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 作者:何新-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社会后果好,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社会稳定,就是好模式。反之,如果一套模式导致人们没饭吃,或吃不饱;另一种相反的模式导致国家产业崩溃,导致发生大规模失业,那么它们就都是坏的模式。在经济学中并没有〃不是A就必须是非A〃的〃排中律〃。
对一个经济学家的评价也应当如此。不要看他是剑桥还是哈佛出身,博士前还是博士后。也不要看得没得过什么〃诺奖〃。只看他那一套会给国民经济带来繁荣还是灾难。那个休克疗法的发明者萨克斯,他那一套〃哈佛500天计划〃,在苏联及东欧不是导致了大灾难吗?那么,不管这一模型是根据芝加哥学派还是剑桥学派的模型而设计,它都是一个极坏的模式。
记者:(笑)你这是现实主义还是实用主义?
何新:我认为我们奉行一种学说,并不需要先认为它必定是抽象的绝对真理(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形成这种完美无缺的绝对真理),而仅仅是因为它对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会带来好的实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命题的涵义正是针对这样的一种观念:由于某种意识形态是真理,是天国理想,所以我就必须奉行它。这种观念是很可怕的,那乃是塔利班主义,或者原教旨主义。
如果我反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那并非因为我信仰的是另一种意识形态,并非从意识形态的抽象对立出发而批判它。例如,自由主义经济学并非因为它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所以才说是错的。我反对它,是因为它若被无禁制地在中国施行,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实际上,即使近年局部地施行,它也已经在社会经济和政治上造成了深远的遗患。
检验意识形态的决定性标准是实效。如果不能带来好的实效,那就不管是张春桥的平均主义共产主义模式,还是新自由主义的理想市场模型;用鲁迅的一句话:管它是什么〃天球河图、百宋千元、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应该踏倒它。〃这就是我在经济学以及政治学以及人生中取舍权衡是与非的方法论。
记者:你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命题的这种解释颇有新意。
何新: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应当认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第一并没有先验的、前在的、终极的理想真理(至少人类目前还没有找到。)
第二,实践检验的过程应当采用所谓〃试错〃法(trial…and…error)。
记者:是不是波普提出的那种试错法?
何新:不,其实这是毛泽东首先提出的。毛主席认为,人类的历史活动,绝不是先有什么正确的真理,然后才去从事实践。人类可以采用任何一种设想或模型进行尝试。但是,如果结果不合于预想,就应该放弃它,但是应当从失败、错误和灾祸中汲取教训。
尤其应当记住一点,如果实践的结果不符合预期目标,那么出错的绝不是客观现实,而是所用的理论有问题,模型有问题。必须修改方案和理论再去试。
如此不断地试错而且弃错即〃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直到实践的结果接近于人类的预期目标。这就是〃实践…认知修正再实践再认知……〃的无限认识过程。毛泽东在1936年写作的〃实践论〃中创造性地系统论述了这一方法论。他用国学的传统语言称之为〃知行统一学说〃。他又将其概括为言简意胲的四个字:〃实事求是〃。这四个字译成现代语言是:以实际操作(实事,事是动词),而求真理(〃是〃对于〃非〃而言,〃是〃即真理)。
你提到波普,我认为这个英国人只是剽窃了毛的这一理论(正如许多西方经济学家也剽窃马克思)。他把它称作〃trial…and…error〃,用一些科学术语装饰了一下,就冒充成了他自己的科学哲学。
4、我是如何研究经济学的
记者:您谈到了经济学存在不同的理论类型。那么以您的看法,如何对现有的经济学理论进行分类呢?
何新:我给你提供一张图表。
我认为研究19…20世纪西方主流及非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走向,要注意其中主要形成了三大流派,或者说是三大类型。这就是自由主义(斯密主义)、反自由主义(李斯特主义)、批判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其演变从重商主义及重农主义开始,大体如下:
我认为有必要指出以下两点。(1)实际上,马克思的经济学是历史主义经济学的另一种理论类型,或者可以认为是唯一接近科学(客观的)历史主义的经济理论类型。(2)真正具有政策和操作意义的〃发展经济学〃,是不可能建立在新古典主义的基础上的。它只能建立在李斯特主义或者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作详论。)
以上这个图表自然是极度简约的。但它可以提示一个路标,面对近代那些纷繁荒杂的经济理论流派,就可以找到一个纲把它们概括起来。
记者:请问,您是如何从事经济学研究的?
何新:我对经济学的研究,经历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70年代。那时我的导师是马克思的三卷《资本论》(王亚南译),以及恩格斯和考茨基作为《资本论》第4卷编纂的三册《剩余价值理论》。当时我读过的引我入门的启蒙读物还有几种《政治经济学概论》之类。
第二阶段是在80年代初期。那时马克思关于《资本论》的一系列手稿(1844年手稿,1857…1858年手稿,1861…1863年手稿,1863…1867年手稿),以及马克思的历史学和人类学笔记的中译本在国内陆续得到全文出版。
我用了许多年时间,反复认真系统地研读了马克思这几部作为《资本论》手稿的未完成著作。
我们知道整个《资本论》实际都是马克思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现在形态的《资本论》第二卷(关于资本流通)、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史》,都是在马克思去世后,由别人整理编纂的。
因此,我认为马克思的这一批生前未出版的原始手稿,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比已出版的《资本论》更为重要的著作。极为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第二版《马恩全集》第30卷、第32卷译文与《全集》第一版有极其重大的不同,可惜目前新版尚未全部出齐。
但是,马克思过于偏爱黑格尔式的〃叙述方法〃。他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许多重要规律的表述是晦涩的、绕圈子的,因此与黑格尔一样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理论迷宫。熊彼特认为:〃马克思是那么一个罗罗嗦嗦和说了又说的作家,而他的理论著作,除了《资本论》第一卷之外,又反映了他在论证上所处的那么一种未完成的状态,所以不可能有丝毫信心地指出,哪些东西是最重要的。
任何一个想要对马克思稍稍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家,必须定下心来仔细阅读整个的《资本论》三卷和《剩余价值学说》三卷。〃(《经济分析史》第二卷,商务版。)
只有少数人真正读得懂他,这其中有列宁。而列宁则在《哲学笔记》中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
〃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1章。因此,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哲学笔记》,第151页,1993年新版。
实际上就我所读过的苏联与中国的所有《政治经济学》而言,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我认为没有一本书正确地理解和解释了马克思本人的经济学思想。
要注意,庸俗经济学我认为有两种。一种是庸俗解释斯密的。一种是庸俗解释马克思的。改革前那种政治经济学,就可以被称作马克思主义一派的庸俗经济学。
第三阶段是在80年代中后期。这个时期我开始研究和阅读有关西方现代宏观及微观经济学的著作,包括来自各个方面(正统马克思主义以及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现当代经济学的评论和批评。这期间我研读过的书包括萨缪尔森、萨伊、马歇尔、凯恩斯、熊彼特、琼斯、斯拉法、哈罗德等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的代表性著作。
在这个时期我也曾考虑过作为一种中性的、超意识形态、超越集团利益(包括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阶级利益)的纯形式经济学(formal economic)存在的可能性这一问题。
最终我发现它不可能。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为了研究经济学的思想史,我发现并研究了与斯密的自由主义理论一直持反论的李斯特主义。我注意到这一派经济学对德国、美国等后进国家在19世纪晚期的崛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如〃国富论〃是英国首相威廉·庇特的手边书一样,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手边书是李斯特的书。〃威·庇特是第一个清楚地看到对亚当·斯密的理论可以如何适当加以利用的英国政治家。他常常随身带着一本《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并不是装装门面的〃(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第307页)。19世纪后期的俄国财政大臣康维特则指出:当时〃德国所有大学都在学习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而且此书是俾斯麦的案头书〃。
这是一种引导美国和德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的具有极大政策实用意义(近代关税理论的奠基者)的经济学。但是,我同时惊讶地注意到,李斯特学说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属于被有意抹杀和遗忘的一族。
在德国,李斯特被看作一位民族英雄,但在英、美主流学派的经济史中,李斯特是一个被封杀的人物。
记者:你认为经济学家李斯特是德国的民族英雄?
何新:20世纪西方最杰出的经济史学家约·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分析史》中称李斯特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德意志的民族英雄〃:
〃弗里德希·李斯特(1789…1846)在他本国同胞的看法上和感情上都处于一种伟大的地位。这是因为他成功地说服了德国各州建立关税同盟,而这正是德国国家统一的萌芽。这种同盟对德国意味着什么,是不能被那些幸运的国家的人民所理解的。因为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国家生存的权利和国家的野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李斯特象所有那些从事漫长的艰苦斗争从而名垂史册的人们一样,是一个民族英雄。
即使作为科学经济学家,李斯特也具有伟大的因素之一,即关于国家形势的伟大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本身虽不是科学成就,却是取得某种科学成就(在我们自己的时代)的先决条件。〃《经济分析史》2…195页,1960。商务版。
熊彼特的祖国是奥地利。他是作为一个德语民族的学者而讲了这样赞颂的话。他所说的〃那幸运的国家〃,就是指英、美、法国。但是,在英美多种主流经济学者撰写的经济学说史中,却根本找不到李斯特的名字,就好象这个人在历史上没有存在过。毫无疑问,英美政治家不希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知道李斯特的名字,更不希望人们研究他的理论。尤其害怕这些国家采纳李斯特所建议实施的民族主义产业政策。
但另一方面,我却惊讶地发现,在沥除了空想主义、平均主义的成分之后,30年代苏联和50年代中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体制〃,作为一种民族工业的催生和保护体制,与重商主义、李斯特主义所倡导的民族主义工业体制,同时与德国、美国19世纪的民族工业保护体制,具有惊人的历史相似之点。
换句话说,20世纪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除了通常被指责的〃空想主义〃以外,还另具有一种现实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及必然性。这种现实性,正是苏联、中国能够实施快速的工业化革命并取得惊人成功的原因。
正是在这一新认识的基础上,我形成了我的新国家主义经济观。
第四阶段是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在这个阶段我深深地卷入了围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关于国家现实经济方针政策的研究和政策辩论。
正是在这个时期,我开始发表属于我个人的一些独特的经济观点。1987…1988年,我是当时国内最早在专业报刊(经济学周报)上公开撰文挑战〃休克疗法〃,指出赵某些智囊们提出的激进改革方案会引发恶性通胀和社会动荡的知识分子。我也是最早提出〃诸侯经济〃和当代黑社会的存在这个问题的人。正因为如此,这些批评引起了包括邓小平、陈云也包括赵紫阳的注意。这些观点,后来收入到《何新政治经济论集》、《中华复兴与世界未来》、《新战略论》等书中。
这就是我研究和思考经济问题的大致过程。
5、作为一个闯入者
记者:尽管您出版了许多关于经济政治问题的著作,尽管人们知道你关于经济问题的一些观点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高层决策。但是,学术界仍然很难承认您是正宗的经济学家(不仅因为您师出无门),也有人始终怀疑您对于经济问题发表议论的资格。
何新:(笑)应该说这是一种学术霸权。但是,霸不成。他们有言论自由,我也有言论自由。我不会介意一些人承认不承认。我追求的是另一种承认被历史所承认。
资格就是一种限制。各种专业、行业之间都有一种俱乐部(行会)式的组织。存在着一些圈内人制订的游戏规则。突破了这种游戏规则的闯入者总是不受欢迎的。熊彼特曾说过一句名言,他指出:〃所有的时代都提供了令人发笑的例事,说明科学界是如何反对标新立异者的。〃《经济分析史》,1…130。商务版。
其实我本来也无意闯入。然而,经济理论问题太重大了!它并不是一种职业或游戏。它关系到国家的宏观决策,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千百万人的生计与安全。
1988年以前,我从来没有就经济问题发表过言论。但是,当一些智囊们提出高速通货膨胀无害论,提出关于全面推进私有化的改革方案,以及抛出了所谓〃长痛不如短痛〃的〃休克疗法〃的时候;我开始怀疑引导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方向发生了问题,我意识到国家可能终将面临由于经济秩序崩溃而陷入的动乱和分裂。
因此我不得不发表我的经济观点和批评。我的批评引起了反弹。反弹又引发了辩论。于是,一发而不可收。我只是这样才闯入了某些专业人士所设置和试图加以垄断的经济学这块领域的。
最大的一场辩论发生在1990年底,就是《人民日报》以头版要闻及三版半的地位全文发表了我与日本S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及政治问题的长篇谈话录之后。这篇文章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回应。
6、〃何新旋风〃发表内幕及风波前后
记者:您刚才谈到1990年围绕你的经济观点而发生的一场大辩论。我在1990年也曾读过你与日本教授的那篇谈话录。
这个谈话录当时在海内外不仅产生了轰动,而且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将这篇谈话录引发的轰动效应称作〃何新旋风〃。见人民日报原理论部主任孙友仁在中共中央党校的讲话〃关于何新旋风〃。文中说:〃何新旋风这个说法出自大学生之口。寄自长春的一封东北师大教师的来信说:这篇谈话录是一篇有助于人们研究和探讨当代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好文章,确实引起了众多人们的浓厚兴味,校园里一些青年朋友称之为'何新旋风'。〃孙文收入在《何新批判》第246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