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五十年史-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不和谐音符背后的罪魁乃是日本帝国主义,这种殖民地伤痕应进行彻底的清算。
12五十年大事年表
1895年4月17日
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并规定条约批准互换后,两年之内,台湾人可选择居留或离开台湾,限满之后仍留台湾者,视为日本国民。
1895年5月8日
《马关条约》批准互换,台湾、澎湖宣告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895年5月10日
桦山资纪被任命为首任台湾总督。
1895年5月25日
台湾人民决意奉清抗倭,成立台湾民主国,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割台运动。
1895年5月29日
日本军队在台湾北部登陆。
1895年6月17日
桦山资纪在台北举行始政仪式,宣告日本在台殖民统治的正式开始。以后的每年6月17日为日本殖民者的法定纪念日:始政纪念日。
1895年12月30日
陈秋菊、林李成、林大北、胡嘉猷等举行台北大起义,开展反抗日本侵据台湾的武装游击斗争。
1896年3月30日
日本政府颁布法律第六十三号,赋予台湾总督军事、行政及立法三权,在台湾实施总督独裁统治。
1896年6月2日
桂太郎任台湾总督。
1896年6月14日
云林简义、柯铁起义,掀起台湾中部抗日武装斗争的高潮。
1896年10月14日
乃木希典任台湾总督。
1897年5月8日
台湾人国籍选择日来临,陈秋菊、詹振等义军攻入台北,表现出誓不作亡国奴的决心。
1897年5月27日
台湾设台北、新竹、台中、嘉义、台南、凤山6县,宜兰、台东、澎湖3厅,于必要处设办务署。
1898年2月26日
儿玉源太郎任台湾总督。
1898年3月2日
后藤新平任台湾总督府民政长官。
1898年6月20日
台湾设台北、台中、台南3县,宜兰、台东、澎湖3厅。
1898年7月3日
制定台湾地籍规则、台湾土地调查规则,全面展开全岛土地调查事业。
1898年8月31日
制定保甲条例,复活封建的保甲制度。
1898年11月5日
颁布匪徒刑罚令,残酷镇压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
1898年12月18日
林少猫抗日武装集团起义,进攻恒春。
1900年2月9日
中部起义领导者柯铁病死。
1900年3月11日
北部起义领导者简大狮在福建漳州被捕,押回台湾后不久被处死刑。
1900年12月10日
台湾制糖株式会社成立,为台湾近代化新式制糖企业之始。
1901年11月9日
改革台湾地方官制,撤销3县及各办务署,全台设24厅。
1902年5月30日
南部抗日首领林少猫一家被屠,日本殖民统治初期台湾人民抗日武装游击斗争告一段落。
1904年3月2日
颁布大租权调查委员会规程,逐渐取消大租权,确立小租户的单一土地所有权,以便厘清土地产权关系。
1904年3月11日
公布台湾公学校规则。
1905年5月29日
设立临时台湾户口调查部,6月8日颁布临时户口调查规则。
1906年3月4日
栎社成立。
1906年4月11日
佐久间左马太任台湾总督。
1909年10月25日
台湾改为12厅:台北、宜兰、桃园、新竹、台中、南投、嘉义、台南、阿缑、台东、花莲、澎湖。
1909年11月30 日
总督府宣布在台废除中国传统阴历。
1910年10月3日
颁布台湾林野调查规则。
1911年2月11日
台湾人组织的断发会在台北大稻埕开剪辫子。
1911年3月28日
梁启超抵台访问,在岛内知识界产生很大影响。
1912年2月25日
台湾总督府禁止台湾本岛人及中国人单独组织株式会社。
1913年1月20日
总督府宣布今后在政府的命令、告示等文件后将不再附中文译文。
1913年10月
罗福星革命事件发生,亦称苗栗事件。
1914年12月20日
日本明治维新元勋板垣退助与台湾士绅林献堂等共组台湾同化会,部分进步台人试图借同化会之名谋求平等及参政权,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民族运动于兹发端。
1915年5月1日
安东贞美任台湾总督。1915年8月
余清芳等领导西来庵事件,失败后被判死刑者数目惊人,长期成为压在台湾民众心头的阴影,亦暴露出日本殖民统治者的残暴。
1918年6月6日
明石元二郎任台湾总督。公布临时国势调查部规则,开展国势调查。
1918年7月
蔡惠如、林呈禄、彭华英等联络在东京的中国学生马伯援等成立声应会。
1919年1月14日
台湾教育令颁布。
1919年8月19日
修改总督府官制,将原“总督为亲任,以陆海军大将或中将充任之”改为“总督为亲任”,为以后武官总督向文官总督转变铺垫。
1919年10月29日
首任文官总督田健治郎上任。
1919年12月15日
桃园大圳举行开工典礼。
1920年1月11日
在东京的台湾留学生联合台湾士绅成立新民会,标志着台湾民族运动进入新阶段。
1920年4月10日
改革文官制度,废止佩剑。
1920年7月16日
新民会创刊《台湾青年》杂志,此为台湾民族运动喉舌《台湾民报》的前身。
1920年7月27日
实施地方制度改革,设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5州,台东、花莲2厅,台北、台中、台南3市,及47郡,155个街庄。
1920年11月5日
连横著《台湾通史》上册发行。
1920年12月16日
台湾“国势”调查之结果,全台总人口为3654398人。
1921年1月26日
严格限制两岸人员往来的《清国人台湾上陆条例》直至已是民国10年的这一天,才告取消,日本殖民者控制两岸交往之严厉于此可见一斑。
1921年1月30日
台湾议会设置请愿书向日本国会提出,林献堂等173人签署,要求设置由台湾人组成的台湾议会,有权决定台湾地方事务。
1921年10月17日
台湾文化协会成立,林献堂任总理,文化协会宗旨标榜为“助长台湾文化之发达”,实为台湾社会各阶级与阶层的联合反日统一战线组织。
1922年2月6日
公布台湾教育令,中等教育以上学校日台人教育体系双轨制基本取消。
1922年4月10日
《台湾青年》杂志改名为《台湾》。
1923年1月8日
颁布实施《治安警察法》,强化对台湾人的政治控制。
1923年4月6日
内田嘉吉任台湾总督。
1923年4月15日
《台湾民报》在日本东京发行,为旬刊。
1923年4月16日
日本皇太子裕仁访台,并给御用绅士辜显荣等授勋。
1923年7月15日
东京台湾青年会文化讲演团成立,7月23日在彰化开讲。
1923年11月8日
台湾公益会成立,辜显荣任会长,与台湾文化协会相对抗。
1923年12月16日
日本殖民者以违反《治安警察法》为由,进行全岛大检举,逮捕台湾议会期成同盟成员,蒋渭水等被捕入狱,此即震惊一时的治警事件。
1924年6月27日
公益会在台北召开有力者大会,商议对抗台湾文化协会的措施。
1924年7月3日
台湾文化协会在台北、台中、台南三地同时举行无力者大会,对抗有力者大会,支持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
1924年9月1日
伊泽多喜男任台湾总督。
1924年11月21日
张我军在《台湾民报》发表《糟糕的台湾文学界》一文,新旧文学之争开始进入高潮。
1924年12月20日
李应章等在二林庄成立农民讲座,台湾农民运动渐次开展。
1925年1月27日
林本源制糖会社蔗农选举代表与会社交涉提高甘蔗收购价格,维护蔗农利益。
1925年5月1日
凤山小作组合成立,台湾佃农组织起来对抗大地主随意退佃的行为。
1925年6月1日
台北市洋服工人成立洋服工友会。
1925年6月28日
二林蔗农组合成立,组合员约500人,李应章等为理事。
1925年7月12日
《台湾民报》改为周刊。
1925年10月21日
林本源制糖会社强制收割甘蔗,与蔗农发生冲突。23日日警大搜捕,史称二林事件。
1925年11月15日
凤山小作组合改称凤山农民组合,简吉任组合长。
1926年6月28日
台湾农民组合在凤山成立,简吉为委员长。
1926年8月16日
上山满之进任台湾总督。
1927年1月3日
台湾文化协会分裂,新文化协会指导方针更为激进。
1927年4月6日
高雄铁工场工人罢工。
1927年7月10日
台湾民众党成立。
1927年8月1日
《台湾民报》在台湾岛内发行。
1928年2月19日
台湾工友总联盟成立。
1928年4月14日
高雄浅野水泥厂工人罢工,抗议资方解雇工人领袖,要求改善工作待遇。
1928年4月15日
台湾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1928年6月16日
川村竹治任台湾总督。
1928年7月7日
总督府设立高等警察,监视台湾人民的思想及言行。
1929年1月13日
民族资本金融事业实体大东信托成立,林献堂为社长。
1929年7月30日
石塚英藏任台湾总督。
1930年1月2日
台湾民众党抨击总督府的鸦片政策,通电国际联盟。
1930年1月9日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教授矢内原忠雄的著作《日本帝国主义下之台湾》被禁止在台湾发售。
1930年3月29日
《台湾民报》改为《台湾新民报》。
1930年6月21日
《伍人报》创刊,后改为《新台湾战线》。
1930年8月23日
台湾地方自治联盟成立。
1930年10月27日
雾社起义爆发。
1930年11月
台湾共产党成立赤色总工会。
1931年1月16日
石塚英藏因雾社起义引咎辞职,2月4日太田宏政继任。
1931年1月27日
台湾共产党内部分成员组成改革同盟,党内斗争趋于激烈。
1931年2月18日
台湾民众党被总督府强制解散。
1931年8月15日
蒋渭水逝世。
1931年8月
台湾话文论展开。
1932年1月1日
《南音》半月刊创刊。
1932年3月30日
南弘任台湾总督。
1932年4月15日
《台湾新民报》正式改为日报,为台湾人经营的唯一汉文日报。
1932年5月27日
中川健藏任台湾总督。
1932年11月28日
总督府下令禁止开设汉文书房,台湾人不得公开学习中国语文。
1933年7月15日
《福尔摩沙》创刊。
1933年10月25日
台湾文艺协会成立。
1934年7月3日
辜显荣任日本贵族院议员。
1934年9月2日
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中止。
1935年4月1日
台湾总督府公布自治律令,修正台湾街庄制,11月正式进行半官选半民选的街庄议员的选举。
1936年6月17日
林献堂因祖国事件遭日本浪人殴辱。
1936年9月2日
小林跻造任台湾总督,提出皇民化、工业化和南进基地化三大政策目标。
1937年4月1日
《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新闻》、《台南新闻》等主要报纸废止汉文栏。《台湾新民报》于6月1日全部废止汉文记事。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全面展开,8月15日,台湾军宣布台湾进入战时状态。
1937年9月10日
设置国民精神总动员本部,开展皇民化运动。
1938年1月23日
台湾实施志愿兵制。
1938年4月1日
实施中日事变特别税令,开征新税,强化税收征管。
1938年5月5日
台湾实施国家总动员令。
1940年2月11日
颁布台湾户口规则修正,在台湾开展强制改换日式姓名运动。
1940年11月25日
发布台籍民改日姓名促进要纲,进一步强化改姓名运动。
1940年11月27日
长谷川清任台湾总督。
1941年2月11日
《台湾新民报》被改版为《兴南新闻》。
1941年3月26日
公布修正台湾教育令,废止公学校、小学校的区分,统一改为国民学校。
1941年4月19日
成立皇民奉公会,将台湾社会方方面面强制纳入皇民奉公体系,皇民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9日
中国对日宣战,公告废止中日间所有条约及合同,导致台湾割让的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包括在废止之列,收复祖国领土台湾成为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重大任务。
1942年12月
西川满、滨准隼雄、龙瑛宗、张文环等出席第一回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1943年2月17日
长崎浩、斋藤勇、杨云萍、周金波出席第二回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1943年5月21日
实施海军特别志愿兵制度。
1943年11月13日
台湾文学奉公会在台北召开台湾决战文学会议,会后推动作家深入地方,创作决战文学。
1943年11月27日
《开罗宣言》发布,国际社会公告日本以武力从中国非法掠夺去的台湾、澎湖群岛必须归还中国。
1944年3月
进一步强化新闻管制,将岛内《台湾日日新报》、《兴南新闻》、《台湾日报》、《高雄新报》、《台湾新闻》、《东台湾新闻》合并为《台湾新报》。
1944年8月20日
台湾实施征兵制,日本殖民者企图让台湾人民为天皇“玉碎”。
1944年12月30日
安藤利吉任台湾总督。
1945年4月3日
随着殖民地政治待遇改善的实施,林献堂、简朗山、许丙获选日本贵族院议员。
1945年6月17日
废除保甲制度,封建保甲制度到了这时才废除,充分反映了日本殖民者对台湾人民的不信任,体现了殖民统治的残暴本性。
1945年7月26日
《波茨坦公告》发表,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强调《开罗宣言》之决议必将实施。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1945年10月25日
中国政府接收代表陈仪从日本末任总督安藤利吉手中接受投降书,台湾宣告光复,重回祖国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