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恩选集-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从,以及传说的关于他的脱身的奇迹,使人们这样想,这些经过足以使他
在执行他的任务时应该有一个同情和仁慈的印象。但是并非如此,他进城时,
满口痛骂和诅咒,并且喊道,“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被推翻。”
我们现在要考虑到这个想象的传教士在执行任务中的最后行动。而这里
是一种《圣经先知》的恶毒精神,或者是发表预言的一个牧师的恶毒精神,
表现了人们称为魔鬼的一切邪恶的品性。
故事说,他发表了预言以后,就退到城的东边。但是为了什么?他在退
却中并未想到上帝对他或别人的恩典,只是带着有害的切望等待尼尼微的毁
灭。但是故事上说,尼尼微人却信而悔改,于是照《圣经》上的说法,上帝
自悔以前所说将降灾于他们之言,并未实现。《圣经》末章第一节说:“这
事约拿大大不悦,且甚发怒。”他的铁石心肠宁愿尼尼微全部毁灭,不论
老少,人人死于灰烬,而不愿其预言不能实现。为了进一步说明一个先知的
品性,耶和华安排了一棵蓖麻在夜间生长在他的引退之地,使他在酷热的阳
光下得到荫蔽的舒适;第二天早晨,这棵蓖麻就枯死了。
于是这个先知大为发怒,准备毁灭自己。他说道:
“我死了比活着还好。”
这就引起了上帝与先知之间的所谓忠告,上帝说:“你因这棵蓖麻发怒合
乎理么?”约拿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理;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
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何况这尼尼微
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右手的人有十二万之多?”
乎理么?”约拿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理;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
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何况这尼尼微
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右手的人有十二万之多?”
作为一种道德,这是宣传反对预言的恶意精神,因为一个人作了坏的预
言,他就肯定有这种倾向。他以自己判断正确而产生的骄傲,使他心肠变得
冷酷,最后他以满意或失望的心情看待他的预言的成功或失败。这本书的结
尾以同样强烈和正确的论点反对先知、预言和不分皂白的判断,这和卞雅
明·佛兰克林为《圣经》而写的一章讲到亚伯拉罕和陌生人,结尾是反对不
能容忍的宗教迫害精神是一样的。对于《约拿书》就到此为止。
《圣经》中诗的部分,就是称为预言的那一部分,我在《理性时代》的
第一部分中已经谈到,在这一部分中也已谈过。我在这里已经说过,先知一
词是《圣经》用于诗人的词汇;而且那些诗人的思想和隐喻,有许多因时过
境迁,变得含糊不清,却被荒谬地确立于所谓预言之列,并且应用于作者从
未想到的目的。一个教士引用任何一段经文时,他会解释得合于自己的观点,
并把这种解释作为作者意见强加于会众。巴比伦的娼妇成了一切教士的公
娼,而且彼此互相指摘对方拥有妓女;而他们的解释则又是非常一致。
现在只剩下少数著作——他们称之为小先知的书。我已指出,那些比较
重要的是骗子,若去惊扰小者的安眠,将是一种懦弱的行为。那末让他们睡
在保姆——教士们的怀抱中吧,把二者一起忘掉。
我现在已把《圣经》审查一遍,好象一人肩荷斧头到树林里去代木。树
木伐倒后躺在这里;教士们如果能做到的话,也许把它们再种起来,或者把
它们插在地里,但是他们决不能再使它们生长。——我要进一步谈谈《新约》
的著作。
关于《新约全书》
关于《新约全书》
一个女人在结婚以前怀孕生子,并把孩子弄死,虽然这样做是不正当的,
但这绝对不是异乎寻常的事。我认为没有理由不相信象玛利亚那样的女人和
约瑟那样的男人,而且耶稣也是存在的;但是仅仅存在,是无关紧要的,不
足以作为信与不信的根据。在普通人的头脑中,这件事可能是这样的;那
么又怎样呢?虽然,可能有这样的人,或者至少在局部情况之下有类似他们
这样的人,因为几乎一切传奇式的故事都是由一些真实的情况引起的;就象
《鲁滨逊飘流记》中没有一句活是事实,而是由于亚历山大·赛尔坎克的情
况的启发。
我所关心的不在于这些人存在与否,而在于《新约》中所叙述的关于耶
稣基督的寓言和我所反对的其中提出的那种狂热与虚幻的教义。这个故事,
照它的说法,是亵读神灵的淫乱之词。它描写了一个已订婚的年轻妇女,在
订婚期间,用通俗的语言来说,被鬼奸污,还用不敬的托词说(《路加福音》
第一章第三十五节),“圣灵要临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
尽管那样,约瑟后来仍与她结婚,视为妻子与她同居。这时,是他与鬼为敌
的时候了。这个故事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用这样的方式讲出来时,没有一
个教士不是抱着惭愧之心来听取的。①
在信仰问题上的猥亵语言,不管怎样掩盖,总是一种寓言和欺骗的象征;
因为我们对于上帝的严肃信仰,切不可把它和这里所说的故事联在一起,以
致造成荒唐可笑的解释。这样的故事从其表面来看,和朱庇特与勒大、朱庇
特和欧尼巴的故事,或朱庇特的其它恋爱冒险故事,同属一类;并且象《理
性时代》第一部分中已经说明的那样,就是基督教的信仰是建立在异教的神
话上面的。
至于《新约》的历史部分,关于耶稣基督,只限于不到两年的很短一段
时间,并且都在一国以内,几乎在同一地点,其时间、地点和情况的不一致
已将发现是《旧约》中的谬误,并且证明它们是骗人的,也不能期望在这里
有同样多的篇幅。把《新约》同《旧约》比较,就象一幕滑稽剧没有地位容
纳许多违反统一性的东西。然而,某些眩目的矛盾,排斥了那些冒充预言的
谬论,足以说明耶稣基督的故事是假的。
我指出一种不容置辩的见解:第一,一桩故事各部分的一致,不能证明
这故事是真的,因为各个部分可能一致,而整体可能是假的;第二,一个故
事各部分的不一致证明整个故事不会是真的。一致并不能证明真实,而不
一致肯定证明是假的。
耶稣基督的历史见于据说是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四人的福音书中。
《马太福音》的第一章开头就讲耶稣基督的家谱;而在《路加福音》的第三
章中也有耶稣基督的家谱,两者是否一致,它不会证明这个家谱是真的,因
为,有可能是编造出来的;但是它们如果在每一细节上互相矛盾,那就证明
绝对是假的。如果马太说了真话,路加说了假话:或者路加说了真话,马太
说了假话,由于没有根据证明相信这一个比相信那一个好,所以就没有根据
相信任何一个:如果他们所说的第一桩就不可信,那将证明他们后来所说的
任何东西都不值得相信。真理是一种一致的东西;至于灵感和启示,如果我
们承认其事,那就不可能认为它们是互相矛盾的。要末是被称为使徒的人是
骗子,要未就是所谓属于他们的书是由别人根据他们的意思写出来的,正象
《旧约》一样。
们承认其事,那就不可能认为它们是互相矛盾的。要末是被称为使徒的人是
骗子,要未就是所谓属于他们的书是由别人根据他们的意思写出来的,正象
《旧约》一样。
现在,如果马太与路加这些人一开始讲到耶稣基督的历史,讲到他的出
身,他的品性,就在他们中间说上一套谎话(照这两段记载,说明他们是如
此做了),试问还有什么根据(象我以前问过的)使人相信他们以后所说的
怪事?假使他们所叙述的他的自然年谱不能令人相信,那末他们告诉我们,
他是上帝的儿子,系一魔鬼所生;又说,一个天使的宣谕是对他母亲说的一
个秘密,这教我们怎能相信呢?如果他们在一个年谱中说了谎,我们为什么
相信另一个年谱的说法呢?如果他的自然的事情是编造出来的——肯定如
此,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推定他的天国家谱也是编造的,而且全部是难以置信
的呢?任何认真思考的人,会把未来幸福押在对一件自然不可能的故事的相
信上么?押在同一切正派思想不相容,而且查明为某些人所虚构的故事的相
信上么?我们止于对朴素而纯洁的一个上帝的信仰(即自然神论)比们我陷
于一个不可能、不合理、不健康和互相矛盾的故事大海之中,不是更为安全
么?
虽然,在《新约全书》中,象在《旧约全书》中一样,第一个问题是,
它们是真实的么?它们是否由被称为作者的人写的?由于有了这样的根据,
才可以说书中所讲到的奇事是可以信仰的。在这一点上,没有正面或反面的
直接证明;而所有的情况都证明是可疑的;疑问就是信仰的反面。所以这些
书的情况,就这种证据的倾向来说,证明是相反的。
但是,除此以外,有可以假定的是:这些称为“四福音”的作者,以及
属于马太、马可、路加、约翰的著作,都是骗人的。这四本书中历史部分的
紊乱情况,一本书对另一本书中提到的事情绝口不提,以及在它们中间可以
找到的分歧,意味着这些书是某些没有联系的一些个人的作品,是他们假托
叙述的事情的许多年后写的,各人讲自己的故事,而不是密切生活在一起的
人的作品,象称为使徒的人们就被认为写过这类作品;总之,这些书象《旧
约》中的书一样,不是由书上署名的人编造出来的。
天使宣谕的故事,就是圣灵怀胎一事,在称为马可和约翰的书中没有多
谈,与马太和路加的书中所谈的不同。前者说,天使出现在约瑟面前;后者
说,出现在玛利亚面前;但是不论约瑟或玛利亚都是他们所能想到的最不好
的证据;因为能为他们作证的应该是别人,而不是他们自己。假使一个怀孕
的女子说,甚至发誓说,她的怀孕是由于一个鬼,又说这是一个天使对她这
样说的,有人会相信她么?肯定没有人相信她: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相信从
未见过的另一个女子的同样事情,而且是由不知何时,何地,何人所说的呢?
这是多么奇怪和矛盾的事情:会削弱甚至对一个可能的故事的相信的同样情
况,应当作为信仰这个故事的动机,何况这个故事从表面来看,每一象征都
是绝对不可能的和具有欺骗性呢!
希律杀尽两岁以下儿童的故事,完全属于《马太福音》的说法;在其它
书中一点也没有提过。假使这种情况是真的,那末它的普遍性一定会使所有
的作家都知道;而其它书中却没有提到,岂不令人大为惊骇。这个作家告诉
我们耶稣逃避了这场屠杀,因为约瑟和玛利亚受到天使的警告,叫他们带他
逃到埃及去;但是他忘了为约翰准备食物,那时约翰不满两岁。约翰虽然留
在后面,却吃得和逃走的耶稣一样好;所以这个故事在情节方面就是自欺之
谈。
希律杀尽两岁以下儿童的故事,完全属于《马太福音》的说法;在其它
书中一点也没有提过。假使这种情况是真的,那末它的普遍性一定会使所有
的作家都知道;而其它书中却没有提到,岂不令人大为惊骇。这个作家告诉
我们耶稣逃避了这场屠杀,因为约瑟和玛利亚受到天使的警告,叫他们带他
逃到埃及去;但是他忘了为约翰准备食物,那时约翰不满两岁。约翰虽然留
在后面,却吃得和逃走的耶稣一样好;所以这个故事在情节方面就是自欺之
谈。
)
①这些书中提到的铭文有:
马太——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
马可——犹太人的王
路加——这是犹太人的王
约翰——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
这些情况虽然琐碎,但我们可以从此推断,不论那些作者是谁,他们生
存于何时,他们当时都不在场。在称为使徒的人中,只有一个好象就在现场
附近,此人就是彼得;当时他被指控为耶稣的追随者。据说(《马太福音》
二十六章第七十四节)“彼得就发咒起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然而有人
叫我们相信同一的彼得,按照他们自己的叙述,是犯伪证罪的。凭什么理由,
有什么根据,要我们这样做?
在这四本书中,他们关于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情况的记载各不相同。
在称为马太所作的书中说,“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忽然
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地也震动——磐石也崩裂——坟墓也开
了,已睡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到耶稣复活以后,他们从坟墓里出来,
进了圣城,向许多人显现。”《马太福音》的大胆的作者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但是他没有得到其它各书作者的支持。
被称为马可所写的书的作者,在描写被钉的情况时,没有讲到地也震动,
磐石也崩裂,坟墓也开了,也没有讲到已死的人走出来了。《路加福音》的
作者也没有说起同样的各点。至于《约翰福音》的作者,虽然详细描写被钉
时的一切情况,直到基督的安葬,但是他没有讲遍地黑暗,——殿中的幔子
——地震——磐石——坟墓——,也没有说起死人。
现在,假使这些出现的事情是真的;假使这些书的作者曾生活在这些事
情发生的时候,假使他们真是被提到的那些人,就是被称为使徒的四个人—
—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作为真正的历史家,即使没有灵感的帮助,他
们不可能不把这些事情记载下来。这些事情假定是事实而不为人知,真是臭
名昭彰了,置之不谈,也是至关重要的。假使真有地震,所有这些被称为使
徒的人应该是地震的证人,因为他们不可能不在场;至于坟墓的开启和死人
的复活并走入圣城,比地震还重要。地震是常有可能的,也是自然的,并不
证明什么东西;但是坟墓的开启是超自然的,是直接适合于他们的教义、他
①据《约翰福音》,判决书在第六小时(中午)以前没有下来,因此行刑非在下午不可;但是马可说得很
清楚,他是在第三小时(早晨九时)被钉在十字架上的。《马可福音》十五章第二十五节,《约翰福音》
十九章第十四节。——作者
们的事业和他们的使徒之职的。假使这是真的,那些书中的全部篇章将满载
这些事情,并将成为一切作者的选题和异口同声的事情;但是不然,琐屑的
事情,单纯的空谈,他说这个,她说那个,冗长乏味,喋喋不休;而这一切
最重大的事情如果属实,反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或只有一个作家谈到,
而其他作家却提都不提。
们的事业和他们的使徒之职的。假使这是真的,那些书中的全部篇章将满载
这些事情,并将成为一切作者的选题和异口同声的事情;但是不然,琐屑的
事情,单纯的空谈,他说这个,她说那个,冗长乏味,喋喋不休;而这一切
最重大的事情如果属实,反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或只有一个作家谈到,
而其他作家却提都不提。
的确奇怪的是,一群圣徒会复活,而无人知道他们是谁,也无人知道是
谁看到他们的,关于这个问题一句话也没有多说,也没有说这些圣徒有什么
事情要对我们说!过去的先知们(象我们听到的)如果在预言中讲过这些事
情,他们一定会有许多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