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靖
“成长”的思考方式
前面所引用的那一大段文字; 详细叙述了到目
前为止; 心理学者们对成长变化这种现象的思考方
式。关于这段引用文中特别强调的部分 ( 画线部
62
… Page 66…
分) ; 我想试着指出几个问题:
1。研究 “成长”这种现象时; 无论如何不可
忽略的因素是 “时间”。时间常被单纯地当成一个
抽象的思维而隐含在现象里不起眼的角落; 或是在
各式各样心理活动发生时; 被当成是测量的一把标
尺或者心理现象内部可以捕捉到的一种秩序。在这
样的前提下; 时间在这里只是被当成了一个容器;
在这个容器中发生了各种不同的心理现象; 而时间
在这里并没有被当做是构成现象的一部分; 并没有
被当做现象本身来研究。
2 。同样的情形在研究 “变化”时也是一样。
当我们将变化的成长区分———能够区分———为动态
的研究面和静态的研究面时; 这种思考方式就显示
了这种情形。
3 。在前面引用的文句中; 将 “全面掌握成长
现象进行的所有条件”这一目标; 定位在法则和方
向性上面 ( 迄今为止的心理学趋势也是如此) 。而
每一个人成长的事实; 在这里仅仅只是被当成为达
到最终目标而在过程中所用的材料或基础资料。
4 。这种观点还清楚地反映在研究成长现象的
方法中。“实例研究法”也好; “纵贯研究法”也
好; “自然观察法”也好; 在对它们的重要性予以
63
… Page 67…
肯定的同时; 却又总是加上 “对不同的成长阶段的
多数人进行比较; 找出各阶段相互之间的关联”之
类的方法作为补充; 最终还是明确认为 “通过实
验、测试、利用客观的方法进行追踪”这类方式更
为优秀。
5 。尽管在前面我们指出了 “在方法上强调客
观主义 ( 与客观性的含义不同) ”; 但实际上; 前面
的引用文字中; 在提到方法之前就已经先入为主地
将成长当做是一个哲学的观念; 并得出一个主观主
义的结论; 而且以此为前提对理论进行实际研究。
具体来说; 前面的引用文字中 “成长是连续不断进
行的; 但它并不是同一种性质的积累; 而是一种反
复不断的发生过程……”这样的一段话; 就是一个
代表。也有人认为: “这绝不是观念上的先入为主;
说它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成长心理学知识的一个简
要总结并不过分。”但是; 到目前为止的成长心理
学; 如同第一条中所指出的那样; 并不是将成长和
变化的概念本身和时间并列作为现象来看; 而是把
它们看做是一个组合概念; 并作为一个前提。这个
组合概念并不能因为在该组合概念的 “成长”中加
入了 “连续性”、“本质”等其他概念; 就变成了现
象; 还不如说它是一种主观主义的混乱反而更为贴
64
… Page 68…
切。正统心理学派一直以来都很重视; 甚至可以说
依赖这类狭义实验或测试的客观主义法。像 “体
制”等这样的概念绝不会是由这样的方法; 从资料
本身中自然得出的; 更确切地说; 可以说它是在解
释各种资料时; 心理学者们引入了组合式的主观
概念。
65
… Page 69…
2。4 从变化探讨人类的性格
“客观的”与“客观主义的”
“客观的”与 “客观主义的”绝对是不同的概
念。在这里不可能对这些方法论的基本概念的相关
内容进行详细的论述。但是;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
的话; 所谓 “客观的”是指在重视主观 ( 的经验)
的同时; 将其任何部分都客观化———无限接近物件
具体化的过程。而所谓 “客观主义的”是指研究者
从一开始就对自己所相信的 “客观的”事物———实
际上是一种主观———予以简单地肯定。因为相信自
己已经完全排除了主观的因素; 所以也就相信物件
( 的属性) 的绝对真实存在一定得以水落石出。虽
67
… Page 70…
然实验、计量等方法是努力实现客观化的好方法
( 就如日本正统心理学派的学者们经常采用的那种
方式) ; 但当他们相信只有实验或计量才是 “客观
的”的时候这就已经陷入到 “主观主义”当中去
了。如同所有的 “主义”最终都可能只是主观的自
以为是一样; 客观的 “主观主义”也只能说是主观
的自以为是。不过; 必须注意一点; 这样说并不表
示 “主观的”即等于 “自以为是”。主观的自以为
是换一句话来说也就是主观主义。另外; 正确的
“主观的”认识与主观主义也绝不是同一回事
人们也许会说: “如果是这种意义的哲学概念
的话; 那么没有它岂不是任何学问都无法成立 ?”
没有错; 正因为如此。在开始时我所想表达的就是
这个意思。在对科学的现象进行探讨乃至于记述
时; 加入哲学的概念原本就是理所当然的。这个观
念如果是正确的; 那么进行科学研究时; 科学工作
者们首先必须进行的就是认真体会、融入其中的哲
学概念; 尽可能正确地去把握它。如果不是这样;
面对 “……就会一味地认定; 为了认识事物; 心理
学只需将注意力集中到事实上就可以了。这样做的
结果; 是使心理学陷入半盲目的状态; 而在这种状
态下对事实进行研讨; 到进行整理的阶段时; 就必
68
… Page 71…
然会使用那些 ‘在科学从前的经验中所套出’的混
乱的概念。”( 《眼和精神》; 日本五十铃书房) 这样
的批评; 我们将会无言以对。总而言之; 我们无法
否认; 在日本就有不少这种片面强调美国流派的心
理学者; 存在着认为 “哲学”就是反科学的同义词
的这种倾向。
这种倾向当然并不仅仅只限于成长心理学; 在
正统心理学派的广泛领域中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向
客观主义方向的偏斜。例如; 前面所述的内容中;
与人格或性格相关的部分; 片面强调 “不变”的方
面和 “一般性”这种倾向就属此列。甚至可以说;
正是由于这种倾向; 使得本来应该将 “变化”作为
客体的成长心理学变得死板而僵硬。这就是我对前
面的引用文直言不讳的印象
人类是否为无可替代的个人
确实; 我们在三岁幼儿身上可以看到一个三岁
幼儿所应有的成长情况; 在八岁小孩身上可以看到
69
… Page 72…
作为八岁小孩所应有的共同性。如果谁与这些共同
性发生了偏差———特别是负面的偏差; 则会被认为
是 “异常”; 而这样的情况也确实存在。比如说;
如果同龄的大多数孩子已经能自由地使用语言了;
那么; 一个一言不发的孩子就不是属于正常的情况
了。在这个意义上; 将成长变化视为共同性的 “一
般的”特征而有正确认知是有必要的。然而; 某个
三岁或者八岁小孩子所应该具有的、与成长相关的
“一般的”共同性; 对于理解和帮助一个孩子而言;
只有极少部分的意义。这两者之间一点也不矛盾。
在小孩子身上有着身为小孩子共同的一般特征是理
所当然的; 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 对于某一个特
定的小孩子来说; 虽然确定了这个小孩子身上具有
这样的一般特征; 但并不能说就已经理解了这个特
定的小孩。
心理学被认为是致力于 “理解人类”的学问;
不仅心理学的专家们经常这么说; 不是专家的人们
对心理学的期待也正是如此。但这句话的含义随着
“人类”一词的不同理解而有所不同。对 “人类”
这个词到底应该解释为 “在多数人一般都有共同
性”; 还是 “一个个无可替代的个人?”根据理解的
不同; 心理学的性格将完全不同。如果将 “人类”
70
… Page 73…
按照前一项意思来理解; 那么所采用的方法就会如
同现在的专业心理学所进行的那样; 总是通过计量
计数进行比较乃至推测。这样的心理学所关心的总
是作为团体的人、大部分的人; 其成果; 对于负有
团体处理责任的站在管理或者支配的立场上的人们
来说; 毫无疑问是有效的。如果有什么现象偏离了
这样的心理学所发现的共同情形———比如; 长到三
岁还不能 “正常地”说话的孩子; 那么这些现象就
会被认为是 “例外”或者是 “异常”; 而这些 “例
外”或 “异常”的部分; 会被交到临床研究者的手
中。在这种情况下; 临床心理学这门学问被认为是
专门以这样的例外为研究对象; 并负责研究出相关
对策的那种站在幕后的学问。
现代的学院派心理学正明确地向着这个方向不
断推进。但是; 必须要先说明; 这里所说的 “站在
支配立场上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存在着; 在社
会主义社会里也同样存在着; 既存在于右翼的团
体; 也存在于工会这样的组织。对于涵盖了这一切
的站在支配立场的人来说; 客观主义的心理学都同
样具备有效性。在这个意义上来说; 学院派心理学
是站在 “中立的”立场上的。但是; 我们可以明白
地看出; 这种意义上的中立性只是部分的中立性;
7 1
… Page 74…
或者说是外表上的中立性。
也就是说; 如前所述; 心理学被认为是致力于
“理解人类”的学问; 而其中 “人类”这个词如果
理解为 “一个个无可替代的个人”; 并在这个基础
上展开心理学的研究; 那么这样的心理学 ( 其具体
内容将在下面的章节中叙述) ; 就与上面所说的站
在支配立场上的人们无缘了。并非心理学专家的普
通民众们所期待的正是这种心理学。与之相反; 学
院派心理学者中的大多数人对这样的大众期待只是
一味地冷漠; 这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学
新生们不久就会对自己满怀期待的心理学课程感到
失望难道不也正是这个原因吗?
变化的部分; 不变的部分
我在前面就已经说明; 这本书不是从人格或性
格不变的部分延伸发展的; 而是通过对变化的部分
进行研究; 展开讨论。虽然如此; 但并不是说我无
视人格或性格中不变的部分; 或对其抱持否定的态
72
… Page 75…
度。不管是由标准化的人格测试而捕捉到的特性;
还是性格类型论者所重视的共同性、一般性; 如果
没有特殊的原因; 它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标准化
人格测试的可信性、性格类型论的说服力等; 正是
基于它们对这些不变的特征的准确把握。在第一章
所提到的护士小姐的情形当中也可以明确看出; 她
那种 “谨慎、非常安静”的部分; 与刚参加培训时
所表现出来的 “看起来容易受惊吓的沉闷”的特征
有着共同的地方。依照特性论的说法; 她属于有着
“内向”……等特征的人; 换成类型论的说法; 她
则会被归纳为 “内向性”或者 “分裂特质”的类
型。在这个意义上来讲; 她没有发生变化。尽管如
此; 一直与她相接触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那些不
知道她参加了培训的人———无一不实实在在地感受
到了她的转变。
那么; 到底是什么发生了改变呢 ? 在上面的案
例中; 这位护士小姐告诉我们; 她终于能够抬起头
来; 注视其他成员和培训辅导员眼睛的那时刻; 就
是她发生转变的决定性瞬间。这个过程中; 发生变
化的仅仅只是她从不敢直接面对他人、不敢看别人
的眼睛; 变为可以勇敢地去面对他人; 然而对她来
讲; 这个面对他人的方法的改变; 让她开始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