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大威德度亡灌顶密仪〗 >

第6章

〖大威德度亡灌顶密仪〗-第6章

小说: 〖大威德度亡灌顶密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吉祥天母是女相护法神,藏语读“巴登拉母”,在藏传佛教中地位很高,是属于出世间的护法,各教派都有修。骑一头骡子,骡臀上生有一只眼,故也称骡子天王。
吉祥天母还是历代达赖喇嘛的重要护法,蒙多识仁波且开许,没有传承的人也可以念诵、供养和祈祷吉祥天母,以求得加持、去除违缘和障碍。 
  
 
     515
  
  〖宗喀巴大师礼赞文〗
  
  【礼赞文】
  
  咪昧则威爹千坚里息, 
  
  持昧千悲汪播蒋悲样, 
  
  读崩玛吕炯贼桑威达, 
  
  扛坚企悲租坚宗喀巴, 
  
  罗笙竹悲侠啦搜哇笛。 
  
  mig me tse wai ter chen chen re zig
  
  dri me kyen pai wang po jam pal yang
  
  du pung ma lu jom dza sang wai dag 
  
  gang chen ka pai tzug gyan tzong ka pa
  
  lo zang drag pai zhab la sol wa deb 
  
  或:
  
  米麦只尾得清今惹舍,
  
  直比清彼汪波降彼阳,
  
  独巴马鲁均者商尾当,
  
  刚井克比左近宗喀巴,
  
  洛桑扎比晓拉所瓦德。
  
  【汉译】
  
  四句版:
  
  无缘大悲宝藏观世音, 
  
  无垢智慧之王妙吉祥, 
  
  雪国圣贤顶严宗喀巴, 
  
  善慧名称足前诚祈请。
  
  五句版:
  
  无缘大悲宝藏观世音, 
  
  无垢智慧之王妙吉祥, 
  
  摧灭诸魔军众秘密主, 
  
  雪国圣贤顶严宗喀巴, 
  
  善慧名称足前诚祈请。
  
  或:
  
  无缘悲藏观自在,
  
  无垢智王微妙音,
  
  尽摧魔军秘密主,
  
  雪山智严宗喀巴,
  
  启白善慧名称足。
  
  或:
  
  无缘大悲宝库观世音,
  
  无垢大智涌泉妙吉祥,
  
  摧伏魔军无余秘密尊,
  
  雪顶智严善巧宗喀巴,
  
  贤慧普闻足下作白启。 
  
  九句版:
  
  悉地成就普生金刚持,
  
  无缘大悲宝藏观世音, 
  
  无垢智慧之王妙吉祥,
  
  摧灭诸魔军众秘密主, 
  
  雪国圣贤顶严善慧称,
  
  总摄三部怙主法王师, 
  
  三门皆作虔敬诚祈请,
  
  加持众生成就得解脱, 
  
  祈请赐予胜共二悉地。
  
  或:
  
  产生一切成就金刚持,
  
  无缘慈悲大海观世音,
  
  无障智慧总主文殊师,
  
  破除一切邪魔密藏主,
  
  雪域圣哲之首宗喀巴,
  
  三宝总汇上师真佛陀,
  
  用身言意敬奉作祈求,
  
  加持自他成熟得解脱,
  
  赐予共与不共诸成就。
  
  【观想】
  
  在持咒时,同时须作观想。观想法有很多不同的传承法门,各有其功用。有些是观大师身上三处各有咒字,持咒时咒字加持我们的;有些观大师身上三处有三大士,
持咒时三大士各别加持令得悲、智及力者;有些是内密法之观修;有些是增长智慧的观法;总之有很多法门。单只增慧也分为增长广大慧、净慧、速慧、深妙慧、开示慧、辩法慧及著论慧等等不同之观修法。
  
  【功德】
  
  总括智、仁、勇三位本尊的一切功德,所以感应特别快速,不但能广开智慧,而且尚能降诸魔障。可以得到世间的诸如息增怀伏、治病、祈雨等等,以及出世间的超世成就。
由于此礼赞文是集观音、文殊、手金刚于一体的修持方法,所以力量特别大,在格鲁派寺院,是所有僧人必修的功课。只要信心具足,便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和成就。
  
  【说明】
  
  这个礼赞文极为殊胜,所以宜念诵藏语原文。严格上说,诵持的是宗喀巴大师之礼赞文,但一般人也视它为大师之咒,所以这部份也可说是持咒。这礼赞文也称作“咪则玛”(mig…tse…ma)咒。
  
  四句版是把“摧灭诸魔军众秘密主”此句抽出不念,这其中之密义,是指根本毋需多说大师与金刚手无二这一点的意思。
  
  三种版本择一而修即可。它们虽各有传承典故,但在本质及作用上是完全一样的。  
  
 
     516
  
  〖秘密主三身合一忿怒尊仪轨导修〗
  
  【前言】
  
  在佛法的闻、思、修三过程中,我们必定会遇上各种人与非人、物质与非物质的障碍,干扰我们的修行。在世俗的生活中,我们也肯定会遭遇到形形式式的逆缘。
为了令修持正法的人能免于和消除各种修行上及生活中的障碍,十方诸佛圣众化现为三身合一忿怒尊;他们的身化成了大鹏金翅鸟;他们的语化成了马头明王;他们的意化为金刚手。
所以,这位三身合一忿怒尊不但是大鹏金翅鸟、马头明王及金刚手三尊合一,而实际上更是十方所有佛等圣众的身、语、意之总体合一身。
  
  世间及修行上的障碍有多种,包括身心病患、自己的罪业、魔障、鬼类加害、邪术、星象或地形之不祥、天灾、地神加害、龙族加害及人类的侵害等等,不胜枚举。
如果我们把这些障碍归纳的话,它们可以被划为来自天上、地面及地底的外、内及密障碍。三身合一忿怒尊,便正是对治天上、地面及地底一切所有障碍的殊胜本尊。
  
  【前行开示】
  
  任何法门,必须具足前行、正行及结行三部份,方能算是完整的修持。
  
  修行这个法门,前行与其它法门共通,也就是说,行者必须在修法前打扫干净佛坛和修行的地方,要有一个代表佛陀等之佛坛、要如法供养、在适合的座垫上以七支坐法安坐及正确地发心等等。
  
  佛坛上至少要有佛教之本师释迦牟尼像。如果发心以此法门为终生本尊,则也应有一张此三尊合一身的本尊图片供在坛上。
  
  供品方面,应如其它法门般,注意供品非由十不善业而取得;在供养时心不生吝啬或后悔的心理。以上所说二者,乃供品之清净及供养心之清净,实为供佛之要诀。在供品内容方面,任何水、香、花、食品、明灯等都可做供,
但由于此本尊属事密部法门,应供素品及十分注意干净。
  
  座垫的要求亦与其它法门相同,以舒适能让人久坐不累的座垫为合适。
  
  身的要求方面,如果健康许可,应作毘卢七支姿,亦即佛教中最标准的双跏趺打坐姿势;如果有脚患或腰病而不能久作双盘,则单盘亦可。在上座后,若心有瞋恨等妄念纷飞,应先作调息,以把心安静下来。
  
  心的要求方面,应以菩提心为基础,亦即心起强烈之念:“为了利益众生我必须成佛,故我现在要马上精进地修这一个成佛的法门!”为自己私利修持,能得之利益十分有限。为无边众生之利而修持,
则即便一刹那间亦可得不可思议之大利益。
  
  一切佛法修持,应以出离心或菩提心为动机方算如法。在本法门中,行者应致力于修法前培养出菩提心之觉受,为利益众生而愿成佛,并以此种心态作为修持之动机。此为修行时对行者心的要求。
  
  现在开始讲及此法门之仪轨,我派中有不少三合一尊之长短法本,皆属同一本尊传承。今天所采用的版本,是衲的师祖一代宗师柏绷喀大师(Pabongkha Dechen Nyingpo,1848—1941)所编著的一个短略仪轨。
  
  这个简轨是自化为本尊的仪轨,但未受此本尊灌顶的人,虽不应自观为本尊,仍可诵此仪轨,只需略为改良观想,在仪轨中自化本尊时,心中改为观想面前化出本尊即可以了,其它的细节都不必要修改。
  
  仪轨的最初是皈依及发心部分,这仍属于修一个法门之前行部分。
  
  “我诚皈依佛法僧,为利有情愿成佛”
  
  第一句是修皈依,第二句是发菩提心文。现在先谈修皈依。修皈依时,有两种传统,一为观面前有皈依境而至心修诵皈依文句,二为至心修诵但并不观想面前有皈依境,此二者皆如法。
  
  欲观皈依境者,简观即观此法门本尊在面前虚空中不高、不低、不远、不近之处,亦即眉心对面之虚空。我们心想他亦即上师之化现,而且包含了一切上师、祖师、本尊、佛、法、僧等三宝于一身。
  
  观广皈依境者,则观上述本尊居中,四周围绕着一切上师及祖师、四密部所有本尊、三世十方佛陀、菩萨、罗汉、缘觉、声闻、辟支佛、空行父母及一切护法。
  
  在修仪轨中之皈依及发心两句时,我们在此广或略皈依境面前,至心地生出依止心,不论顺境或逆境,我们一心依止佛法之开路者——诸佛陀、他们所开创的路径——法、同行此路的道上伴侣——僧。
  
  如果选择不观皈依境,则如前述一样地生出依止心而修持,唯一分别是不在心中观想三宝皈依境在前而已。
  
  “为利有情愿成佛”一句,是指我们非为一己私利,而是为了无边众生之利益,我们发愿成佛及修持如六度等一切令致成佛的法门。诵时心中应配合着培养出这种觉受及决心。
  
  不论修的是本法门或是弥陀、观音等其它法门,其前行都是一样和共通的,只有诵文之长及略的分别而已。前行若做不好,正行就不可能有力量。
  
  【正行开示】
  
  所谓“正行”,即修持之主体部分。前行几乎是每个法门都共通的,正行则每个法门所修内容不同。
  
  唵,森巴华,淑达,沙华,达玛,森巴华,淑多,杏。
  
  Om Svabhava Shuddah Sarva Dharma Svabhava Shuddah Hang
  
  以上之咒乃空性咒,诵时要先入空性定中,但这一点我们凡夫很难真的做到,只好权宜地作一些代替性的观想。
  
  为何要修空性定呢?这是因为我们即将观自身变化为本尊之清净圣身,而直接观我们这副凡俗不净身突然变成了佛陀之圣身,是很难让自己接受或相信的,故此必须有一个过渡性的观想,先观空性,然后才变为本尊。
  
  简单地说,我们观宇宙万事万物,包括自己凡俗之肉身,皆融为虚空,把心专注在此虚空之观中,我们不生任何分别概念。平时我们的心是妄念纷飞不断的,此时要让心静下来,不生一念,有点儿像我们睡着了一般。
  
  这其实与空性相去甚远,这观想并不能代替我们最终必须成就之空性证悟,但为了修此仪轨,这暂时也只好算足够了。上述观想并非空性定,也不像空性定,但暂时我们以它来顶替自己现时未能证达的空性。
在修持此法门外,我们同时亦应致力于学习及修习空性,以期有一天能真的证空、见空。
  
  在入空性定或“假扮”入空性定一阵子后,我们便由定中化现为本尊之相。对“假扮”入空性的初级修行者来说,入空性定就只好比是睡着了般,然后现在由定中示现为本尊,就犹如在梦中变了是另一个身份似的。
再念以下这段时,我们便如上述所说地由空性中化现为本尊。
  
  “观自性空,从空之中出生莲花日轮,其上自心吽字化现秘密主三身合一忿怒尊。”
  
  我们观想虚空中出现一朵巨大之八瓣莲花,每片莲瓣是不同颜色的。在莲心中,有一个巨大的日座,亦即一个平摊如蒲团座垫的太阳。在莲心日座上,有一个蓝色的藏文的“吽”字站立着。受过此法门本尊灌顶的人,
修时想着这字即自己之心识。心识本是无形相的,但我们观它现为此字之形相。
  
  没受过此本尊灌顶的人,也可以修此法,但不必想此字是自己心识,亦不观自化本尊,而应改观本尊在自己面前虚空化现,即是说自己面前空中有莲花、日座及日座上之“吽”字。此“吽”字在一刹那间,又变化成为本尊。
  
  在仪轨中的这段文中,把本尊称为“秘密主三身合一忿怒尊”。“秘密主”是金刚手之另一个尊称(注:金刚手亦即汉传佛教中之大势至大士);“三身合一忿怒尊”是指这金刚手并非其它的单尊化相,
而是金刚手、马头明王及大鹏金翅鸟三身合为一尊化现之特别殊胜的化相。金刚手是诸佛之力量合一化相,具足三世十方一切佛陀之力量;马头明王是观音大士之忿怒降魔化身,而观音大士则是三世十方一切诸佛之悲心合一化相。
  
  三世十方诸佛可被归纳为五方佛部,但五方佛部又可再被归纳为诸佛之身、语、意三者,其中以毘卢遮那佛(注:即大日如来)为诸佛身代表,阿弥陀佛为诸佛语代表,不动佛为诸佛意代表。此三身合一尊,
即诸佛之身、语、意合一化相:其顶上之大鹏金翅鸟代表毘卢遮那佛,故为三世所有佛之身;马头明王本是观音,但他在此处也代表阿弥陀佛,亦即为佛之语;金刚手则代表不动佛,故此为一切佛之意。所以,
这本尊一身就已包含所有佛陀在内。
  
  大鹏金翅鸟是天上之“帝王”,能对治一切源自地底的障碍,包括龙族的加害等等。马头明王是观音之降魔化身,能对治一切障碍,但他更特别对治一切源自地上之障碍,例如地神、山神及他人对我们的加害等等。
金刚手也能除一切障碍,但特别对治一切来自天上之障碍,例如星相所引致之不良影响等等。
  
  我们一生中在世俗生活及修行上,有可能遇上各式各样来自人、非人、外在、内在、物质、非物质等等的逆缘障碍,
例如天象星体的不良影响、风水地理之不良影响、他人以邪术加害、鬼类及魔类加害、人畜攻击、天灾及身心病患等等。这些各种各类之障,不外乎是天上、地面及地下三大类。三身合一尊,正好对治三类障,
亦即能对治所有障碍。不管障碍及逆缘有多少种,没有任何一种是此三身合一尊不能轻易应付的。
  
  仪轨跟着下来的一段,是描述本尊之形相。对受过灌顶的人来说,此即自己所化成之本尊之相;对未受过灌顶的人来说,此即面前之本尊形相细节。
  
  “身色青蓝右擎金刚杵,左结怖印具足忿怒相,伏灭罗睺星煞与灾曜” 
  
  此三句描述三身合一尊之主体。金刚手(梵文Vajrapani)身体深蓝色,一面二臂,形相很威猛凶恶。他的右手持金色的五钴金刚杵高举;左手持于胸前作一个叫“降伏印”或“怖印”的手印。他的身上佩着各种饰物,
头上佩宝冠。他的下身,围着一条虎皮下袍。由于金刚手是所有佛陀一切力量之合一化身,我们要想着他具足力量威势,譬如说我们要想着他手持的那个金刚杵,即使叫全宇宙中的人合力来抬也抬不起……等等。
  
  金刚手大士的身色,我们一般观为深蓝,但其实这却并非必然的。在修某些息灾法时,也有把他观为白色身相的传统;在修增益法时,有观他为黄色身相的传统……但我们初学者观他为深蓝即足够了。
  
  文中的“伏灭罗睺星煞与灾曜”一句,是指金刚手能对治天上星体对我们之不良影响,此亦即你们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