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0 >

第3章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0-第3章

小说: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0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嘱何无忌草檄,声讨玄罪。 
      无忌夜作檄文,为母刘氏所窥,且泣且语道 :“我不及东 
海吕母,王莽时人。汝能如此,我无遗恨了 !”兄弟之仇,不 
可不报。至无忌檄已草就,翌晨呈入。裕即令颁发远近,大略 
说是: 

… Page 18…

南北史演义                                                             ·12· 

      夫成败相因,理不常泰,狡焉肆虐,或值圣明。自我大晋, 
屡遘阳九,隆安以来,隆安为晋安帝嗣位时年号。国家多故, 
忠良碎于虎口,贞贤毙于豺狼。逆臣桓玄,敢肆陵慢,阻兵荆 
郢,肆暴都邑。天未忘难,凶力繁兴,逾年之间,遂倾里祚, 
主上播越,流幸非所,神器沈辱,七庙毁坠。虽夏后之罹浞殪, 
有汉之遭莽卓,方之于玄,未足为喻。自玄篡逆,于今历年, 
亢旱弥时,民无生气,加以士庶疲于转输,文武困于版筑,室 
家分析,父子乖离,岂惟大东有杼轴之悲,摽梅有倾筐之怨而 
已哉!仰观天文,俯察人事,此而可存,孰为可亡?凡在有心, 
谁不扼腕?裕等所以椎心泣血,不遑启处者也,是故夕寐宵兴, 
搜奖忠烈,潜构崎岖,险过履虎,乘机奋发,义不图全。辅国 
将军刘毅,广武将军何无忌,镇北主簿孟昶,兖州主簿魏咏之, 
宁远将军刘道规,龙骧参军刘藩,振威将军檀凭之等,忠烈断 
金,精白贯日,荷戈奋袂,志在毕命。益州刺史毛璩,万里齐 
契,扫定荆楚。江州刺史郭昶之,奉迎主上,宫于寻阳。镇北 
参军王元德等,并率部曲,保据石头。扬武将军诸葛长民,收 
集义士,已据历阳。征虏参军庾颐之,潜相连结,以为内应。 
同力协规,所在蜂起,即日斩伪徐州刺史安城王桓修,青州刺 
史桓弘。义众既集,文武争先,咸谓不有统一,则事无以辑。 
裕辞不获命,遂总军要,庶上凭祖宗之灵,下罄义夫之力,翦 
馘逋逆,荡清京华。公侯诸君,或世树忠贞,或身荷爵宠,而 
并俯眉猾竖,无由自效,顾瞻周道,宁不吊乎!今日之举,良 
其会也。裕以虚薄,才非古人,受任于既颓之连,接势于已替 
之机,丹忱未宣,感慨愤激,望霄汉以永怀,盼山川以增伫, 
投檄之日,神驰贼廷。檄到如律令! 
      观檄中所载,如毛璩以下,多半是虚张声势,未得实情。 
郭昶之何曾反正,王元德并且被诛。就是诸葛长民,亦未能据 

… Page 19…

南北史演义                                                              ·13· 

住历阳,不过讹以传讹,也足使中土向风,贼臣丧胆。桓玄自 
刘裕起兵,连日惊惶,或谓裕等乌合,势必无成,何足深惧? 
玄摇首道 :“刘裕为当世英雄,刘毅家无担石,樗蒱且一掷百 
万,何无忌酷似若舅,共举大事,怎得说他无成呢?”恐亦惭 
对令正。果然警报频来,吴甫之败死江乘,皇甫敷败死罗洛桥, 
那刘裕军中,只丧了一个檀凭之,进战益厉。玄急遣桓谦出屯 
东陵,卞范之出屯覆舟山西,两军共计二万人。裕至覆舟山东, 
令各军饱餐一顿,悉弃余粮,示以必死。刘毅持槊先驱,裕亦 
握刀继进,将士踊跃随上,驰突敌阵,一当十,十当百,呼声 
动天地。凑巧风来助顺,因风纵火。烟焰蔽天,烧得桓谦、卞 
范之两军,统变成焦头烂额,与鬼为邻。桓谦、卞范之,后先 
骇奔,裕复率众力追,数道并进。玄已料裕军难敌,先遣殷仲 
文具舟石头,为逃避计。至是接桓谦败耗,忙令子升策马出都, 
至石头城外下舟,浮江南走。裕得乘胜长驱,直入建康。 
      京中已无主子,由裕出示安民,且恐都人惶惑,徙镇石头 
城,立留台,总百官,毁去桓氏庙主,另造晋祖神牌,纳诸太 
庙。更遣刘毅等追玄,并派尚书王嘏,率百官往迎乘舆。一面 
收诛桓氏宗族,使臧熹入宫,检收图籍器物,封闭府库。司徒 
王谧本系桓玄爪牙,玄篡位时,曾亲解安帝玺绶,奉玺授玄。 
当时大众目为罪魁,劝裕诛谧,偏裕与谧有旧,少年孤贫时, 
尝由谧代裕偿债,至此不忍加诛,仍令在位。未免因私废公。 
谧又向裕贡谀,愿推裕领扬州军事。裕一再固辞,令谧为侍中, 
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谧更推裕都督八州,扬、徐、兖、豫、 
青、冀、幽、并。兼徐州刺史,裕乃受任不辞。令刘毅为青州 
刺史,何无忌为琅琊内史,孟昶为丹阳令,刘道规为义昌太守, 
所有军国处分,均委任刘穆之。仓猝立办,无不允惬。 
      惟诸葛长民愆期未发,谋泄被执,刁逵尚未得建康音信, 

… Page 20…

南北史演义                                                             ·14· 

把长民羁入槛车,派使解京。途次闻桓玄败走,建康已为刘裕 
所据,那使人乐得用情,即将长民放出,还趋历阳。历阳军民, 
乘机起事,围攻刁逵。逵溃围出走,凑巧遇着长民,兜头截住, 
再经城中兵士追来,任你刁逵如何逞刁,也只好束手受缚,送 
入石头,饮刀毕命! 
      桓玄逃至寻阳,刺史郭昶之,供玄乘舆法物,可见刘氏前 
次檄文,纯系虚声。玄仍自称楚帝,威福如故。嗣闻刘毅等率 
军追来,将到城下,玄又惊惶失措,急遣部将庾雅祖、何澹之 
堵住湓口,自挟一主即晋安帝。二后,一系穆帝后何氏,一系 
安帝后王氏。西走江陵。刘毅与何无忌、刘道规诸将,至桑落 
洲,大破何澹之水军,夺湓口,拔寻阳,遣使报捷。刘裕因安 
帝西去,乃奉武陵王司马遵为大将军,入居东宫,承制行事。 
再饬刘毅等西追桓玄。 
      玄至江陵,收集荆州兵,有众二万,复挟安帝东下。行抵 
峥嵘洲,正值刘毅各军,扬帆前来。刘道规望玄船,麾众先进, 
刘毅、何无忌,鼓棹随行。此时正是仲夏天气,西南风吹得甚 
劲,道规乘风纵火,毅等亦助薪扬威,烧得长江上下,烟雾迷 
濛。玄所督领诸战舰,多半被焚,部卒大乱。玄慌忙改乘小舟, 
仍将安帝挟去,遁还江陵。 
      部将殷仲文叛玄降刘,奉晋二后还京。玄再返江陵,人情 
离叛,没奈何乘夜出奔,欲往汉中。南郡太守王腾之,荆州别 
驾王康产,奉安帝入南郡府,寻迁江陵。 
      益州刺史毛璩有侄修之,为玄屯骑校尉,诱玄入蜀。玄依 
言西行,至枚回洲,适上流来了丧船数艘,船首立着一员卫弁, 
与修之打了一个照面,便厉声呼道 :“来船中有无逆贼?”修 
之不答,桓玄却颤声说道 :“我是当今新天子,何处盗贼,敢 
来妄言 !”此时还想称帝,太不自量。道言未绝,那对船上又 

… Page 21…

南北史演义                                                             ·15· 

跳出二将,拈弓搭矢,飞射过来,玄嬖人万盖、丁仙期,挺身 
蔽玄,俱被射倒。玄正在惊惶,突有数人持刀跃入,为首的正 
是对船卫弁。便骇问道 :“汝……汝等何人?敢犯天子!”卫 
弁即应声道 :“我等来杀天子的贼臣 !”说至此,即用刀劈 
玄,光芒一闪,玄首分离。看官道卫弁为谁?原来是益州督护 
冯迁。 
      益州毛璩有弟毛В荽淌罚谌尾¢狻h呈剐炙锏v 
之,及参军费恬,扶榇归葬,并派冯迁护丧。恰巧中流遇着玄 
船,由修之传递眼色,便一齐动手,杀死贼玄。看官不必细问, 
就可知对船发矢的二将,便是费恬、毛祐之了。冯迁既枭玄首, 
执住玄子桓升,杀死玄族桓石康、桓浚,令毛修之赍献玄首, 
及槛解桓升,驰诣江陵。安帝封毛修之为骁骑将军,诛升东市, 
下诏大赦,惟桓氏不原。 
      玄从子桓振,逃匿华容浦中,招聚党徒,得数千人,探得 
刘毅等退屯寻阳,即袭击江陵城。桓谦亦匿居沮川,纠众应振。 
江陵城内,只有王腾之、王康产二人守着,士卒无多,径被两 
桓掩入。腾之、康产战死。安帝尚寓居江陵行宫,振持刀进见, 
意欲行弑。还是桓谦驰入劝阻,方才罢手,下拜而出。为玄举 
哀发丧,谦率百官朝谒安帝,奉还玺绶,所有侍御左右,一律 
撤换,改用两桓党羽,乘势攻取襄阳等城。 
      刘毅等还居寻阳,总道是元凶就戮,逆焰消除,可以高枕 
无忧,哪知死灰复燃,复有两桓余孽,袭取江陵。急忙令何无 
忌、刘道规二将,进讨两桓。师至马头,已由桓谦派兵扼住。 
两下里杀了一场,谦众败退。无忌、道规,直趋江陵。桓振令 
党徒冯该,设伏杨林,自率众逆战灵溪,无忌恃胜轻进,被贼 
军两路杀出,冲断阵势,大败奔还。幸亏刘敬宣聚粮缮船,接 
济无忌、道规,复得成军,蹶而复振。 

… Page 22…

南北史演义                                                              ·16· 

      敬宣即刘牢之子,前时逃往山阳,拟募兵讨玄,未克如愿。 
再往南燕乞师,南燕主慕容德,不肯发兵。敬宣潜结青州大族, 
及鲜卑豪酋,谋袭燕都,事泄还南。时玄已败死,走归刘裕, 
裕令为晋陵太守,寻又迁授江州刺史。他因刘毅等讨玄余党, 
所以筹备舟械,随时接应。补笔不漏。 
      无忌、道规得此一助,再进兵夏口。毅亦督军随进,攻入 
鲁城。道规亦拔偃月垒,复会师进克巴陵。号令严整,沿途无 
犯,再鼓众至马头。桓振挟安帝出屯江津,遣使请和,求割江、 
荆二州,奉还天子。以皇帝为交换品,却是奇闻。毅等不许。 
会南阳太守鲁宗之,起兵袭襄阳,振还军与战,留桓谦、冯该 
守江陵。谦遣该守豫章口,为毅等击败,谦弃城遁走。毅等驰 
入江陵,擒住逆党卞范之等,一并枭斩。 
      安帝时在江陵,未被桓振挟去。毅得入行宫谒帝,由帝面 
加慰劳,一切处置,悉归毅主持。毅正拟追剿两桓,适振回救 
江陵,在途闻城已失守,众皆骇散,振亦只好逃匿涢州。既而 
召集散众,复袭江陵,为将军刘怀肃所闻,伏兵邀击,一鼓诛 
振。振为桓氏后起悍将,至此毙命,桓氏遗孽垂尽,惟桓谦等 
奔入后秦。 
      安帝改元义熙。再下赦书,除桓谦等不赦外,独赦桓冲孙 
胤,徙居新安,令存桓冲宗祀,保全功臣一脉。冲系桓玄叔父, 
有功晋室,封丰城公,详见《两晋演义》。刘裕闻报,使刘毅、 
刘道规留屯夏口,命何无忌奉帝东归。安帝乃自江陵启銮,还 
至建康。百官诣阙待罪,有诏令一并复职。授琅琊王司马德文 
为大司马,武陵王司马遵为太保,且封赏功臣,首刘裕,次及 
刘毅、何无忌、刘道规。诏敕有云: 
      朕以寡昧,遭家不造,越自遘闵,属当屯极。逆臣桓玄, 
垂衅纵慝,穷凶恣虐,滔天猾夏,诬罔神人,肆其篡乱,祖宗 

… Page 23…

南北史演义                                                            ·17· 

之基既湮,七庙之飨胥殄,若坠渊谷,未足斯譬。皇度有晋, 
天纵英哲,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江九州诸 
军事镇军将军徐、青二州刺史刘裕,忠诚天亮,神武命世,用 
能贞明协契,义夫向臻,故顺声一唱,二溟卷波,英风振路, 
宸居清翳。冠军将军刘毅,辅国将军何无忌,振武将军刘道规, 
舟旗遄迈,而元凶传首,回戈叠挥,则荆汉雾廓。俾宣元之祚, 
永固于嵩岱,倾基重造,再集于朕躬。宗庙歆七百之祐,皇基 
融载新之命。念功惟德,永言铭怀,固已道冠开辟,独绝终古, 
书契以来,未之前闻矣。虽则功高靡尚,理至难文,而崇庸命 
德,哲王攸先者,将以弘道制治,深关盛衰,故伊望膺殊命之 
锡,桓文飨备物之礼,况宏征不世,顾邈百代者,宜极名器之 
隆,以光大国之盛 。而镇军谦虚自衷,诚旨屡显,朕重逆仲 
父,乃所以愈彰德美也。镇军可进位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 
军事,使持节徐、青二州刺史如故。显祚大邦,启兹疆宇,特 
此诏闻! 
      这诏下后,裕上表固辞。再加录尚书事,裕又不受,且乞 
请归藩。安帝不允,遣百僚敦劝,裕仍然固让,入朝陈情,愿 
就外镇,乃改授裕都督荆、司、梁、益、宁、雍、凉七州,并 
前十六州诸军事,仍守本官,裕始受命,还镇丹徒。封刘毅为 
左将军,何无忌为右将军,分督豫州、扬州军事,刘道规为辅 
国将军,督淮北诸军事。余如并州刺史魏咏之以下,皆加官进 
爵有差。 
      先是刘毅尝为刘敬宣参军 ,时人推毅为雄杰,敬宣道: 
 “有非常的材具,必有非常的度量,此君外宽内忌,夸己轻人, 
设使一旦得志,亦恐以下陵上,自取危祸呢 。”为后文刘裕杀 
毅张本。裕闻敬宣言,尝引以为憾。及得授方镇,遂使人白刘 
裕道 :“敬宣未与义举,授为郡守,已觉过优,擢置江州,更 

… Page 24…

南北史演义                                                              ·18· 

足令人骇惋,恐猛将劳臣,不免因此懈体呢 。”裕迟迟不发。 
敬宣得知消息,心不自安,乃表请解职,因召还为宣城内史。 
刘毅再与何无忌,分道出讨桓玄余党,所有桓亮、符玄等小丑, 
一概诛灭,荆、湘、江、豫皆平。晋廷命毅都督淮南五郡,兼 
豫州刺史。何无忌都督江东五郡,兼会稽内史。毅自是益骄, 
免不得目空一切,有我无人了。小子有诗叹道: 

      平矜释躁始成才,器小何堪任重来! 
      古有一言须记取,谦能受益满招灾。 

      过了一年,追叙讨逆功绩,又有一番封赏,待小子下回说 
明。 

      桓玄一乱,而刘裕即乘九而起,是不啻为渊驱鱼,为丛驱 
雀,玄死而裕贵,玄固非鹯即獭也。大抵枭桀之崛兴,其始必 
有绝大之功业,足以耸动人心,能令朝野畏服,然后可以任所 
欲为,潜移国祚于无形。莽懿之徒,无不如是。裕为莽懿流亚, 
有玄以促成之,玄何其愚,裕何其智耶!至于安帝返驾,封赏 
功臣,裕为功首,而再三退让,成功不居。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我读 
此诗,我更有以窥刘裕矣。 

… Page 25…

南北史演义                                                             ·19· 

                   第三回 伐燕南冒险成功 

                                 捍东都督兵御寇 

      却说晋安帝复辟逾年,追叙讨逆功绩,封刘裕为豫章郡公, 
刘毅为南平郡公,何无忌为安成郡公。一国三公,恐刘裕未免 
介介。此外亦各有封赏,不胜枚举。独殷仲文自负才望,反正 
后欲入秉朝政,因为权臣所忌,出任东阳太守,心下很是怏怏。 
何无忌素慕仲文,贻书慰藉,且请他顺道过谈。仲文复书如约, 
不意出都赴任,心为物役,竟致失记。无忌伫候多日,并不见 
到,遂心疑仲文薄己,伺隙报怨。适南燕入寇,刘裕拟督军出 
讨,无忌即向裕致书道 :“北虏尚不足忧,惟殷仲文、桓胤, 
实系心腹大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