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恩选集-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不久他就因反对处决路易①而失宠,正如当年被逐出英国那样,又被逐出
法国,前往美利坚共和国寻找新的栖身之所,在这个国家为独立而斗争的日
子里,他曾经非常英勇地贡献了力量。
潘恩早在他就柏克②攻击法国大革命发表其经典答复之前就享有盛名。他
所以出名是由于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所持的立场;并且,他在美洲发表的著
作、特别是《常识》和《危机》,在声援殖民地居民起义反对乔治三世及其
大臣取得最终胜利方面起了显著的作用。但是,这些早期作品在英国并非遐
迩闻名,直到《人权论》出版,才使其作者成为在大不列颠读者最广、最受
爱戴而又最遭痛恨的政论家。
《人权论》第一部分发表于
1791年,是对柏克所著《法国革命感想录》
一书的答复,而后此书本身又是对理查德·普赖斯博士就《公民自由》所作
名噪一时的讲演的答复。普赖斯是英国非国教牧师中的首要人物,也曾为美
洲殖民地的居民作过辩护,并于
1788年参加过由革命会主办的
1688年“光
荣革命”①纪念会。柏克身为辉格党②人,曾支持美洲殖民地人民,虽然他因
英国对其与殖民地居民的争执处理不当而造成的分离表示遗憾,他却认为这
种分离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法国大革命是另一回事。1688年的英国革命曾
使地主贵族牢固地掌握政权,而一个世纪之后的法国大革命却威胁着要把贵
族及其特权一扫而光。在柏克这个辉格党人看来,任何社会如果没有居于统
治地位的贵族和基础牢固的教会,似乎就是一片混乱,因为他认为教会和贵
族是使社会团结起来的美德和社会传统的不可缺少的支柱。他坚决主张社会
制度要建立在伟大的习俗和传统之上,而贵族则是这种习俗和传统的必要监
护人。社会制度并不以理性为基础,如果人们认为可以依靠理性去建立一个
国家,这种设想是灾难性的。国家和社会是逐渐发展起来而不是生造出来的;
哪一代人都没有权伸出邪恶之手去占有它们,或者借微弱的理性之光去改造
①指法国革命期间国王路易十六被判处死刑,于
1793年
1月
21日送上断头台。——译者
②柏克(
1729—1797),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家,曾同情美国蚀立战争,但激烈反对法国革命,所著《法国
革命感想录》(
1790年)代表了当时欧洲复辟主义的思潮。——译者
①指
1688年英国议会驱逐国王詹姆斯二世,迎接其信奉新教的女儿玛丽及其丈夫执政者威廉继位。这一事
件在英国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实际上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一次政变。——译者
②辉格党系英国自由党的前身,在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英国议会中形成辉格党和托利党两个
集团,辉格党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托利党代表地主贵族的利益。——泽者
它们。每一代人的神圣职责是把承袭下来的这份珍贵社会遗产交给下一代;
只有贵族才能保证这份遗产保存得完整无缺。
它们。每一代人的神圣职责是把承袭下来的这份珍贵社会遗产交给下一代;
只有贵族才能保证这份遗产保存得完整无缺。
①和理性主义者的激烈
言论,潘恩作了驳斥;他的驳斥一发表,就成为平民所珍爱的熠熠杰作。葛
德文的《政治正义论》不过是对极少数受教育人讲的,而托马斯·潘恩的《人
权论》则是用手艺人和小店主易懂的语言直截了当地对穷苦人讲的。他的书
在发行后儿个月内一再重版。在这本书被查禁后,还不断有人因加以翻印或
出售而获罪入狱。1815年后,当这种镇压终于一度放松时,就立即涌现出大
量新的重版本,到
1817年和
1819年新的镇压法令再次使得发行潘恩的“煽
动性的”和“亵渎神明的”著作成为应予惩处的罪行后,以上情况就又重演。
托马斯·潘恩的书深受欢迎是理所当然的。它被看作穷人的圣经,因为
它是英国政治著作中第一本根据普通人观点阐明普通人情况的书。潘恩这个
制作过船桅支索和当过收税员的人,是属于人民的:他知道怎样作为他们的
一员向他们讲话。基于同一原因,他的书理所当然地在统治阶级手里遭到查
禁。这是因为对统治阶级来说,这本书确实是危险的,而葛德文的《政治正
义论》和当时其他许多激进的作品却不是这样。这本书是危险的,因为他不
但用明白无误的语言系统地阐明了穷人的权利,而且还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
一项激进的社会改革方案,这个方案既给穷人提出了抽象的权利,又给他们
提出了应为之斗争的实际利益。
这个在英国还是第一次出现的激进方案,收在《人权论》的第二部分,
于
1792年发表,当时由柏克的《感想录》和《人权论》第一部分所引起的大
规模的小册子论战已经充分展开。在第一部分中,潘恩主要想做两件事——
驳斥柏克的诽谤以捍卫法国大革命,以及把他捍卫法国大革命之举同代表英
国人民率直陈述基本政治权利联系起来。在第二部分,他先是进一步肯定那
些权利以反驳对他的非议,然后转而宣布有关社会改革的一些积极措施,他
的这些措施到今天仍有其现实性,使它们同当时任何其他著述截然不同。这
是因为潘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就呼吁需要实行普及公费教育,呼吁设儿童津
贴和养老金(应当指出,养老金从五十岁开始领取,到六十岁略为增加),
呼吁采取公共措施为失业者安排有工资的工作,以及通过征收累进所得税(对
最大量的收入提高到每镑征收二十先令)为这些措施筹集资金。
此外,潘恩又用流畅的英语制定了他的正确改革社会制度的标准。“世
界上哪一个国家能够这样说:我国的穷人都是幸福的;他们中间既无愚昧也
无贫因;监狱里没有囚犯;街道上没有乞丐:老年人不愁衣食;捐税并不繁
重;理性世界和我亲呢,因为我和幸福亲昵。一个国家能够说出这些话,就
可以为它的宪法和政府自负了。”
潘恩用诸如此类的话将自己置于伟大的激进主义先驱者行列。诚然,他
并不是社会主义者;因为,在他写书的时候,社会主义还没有诞生,还只不
过是象莫尔和马布利等乌托邦建立者的空想。但是他相信可以利用国家来作
为增进其公民福利的有效工具;他还确信,除非以完全的民主平等为基础,
这个目的是达不到的,并且确信,只要以民主平等作为社会的基础,就可以
达到这一目的。他绝对相信民主的代议制。“把代仪制同民主制结合起来,
①无套裤汉系法国大革命时期贵族对平民的蔑称。十八世纪后期,法国贵族都穿紧身丝绒短套裤,广大革
命群众则穿祖布长裤,故名。——译者
就可以获得一种能够容纳和联合一切不同利益和不同大小的领土与不同数量
的人口的政府体制。”他确信民主制会促进和平与幸福,并将导致“普遍安
全,而普遍安全则是导致普遍贸易的一种手段”。
就可以获得一种能够容纳和联合一切不同利益和不同大小的领土与不同数量
的人口的政府体制。”他确信民主制会促进和平与幸福,并将导致“普遍安
全,而普遍安全则是导致普遍贸易的一种手段”。
这就是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所用的语言。但潘恩给予它新的用途。伏尔泰
和卢梭从未提倡充分民主,也从未对普通人的创造力抱有信念。实际上,当
时在普通人中间还没有开展运动,也没有能使他们瞩目的活跃的创造力。当
潘恩执笔时,这种运动还刚处于荫芽状态,但他却具有慧眼和胆略看出它,
他的著作比其他任何人的著作都更有助于这一运动在其早期斗争中的形成和
趋向。难怪托马斯·哈代的伦敦通讯会——英国第一个工人的政治团体——
要对潘恩发表的《人权论》致以热烈的谢意和祝贺,当时涌现的其他许多社
会团体也同样表达了这种情意。每一运动都需要一种福音,而潘恩的《人权
论》成为英国工人阶级激进分子的福音至少有两个世代。
今天,当世界再次面临各种基本力量之间的斗争时,《人权论》所提出
的挑战和呼吁井没有过时。潘恩的著作不再能作为我们的福音了,因为许多
问题已经大大变了样。每一个时代都必须找到它自己的社会福音,并且用它
自己的语言、根据他自己最迫切的问题来表达。可是过去的福音并未消逝,
潘恩对法国大革命的力量何在所作的说明对今天大有教益。事实上,法国革
命并没有实现它宣布作为其目标以及作为任何社会制度的唯一合法基础的那
种民主。经过艰巨的斗争,它仅有助于为播下民主的种子扫清道路。今天,
哪里的民主的作物开始生长,哪里就仍然有反动派和压迫者锐意把它祈倒。
十八世纪潘恩在美国、法国和英国为之战斗的东西,我们今天仍必须为之战
斗,而且也要象他一样地英勇,如果我们不想遭受失败的话。在这个斗争中,
我们不能没有以往历史给我们的鼓舞,不能没有思想家、实干家和战士给我
们的鼓舞,因为他们使普通人赢得巨大进步成为可能。为了人类幸福而进行
的长征中所获得的那些成果,现在仍处于危险之中。我们需要一个新潘恩来
激励我们,使我们在体面和理智的事业中团结起来。然而,老潘恩也能助长
我们的勇气,增强我们对普通人事业的信念。
1937年
5月
31日
1949年
7月修订
编者编者前言
托马斯·潘恩的著作问世已有一百多年,只要人们始终热爱自由和诚挚
坦率的语言,托马斯·潘恩的言论就将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本版《人权论》的编纂工作并非轻而易举,因为将近代各种版本同。。 1791
年的版本对照时,我发现前者错误百出。漏掉了许多字,对的变成错的,整
段整段(总共达好几页)地略去,有时甚至莫名其妙插进一句话。插入的文
句显然原来是用作脚注的,可是在付印时却载入了正文。这样, 1791年讲
的话,摆的地方就显得非常不合适了。将一些早期的版本相对照时,我发现
它们之间也有所出入,这些出入在某些情况下是由潘恩本人的修改造成的。
为了尽可能提供一部最佳读物,我曾经参阅了这个著作的初版(1791年约翰
逊公司版)、再版、三版、六版、七版和八版(1791年和。。 1792年乔丹公司
版),西蒙兹公司的普及版(1792年)——据M。D。康维相告,此版经过潘恩
本人仔细修订——在都柏林出版(1791年。。 P。伯恩公司版),法文版第二版
(1793年比松公司版),卡莱尔版(1819年),纽约版(1830年),格拉
斯版(1833年),库新版(1837年),爱德华·将罗勒夫版,詹姆士·华生
版(由华生本人编,霍利奥克——弗雷德里克·法勒公司出版),自由思想
出版公司版(1883年),J。M。韦勒公司版(1891年)和。。 M。D。康维公司版(1894
年)。我曾逐字逐句校对了这些版本中的十四种,还非常仔细地通读了其余
的版本。我发现词句有改动的最早版本是华生版(多半是由于校对粗心所
致);其后出版的版本(不包括未注明出版日期的特罗勒夫先生和康维先生
的版本),不但具有华生版的错误,而且还有它们本身所特有的一些变动,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略去了极大部分的脚注和正文的若干段落。我已经注意到
那些版本中更为重要的变动,但又发现“此段〔或‘此注’〕已从新版中略
去”等字样非常刺眼,因此在一百零二页以后所有这些删节都只用一个星号
标明。
本版是以约翰生、乔丹和西蒙兹三种版本为依据的。我还适当注意了潘
恩本人的订正,但是对那些经过改动看来反而失去而不是增加文章气势的地
方,我还是按作者的灵感而不是按他的见解沿用了原文。为了尽可能使《人
权论》以它在1791年出版时的面貌呈现在今天的读者面前,恢复了原来的拼
法、独具一格的标点以及字母有时大写有时不大写的做法。句子的结构是不
可使之现代化的,否则就会破坏原著的力量,而把十八世纪的遣字造句同十
丸世纪的拼法相结合则不能使全书协调一致。恢复原来的拼法和原来的语
法,就彻底加强了总的效果,并使读者同本书的写作时代更加接近。
我在“第二部分”指出了1792年潘恩据以受审的首席检察官起诉书中的
所有段落。据我所知,这是以前任何版本都不曾有过的。
我要感谢约翰·M,罗怕逊和其他各位,他们借给我《人权论》的一些珍
本。
海帕提亚·布雷德洛·邦纳。。
①系原书编者。——译者
献给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乔治·华盛顿
献给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乔治·华盛顿
我谨把这篇捍卫自由原则的短论奉献给您,您的可资模范的美德已为树
立这些原则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愿人权将如您的慈爱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普
及,愿您将享有目睹新世界使旧世界获得新生的快乐。
阁下,这就是我的衷心祝愿。
您的万分感激和忠顺卑微的仆人,托马斯·潘恩
英国版序
英国版序
柏克先生去冬在英国议会发表了猛烈攻击法国革命和国民议会的演说,
当时我在巴黎,并且前不久还写信给他,告诉他那里的事情是进行得多么顺
遂。以后不久,我就看到了他打算出版他的小册子的广告。由于这种攻击所
用的语言在法国很少有人学习过,懂得的人更少,外加任何东西一经翻译就
会变样,因此我答应法国的一些革命朋友说,柏克先生的小册子一出版我就
给予答复。当我看到柏克先生的小册子极尽颠倒黑白之能事,我就更觉得非
这样做不可了;小册子把法国革命和自由的原则骂得狗血喷头,也是对世界
其他各国人民的欺骗。
我对柏克先生的这种行径感到格外惊讶和失望,因为,基于我即将述及
的事实,我曾经别有期望。
我看到战争带来的灾难已经够多的了,但愿世界上永远不会再发生战
争,并且希望另外找到一种方法来解决邻国之间不时发生的纷争。这是一定
可以办到的,只要各国宫廷愿意真心诚意地着手去做,或者各个国家卓有远
见,不上宫廷的当。美国人曾经受过反对法国的同样偏见的熏陶,这在当时
也是英国人的特性;可是经验以及同法国的交往最有力地向美国人表明了那
些偏见是错误的;我并不认为,目前任何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着比美法之间更
为真诚和亲密的关系。
当我于
1787年春来到法国时,图鲁兹大主教担任首相,当时声望很高。
我同首相的私人秘书———位胸襟宽阔善良的人——过从甚密,发现他对战
争的疯狂性和对英法两国的严重失策的看法同我完全一致,而认为两国不断
相互猜疑除了使双方加重负担和捐税之外,不会有别的结果。为了确保我没
有误解他,他也没有误解我,我把我们看法的实质写成书信送交给他,并向
他询问:如果我在英国人民当中发现任何要想取得比迄今存在于两国之间的
更进一步的和解的意向,我会被授予多大权力,说法国方面也有同样的意向?
他极其坦率地回了我一封信,这封信不仅代表他本人,也代表首相,据称这
封信是在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