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方-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医心方
作者:日本、丹波康赖
朝代:北宋
年份:公元984年
刻医心方序
内容:《医心方》三十卷,每卷首题∶从五位下行针博士兼丹波介丹波宿檷康赖撰。谨按∶臣
等
远祖
记合
也,意
盖数百
命臣等曾祖臣元德使以仁和王府所藏抄本誊写,储之医学,当时称为希观。顾其为书,
残脱
知今
命臣
旧
金
石遗
则
帙
根
证
博
之
协之于古今之异与风土之宜,参伍而错综之,然后其道乃始完,可以模楷后学矣。求之前人
之着,能具斯道者,其唯王氏之书足以当之。而是书则直驾而上之,岂不更伟乎。况其所征
引
宋
字
则是书在天壤间凡以裨补后学有匪细故者,不仅为医家鸿宝也。臣等窍幸今日衣冠文物之化施及
吾
然
上
元
拜
卷第一
治病大体第一
内容:《千金方》云∶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 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
外同
沉
于兹
而彻
艺能
又云∶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疾。
若有
等,
怆,
纵
有
所
又云∶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
诸医
老子
神报
之药
又云∶自古名医治病,多用生命以济交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
益己
先死者
能不
又云∶仲景曰∶不须汗而强汗之者,出其津液,枯竭而死;须汗而不与汗之者,使诸毛
孔闭塞,令人闷绝而死。又须(余吕反,又羊汝反,善也,待也,参与也)下而不与下之者,
使人心内懊恼,胀满烦乱,浮肿而死;不须下而强与下之者,令人开肠洞泄不禁而死。又不
须灸而强与灸之者。令人火邪入肠,干错五脏,重加其烦而死。须灸而不与灸之者,使冷结
重凝
《本草经》云∶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
神
又云∶复应观人之虚实、补泻、男女、老少、苦乐、荣悴、乡壤、风俗,并各不同。褚
澄治
《太素经》云∶黄帝问于岐伯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曰∶
地
人
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也,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
不衣
其治宜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冻;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病,
其治
南方者,天地所养长阳气之所盛之处也。其地洼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
而食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生物色者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
宜导
之情
又云∶凡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于外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荣;尝富后贫,名
曰失
之辱
最胜王经云∶
病有四种别,谓风热痰 ,及以总集病,应知发动时。春中痰 动,夏内风病生,秋时
黄热
服药
病。
应变
顺时
病。
问其
多汗及多 。聪明梦见火,斯人是热性。心定身平整,虑审头津腻。梦见水白物,是 性应
知。
无死
舌黑
生。
慈悯
《南海传》云∶夫四大违和,生灵共有,八节交竟,发动无恒。凡是病生,即须将息。
故《
令身
病源
二
《太素经》云∶病先起于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先起于阳者,先治其阳,而后
治其阴,皆疗其本也。又云∶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刺;形苦忘乐,病生于筋,治
之以熨引;形乐志
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苦,病生咽喝,治之以药;形数惊恐,筋
于不仁,治之按摩醪药。
又云∶病有生于风寒、暑湿、饮食、男女,非心病者,可以针石汤药去之。喜怒忧思,
伤神
不可
又云∶伯高曰∶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 之热,无刺
漉漉
兵
大
《针灸经》云∶十岁小儿,七十老人,不得针,宜灸及甘药。
《医门方》云∶大法春夏宜发汗。凡服汤药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凡发汗,欲令
手足
身体,
凡大汗出复后,脉洪大,形如疟,一日再发,汗出便解,更与桂枝麻黄汤∶
麻黄(四两,去节) 桂心(二两) 甘草(一两,炙) 杏仁(八十枚,去尖)以水
七升,先煮麻黄三两,沸,撩去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服相去七八里,覆
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
凡发汗后,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心(三两) 夕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切)
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小升,去滓,分温三服。服汤已须臾,啜一升热粥,以助药力。
温覆
复服
又云∶冬可热药,不可发汗;汗退场门中疮生,吐痢。
凡衄(女鞠反,鼻出血也)家不可发其汗。汗出即直视不得眠睡。
凡淋家不可发汗,汗出即便血。
凡咽中闭塞、咽燥者不可发其汗。
凡大下后发汗即胀满。凡发汗后恶寒者,虚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其胃气。
凡疮家虽身疼痛,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致痉(久至反,恶病反)。
凡新大吐下、衄血、鼻失血、得欧楗之后。妇人新伤产,皆不可汗。
凡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不可发汗,汗出即呕逆厥冷。
凡发汗后饮水多,其人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凡发汗以后,其人脐下悸(其季反,心动也)。欲作奔豚(徒昆反,豕子也)气,茯苓
桂心甘草
凡发汗以后,腹胀满,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又云∶大法春宜吐。
凡诸病在胸中者,宜吐之。
凡服汤吐,中病便止,不必尽剂。须吐者虚及伤寒胸中满,及积痰干呕。又胸膈痰热转
嗽(
凡宿食在胃管,当吐下之。
又云∶诸四逆者,不可吐之。凡诸虚羸者,不可吐之。凡新产者,不可吐之。
凡香港脚上冲心者,不宜吐之。
凡病者恶寒而不欲近衣,不可吐之。
又云∶大法秋宜下。
凡服汤下,中病便止,不可尽剂。
凡病发作汗多,急下之。
凡病五日六日,腹满不大便,急下之。
凡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痛而满,此有燥屎。所以然者,本有宿食,宜承
气汤
凡病者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沸冒不能卧,此有燥屎故也,宜下之。
凡可下者,汤胜丸。胁下偏痛发热,此寒也。当以温药下。其寒胀须下。
凡诸病大便涩,诸伤寒腹满,疟,腹满鼓胀,水胀,大便不通,须利小便者;黄病、水
病、
凡病腹中满痛者,为寒,当下之。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常下之。脉数而滑者,有宿食,
下
凡可下者,以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别渍一宿) 浓朴(二两,炙)
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下大黄,更一二沸,去滓,分二服。当利二三行愈。
又云∶夏月不可下。凡病喘而胸满,不可下之。凡病心下坚,颈项强而眩,勿下之。凡
厥逆
凡病欲吐者,不可下。凡病有外证,外证未解,不可下之。凡病腹满吐食,下之益甚。
凡大
者不
卷第一
诸病不治证第二
内容:《医门方》云∶论曰∶夫人有病,皆起于脏腑;生死之候,乃见于容色。犹如影响报应,
必不差违,当审察之,万无失一。其中形证具列后条。凡人无病及有病,常反眼上皮看,其
中有赤脉从上下欲贯瞳子者,一脉一年死,二脉二年死。若未下者,可疗也。人急暴肥而愦
(
人面忽有赤色出而颊颧(距员反,《广雅》曰∶ 也,颊骨也)上大如指者卒死,至鼻
头亦卒
有赤色若黑色,忽从额上起下至鼻头卒死。
黑色忽出额上,大如指,无病而卒死。忽有黑色横鼻上,或至眉下,不出月卒死。
面上忽有青色如悬帚者,须臾死。鼻上至眉额,忽色如马肝;望之如青,近之如黑,不
出百
面卒虚肥,正白无血理者,方死不久。眼中睛上白色如半米者死。面忽青而眼黑若赤者
死,
面忽赤而眼白若目青者立死。眼卒视,无所见者死。病患身有臭气异常者死。病患忽悲
泣者
病患忽洁然汗出者死。病患面青白,目张失明;及面赤、唇骞,及面目鼻或耳无轮廓,
或舌
病患脊痛,腰中重,不可反复者,胃绝五日死。
病患泄利,不觉出时者,脾绝十二日死。
病患手足爪甲青,呼骂不止者,筋绝九日死。
病患发直如干麻,或白汗出不止,肠绝六日死。
病患面青,但欲伏眼目视不见人,泣出不止者,肝绝八日死。
病患齿暴痛,面正黑,人中黄色,腰中如折,白汗出如流水者,肾绝四日死。
病患两目 有黄色者,不久方愈。病患耳目鼻边有黑色起入口者,死,十有三活。病患
面两
口,
甲下
病患目无精光,齿黑者,不治。病患足趺上肿,两膝大如斗,十日死。病患身臭,不治。
病患面青目黄,百日死。病患口张者,三日死。病患阴囊茎肿者,死。病患妄语错乱及
不能
《葛氏方》云∶凡肿有五不治,面肿仓黑,肝败不治;掌肿无理满满,心败不治;脐满
肿反
《扁鹊传》云∶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
适,
不治
《本草经》云∶仓公有言∶病不肯服药,一死;信巫不信医,二死。
卷第一
服药节度第三
内容:《千金方》云∶扁鹊曰∶人之所依者形也;乱于和气者,病也;理于烦毒者药也;济命
扶厄
者不
又云∶夫为医者,当须洞视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药性刚
烈,
又云∶仲景曰∶欲治诸病,当先以汤洗除五脏六腑间,开通诸脉,理道阴阳,荡中破邪,
润
散,散能逐邪。风气、湿痹,表里移走,居无常处,散当平之。次用丸,丸药能逐风冷,破
积聚,消诸坚瘕;进饮食,调营卫,能参合而行之者,可谓上工。医者意也。(营卫,《千金
方》曰∶荣者,络脉之气通;卫者,经脉之气通;营出中焦,卫出上焦。)
《养生要集》云∶张仲景曰∶人体平和,唯好自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则令
人脏
又云∶ 悟论服药曰∶夫欲服食,当寻性理所宜,审冷暖之适,不可见彼得力,我便服
之。
《本草经》云∶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注蛊毒,以毒药;
痈肿
又云∶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
宜
《抱朴子》云∶按中黄子服食节度曰∶服治病之药,以食前服之;服养生之药,以食后
服之
行,
不得
调之,不然,冷方转增或冷患热时治之,不可一
又云∶病力弱者形肉多消,欲治之法,先以平和汤一两剂少服,通调血气,令病患力渐
渐强
又云∶其病或年远而人仍强,或得病日近病患已致瘦弱。此二种病乃是腑脏受纳病别故
尔。凡脏病皆年远始成,腑病日近寻剧。五脏为阴,六腑为阳,阴病难治,阳病易治。阴阳
二病
服汤
病者
邪者
日服
行于
又云∶春夏不可合吃热药,秋冬不可合吃冷药,但看病患冷热也。
又云∶病有新旧疗法不同,邪在毫毛,宜服膏及以摩之。不疗,二十日入于孙脉,宜服
药酒
脉,宜
谓之
又云∶凡服补汤者,相去远;久服泻汤,相去近。
《短剧方》云∶凡病剧者人必弱,人弱则不胜药,处方宜用分两单省者也。病轻者人则
强,
凡久病者日月已积,必损于食力;食力既弱,亦不胜药,处方亦宜用分两单省者也。新
病者
少壮者病虽重,其人壮,气血盛,胜于药,处方宜用分两重复者也。虽是优乐人,其人
骤病
宜用
夫人壮病轻而用少分两方者,人盛则胜药势,处方分两单省者则不能制病,虽积服之,
其势
虚衰
是
又云∶自有小盛之人,不避风凉,触犯禁忌,暴竭精液;虽得微疾,皆不可轻以利药下
之。一利便竭其精液,因滞着床席,动经年岁也。初始皆宜与平药治也。宜利者,乃转就下
之耳
夫长宿人病,宜服利汤药者,未必顿尽一剂也。皆视其利多少且消息之于一日之宽也。
病源
源宜
夫病是服利汤得瘥者,从此以后,慎不中服补汤也。得补病势则还复成也。重就利之,
其人
垂平
夫有常患之人,不妨行走,气力未衰,欲将补益。冷热随宜丸散者,乃可先服利汤下便,
除
复有虚人积服补药,或中实食为害者,可止服利药除之。复有平实之人暴虚空竭者,亦
宜以
夫极虚极劳,病应服补汤者,风病应服治风汤者,此皆非五三剂可知也。自有滞风洞虚,
积
《千金方》云∶凡人年四十以下,有病可服泻药;不甚须服补药,必有所损,不在此限。
四
术
又云∶必有脏腑积聚,无问少长,须泻;必有虚损,无问少长,须补。以意商量而用之。
又云∶每春秋皆须与服转泻药之一度,则不中天行时气也。
又云∶凡用药皆随土地所宜。江南岭表,其地暑热,肌肤薄脆,腠理开疏,用药轻者;
关中
又云∶凡服痢汤,欲得侵早。
凡服汤欲得如法。汤热服之,则易消下不吐,若冷则吐呕不下,若大热则破人咽喉。务
在用
汤来
又云∶凡服汤皆分三升为三服,然承病儿谷气强,前一服最须多,次一服如少,次后一
服最
又云∶凡服补汤,欲得服三升半。昼三夜一,中间鬲食,则汤气溉灌百脉,易得药力。
如此
皆可
又云∶凡服药三日慎酒,汤忌酒故也。
又云∶凡服治风汤等,一服浓覆取汗,若得汗即须薄覆,勿令大汗。中间亦须间食,不
尔,令人无力,更益虚羸。
又云∶凡饵汤药,其粥食肉菜皆须大熟,大熟则易消,与药相宜。若生则难消。又复损
药,
又云∶凡服泻汤及诸丸散酒等,至食时须食者,皆先与一口冷醋饭,须臾乃进食佳也。
又云∶凡丸药皆如梧子,补者十丸为始,从十渐加,不过四十丸为限。过此,虚人亦一
日三
徒弃
又云∶凡服泻丸,不过以痢为度。慎勿过多,令人下痢无度,大损人。
又云∶凡人忽遇风,发身心顿恶,或不能言。如此者当服大小续命及西州续命,排风越
婢等
出不
日五夜服汤不绝,即经二日停汤,以美羹 自补,消息四体。若小瘥,当即停药,渐渐将息。
如其不瘥,当更服汤攻之,以瘥为限。
又云∶凡患风服汤,非得大汗,其风不去,所以诸风方中皆有麻黄。至如西州续命用八
两,
药,
《葛氏方》云∶凡服药不言先食后食者,皆在食前。其应食后者,自各说之。
凡服汤云分三服再服者,要视病源候或疏或数,足令势力相及。毒利之药,皆须空腹,
补汤
凡服丸散不云酒水饮者,本方如此;而别说用酒水,则此可通得以水饮服之。
《删繁论》云∶凡禁之法,若汤有触服,竟五日忌之。若丸散酒中有相违触,必须服药
竟,之后十日方可饮啖。若药有乳石,复须一月日外。若不如尔,非唯不得力,反致祸也。
卷第一
服药禁物第四
内容:《本草经》云∶服药不可多食生葫蒜、杂生菜。
又云∶服药不可食诸滑物果菜。
又云∶服药不可多食肥猪犬肉肥羹及鱼脍。
又云∶服药通忌见死尸及产妇诸淹秽事。
又云∶服药有术,勿食桃李及雀肉、葫蒜、青鱼 。有巴豆勿食芦笋羹及猪肉。(今按∶
《
黄
连桔梗勿食猪肉。(今按∶《范汪方》∶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