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0 >

第29章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0-第29章

小说: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0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北史演义                                                            ·213· 

宜还朝,中兵参军王敬先进言道 :“荆州带甲十余万,地方数 
千里,上可匡天子,除奸臣,下可保境土,全一身,奈何自投 
罗网,坐致赐剑呢 !”休若阳为应诺,至敬先趋出,即令人把 
他拿下,奏请加惩,奉诏将敬先诛死。及启行入都,会宋主遇 
疾,医治乏效,自恐病不能兴,特召杨运长等筹商后事。运长 
独指斥建安王休仁,以为此人不除,必贻后患。宋主尚觉踌躇。 
嗣闻宫廷内外,多属意休仁,拟俟宋主晏驾,即行推戴,仍恐 
出运长等谗言。于是决计先发,召体仁直宿尚书省。休仁至尚 
书省中,闲坐多时,已将夜半,乃和衣就寝。蓦然有诏使到来, 
宣敕赐死,且进毒酒。休仁叱道 :“主上得有天下,究系何人 
的功劳?今天下粗安,乃欲我死,从前孝武诛夷兄弟,终至子 
孙灭绝,前车不鉴,后辙相循,宋祚岂尚能长久么?”原是冤 
枉,但松滋兄弟,并无致死之罪,汝何故奏请诛夷?诏使逼令 
饮酒,休仁道 :“我死后,看他能活到何时?”说着,遂取杯 
饮尽,未几毒发身死。宋主虑有他变,力疾乘舆,夜出端门, 
及接得休仁死报,才复入宫。 
      黎明又下一诏,诈言休仁谋反,惧罪引决。应降为始安县 
王。惟休仁子伯融,许令袭爵,伯融为休仁妃殷氏所出。殷氏 
嫠居抱病,延医生祖翻诊治,祖翻面白貌秀,殷氏亦甫在中年, 
两下相窥,你贪我爱,竟相拥至床,实行那针灸术。后来奸案 
发觉,遣还母家,亦迫令自尽。裸体纵欲,已成常事,何必勒 
令自尽!宋主且语左右道 :“我与建安年龄相近,少便款狎, 
景和、泰始年间,原是仗他扶持,今为后计,不得不除,但事 
过追思,究存余痛呢 !”说至此,潸然泪下,悲不自胜,左右 
相率劝解,还说是情法两全,可以无恨。彼此相欺,亡无日矣。 
      先是吏部尚书褚渊出为吴郡太守,宋主谋杀休仁,促令入 
见,流涕与语道 :“我年甫逾壮,病日加增,恐将来必致不起, 

… Page 220…

南北史演义                                                            ·214· 

今召卿进来,特欲卿试着黄呢 。”看官道黄是何衣?原来 
是当时乳母服饰。宋主以子昱年幼,有志托孤,乃有此语。渊 
婉辞慰答。及与谋诛休仁事,却由渊谏阻,宋主怒道 :“卿何 
太痴!不足与计大事 !”渊乃恐惶从命。既而进右仆射袁粲为 
尚书令,渊为尚书左仆射,同参国政。 
      适巴陵王休若,到了京口,闻得休仁死耗,惊惧交并,正 
在进退两难的时候,接到朝廷手敕,调任江州,惟促令入都相 
见,定期七夕会宴。休若不得已入朝,宋主尚握手殷勤,叙家 
人谊。到了七夕宴期,休若入座,主臣欢饮,并没有什么嫌疑。 
宴罢归第,时已入夜,偏有朝使随到,赍酒赐死。休若无可奈 
何,只好一饮而尽,转眼间已是毕命。追赠侍中司空,命子冲 
袭封,总算敷衍表面,瞒人耳目。 
      又调休范刺江州,休范在兄弟中,最为朴劣,宋主彧尝语 
王景文道 :“休范材具庸弱,不堪出镇,只因我承大统,令他 
富贵,释氏谓愿生王家,便是此意 。”承情之至。景文唯唯而 
退。其实文帝十九子,除宋主彧外,此时只休范尚存,不过因 
他庸愚寡识,尚得苟延残喘,但也是死多活少,命在须臾了。 
文帝十九子,已见前文,故本回不再复述。 
      宋主既猜忌骨肉,复迷信鬼神,特辟故第为湘宫寺,备极 
华丽。新安太守巢尚之,罢职还朝,宋主与语道 :“卿可往湘 
宫寺否?这是朕生平一大功德 。”尚之还未及答,旁有一官闪 
出道:“这都由百姓卖儿贴妇钱,充作此费,佛若有灵,当暗 
中嗟叹,有甚么功德可言 !”宋主闻言,怒目顾视,乃是散骑 
侍郎虞愿,便喝令左右,驱愿下殿。愿从容趋出,毫不动容。 
过了数日,宋主与彭城丞王抗弈棋,抗本善弈,远出宋主上, 
只因天威咫尺,不便争胜,往往故意逊让,且弈且言道 :“皇 
帝飞棋,使臣抗不能下手 。”这句话明明是不愿与弈,那宋主 

… Page 221…

南北史演义                                                            ·215· 

还自得其乐,愈嗜弈棋,虞愿又进谏道 :“尧尝用弈教丹朱, 
非人主所应留意 。”宋主只听得两语,已经怒起,便挥手使退, 
但因他是个文人,不足为虞,所以未尝加罪,始终含容过去。 
独屯骑校尉寿寂之,孔武有力,豫州都督吴喜,智计过人,均 
阴中上忌,先后赐死。寂之手刃子业,应死已久;吴喜且有大 
功,奈何赐死!萧道成出镇淮阴,为人所谮,也被召入朝。将 
佐等劝勿就征,道成慨然道 :“死生自有定数,我若淹留,乃 
足致疑;况朝廷摧残骨肉,祸必不远,方当与卿等戮力图功, 
有甚么顾虑呢 !”随即偕使入朝。果然到了阙下,并无危祸, 
惟改官散骑常侍,兼太子左卫率,不令还镇罢了。能杀他人, 
不能杀萧道成,岂非天数。 
      宋主又欲规复淮北,命北琅琊、兰陵太守垣崇祖出师,当 
时北琅琊、兰陵两郡,已被魏陷没,崇祖侨驻郁洲,只率数百 
人袭入魏境,据住蒙山。魏人闻信出击,崇祖恐众寡不敌,仍 
然引还。 
      魏自拓跋弘即位,第一年改元天安,第二年又改元皇兴。 
皇兴元年,后宫李夫人生下一子,取名为宏,由冯太后取入己 
宫,勤加抚养,一面把政权付还魏主。魏主弘始亲国事,追尊 
生母李贵人为元皇后,向例魏立太子,即将生母赐死。弘册为 
太子时,李贵人应依故事,条记事件,付托兄弟,然后自尽。 
此等秕政,实属无谓。弘回忆生初,当然伤感,因追尊为后。 
 自亲政后,大小必察;赏不滥;刑不苛,黜贪尚廉,保境息民, 
十五六岁的北朝天子,居然能移易风俗,整肃纪纲,中书令高 
允,却也竭诚辅导,知无不言。所以皇兴年间,魏国称治。惟 
冯太后尚在盛年,不耐寡居,巧值尚书李敷弟奕,入充宿卫, 
太后见他年少貌美;遂引入宫中;赐以禁脔。宫女等素惮雌威, 
不敢窃议,所以李奕得出入无忌,尝与冯太后交欢,只瞒着魏 

… Page 222…

南北史演义                                                             ·216· 

主弘一人。 
      魏主弘性好释老,做了三五年皇帝,已不耐烦,就将那襁 
褓婴儿,册为储贰。到了皇兴五年,太子宏年仅五岁,一时不 
便禅授,意欲传位京兆王子推。子推系文成帝弟,与魏主弘为 
叔父行,弘因他器宇深沉,故欲推位让国,令他主治,自己可 
以养性参禅。匪夷所思。当下召集公卿,议禅位事,公卿等听 
作奇闻,莫敢应对。独子推弟任城王子云,抗言进谏道 :“陛 
下方坐致太平,君临四海,怎得上违宗庙,下弃兆民!必欲委 
置尘务,亦应传位储君,方不乱统 。”不私所亲,却是一个正 
人。太尉源贺,尚书陆馛,亦相继应声道 :“任城所言甚是, 
请陛下采纳 !”魏主弘不禁变色,似有怒意,中书令高允插口 
道 :“臣不敢多言,但愿陛下上思宗庙付托,何等重大,追念 
周公抱成王事,也是从权办法,陛下择一而行,才不致惊动中 
外 !”魏主弘乃徐徐道:“据卿等奏议,宁立太子,不过太子 
幼弱,全仗卿等扶持 。”高允等尚未及答,魏主弘又道:“陆 
馛素来正直,必能保全我子 。”馛闻言即叩首谢奖,魏主即授 
为太保,令与太尉源贺,准备禅位事宜。 
      宏生有至性,上年魏主病痈,由宏亲为吮毒,至是得受禅 
信息,向父泣辞。魏主弘问为何因?宏答道 :“臣儿幼弱,怎 
堪代父承统,中心忧切,因此泪下 !”五岁小儿,却能如此, 
恐未免史笔夸张。魏主弘叹道 :“尔能知此,必可君人。我意 
已决定了 !”遂令陆馛等整缮册文,即日传位 。文中略云: 
      昔尧、舜之禅天下也,皆由其子不肖,若丹朱、商均,果 
能负荷,岂必搜扬侧陋而授之哉!尔虽冲弱,有君人之表,必 
能恢隆主道,以济兆民。今使太保建安王陆馛,太尉源贺,持 
节奉皇帝玺绶,致位于尔躬。尔其践升帝位,克广洪业,以光 
祖宗之烈,使朕优游履道,颐神养性,可不善欤! 

… Page 223…

南北史演义                                                            ·217· 

      五龄太子,出受册文,也被服帝衣,登上御座,受文武百 
官朝谒,改年为延兴元年。礼毕还宫,又由公卿大夫,引汉高 
帝尊奉太上皇故事,奉魏主弘为太上皇帝,仍总国家大政。魏 
主弘准如所请,自徙居崇光宫,采椽不斵,土阶不垩,差不多 
有太古风。又仿西印度传闻,特在宫苑中建造鹿野浮图,引禅 
僧同住,研究佛学。惟国有大事,始令上闻。这也是别有心肠, 
非人情所得推测呢。这且慢表。 
      且说北朝禅位以后,遣使告宋,宋亦遣使报聘,南北又复 
通好,暂息兵争。只宋主屡次抱病,骨瘦如柴,无非渔色所致。 
渐渐的支撑不住。自恐一旦不讳,子昱尚幼,不能亲政,势必 
由皇后临朝,王景文为皇后兄,必进为宰相,大权在握,易生 
异图。乃特书手敕,遣人赍付。景文方与客围棋,见有敕至, 
启函阅毕,徐置局下。及棋局已终,敛子纳奁,乃取敕示客道: 
 “有敕赐我自尽。”客不觉大惊 ,景文却神色自若,自书墨 
启致谢,从容服毒而死。使人得启返报,宋主方才安心。是夜 
又梦人告语道 :“豫章太守刘愔谋反了!”宋主突然惊寤,俟 
至天明,便发使持节,驰至豫章,杀死刘愔。 
      嗣是心疾日甚,精神越加恍惚,每当夜静更阑,辄见有无 
数冤魂,环集榻旁,争来索命。他亦无法可施,特命改泰始八 
年为泰豫元年,暗取安豫的意思。也是痴想。又命在湘宫寺中, 
日夕忏醮,祈福禳灾。可奈神佛无灵,鬼魂益迫,休仁、休祐, 
索命愈急,宋主呓语不绝,尝云司徒恕我,或说是骠骑宽我。 
模模糊糊的说了几日;略觉有些清醒;便命桂阳王休范为司空, 
褚渊为护军将军,刘祐为右仆射,与尚书令袁粲,仆射兼镇东 
将军蔡兴宗,及镇军将军郢州刺史沈攸之,入受顾命,嘱令夹 
辅太子。渊等受命而出。复由渊保荐萧道成,说他材可大任, 
乃加授道成为右卫将军,共掌机事。 

… Page 224…

南北史演义                                                            ·218· 

      是夕宋主彧病剧归天,享年三十四岁。改元二次,在位共 
八年。太子昱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命尚书令袁粲,护军将军 
褚渊,左右辅政,尊谥先帝彧为明皇帝,庙号太宗。嫡母王氏 
为皇太后,生母陈氏为皇太妃。昱时年仅十龄,居然有一个妃 
子江氏,妻随夫贵,也得受册定仪,正位中宫。一对小夫妻, 
统治内外,眼见是宫廷紊乱,要收拾那宋室的江山了。小子有 
诗叹道: 

      乏嗣何妨竟择贤,如何借种便相传! 
      十龄天子痴狂甚,两小宁能把国肩? 

      还有阮佃夫、王道隆等,依旧用事,搅乱朝纲。欲知后来 
变乱情形,俟小子下回再叙。 

      休仁为兄弟计,议杀诸侄;宋主彧为嗣子计,并杀兄弟, 
而休仁亦不得免。休仁不能保身,而宋主彧不能保子,且不能 
保国,天下未有自残骨肉,而尚能庇其身世者也!夫同姓不可 
恃,遑问异姓?观后来之萧齐篡宋,尽灭刘氏,何莫非宋主彧 
好杀之报乎?若夫魏主弘之禅位,亦出不经,考魏主践阼之年, 
仅十二龄,越年改元天安,又越年改元皇兴,禅位时年仅十有 
九岁。太子宏虽聪睿夙成,究属五龄童子,未能御宇;况冯太 
后内行不正,秽渎深宫,不知先事防闲,乃迷信佛老,遽弃尘 
务,是亦为取祸之媒,不至杀身不止。王道不外人情,蔑情者 
必亡,矫情者必危,观宋魏遗事而益恍然矣。 

… Page 225…

南北史演义                                                            ·219· 

              第二十四回 江上堕谋亲王授首 

                                  殿中醉寝狂竖饮刀 

      却说阮佃夫、王道隆等仍然专政,威权益盛,货赂公行。 
袁粲、褚渊两人,意欲去奢崇俭,力矫前弊,偏为道隆、佃夫 
所牵制,使不得行。镇东将军蔡兴宗,当宋主彧末年,尝出镇 
会稽,彧病殂时,正值兴宗还朝,所以与受顾命。佃夫等忌他 
正直,不待丧葬,便令出督荆、襄八州军事。嗣又恐他控制上 
游,尾大难掉,更召为中书监光禄大夫,另调沈攸之代任。兴 
宗奉召还都,辞职不拜,王道隆欲与联欢,亲访兴宗,蹑履到 
前,不敢就席。兴宗既不呼坐,亦不与多谈,惹得道隆索然无 
味,只好告别。未几兴宗病殁,遗令薄葬,奏还封爵。兴宗风 
度端凝,家行尤谨,奉宗姑,事寡嫂,养孤侄,无不尽礼。有 
子景玄,绰有父风,宋主命袭父职荫,景玄再四乞辞,疏至十 
上,乃只令为中书郎。三世廉直,望重济阳。兴宗济阳人,父 
廓为吏部尚书,夙有令名。信不愧为江南人表。铁中铮铮,理 
应表扬。 
      自兴宗去世,宋廷少一正人,越觉得内外壅蔽,权幸骄横。 
阮佃夫加官给事中,兼辅国将军,势倾中外。吴郡人张澹,系 
佃夫私亲,佃夫欲令为武陵太守,尚书令袁粲等不肯从命,佃 
夫竟称敕施行,遣澹赴郡。粲等亦无可奈何。但就宗室中引用 

… Page 226…

南北史演义                                                            ·220· 

名流,作为帮手。当时宗室凌夷,只有侍中刘秉,为长沙王道 
怜孙,刘道怜见前文。少自检束,颇有贤名,因引为尚书左仆 
射,但可惜他廉静有余,材干不足,平居旅进旅退,无甚补益。 
尚有安成王准,名为明帝第三子,实是桂阳王休范所生,收养 
宫中。昱既践阼,拜为抚军将军,领扬州刺史,准年只五龄, 
晓得甚么国家大事,唯随人呼唤罢了。 
      越年改元元徽,由袁、褚二相勉力维持,总算太平过去。 
翌年五月,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竟擅兴兵甲,造起反来。休 
范本无材具,不为明帝所忌,故尚得幸存。及昱嗣宋祚,贵族 
秉政,近习用权,他却自命懿亲,欲入为宰辅。既不得志,遂 
怀怨愤,典签许公舆,劝他折节下士,养成物望,由是人心趋 
附,远近如归。一面招募勇夫,缮治兵械,为发难计。宋廷颇 
有所闻,阴加戒备。会夏口缺镇,地当寻阳上流,朝议欲使亲 
王出守,监制休范,乃命皇五弟晋熙王燮出镇夏口,为郢州刺 
史。郢州治所即夏口。燮只四岁,特命黄门郎王奂为长史,行 
府州事。四岁小儿,如何出镇,况所关重要,更属非宜,宋政 
不纲,大都类是。又恐道出寻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