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观论颂讲记+印顺法师 >

第25章

中观论颂讲记+印顺法师-第25章

小说: 中观论颂讲记+印顺法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裡說如涅槃,是以一般小乘學者同許的涅槃,以喻說實相的。依性空者的正
見,諸法實相寂滅即涅槃,不止於『如』呢!

己二  方便假名說
庚一  趣入有多門
    一切實非實    亦實亦非實     非實非非實    是名諸佛法

實相寂滅離言,那又怎樣能引導人去體悟呢?佛有大悲方便,能『言隨
世俗,心不摺畬嵪唷唬灰朗浪紫啻f法,引入平等空性。所以,實相無二無
別,而佛卻說有看來不同的實相,令人起解修觀。不同的觀法,都可以漸次
的深入悟證實相。本頌是名諸佛法一句,在智論中作『是名諸法之實相』,
可見這是不同的解說實相。佛陀是善巧的,適應眾生根性的不同,說有多種
不同的方法。依本頌所說,歸迹饋恚怀鋈箢悾阂弧ⅰ敢磺袑嵎菍崱归T
;二、「亦實亦非實」門;三、「非實非非實」門。古代的天台、三論學者
,根據本頌,說有四門入實相:即一、一切實相,二、一切非實門;三、亦

實亦非實門;四、非實非非實門。依天台者說:一切實即藏教,以有為無為
一切法都是真實的。一切非實即通教,說一切法都是虛假而不實在的。依此
二門而悟入的諸法實相,即真諦。亦實亦非實,是別教;真俗非實,非有非
空的中道,是真實。非實非非實,是圓教;三諦無礙,待絕妙絕。依後二門
而悟入實相的,是中諦。依三論者說:四門都是方便,因此悟入四門常絕,
是一味的實相(三論師也用三門解說)。本來,世俗的緣起假名,是相待的
。凡有所說明,必至四句而後完備。如說:一、有,二、無,三、亦有亦無
,四、非有非無。第一句是正;第二句是反;第三是綜合,但又成為正的;
第四句是超越,又成為反的。此四句,有單,有眩袌A,如三論家所常說
的。然歸迹饋恚挥袃删洌挥校ㄕ䶮o(反);所以佛稱世俗名詮
所及的為『二』。佛依世俗而指歸實相,也不出二門:一、常人直覺到的實
有性,是第一句;超越此實有妄執性的空(也可以稱之為無),是第二句。
世法與佛法的差別,即世間二句,是橫的,相對的;佛意是豎越的,指向絕

對的。所以,如對有名無,有空無的相,那縱然說空無自性,也非佛意了。
如說為四句,第三句的亦有亦無,就是第一句的有──有有與有無;第四的
非有非無,即是第二句的無──無有與無無。解作相對,即落於四句,都不
能解脫,不見佛意。如領解佛意,離彼不住此,那非有非無即不墮四句。無
或空,非有非無,即入不二法門。

然清辨與青目,都判說本頌為三門。的確,龍樹歸迹暵務叩乃枷耄
是用三門的。這因為,本頌是總攝拢蹋欢}教的詮辨,必是依二(不能單
說實或者非實)而說明其性伲摹K裕缹嵟c非實而說明的時候,不出三
門:一、一切實非實,是差別門:這是說:一切法,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
非真實的。真實與非真實,是有他的嚴格的界限。如說:一切法是真實有的
;一切法中的我,是非真實的。或者說:一切世間法是不真實的;一切出世
法是真實的。或者說:於一切法所起的遍計執性是非真實有的;依他、圓成
實性是真實有的。這可以有種種不同,但彼此差別的見地,主導一切。這大

體是為鈍根說法,般若經說:『為初學者說生滅如化,不生滅不如化』,即
是此等教門。不如化,就是真實的。一切法中,生滅是不真實的,不生滅是
真實的。或者說:生滅是用,不生滅是體,生滅用是依他起,是虛妄分別性
;不生滅體是圓成實。二、亦實亦非實,這是圓融門。中國傳統的佛學者,
都傾向這一門。天台家雖說重在非實非非實門,而實際為亦實亦非實。如天
台學者說:『言在雙非,意在雙即』,這是明白不過的自供了。實即是非實
,非實即是實;或者說:即空即假;或者說:即空即假即中;或者說:雙遮
雙照,遮照同時:這都是圓融論者。三、非實非非實,是絕待門。待凡常的
實執,強說非實;實執去,非實的觀念也不留,如草死雹消,契於一切戲論
都絕的實相。此為上根人說。中觀論,即屬於此。修行者,依此三門入觀,
凡能深見佛意的,門門都能入道。否則,這三門即為引人入勝的次第。為初
學者說:世俗諦中緣起法相不亂。以此為門,觀察什麼是實有,什麼是非實
有──假有,分別抉擇以生勝解。進一步,入第二門,觀緣起法中所現的幻

相自性不可得;雖無自性而假相宛然,於二諦中得善巧正見。以緣起故無自
性,以無自性故緣起;空有交融,即成如實觀。再進一步,入第三門,深入
實相的堂奧而現證他。即有而空,還是相待成觀,不是真的能見空性。所以
,即有觀空,有相忘而空相不生,豁破二邊,廓然妙證。不但空不可說,非
空也不可說。智度論說:『智是一邊,愚是一邊,離此二邊名為中道。有是
一邊,無是一邊,離此二邊名為中道』。都指此門而說。釋尊的開示,不外
乎引入實行實證,所以從修學入證的過程上,分為這三門。中國一分學者,
不解教意;不知一切教法,都是為眾生說的。於是乎附合菩薩自證境的階位
,初見真,次入俗,後真俗無礙,事事無礙,反而以非實非不實的勝義為
近,不知未能透此一關,擬議拢常峭秸衔蜷T呀!

    青目說:亦實亦非實,為下根人說的;一切實非實,為中根人說的;非
實非非實,為上根人說的。三者的次第不順,所以依清辨論釋改正。

庚二  證入無二途

辛一  約勝義說
    自知不隨他    寂滅無戲論    無異無分別    是則名實相

如能得意證入,三門所體悟的實相,還是同一的,不可以說有差別。所
悟入的實相,『心行言語斷』一頌,已略示大意;現在再為詮說。先從勝義
說,次從世俗說。勝義說,明拢咦杂X的智境。世俗說,明拢呶蛄说谝涣x
,所見緣起法相的一切如幻境界。這雖可以言說詮表,然也大大的不同於凡
愚所見。圓滿的無礙通達二諦,唯有佛陀。

「自知」,諸法的真相,是自己體悟到的,有自覺的體驗。「不隨他」
,是不以他人所說的而信解。古代禪宗的開示人,多在勦絕情見,讓他自己
去體會。如對他說了,他就依他作解,以為實相是如何如何。其實,與實相
不知隔離了多遠!正覺實相,是『內自所證』;如人的飲水,冷暖自知,不
是聽說水冷而以為冷的。「寂滅」,是生滅的否定。生滅,是起滅於時空中
的動亂相;悟到一切法的本來空性,即超越時空性,所以說寂滅。肇公說:

『旋嵐偃獄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也可說能點出即生滅而常寂的實相
了。「無戲論」,根本是離卻一切的自性見。因此,一切言語分別的戲論相
,都不現前。在自覺的境地,洠в胁顒e性可說,是一切一味的,所以說「無
異」。我們聽說無異,就想像是整體的;這不是實相的無異,反而是待異的
無異,無異恰好是異──與異不同。龍樹說:『破二不著一』。如離了差別
見,又起平等見,一體見,這怎麼可以?世間的宗教或哲學者,每同情於一
元論;這雖有直覺經驗,也是不夠正確。因為執萬有混然一體,每忽略了現
實的一面。唯有佛法,超脫了諸法的差別相,而不落於混然一體的一元論。
「無分別」,是說諸法的真性,不可以尋思的有漏心去分別他。能具備自知
,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的七個條件,「是」即「名」為「
實相」般若的現證。

辛二  約世俗說
    諸法從緣生    不即不異因    是故名實相    不斷亦不常

『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實相,即是如是性,如是相,如是
因、緣、果報等;這是法華經所說的。要知道,實相即緣起的真相。常人不
解緣起而執有自性,所以如本論的廣說一切法實相皆空。畢竟空寂,當然是
緣起的實相。然而,緣起而寂滅,同時又即緣起而生滅,緣起法是雙貫二門
的。緣起的自性空寂是實相;緣起的生滅宛然,何嘗不是實相?否則,就不
免偏墮空邊了。徹底的說,說緣起法自性畢竟空,也即是成立諸法的可有,
使眾生改惡修善,離有漏而向無漏。所以,這要說實相的因緣生法。悟了如
實空相,從畢竟空中,達世俗的緣起幻有。從空出有,從般若起方便,徹底
的正見諸法的如幻如化。這樣的世俗,不是無明所覆的世俗,而是拢叩氖
俗有了。洠в幸环ú皇窍嗷リP係的存在,一切是重重關係的幻網。所以,依
佛所悟而宣說的是緣起,諸法是從因「緣」所「生」的。緣與緣所生的果法
,有因果能所。因有因相,果有果相,果是「不即」是因的。但果是因的果
,也非絕對的差別,所以又是「不異因」的。不一不異,就是因果各有他的

特相,而又離因無果,離果無因的。因果關涉的不一不異,即「名」為「實
相」。緣起幻相,確實如此解。因為因果的不一不異,所以一切法在因果相
續的新新生滅中,如流水燈炎,即是「不斷亦不常」的。因不即是果,所以
不常;果不離於因,所以不斷。不一不異,是自他門;不斷不常,是前後門
:此二門,即可以通解時空中的一切。而此二者,又成立於緣生的基點上;
『緣生即無(自他共無因)生』;不生不滅,是有無門。自他門是橫的,前
後門是豎的,有無門是深入的。緣起實相如此;此與畢竟空性融通無礙。阿
羅漢及證無生忍的八地菩薩,能如實見諸法的如幻如化。
戊三  入法之益
    不一亦不異    不常亦不斷    是名諸世尊     教化甘露味
    若佛不出世    佛法已滅盡    諸辟支佛智     從於遠離生

如上所說,「不一不異,不常不斷」的實相,就是即俗而真的緣起中道
。如有修行者通達了,那就可以滅諸煩惱戲論,得解脫生死的涅槃了。所以

,此緣起的實相,即「諸」佛「世尊」「教化」聲聞弟子、菩薩弟子的妙「
甘露味」。甘露味,是譬喻涅槃解脫味的。中國人說有仙丹,吃了長生不老
;印度人說有甘露味,吃了也是不老不死的。今以甘露味作譬喻:世間的仙
藥,那裡能不老不死?佛說的緣起寂滅相,即實相與涅槃,才是真的甘露味
。得到了,可以解脫生死,不再輪迴了。這甘露味,為佛與弟子所悟的;佛
所開示而弟子們繼承弘揚的,也是這個。所以,佛法不二,解脫味不二;三
乘是同得一解脫的。佛與聲聞弟子,同悟一實相,不過智有溕睿凶杂X,
或聞聲教而覺吧了!

這一世間所流布的佛法,創於釋迦牟尼佛。佛的教法在推動如來法輪的
佛子,當然是求正法久住於世的。不過諸行是無常的,佛法流行到某一階段
,還是要滅的。佛說的法門,在長期的弘傳中,經過許多次的衰微與復興;
但久了,漸漸的演變,失去了他的真義。有佛法的名,洠в蟹鸱ǖ膶崱H绮
尊重根本,時時喚起佛陀的真諦,那就要名實俱滅了。世間洠в辛朔鸱ǎ

過多少時候,又有佛陀出世,重轉法輪。佛教在世,是這樣的。在前佛滅度
,後「佛」未「出世」,「佛」的教「法」也「已滅盡」的時期,也還有悟
解緣起實相的拢撸副僦Х稹埂1僦Х穑g為緣覺,或獨覺。約覺悟諸
法緣起說,名緣覺;約不從師教,能自發的覺悟說,名獨覺。辟支佛雖自覺
緣起的真相,雖近於佛,但他不說法,不能創建廣大普利的佛教,不過獨善
其身而已。這辟支佛的真「智」慧,與佛及聲聞多少不同,他是「從於遠離
生」的。他是見到諸法無常,厭離世間,而覺悟空相的。過去有位國王,閒
撸Щ▓@的時候,見百花盛開,心裡非常喜樂。他走過了不久,釆女們把花攀
折了。他回來一看,剛才盛開的百花,一切都零落了;頓時生起無常的感慨
。觀察諸法的生滅緣起,於是就悟道而得甘露味。本品的末後二頌;前一頌
即佛化聲聞弟子;後一頌即緣覺的獨悟。二乘的解脫,從此而入;佛陀也如
此,佛陀即是將自己所行證的教人。在這點上,才做到佛教的拢邆儯姾
同解,理和同證。

觀時品第十九

此下有三品,明從因到果──向得中的問睿O蚺c得,是通於三乘的。
三乘拢撸涩F觀而悟證拢浀臅r劫不同。如說:聲聞,利根三生成
辦,鈍根六十劫證果;緣覺,利根四生成辦,鈍根百劫證果;菩薩三大阿僧
祇劫修行。所以現觀品以下,說觀時品。三乘拢叩男抟蜃C果,也有不同。
如說:聲聞修四諦的因,證阿羅漢果;緣覺修十二因緣的因,證辟支佛果;
菩薩修六度萬行的因,證無上佛果:所以說觀因果品。三乘拢叩男扌校
某階段,即成就他所應成就的功德;在某些情形下,又失壞了他的功德。如
初果有退或無退;七地前有退或無退等:所以說成壞品。上來所說的諸品,
是各就一事說;這三品,雖約向得中的問睿f,卻可以通於一切,而含有
普遍性的。所以,這三品研究到普遍的概念,不同上面諸品,觀察具體的事
情。時間,因果,成壞──三概念,佛法與外道的見解不同,中國與外國的

看法也不同。然而這三類概念,不特有思想的,有知識的,就是常識不豐富
的一般人觀念中也是有的,可說是最極普遍的。現在以佛法的正觀,開示不
同外道的時間、因果、成壞觀。

時間,是很奧秘的。人人有這直覺的時間觀念,但不是人人所能認識的
。不加推論,覺得時間的滾滾而來,倒也不覺得他的奇突;如加以三世的考
察、推論,那就立刻發現他的難以理解了。印度外道的時間觀,如勝論師,
以為時間是有實體的,一切表現在時間的流動過程中。凡是存在的,都有時
間性。時間別有實體,他與一切法和合,使一切法表現出前後、來去、變遷
的時間相。時間如燈,黑暗中的一切,由燈可以現見;諸法的動態,也由時
間可以現出。所以,時間是諸法的顯了因。又如時論外道,以為時間是萬有
的本體,一切的一切,都從時間實體中出來。一切受時間的支配和決定;一
切法的生起滅亡,都不過是時間實體的象徵。到了這時這法生,到了那時那
法滅,一切以時間而定的。所以,他說:『時來眾生熟,時去則摧促;時轉

如車輪,是故時為因』。這樣的時間,是一切法的生因。

釋尊說法,不詳為時間的解說。佛法的真義,要從拢涞木C合研究中理
解出來。佛滅後,聲聞學者,對這一問睿杂胁煌膬膳桑阂弧⑵┯鲙熣f
:時間是有實體的,是常住的。常住的實體的時間,是諸法活動的架格;未
來的通過了現在,又轉入過去。過、現、未來三世,是有他的實體而嚴密的
畫出界限的。所以,諸行是無常的,而諸行所通過的時間,卻是常住的。這
是絕對的時間觀。二、其他學派,都說時間並洠в袑嶓w,是精神物伲幕顒
所表現的;不是離了具體的事物,另有實在的時間。依性空者看來,二派都
不免錯铡=^對的時間,是非佛法的,不消說。一般以色法心法為實有,以
時間為假有,不但依實立假,是根本錯铡荒ㄉ窌r間的緣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