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愣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痢V^滅盡定也。此定三乘同入而位次溕畈煌I浦艘选l洞鬁缍ú粧巍l斗残≌懿粔櫋栟o可見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佛告大慧。六地菩薩摩訶薩及聲聞緣覺入滅正受。第七地菩薩摩訶薩念念正受。離一切性自性相正受。非聲聞緣覺。諸聲聞緣覺。墮有行覺攝所攝相滅正受。是故七地非念正受。得一切法無差別相。非分得種種相性。覺一切法善不善相正受。是故七地無善念正受。大慧。八地菩薩及聲聞緣覺心意意識妄想相滅 答中位相進否多途。皆約通教三乘共行十地而說。凡有四義。初以六地七地對明溕睢t六地是三乘同入滅盡定。此位最湽省F兴_所得之定未異二乘也。七地菩薩念念正受等者。念念則出入無間。離一切性自性相正受。則不取攝所攝一切相。故不同二乘墮有行覺。有行覺者。有為行也。必滅諸相然後得定。是故七地為非念正受。謂非彼住念之正受也。又曰。得一切法無差別相者。乃覺一切法性相無有差別。非分得者。非彼二乘於其定中分得諸相性也。善不善者。謂菩薩至七地。尚不住於善。況不善念乎。是為無善念正受。二約七地八地以辯異相。即是意識妄想相有滅未滅高下不同。至八地三乘妄想悉滅。異乎七地也
初地乃至七地菩薩摩訶薩。觀三界心意意識量。離我我所自妄想修。墮外性種種相。愚夫二種自心攝所攝。向無知不覺無始過惡虛偽習氣所熏 次明三乘從初地至七地觀三界諸法唯心意識。然雖同觀而妄想有滅不滅得失之異。離我我所等得也。墮外性種種相等失也。二種自心者。謂外道墮於有無妄計能取所取。一向無知不覺無始過惡熏習也
大慧。八地菩薩摩訶薩。聲聞緣覺涅槃。菩薩者。三昧覺所持。是故三昧門樂不般涅槃。若不持者。如來地不滿足。棄捨一切有為眾生事故。佛種則應斷。諸佛世尊為示如來不可思議無量功德。聲聞緣覺三昧門得樂所牽故。作涅槃想 三明八地三乘同一涅槃而有住不住之異。菩薩者等。言菩薩以諸佛三昧覺力所加持故。為化眾生。於三昧門不般涅槃。若不加持。則不能功行滿足到於如來之地。是棄捨眾生而不化度。亦斷如來種性。是故諸佛為說不思議功德。勸進令其究竟。二乘自眨远取V翗飞鶚勏搿K允б
大慧。我分部七地善修心意意識相。善修我我所攝受人法無我生滅自共相。善四無礙決定力三昧門。地次第相續入道品法 分部者。謂分別部類有善不善滅不滅等異。意令七地菩薩善修心意識相了達識性本空以除妄想。善修我我所等者。謂了人法二執攝受二無我性。不墮生滅自相共相。善無礙辯才及決定三昧力。則定慧均等。由是漸入諸地。得菩提分也
不令菩薩摩訶薩不覺自共相不善七地墮外道邪徑故。立地次第。大慧。彼實無有若生若滅。除自心現量。所謂地次第相續。及三界種種行。愚夫所不覺。愚夫所不覺者。謂我及諸佛。說地次第相續。及說三界種種行 不令菩薩等者。佛正恐菩薩不善了知自相共相。不知諸地次第。墮於外道邪徑故。如是以說地位次第也。又告云。彼實無有生滅。諸地次第三界往還。一切皆是自心所現。但諸凡愚不能了知。以不知故。我及諸佛為如是說
復次大慧。聲聞緣覺。第八菩薩地。滅三昧門樂所醉。不善自心現量。自共相習氣所障。墮人法無我法攝受見。妄想涅槃想。非寂滅智慧覺 四示二乘至菩薩地為三昧樂之所昏醉。滅即滅盡定。所醉即三昧樂。以其醉故。不能善了唯心所現。自相共相習氣所覆。著二無我攝受見者。謂著法之見。妄想不除生涅槃想。非寂滅正慧也
大慧。菩薩者。見滅三昧門樂。本願哀愍大悲成就。知分別十無盡句。不妄想涅槃想。彼已涅槃妄想不生故。離攝所攝妄想。覺了自心現量一切諸法。妄想不生不墮心意意識外性自性相計著妄想。非佛法因不生。隨智慧生得如來自覺地 見滅三昧等者。言通教菩薩。見真空涅槃之理。不同二乘樂著。憶念度生悲願。修行十無盡句。不起涅槃之想。既不住空則離能取所取。了達唯心諸法不生分別。不墮心識外法性相執著。既妄想不生。無復受生之因。成就佛法之因。能至如來之地也
如人夢中方便度水未度而覺。覺已思惟為正為邪非正非邪。餘無始見聞覺識因想。種種習氣種種形處。墮有無想心意意識夢現 此喻菩薩自行化他之法。意謂夢時非無覺已非有。而乃非實非虛。正喻八地菩薩。始見實理終於度生。一以如幻三昧建立。故如夢時作用。及得無生法忍顯無功用道。如覺已無得。言未度而覺者。位未極故未到彼岸。為正為邪者。審其虛實也。非正非邪者。極言其理也。言餘無始見聞覺識因想等者。為餘在迷眾生但由無始以來墮於見聞覺知妄想熏習。而有種種形狀著於有無。故有心識夢事之所現耳
大慧。如是菩薩摩訶薩。於第八菩薩地。見妄想生。從初地轉進至第七地。見一切法如幻等方便。度攝所攝心妄想行已。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得。大慧此是菩薩。涅槃方便不壞。離心意意識。得無生法忍。大慧。於第一義無次第相續。說無所有妄想寂滅法 此合上喻。謂此菩薩見妄想生。即所夢生死大河之喻。從初地轉進至七地。見諸法如幻等方便。即能度方便義也。度攝所攝妄想行已者。即是自行。度根境等一切妄想義也。作佛法方便未得者令得。即以自度而復度他。亦猶未度者令度義也。言涅槃方便不壞者。謂菩薩雖得涅槃。而不壞方便度生事也。離心意者。言菩薩至八地。得無功用道。如覺已無得之喻。亦是結示忍名。故曰得無生法忍。於第一義下結示。言於第一義無次第中說有次第。無相續中說有相續。無所有妄想中說有妄想。無寂滅法中說寂滅法。良以第一義諦中一法不可得。況次第相續乎。然皆依眾生心量。方便化門於本無中分別說爾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心量無所有 此住及佛地
去來及現在 三世諸佛說
心量地第七 無所有第八
二地名為住 佛地名最勝
自覺智及淨 此則是我地
自在最勝處 清淨妙莊嚴
照耀如盛火 光明悉遍至
熾焰不壞目 周輪化三有
化現在三有 或有先時化
於彼演說乘 皆是如來地
十地則為初 初則為八地
第九則為七 七亦復為八
第二為第三 第四為第五
第三為第六 無所有何次
初八句先總次別。別者為七地猶存心量。八地則無所有故。約此二地對明分齊偏得住名。住者謂依止也。八地雖無所有猶有定住。唯佛地為最勝也。自覺智及淨下。諸偈皆頌如來地。不壞自者。言如來光明雖復熾盛。不同日電等光集壞人目。周輪周流也。謂如來周流三界設化無窮化通三世。先時指過去也。乘即大小乘也。言十地為初地等。乃以不次顯其圓融。究竟而言寂滅真如有何位次。故云無所有何次也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為常為無常。佛告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非常非無常。謂二俱有過。若常者有作主過。常者一切外道說作者。無所作。是故如來常非常非作常有過故。若如來無常者。有作無常過。陰所相相無性。陰壞則應斷。而如來不斷 前言常無常者多矣。而獨未明如來所證之法。為常為無常。以理言之。前所說者豈外於此。苟不別明惑者昧焉。故復為未了者請。答中先言所證非常非無常。蓋其所證理。絕百非圓離眾過。異彼外計故言雙非。若謂常無常。則二俱有過也。若如來是常者。則同外道計神我為能作之常。主即神我也。而如來言常者無所作。故常而非常。非彼有作之常而有過也。若如來無常者。是有所作同於五陰。為有相之所相。其相無性故陰壞應斷。而如來之常則不斷也
大慧。一切所作皆無常。如瓶衣等。一切皆無常過。一切智眾具方便應無義。以所作故。一切所作皆應是如來。無差別因性故。是故大慧。如來非常非無常 言一切所作如瓶衣等皆歸無常。則顯如來所修福智皆空無益。若同所作則一切有作皆應是佛。眾具者福德莊嚴之具。無差別因性者。謂佛與諸法所作是同。則非別有因性也。故結之云云
復次大慧。如來非如虛空常。如虛空常者。自覺拢潜娋邿o義過。大慧。譬如虛空非常非無常。離常無常一異俱不俱。常無常過故不可說。是故如來非常。復次大慧。若如來無生常者。如兔馬等角。以無生常故。方便無義。以無生常過故。如來非常。復次大慧。更有餘事知如來常。所以者何。諦無間所得智常。故如來常 言如來非如虛空常等者。入楞伽云。若是常者。應如虛空不待因成。然自覺拢恰D巳鐏硇薜戮匡@。則無是過。又言譬如虛空。乃顯雙非離於諸句。故不可言常也。又復若是常者。則是無生。如免馬等角本來無生。則無方便益物之義。故曰如來非常。又復更有餘事知如來常者。上云非常非無常。乃據性德圓離。然如來稱性圓證。亦得言常。言無間所得智者。謂究竟始覺無礙智也
大慧。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畢定住。聲聞緣覺諸佛如來。無間住不住虛空。亦非愚夫之所覺知。大慧。如來所得智。是般若所熏。非心意意識彼諸陰界入處所熏。大慧。一切三有。皆是不實妄想所生。如來不從不實虛妄想生。大慧。以二法故。有常無常非不二。不二者寂靜。一切法無二生相故 若如來出世等。此言如來所證法性有佛無佛性相常住。此理周遍無間凡拢9试茻o間住。言不住虛空者。顯常住也。但愚夫迷而不知也。言如來所得智等者。謂修德之智。全性得般若之所熏發。不同眾生心識為陰界人等所熏。又言。如來不同三界從妄想生。則唯從真實功德所生。言二法者。謂虛妄生真實生二法也。然虛妄法中。雖說常無常未會實理總屬無常如來究竟實理。理本非常非無常。但言常者。言偏意圓。然如來所證之常即無常。是不達斯旨。言說分別有常無常。故云非不二也。然不二者。即一寂靜之理。究論一切諸法。皆具不二之理。故云無二生相也
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非常非無常。大慧。乃至言說分別生。則有常無常過。分別覺滅者。則離愚夫常無常見不寂靜。慧者永離常無常非常無常熏 此言如來所證實理。本離有無言想。才涉言說分別。則墮二邊之過。分別覺滅者。即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到此乃離諸過。故云永雖常無常。言非常無常熏者。蓋分別雙非亦是惡見。若離分別所熏亦離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眾具無義者 生常無常過
若無分別覺 永雖常無常
從其所立宗 則有眾雜義
等觀自心量 言說不可得
眾具無義等。謂凡在迷修德未顯者。皆墮常無常之過。若無分別則離二邊趣乎寂靜。從其所立宗者。謂外道所計之常。及七種無常。無非邪見。故云則有眾雜義。若以佛智等觀自心現量。契乎實理。則一切分別言說。皆不可得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裕Ы饩淼谒模ㄉ希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裕Ы饩淼谒模ㄏ拢
宋求那跋多羅奉 詔譯
大明天界善世禪寺住持(臣)僧(宗泐)
演福講寺住持(臣)僧(如'王*巳')奉 詔同裕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世尊更為我說陰界入生滅。彼無有我誰生誰滅。愚夫者。依於生滅不覺苦盡不識涅槃。佛言善哉。諦聽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陰界入生滅。前文固言之矣。而大慧復有請者。意謂陰界入法有迷有解。以解則彼無有我誰為生滅。以迷則愚夫依於生滅。不覺若盡不識涅槃。何由出離生死耶
佛告大慧。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不覺彼故三緣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覺計著作者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斷。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淨 答中言如來藏為善不善因者。如來謂理性如來。現前一念所具名之為藏。根塵一念心起隨染淨緣。染即無明。隨無明染緣。則為九界生死。淨即教行。隨教行淨緣。則為四種道滅。四種者。即生滅無生無量無作也。故曰是善不善因。因則感果。言一切趣生者。即十界善惡果報。譬如下喻上隨緣所造之法本離二我。如伎兒依呪術故變現種種形像。豈有二我之執。言三緣者根塵識也。根塵和合一念心起。由不覺故隨逐染緣惟造惑業。而成九界生死。彼外道以不覺故。妄計執著造作。由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識藏。轉生七識無名住地。言無明起之始也。從此根本乃生枝末無明。故喻之曰如海浪身常生不斷。此隨染緣從細至粗也。若能一念回光能隨淨緣。則離無常之過二我之執。自性清淨。所謂性德如來則究顯矣
其餘諸識有生有滅。意意識等念念有七。因不實妄想取諸境界。種種形處計著名相。不覺自心所現色相。不覺苦樂不至解脫。名相諸纏貪生生貪。若因若攀緣。彼諸受根滅次第不生。餘自心妄想不知苦樂。入滅受想正受第四 此言諸識有生有滅。諸識者。謂意識及意意識。并前五意識。是為七識。非第七二乘識也。由念念而起。起必同時。因不實妄想等者。謂六識取境也。種種形處者六塵也。根塵既形遂著名相。由不了色等自心所現。生苦樂受。展轉生死無由解脫。名相纏俊畯呢澠鹭潯R蚣八壔ハ嘤山濉=运^生相也。彼諸受下是名滅相。謂受根及想行等次第不生。惟餘自心妄想不覺苦樂。言入滅受想者。謂受想心滅。即滅盡定。或得四禪也
善真諦解脫修行者。作解脫想。不離不轉名如來藏識。七識流轉不滅。所以者何。彼因攀緣諸識生故。非聲聞緣覺修行境界。不覺無我自共相攝受生陰界入。見如來藏五法自性人法無我則滅 善真諦解脫等。即聲聞所修。於此滅定作解脫想。非究竟滅也。不離不轉等。入楞伽云。而實未捨未轉如來藏中藏識之名。若無藏識七識則滅。由不轉不滅。所以七識與六識。為因及攀緣而生。然非二乘諸修行者所知境界。以彼唯了人無我性。於蘊界處取於自相及共相故。若見如來藏。則五法三自性皆無我相。豈陰界入而不滅耶
地次第相續轉進。餘外道見不能傾動。是名住菩薩不動地。得十三昧道門樂。三昧覺所持。觀察不思議佛法自願。不受三昧門樂及實際。向自覺拢ぁ2还惨磺新暵劸売X及諸外道所修行道。得十賢拢N性道及身智意生。離三昧行。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欲求勝進者。當淨如來藏及識藏名 由前悟入得預初地次第增進。位深德著不為外道邪見所動。至第八不動地。於此得十種三昧樂門。為諸佛三昧力所持。覺即佛也。即能觀察諸佛之法及本願力。不同小乘著三昧樂及不住實際。則起化利物也。獲自證智。豈與凡小所修行同。得十賢拢N性道者。即十地拢N性也。十地皆拢<嫜再t者對極位而言也。及身智意生者。謂由十地至于佛地。身即法身智即報身。意生即化身。既得三身離於三昧因行。故戒勸云。欲勝進至如來地者。當淨如來藏識藏之名。如來之藏本無可淨。淨其垢者耳。識藏以名言者。由迷如來藏轉成妄識。無有別體故但有名。若無識藏之名。則轉妄識為如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