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一个大学校长自白 >

第5章

一个大学校长自白-第5章

小说: 一个大学校长自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害地段和部门,要求作长期固守的准备。    
    武大防汛突击队是由工人和学生组成的,他们都是共产党和青年团员,要求政治上可靠,身强力壮,具有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我很荣幸地成为这个突击队的一员。    
    我被编在武汉大学防汛抢险大队第三小分队,每队20人,担负武汉裕华纱厂(后改为国棉五厂)门前长达千米的堤防。那时最高水位已到29。73米,超过警戒水位3。43米 ,这是武汉历史上164年以来最高的水位。当时,江面水位早已超出街面的高度,堤岸上完全是靠装有泥石沙的草袋挡水。当我们在街上行走的时候,江水就像是从我们的腰际流过,汹涌澎湃地流向远方。我们的任务是24小时轮班巡查堤防,一是严防坏分子破坏,二是严密注视堤防渗水或决口,一旦发现险情,必须立即抢救,以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其间,我患过疟疾发高烧,得过肠胃炎上吐下泻,尽管学校领导动员我回校休息,但我仍执意不肯离去,和队友们在堤防上度过了105个难忘的日日夜夜,直至全市防汛抗洪斗争取得完全胜利。    
    说来也真巧,的确是“祸不单行”,1954年冬天又是武汉50多年从未遇到过的寒冬。大雪纷飞,屋檐上的冰钩足有一尺来长,东湖上的厚厚的冰层,可供人滑冰。学生斋舍前的台阶和道路上,尽管铺上了草垫子,但是结冰以后,仍然十分光滑,我们的脚上即使绑上草索子,也仍然常常跌跤。女同学们无论去食堂还是去教室上课,都三五成群手拉手结伴而行,借助集体力量互相以防摔伤,但有时也出现像拔河一样一摔就是一串的情况,这也成为那时男生们取乐女生的一道风景线。    
    大学生生活充满着诗情画意;令人终生难忘。1993年是我进校40周年的日子,大约有七八十名同学回校聚首。我们重登珞珈山,再听雀鸟鸣,寻走昔日的羊肠小道,重访昔日旧居,回忆青年时代的趣事,煞是快慰。在座谈会上,我即兴吟咏了诗三首,以表达我对逝去往事的怀感:    
    一金秋时节进珞珈,许把青春铸才华。    
    校园处处留足迹,文章篇篇汗水洒。    
    二百年洪峰倾江下,长江岸畔披战甲。    
    “鸣放”本是正义声,反右枪把民生杀。    
    三别后你我各天涯,再会已是花白发。    
    盼君各自多珍摄,潇潇洒洒度余华。


第二章 读书到苦方觉甜“梦想剧场”——我的诺贝尔梦

    在初中时,我读过诺贝尔的故事,对他产生了无限的崇拜。如果说那时的崇拜仅仅是一种情愫,那么到了大学以后,这种认识逐渐地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我决心向诺贝尔学习,将来要做一个诺贝尔式的发明家。    
    考取武汉大学化学系,至少从两个方面为我今后成为诺贝尔式的发明家创造了条件:一是大学拥有高水平的教授,先进的科学研究仪器,丰富的中外文图书期刊,这些是通向成才和实现发明创造的重要条件;二是诺贝尔因在化学领域里发明了硝化甘油和塑料而获得巨大成功,他是一名化学家,我把向诺贝尔学习与学好化学专业结合起来,认识到化学是发明创造大有作为的领域。    
    20世纪50年代的大学生,是一代热血青年,每个人都有远大的理想,那时的大学简直就像是一座“梦想剧场”,只要你进入这个“剧场”,你就不能不产生梦幻。就拿我所在的化学系53级来说,绝大多数同学都有着美好的梦想:有的要当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诺蒙洛索夫,有的要当牛顿,有的要当爱因斯坦,有的女同学要当居里夫人,而我却执意要当诺贝尔式的发明家。    
    通向科学发明创造的道路荆棘丛生,充满艰难险阻,只有那些不辞劳苦、不畏艰难和敢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对于这一点,我是十分清楚的,对科学发明,我既不迷信也不存在侥幸的心理。    
    我深知,知识是智力的基础,没有牢固而又广博的知识,要从事发明创造是不可能的。同时,我也意识到,如果一味地死读书,而没有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那也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既然目标设定了,于是我就从思想、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并以诺贝尔的伟大精神标尺,时时刻刻检验和校正自己的行为。


第二章 读书到苦方觉甜“耐(奈)温将军”

    苦学、巧学、博学,这是三种不同的学习态度,或称为学习方法。同时,它们也代表了在学习上的三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一般来说,苦学是基础,巧学是手段,而博学是目的。它们彼此的关系是辩证的,是相辅相成的。从大学到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我自觉地遵循了这一学习规律,使我受益良多。    
    武汉是全国有名的三大火炉之一。在三伏酷暑里,不用说看书写字,即使躲在树荫底下,那滚滚热浪也让人喘不过气来。但是,即使在最炎热的夏天,我也始终坚持苦学不辍,或躲在教室的一隅,或钻到图书馆里,穿着土布缝制的长褂长裤,津津有味地自学。实在热得难受时,就到水龙头底下把头冲一下,或者用一条湿毛巾搭在头上,让局部略微降点温。那时,我耐热是出了名的,故同学们给我送了一个诨名,叫“耐(奈)温将军”(当时缅甸政府的最高的统治者)。    
    我在大学里度过了五年的时光,但是十个寒暑假都没有回过家,这在同学们中是绝无仅有的。那时我实在太穷了,不仅买不起回家往返的车票,而且发一封8分钱邮票的信,也还要实行“计划经济”,更何况我希望把节省下来的助学金购买最喜欢的书籍。    
    这十个寒暑假中,除了学校安排的活动以外,其余的时间就是我自学的最佳机会,也是钻书店、逛图书馆最难得的时光。每当我进入到图书馆书库时,我被那陈列的几百万册中外图书和数千种期刊所吸引。古人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面对着这书的海洋,我像一个刚刚开始学习游泳的站在海边的青年,我思忖着:我何时能达到大洋的彼岸?    
    我越是发奋苦读,越是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也越发觉得时间不够。为了得到时间,我像高尔基所说的那样,把时间当成海绵中的水,用力去把它挤出来。于是,我萌发了把暑假当作第三学期,把寒假当作第四学期的想法,这至少对我是适用的。那时虽然我不能推广这种在国外早已实行了的三学期制,但是在30年以后,在我任武汉大学校长时,却率先在全国试行了第三学期,开出了暑期计学分的选修课,受到了那些渴望拓展知识的学生们的欢迎。    
    在那“一刀切”的年代,寒暑假没有教师上课,我基本上是自学,也间或登门拜师,因为教师任何时候都不会拒绝一个敏而好学的学生。我学习的地方,大多是在图书馆和各个教室,当图书馆闭门的时候,我就夹着书本或在法桐树下,或在湖边,或在珞珈山麓,足迹几乎遍布到校园的各个角落。    
    在“第三、四学期”里,我阅读的书籍很广泛,从科普读物到教学参考书,从外国语到文学作品,我如饥似渴汲取所需要的知识。我朦胧地意识到,要“博”必须做到“杂”,但是多而杂并不一定能达到博。在大学里,我虽然牺牲了十个寒暑假的机会,但是我最大的收获是锻炼了自学能力,培养了广泛的学习兴趣,既从苦学中品尝到了读书的乐趣又提炼出了一些巧学的方法,并且为博学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第二章 读书到苦方觉甜“三点式”读书法

    所谓“三点式”读书法,就是在读书中要抓重点、难点和疑点。这是我从苦学中总结出来的,我在大学的学习期间和以后的学习与研究工作中,始终坚持了这一基本有效的方法。    
    在学习中要抓重点,这是人所皆知的道理。但是在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学习中准确地把握住书中之要。在我的同学当中,就有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例子,如果对着相同的苏联的厚厚的两本《普通化学》,有的同学复习一两遍就可以考高分,而有些同学复习了一遍又一遍,多则可达七八遍,但仍然成绩平平,甚至成绩不及格,其区别就在于对所学的内容的重点掌握上。    
    对学习中重点的掌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这既需要对全局的把握又涉及到理解能力。我的体会是:为了掌握学习中的重点,应当学会泛读和精读两种技巧,前者是浏览性质,窥其全貌,一目十行也无碍;后者是要分清主次,择其精要,力求做到过目不忘。同时,还要加强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锻炼,它们是理解能力的基础。古人历来十分强调: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凡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人都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越爱思考的学习好的学生,他们越是喜欢向教师提问,越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越是不爱提问,即使提问,往往也问不到点子上。学问、学问,知识是问出来的,只有“打破沙锅问到底”,才能获得真知。在大学期间,我是爱提问题的学生之一,这要得益于我爱自学和思考的习惯。在我国大学课堂上,是不许学生当场发问的,更是忌讳与老师辩论或是指出其错误。老师给学生发问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一般是在答疑课上,但是在课前或课后,一些“快嘴”学生也会把教师团团围住,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我作为班长,与各科教师接触的机会无疑比其他同学多一些,有时到教研室或实验室给老师送练习本,也偶尔利用星期日到老师家里联系工作,此时我会不失时机地请老师解答学习上的一些疑难问题。因此,在学习上我似乎多了一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条件。但是,我思想并不保守,当同学们向我问疑难问题时,我会耐心地给他们作解释,或主动地把老师给我的答疑转告给同学们。    
    带着疑难问题自学,这是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其中的难点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于是,在大学学习期间,我采用了一种看似很笨但又受到一些同学欢迎的方法,这就是编“课程疑难问题汇集”,每一门课编一册,从课程开始,到期末考试总复习时辑成。疑难问题的来源有三:一是老师出的思考题,二是我自己提出的,三是从部分同学中搜集到的。这是一项相当费时的浩大的工程,应当是由研究教材教法的专任教师来完成的,而由一个学生来完成,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对于我来说,最困难的是时间,我一边要上课学习,一边又要汇集疑难问题。    
    时间从哪里来呢?还是一个“挤”字,把零碎的时间聚集起来,“化零为整”,把任务分散,以“化整为零”。为此,我放弃了星期日休息,放弃了午睡,有时还要牺牲文体活动时间,晚自习熄灯以后,就躲在路灯底下夜战。就这样,凭着恒心和苦功夫,我完成了每学期编“疑难问题汇集”的任务。虽然它很粗糙,甚至有疏漏,但毕竟是我的创新学习的尝试,它甚至成了同学们的“传抄本”,对我们的学习曾起到了一些辅助的作用。    
    “三点式”读书法的第三个层次是“疑”,这里的疑不是疑难,而是“怀疑”之意。读书切不可迷信,如果迷信古人、迷信权威、迷信书本,那么人类的认识就停滞不前了,科学技术也就不会向前发展了。但是,大学生在学习阶段,由于知识的局限,容易对书本产生迷信,很难对权威的结论产生怀疑,这可能是束缚大学生创造性的原因之一。    
    怎样才能使大学生从迷信书本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呢?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他们敢想、敢于怀疑和敢于争鸣的精神,指导他们以科学研究的态度进行学习。其实,科学研究并不神秘,在大学的教科书中,不仅没有穷尽真理反而还存在不少未明的问题,在科学史上有不少的科学发现或发明,就是由一些未出茅庐的年轻人完成的。    
    过去,我们在上课时,有些老师常常这样说,“关于这个问题,目前科学上还不能解释,只能暂时把它搁起来”,“这个问题我也不清楚”,或者说“这个问题在学术上有争论,尚不能作结论”。可是,遗憾的是教师仅仅提出了这些“疑”,但是没有引导学生去试图解开这些“疑”。至少我们应当反思:科学上不能解释的问题,为什么不让学生试图解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难道学生也一定弄不明白吗?对待科学上有争议的学术问题,为什么不引导大学生争鸣呢?即使无助于争辩问题的统一,但至少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大学学习阶段,我是爱钻“牛角尖”的学生之一,特别是对那些怀疑的问题,喜欢思考和研究。我记得大二学《有机化学》时,我对有机化学反应中电子效应的定性解释不满足,于是试图给出定量的描述。那时既没有学过《量子化学》也还没有开《物质结构》课,我仅仅是从经典电子学的知识出发,写了一篇《有机化学反应中电子效应定量描述初探》的读书报告,既没有交给老师审查也没有寄给学术刊物。这篇报告的学术价值是不值一提的,它只是反映了我的研究式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科学研究意识在我思想上最初的形成。    
    “三点式”的读书法,其中的三点并不是孤立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有时候,重点很可能就是难点,而难点一旦被攻克,那就自然成了必须掌握的重点。难点与疑点也是辩证的,难点克服了,就不再为其难了,但是有些难点本身就是具有研究价值的疑点,一旦疑点被证实或证伪,就会导致新的发现或发明。因此,在“三点式”读书法中,探索疑点是学习中的最高境界,是适用于创造性人才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 读书到苦方觉甜通过俄语自学英语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的意思是说,如果要想使工作获得成功,必须首先准备好为完成此项工作必需的工具。这里的器,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不同的器械、器物、器材、器具、工具等,对于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器”。    
    对于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人来说,除了拥有和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实验仪器、技术方法以外,外国语尤其是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它是观察世界动向的“耳目”,是与国外同行交流的工具,是新技术竞争时代的一种生存技能。    
    说来的确有些奇怪,一般来自农村的学生,有一部分人对学习外语乏味,或者存在语言上的困难,然而我却很喜欢英语,不仅对外语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几乎是到了痴迷的程度。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国际形势十分严峻。那时,苏联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坚强堡垒,于是中国提出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向苏联“一边倒”。与此同时,针对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又提出了进行反对“亲美、恐美、媚美”的教育,以彻底肃清帝国主义的影响。    
    在这种方针指导下,所有的教会学校都被取缔,各类学校中开设的英语课都停止了,教授英语课的老师也改行了,而俄语成了各级学校第一外国语,实际上是惟一的外国语,因为除了它以外,诸如英、法、德、日等其他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