切,从环境布置到娱乐设施都集中表现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主题。在主题公园中,设有中心广场、小朋友世界、海底世界、未来世界。人们一会儿退到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一会儿又走进想像中的未来世界;一会儿坐在中国的万里长城烽火台中,一会儿又来到神秘的埃及金字塔下;一会儿在广阔的海底世界漫游,一会儿又在辽远的太空中翱翔。不管游客走到哪里,总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这个游乐园不仅是个游乐场,同时又是一个旅游中心。游客来此还可以到附近的海滩游泳、滑水、驾帆船,到深海捕鱼,乘小飞机升空,或是参观附近的名胜古迹。这些丰富多彩的节目,给这个游乐园更增添了几分魅力。     

    但设计者们却遇到了巨大的难题:设施这么多,范围这么大,园中的道路怎样设计才更合理,更容易为游人所接受呢?游乐园聘请了许多著名设计公司包括国家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来设计,结果都不能令人满意。每个专业人士都在想:我到底该怎么设计呢?日子一天天过去,道路的设计工作毫无进展,时间的流逝让人痛心不已。公司决定向社会招标,重奖30万求道路方案。30天过去了,雪片般的参与设计方案到来,评审者总是无奈地摇摇头,一次次从满怀希望到极度失望。     

    这一天,评审委员会收到一封信。这封信没有给出结构复杂的设计图,而是写得很短,寥寥几行:“游乐园叔叔阿姨们,我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喜欢去游乐园玩。听爸爸妈妈说你们在征集游乐园的道路方案,我问了爸爸妈妈才知道原来就是想修路让大家走到各个好玩的地方。游乐园的叔叔阿姨们只要不修路,种上草,让大家随便走,过几个月,看看人们自己怎么走的,哪里的草被踩平了,就照着那个路线修。人们都会选好走的路走的。”     

    这个游乐园依照孩子的话最终修建了游乐园内的各条路,每年都要吸引游客近2000万人次。人们走在这些路上,都夸赞路设计得好,丰富而有趣,便捷而舒适。


第二部分南辕北辙(图)

     

    智力考场:     

    有一位老先生,对书颇有感情,经过多年积累,藏书甚丰。老先生在两个小镇中间的位置买下一片地,请能工巧匠修了一座漂亮的藏书楼,楼中保存大量书籍。藏书楼下有一条东西方向的路。要是直接从藏书楼下走过,两个小镇的距离很近,但要是绕道走则很远。因为地是老先生买的,老先生又喜欢安静,所以他有个特别的规定:在他的这片地上,就是在藏书楼这里,看到从哪个方向来的人就把那人送回到哪个方向。比如,他看到一个人从南往北走过藏书楼,就把那个人送回到南方,相反亦然。老先生每8分钟出来一次,过老先生的藏书楼需要10分钟。现在有个人有急事要从北向南到对面的小镇去,该怎么通过这座藏书楼呢?     

    指点迷津:     

    过藏书楼的时间有限,想在规定时间里过藏书楼很难实现。不防换个思路,从老先生的活动规律上想办法。想到了吗?     

    这个人先从北向南走向藏书楼,7分钟后马上掉过头来从南向北走。1分钟后老先生出来了,发现了他,由于他此时是从南向北走的,老先生以为他从南边出发的,命令他回到南边去。他利用老先生出没的时间规律很快就过了藏书楼。     

    益智悟语:     

    事物的运行有两种形式:在人的头脑中和在现实世界中。人们往往希望现实世界的运行能适应自己的思考,但是很多时候却适得其反。这个时候,反向的思考往往会让事情豁然开朗。当我们面临很难解决的问题时,逆向思维也许是最好的方法。     

    案例链接:     

    现在大商场打折几乎成为惯例,人们习以为常,不再被打动。     

    

    王鹏经营着一家中型的商场。面对顾客消极对待打折的心理,他仔细分析问题所在,开创了阶梯打折法,真是让人叫绝。他首先定出打折的期限,第一、二天打9折,第三、四天打8折,第五、六天打7折,第七、八、九天打6折,第十天打5折,第十一天打4折,第十二天打3折,第十三、十四天打2折,最后两天打1折。顾客只要在打折销售期间选定自己喜欢的任何一天去购物,都可享受到相应的折扣优惠。绝大多数商家都以为他的商品会在最后两天打1折的时候大量销售出去,必然赔钱。结果出乎人们的预料,第一天、第二天来的顾客不是很多,第三天就开始一群一群地来到商店,第五天打6折时客人就像潮水般地涌来抢购,以后就连日客人爆满,把全部商品都买光了。这种折扣销售比满街都是的“清仓存货大甩卖”的做法要漂亮成功得多。王鹏有效地抓住了顾客的心理;任何人都希望在打3折、2折最好是打1折的时候买到他所要的商品,然而那件东西并不能保证留到最后一天。王鹏早已经预料到这种结果,因为他充分地分析了市场和人的购买心理。


第三部分665次失败(图)

     

    智力考场:     

    某著名公司面试题:如果故事发生在现代,你认为愚公是应该移山还是搬家?     

    指点迷津:     

    回答搬家的全部都被拒之门外,因为公司认为选择搬家的没有锲而不舍的肯干精神只会投机取巧。     

    益智悟语     

    “失败是成功之母”。著名化学家欧立希经过666次实验,才发明了药物666。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永远不会有666的诞生。正确地面对失败,从失望中奋起,就会有另一个奇迹在黑暗中升起。     

    案例链接:     

    冯云是湖北某大学电子专业本科毕业生,10月初,冯云就开始为求职做准备。10月中旬,她参加了省有关部门举办的考试,拿到了中级文秘资格证书,然后又花300多元钱制作了近200份简历。     

    11月20日,湖北省首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武昌洪山体育馆举行。冯云抱着兴奋而又忐忑不安的心情赶去了。到了现场一看,求职者如潮水般涌动,每个摊位前都挤得密不透风。身材瘦小的冯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人缝里塞进去了8份简历。     

    回来后,冯云天天盼着有人打电话来通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