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内丹术标准修真教程-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如太仓一粒黍,太虚一片云耳。有何五行拘系也,有何阴阳变化也,于斯天地,由吾提挈,阴阳由吾把握,永无终始,浩劫度存,与道合真,神哉神哉。)
此篇不过五百四十字,包括全部丹法在内。无论南派、北派、东派、西派、陈希夷派、张三丰派,皆不出此范围。只有其他下品、旁门小术、江湖邪教等等,才与此法不符。
余观前人所著丹经,多用喻言,满纸异名,读者头昏脑胀,而且条理不清,程序错乱,使人无从下手。往年阅过《道藏》五千四百八十卷,又道外的杂书、道书数千卷,共计约近万卷,皆未见有如此直截了当、简易明白者!
此篇口诀,虽昔由师授,而纸笔记载者,则始于今日。凡我同志,以夙世因缘,方能遇此,幸勿轻视,永宜珍藏爱护,切不可妄传与人!
一九五五年乙未立秋日陈撄宁抄给胡海牙于慈海医室
海牙按:诚如师言,此篇为修仙之全部口诀,其中东、西、南、北、张三丰、希夷诸派心法无不包括在内。然并非人人能明了其所言,须通晓东西诸派之真义者,方能窥其堂奥!
蒲团子按:此篇原为为胡海牙先生《仙学必读》中的一篇,原为秘传,惟胡先生处独有。当时由于《仙学必读》不能及时出版,经先生同意,我们从《必读》一书中选了几篇文章,合订成《仙学精要》,供内部同道研习,此篇即可其中一篇。近日见有人借这些文章大做花样,故愚与先生商议,将这些文一一公开,以供仙学修养爱好者参考。
选项八:
修行课程
修行者每天要自己抽出半小时修观水。
观水,读心术的基础。而且修炼观水可以直接跳到慧眼的阶段和得到预知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强感应力。
找个池塘,湖,江或海凝视水面,想像自己和水的意识合而为一,自己就是水。
每天练半小时一个月可有成
道家吐纳诀(道门虽有3千修炼法门,但这个是基储中的基储,道门每个派都有这个功法)
功法:
1、身法:选择空气清新的地方,盘坐,双手相叠(掐决更好),双目微闭,含光内视,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注意,眼睛要三分开七分闭,否则容易入睡。两耳屏却一切干扰,聆听呼吸。练功时要舌抵上颚,防止漏神漏气。
2、心法:排除杂念,如果动念,则立刻停止,防止杂念妨碍修行。
3、息法:首先开口,缓缓吐出体内浑浊的气体,再从鼻子吸入清新的气体,用意念咽下丹田,注意,呼必呼尽,吸必吸尽。如此三次,闭口合齿,舌抵上颚,收视反听。鼻吸鼻呼,一吸一呼,皆令出入于丹田,要以心领气,以气随心。气入丹田,略缓,方出丹田。
练习吐纳,尽量少吃腥荤香辣之物。
中功的睡功
身体无论仰卧,还是侧卧均可。两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两腿自然放松。两眼平视,凝神,然后闭合。返现身体,意想全身上下毛细孔全部张开,身体如一圆筒形似筛子,内外畅通,配合呼吸。吸气时观想白色灵气从高空经毛细孔进人身体内部变为红色,流向全身。呼气时,观想身体内病气、污秽之气变为蓝色或者黑色,经毛细孔向天空远方发射。一呼一吸为一次,呼吸三十六次后转为自然呼吸,不要有任何意念。睡时,观想自己正在练功即可放心睡去。醒时,再如上法行之。这样,一宿都在练功。
功用:
一、对遗精、失眠等症有疗效。
二、配合搓脸、搓耳、搓身体,可使肌肤亮丽。
三。 久统此功,人静时有飘浮感,有时会在定中飘离床面。可不理会,此为功效好现象,不要刻意追求,泰然处之。
四、入门者可于睡时观想自己的身体如师尊侧身而卧,然后默念师尊心咒或名号七七四十九遍。观想喉间有一阿( OV。)字放射红光,红光如网状罩自身。这样可防邪魔入侵睡中,有利功效速进。
五、久练出现体感特异功能。
睡功功法多如牛毛,现推出一个简单易行的:睡前仰卧,放松,想自身为一圆桶,吸气时存想全身吸入天外能量(白光),吸入体内化为金光或红光充满身体,呼气时存想体内病气化为黑光或蓝光射向天外。可做36息收功睡觉,也可随它睡去,醒来时别起床,立即做6息收功,据说可以算是通宵都在练功!!
仙道睡功
方法:右侧卧,身体微弓,以舒适为度。放松全身,待呼吸自然后把心意放在鼻中,用心“听”息,久之,自然进入虚无之境!
注意:
1、是用“心”听息而不是用“耳”听。用心怎么听?就是用心体会在呼吸时气流经过鼻孔的感觉,心注于此,自然可以“听”出呼吸的粗细、长短!
2、千万不要用意控制呼吸的大小和频率,只用心去“听”,其它的顺其自然!松静至极,呼吸自然绵长,这时就要放弃听息,自然进入虚无之境!
3、在练习时如有睡意,就自然入睡,千万不要勉强自已,该功无收功之法,一切顺其自然!(有这么一首笑话,说的是一个人常失眠,于是他去看医生,医生教他数羊之法——就是睡觉时想像眼前有一群羊,然后就一只一只地数,这样自然会睡着。第二天,医生问病人那方法怎样,那人满脸倦意,说:昨晚我数到五百多只羊的时候,睡意袭来,不得以只好坐起来接着数,一直不敢躺下!呵呵,我希望练这种睡功的朋友不要这样。)
《道德经》的具体修道方法
修道方法:
1。每次背诵《道德经》从第字开始,第一天背诵第十课,第二天背诵第十一课,第三天背诵第十二课,从第四天开始,三课连起来背诵一个月;
2。只求治病者,一个月后,以第十、十一、十二课为基础,加背第四十二课,即每次打坐,反复背诵四课,就可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3。如果想修炼大道,一个月后,以十、十一、十二课为基础,依次加背其他课文,即第十、十一、十二、一课,第十、十一、十二、二课,第十、十一、十二、三课。依次类推。每三天或者七天换加背的课文,基础课则必须天天背诵。如果加背到第十、十一、十二课,则照加不误,即第十、十一、十二、十课,第十、十一、十二、十一课,第十、十一、十二、十二课。不可跳过;
4。一天打坐背诵一次,维持原状,打坐两次以上比较好,最好一天打坐四次;
5。打坐的时间和方向
最佳时间是 子时 23:00——1:00 面朝北
卯时 5:00——…7:00 面朝东
午时 11:00——13:00 面朝南
酉时 17:00——19:00 面朝西
最好在这四个时晨 内打坐念诵,也可根据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情况自行安排时间。
6。每次打坐的有效时间至少半小时;
7。在背诵《道德经》时,出声比默念效果好,就按照自己的习惯 轻松、和缓的念诵;
8。如果出现动作就随它动,念到一定时候会出自动出现和变换手印,会由念诵自动转换到唱诵,一切顺其自然,不加意念控制;
9。打坐的整个过程,保持自然呼吸,不要调整呼吸,反复念诵三课或者四课《道德经》,把注意力集中在经书文字上,口里念得分明,心里想得分明。
打坐的姿势:
盘坐在地上或者端坐于凳上,双目微闭,两手掌扶在双膝盖上,从膝盖上顺大腿往后收,于胸前合掌,掌跟对心窝,十指尖朝正前方,开始念诵《道德经》。 打坐结束:双手分开,顺胸部下滑至膝盖上,即告结束。
注意:是掌跟对胸部正中央心窝处;不是对心口。如果对心口;就偏左了。
通常我们和掌于胸前;掌根是向上;这里只需要将掌根
改为朝向正前方;掌根就正好是对的胸部正中央心窝处。
(心窝乃胸之正中,而非心脏前)
在修炼过程中如出现灵异景象,不论好坏,都要见若未见,无动于衷,一心念经。这样才会不断精进。
注:各位同修如按上法修炼《道德经》,一定要使用由孙享林教授编校的《李聃道德经》原文,万望注意注意再注意!!!
孙享林教授编校《李聃道德经》原文
第一课 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课 闻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有建言者: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堆。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欲,质真若储。
大方若足,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却无名。
夫唯「道」者,善始且善成。
第三课 善人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
故为天下贵。
第四课 建德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何以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
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国,其「德」乃丰。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
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课 乐道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
用之不可既。
第六课 劝道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七课 悟道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
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
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 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八课 上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 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九课 绝学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
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
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泽兮其若海,废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欲异於人,而贵食母。
第十课 为道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十一课 天道
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十二课 治国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其式, 常知其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
然后乃至大顺。
第十三课 可得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悦,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青,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十四课 尚贤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物,使民少为盗。不见可如,使民心不散。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可欲,使夫知者勿为也。无不为,则无不治。
第十五课 五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物,令人行妨。是以圣人。
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六课 无为
「道」常无为,而无以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勿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
夫亦将无欲,不如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十七课 不肖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谓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乎。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十八课 畏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诛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双手矣。
第十九课 畏威
民不畏威乎?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压其所生。夫唯何不压,
是以不压。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二十课 善者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信德。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神,百姓皆注其手足,圣人皆孩之。
第二十一课 善行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则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则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 故无弃出。是谓其明。故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智。 不贵其事,不爱其智,虽知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二课 宠辱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第二十三课 治人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复。早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 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 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第二十四课 有道
天下有「道」,却走马已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祸莫大於不知足,吝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二十五课 孰亲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矣。
第二十六课 入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
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 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二十七课 难治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
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二十八课 不仁
天地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