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 作者:何新 >

第68章

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 作者:何新-第68章

小说: 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 作者:何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作业任务,另外还有1/3的人是始终比较消极的。这样的企业就已经是非常好和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根据林毅夫博士的说法,中国农民是基于〃绝对公平〃原则才能组织的,否则他们必定会因为〃无法惩罚他人的偷懒行为,'自我实施'的合约不能得以维持,导致劳动积极性下降,生产率大幅度滑坡〃,最后必定要恶性发展到粮食极度短缺并大量饿死的地步。

  〃传统的农业合作社理论认为集体生产中社员得到的激励很高;而经验观察则表明,改革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体制下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很低,我认为这是由于传统模型忽略了集体生产中对劳动监督的必要性和监督的成本。在《中国农业家庭责任制改革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一文中,我把劳动监督和监督成本引入了模型中,发现在生产队中,社员劳动的积极性同监督的准确程度和监督的难易程度密切相关,监督越准确、越容易,则社员劳动的积极性就越高。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对劳动的监督非常困难,监督的准确程度很低,结果当时的分配制度实际上导致了平均主义,因而对劳动的激励低下,从而扼杀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导致了传统农村经济体制的低效率。因此,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与农业生产过程相适应的生产机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这样一种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在于农民为自己生产,因而生产的积极性也就高。进而我用经验资料检验了上述理论模型,经验结果与理论预期基本一致。〃如果〃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对劳动的监督非常困难,监督的准确程度很低〃,那么世界还有什么行业监督是不困难的,从而监督的准确程度比农业更高?农业劳动监督需要成本,那么在什么行业的监督成本和效率能够更好?林毅夫博士能够随心所欲地得出和证明这样的结论,试问天下还有什么结论是林博士不能证明的!

  作为社会学上一个公认的结论,农村社员由于长期共处在一个稳定的社区环境里,个体比较注重以长期考虑来调节自己的行为,非常注重自己在乡里的声誉,在调节相互关系时,无经济成本的舆论监督对个人行为的约束是最为有效的。只有在远离这样的稳定社区的环境里,人们的行为才开始脱离自律,转而以他律为主要约束条件。这也是在城市和工商业机构的个人行为模式,与农村社区个体行为模式构成根本区别的主要原因所在。在城市和工商业机构中,人们主要是依赖法律和契约来调整相互关系,舆论调节的作用下降,管理和监督的成本因此上升。 

  4、西方白痴经济学中国代理人的主要特征

  作为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特点,中国对西方白痴经济学的信奉者,都是自觉和不自觉的精英主义者。在学术特征上主要表现是:对欧美日的了解远远多于对中国的了解,对纯粹理论的兴趣远远多于对经济现实的兴趣,对理论上能够自圆其说比对照现实应用来检验更为看重。总而言之,承接了西方主流右派意识形态工作者的一切优点和长处,唯一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有说服力的说法〃,为精英主义化的制度建立和维护其稳定而〃忘我〃工作。经济学方面的精英主义制度宣传家按照明显的〃梯度理论〃分布,在国内的高人主要是抨击〃旧体制障碍〃,香港高人张五常直接指斥〃公有制不行〃,海外的魏京生之流则直接诉求〃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不行〃。

  这些人只是精英主义经济学宣传家,不是经济学家,而是精英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因为中国人对〃成名成家〃有非常高的标准,能够在人类智慧发展历程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才能称为〃家〃;在毛泽东时代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三条标准之后,〃家〃成为代表理智与良知相统一的一个指标,是对知识精英摆脱精英主义惯性倾向平民主义的奖掖,从而具有褒扬和接纳的双重涵义。

  美国白人民兵小布什称中国是〃竞争对手〃,人人都清楚最理想的对手是越愚蠢越好。林毅夫博士在西方极受欢迎,号称是〃在中国以外最著名的中国经济学家〃,此外林毅夫先生主持的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也非常受美国有关机构的青睐,〃目前,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美国商会等海外民间机构相继给予中心资助,一些国内企业也提出了捐赠意愿。林毅夫为筹集资金及招揽人才做了很多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筹得资金近百万美元。〃根据西方人的说法,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美国相关机构当然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欣赏原产台湾的高人林博士。

  只有糊涂的失败者,绝对没有糊涂的成功者,成功者作为一个共有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计划性。林毅夫博士非常清楚〃如果我留在国外,充其量会成为一名教授、学院派学者,而在国内却可能成为对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人物,并有机会成为世界级的经济学大师。〃〃但是作为一个学者,从影响层面来说,我想在北京大学影响会大得多。〃林毅夫的能耐与成功不是没有代价的,不过不由他本人来承受其后果而已。至于说到〃有机会成为世界级的经济学大师〃,我个人的想法是中国一定会产生那种人,中华学术的复兴也一定能够为全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并在人类智慧发展历程中占据相应的地位,但是我决不相信这样的大师级人物会在〃炒别人的剩饭〃过程中产生,〃炒别人剩饭〃的人永远只能是二流的匠人,是不可能成为大宗师的。

  四、中国在西方经济思想指导下的发展过程回顾

  在最近20年内,中国的发展战略指定和经济活动进行,基本上是在西方经济学思想指导下完成的。对这个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简单回顾,能够获得一些有益的启迪。

  1、资源报酬递减所发生成本如何摊平 

  中国农业以7%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中国达到世界人均粮食产量水平的成本,必定高出世界平均水平。40%的灌溉耕地生产70%的粮食,40%的灌溉比例高于一切非干旱地带的国家,这只是增加土地生产力的成本之一,化肥的大量使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显然也是成本之一。

  由于人均资源的短缺,资源开发的成本也一定会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石油开采成本,高出世界平均水平40%以上,比中东高出5倍。中国铁矿石95%以上是贫铁矿,而且伴生共生矿多,选冶成本高企。

  如果不使用中国的资源,改而进口,那么世界资源市场的供求平衡关系迅速被打破,在价格急剧上升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在没有垄断地位的情况下,如果进行成本顺利转嫁?还有资源长距离输送成本如何在竞争性价格中被补偿?

  所有的精英主义经济学宣传家们,都对此一根本问题视而不见,装聋作哑。

  2、工业技术的边缘化

  中国工业无法获取正常利润,低水平重复是一种典型的技术边缘化的生存状态,与依托技术垄断形成的市场优势地位的西方跨国公司形成鲜明的对比。对于中国企业在边缘化生存状态下的处境,精英主义制度宣传家们,一贯是予以极度蔑视加极度污蔑,并以此作为制度不行的证据。

  在边缘化状态下生存的企业,是无法实现工业化的社会目标的,因为这样的企业其产品在市场上既不可能获得垄断利润,甚至不可能获得剪刀差,只能在〃低成本运营方式〃中苦苦挣扎。笔者曾经反复指出,〃低成本运营方式〃是中华文化的三大思想渊源之一,正因为确有如此根据,那些精英主义制度宣传家反而底气十足地宣称,是〃中华落后文化〃妨碍了企业经营思想的进步,而不是中国企业被人为推进〃低成本运营方式〃的困境,这种倒果为因的研究方法是精英主义者的主要法宝之一。

  我国国有企业建立明显带有〃备战备荒〃年代的深刻烙印,是基于〃有比没有好〃〃分散比集中生存能力强〃的战备观念下的产物。中国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低下,并不是什么极端精英主义者所鼓吹的那种中国人什么都不行,企业技术落后和管理观念陈旧,而是企业当时所服务的目标与今天的和平时期有根本不同。把这样的企业盲目按照所谓的〃国际标准〃完全推入市场,再加上旧负担与政策性税负不均,结果在短短的10年之内,国内市场上就发生明显的政策选择效应,国企市场份额急剧下降,丧失生存能力。而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上,问题就表现得更为突出。中国企业规模小,多数没有国际市场经营能力,只能成为跨国公司的转包工厂。世界上最大的照明灯具生产商荷兰菲利浦公司,采用包销等手段,极力压低中国国内灯具工厂的产品出厂价格,利用中国工厂的成本优势打败欧洲的同行,然后再在欧盟提起针对以前的中国供货方的反倾销诉讼,试图以此把中国竞争者赶出欧洲,制造自己的优势地位,追求垄断利润。陷入这种边缘化生存状态的企业,不仅仅有国有企业,而且一大批沿海地区的私营企业。 

  正是由于中国企业规模小没有独立的国际营销能力,实际上无法实现我们的工业化目标。盲目发展所谓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最后是利用中国的人力物力大量投入,成为作为跨国公司的转包工厂,为跨国公司建立垄断地位撮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实际上由于谈判地位的不对等,产品出厂定价完全由外方控制,经营结果不仅没有正常的利润,而且对工人也无法提供安身立命的衣食住行条件,在免税政策的关照下对国家也没有履行相应的纳税义务,投资者也无法实现正常的资本积累和增殖。在沿海的打工仔永远没有安身立命的机会,主要还不是因为资本家的贪婪,而是所服务的企业本身处于国际分工的边缘,企业、个人包括国家(不能不执行免税政策),都不能从这些企业乃至行业兴起中获利,虽然这些外向型行业的总产值规模已经极其巨大。 

  中国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最后获得收益的却是西方的跨国公司,完全无法体现我们的民族发展目标,最后由于跨国公司的叛卖行为,国家和社会还要承受工厂关门工人失业的后果,再接再厉发扬雷锋精神,为跨国公司擦屁股。这样的后果却被精英主义者当做成就来吹嘘,天底下有比这更荒唐的笑话奇谈吗?这就是为什么出口比例越高,发展的前景反而越模糊,人们对未来反而更加缺乏信心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样的依附性经济还是有必要的,顺差更是必不可少,1990年代初期,中国每年的外企利润汇出为几十亿美元,到今天已经达到200亿美元之巨,再过5…10年就可能达到500…1000亿美元的数字,如果没有这样的血汗工厂,中国拿什么来支付外企的利润呢?

  3、门槛价格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缩减作用

  目前,外资企业在国内采用各种方式排除市场竞争者,追求垄断地位和垄断价格。垄断价格与竞争性价格不同,具有一种稳定不变的特征成为一种门槛价格,这种门槛价格依据的是企业自身的最大利润和理想的市场份额,不与市场的潜在需求和发展的普及化目标相联系,排除和消减了市场的潜在容量,排除了大多数人最后具有消费能力的可能,成为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潜在水平的决定性障碍,兼且与社会发展目标背道而驰。

  联合利华公司旗下的和路雪,进入上海冰淇淋市场后,因为做不过本地工厂,所以索性出高价收购了那家工厂,以消灭竞争者,在获得垄断地位后,再以垄断高价在消费者身上把收购成本捞回来。美国百威和法国达能在收购武汉的中德和东啤后,武汉市场啤酒的加权批发价格竟然上升4倍之多。取消竞争维持或明或暗的垄断价格同盟(即卡特尔),其结果是消费者利益受到巨大损害,中国就是这样成为跨国公司〃发洋财〃的乐土。

  在1995年,广州宝洁公司的利润率高达50%,而且是在巨额广告投放,在管理、市场营销、人员高薪等这一切大手大脚政策下的成果。这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竞争力和成本优势所能够解释的,这是地地道道的垄断地位带来的垄断利润,是以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的,这是违反保护消费者权利的公平交易法则的,是受到所有西方国家法律严厉管制的价格不法行为,也理所当然应该受到中国法律的管制。 

  西方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成功,不是因为技术先进,更不是管理得法提高了效率和成本控制严格制止了浪费,而是恰恰相反在大手大脚下的成功,这是韩非所说的〃长袖善舞、多财善贾〃,说穿了就是主要得益于在资金实力上的优势发挥。跨国公司能够集中足够的资金来排除竞争者,无论排除竞争者的成本多大,需要的时间多久,它们都有能力筹集足够的资金耐心等候竞争对手消失的那一天,等到垄断优势地位的建立之后,再在消费者身上捞回当初的〃竞争排除成本〃,坐收垄断利润。中国的精英主义制度宣传家们不是不清楚这些,但是他们与这些企业具有天然的利益联系,他们的名牌精英地位也是跨国公司所看重的,例如著名的林毅夫博士就曾经被可口可乐公司选中充当吹鼓手,费心研究〃可口可乐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一类〃高科技高回报〃的问题。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成功,是以中国竞争者消失和中国消费者利益受损,国家经济规模达不到潜在规模为外在条件的。

  4、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失败

  1987年的〃国际大循环〃理论,就是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演示版,今天这个战略的实施结果是一头撞上了〃西墙〃。中国耗费大量的土地、资本和人力资源,结果是促使国际市场上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的持续下降,拉开了国际市场原本就存在的垄断价格和竞争性价格的鸿沟,极大地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下文还将继续涉及这一问题。

  五、在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基础上创建中国的适度发展经济理论

  全人类最终都需要走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之路,中国必须第一个走这一道路,因为中国最缺乏资源的支持,同时技术的掌握和使用已经迅速逼近自然资源所能够容许的限度。

  西方的主流白痴经济学理论,不仅回避人与自然在整体上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样的关系问题,而且刻意回避人与人关系的协调问题。一味地张扬个人的欲望和自私,并编造〃私恶即公利〃的谎言,为精英主义制造社会分化寻找借口和说辞。以管理困难来否定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讳言在〃人是理性的〃或者在〃经济人〃前提下,社会管理没有根本出路的事实,以管理困难来反对非精英主义经济制度,是一种典型的〃因噎废食〃的逻辑。

  1、精英主义制度在社会管理上根本没有出路

  精英主义制度在社会管理上是没有根本出路的,它需要大多数人长期不断克制为满足生存需要而必须被满足的欲望,为精英阶层的欲望被优先满足作贡献,由平民阶层主动为精英阶层的利益作让步,这样才能保证最坏的社会局面不出现。不是精英阶层具有第一责任,反而是平民阶层负上全部责任,这样的管理怎么可能有出路。 

  管理的一个铁律是:团结多数。管理必须要给绝大多数人提供出路,并借以使多数人对基本管理制度产生认同,否则管理是不可能成功的,或者是即便成功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