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宦官-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56] 《醉醒石》第一一六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257] 《宛署杂记》卷二○。
[258] 神穆德: 《潭柘山岫云寺志》卷一。
[259] 查慎行: 《人海记》第六页。
[260] 《万历野获编》卷二四。
[262] 宋起凤: 《稗说》卷四。见《明史资料丛刊》第二辑。
[263] 王樵: 《方麓集》卷一一。
[264] 谢肇: 《五杂俎》卷三。
[265] 《酌中志》卷五。
[266] 《明史》卷三○五《宦官二》。
[267] 此条材料系王毓铨先生提示。
[268] 抱阳生: 《甲申朝事小纪》初编卷一○。
[270] 《明史》卷三○四《宦官一》。
[271] 张岱: 《西湖梦寻》卷三。
[272] 刊于《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二期。
[273] 朱彝尊: 《明诗综》卷八七。
一、 郑和
第54节:郑和(1)
郑和,(1371—1434[?])云南昆阳(今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人,回族。原姓马;曾祖父叫拜颜,祖父、父亲都叫哈只;哈只是阿拉伯语“na
ji”的译音,意为“巡礼人”。大概郑和的祖父、父亲都曾到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去朝过圣[1],也就是巡礼,因此颇受地方百姓尊重,干脆叫他们哈只了。不用说,郑和一家都信奉伊斯兰教。洪武十五年(1382),郑和的父亲病故,抛下十三岁的他和另外五个兄弟姊妹。郑和本人除信伊斯兰教外,对佛教及民间崇奉的神,如东南沿海的海神天妃,也并不排斥。
大约就在其父去世前不久,他因某种机缘入宫当了宦官,叫他三保,侍候燕王朱棣。在靖难之役中,他跟随燕王征战有功,擢升为太监,赐姓郑。其间的详细情形,无确切可靠的史料记载,人们至今并不清楚。
郑和至今仍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与他的下“西洋”,成为杰出的航海家,是密切相关的。所谓“西洋”,是明朝人的地理概念,他们以婆罗洲为中心,婆罗洲以东的,称东洋,以西的,称西洋,“文莱,即婆罗国,东洋尽处,西洋所自起也”[2]。郑和航海所经之地,大部分在婆罗洲以西,所以一般通称“三保太监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几百年来至今,史学家们聚讼纷纭,并无定论。我们倒不如相信《明史?郑和本传》的说法,以免把问题复杂化:“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而中国历代帝王,向来以天之子自居,把自己看作是世界的中心,在他们有了强大的国力基础时,总要扬威四海,与所谓“四夷”各国建立盛大的朝贡贸易关系。朱棣更是这方面的典型。看来,他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仍在于此。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永乐三年(1405)七月到永乐五年(1407)十月。他建造了不少大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这次首航,郑和率领将士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大海船二百零八艘[3],带了大量金银钱钞。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这支航行队伍航船的体积之大、设备的先进,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郑和与副使太监王景弘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太仓东浏河镇)出发,泛海至福建,继由福建五虎门扬帆,首先抵达占城(越南南部),遍历爪哇(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暹罗(泰国)、满剌加(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巫里(印度西岸的Malabar)、古里(印度西岸的科泽科德)、锡兰(斯里兰卡)等国。据《明史》本传载,他沿途“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在经过旧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巨港)时,原籍广东的海盗陈祖义,剽掠海上,横行无忌,公然来抢劫郑和的船队,郑和下令将这股海盗打得落花流水,活捉了陈祖义,带回中国,献俘于朝,被斩于都市。从此海道安宁,“番人赖之以安业”[4]。朱棣对郑和的这次远航,非常高兴,因为各国使者也随船来朝拜。朱棣一一赏赐,并对郑和等予以表彰。
永乐五年(1407)十月至永乐七年(1409)七、八月间,郑和第二次下“西洋”。这次航行,在时间上,紧接着第一次下西洋,回国不久又出发了。当然,这与需要利用东北季候风也有很大关系。这次航行所至之地有占城、爪哇、暹罗、苏门答腊、南巫里、古里、柯枝(印度柯钦)、锡兰等国。
永乐七年(1409)十月至永乐九年(1411)七月,郑和三下“西洋”。这次船队由四十八艘船组成,先后到达占城、爪哇、满剌加、苏门答腊、锡兰山、小呗喃(疑即小葛兰,印度奎隆)、柯枝、古里;暹罗、南巫里、加异勒(印度半岛南部东岸)、甘巴里(印度科摩林角)、阿拨把丹(印度半岛南部东岸)等国。这次航行中发生了一件不无遗憾的大事:郑和在返航途中,再次经过锡兰时,国王亚烈苦奈儿引诱郑和到该国,索金币,并发兵抢劫郑和的船队。郑和见锡兰兵大队人马已经出发,国内空虚,便率领二千余人,出其不意地攻破了锡兰都城,活捉了亚烈苦奈儿及其妻子官属。抢劫郑和船队的锡兰兵闻讯后,还军自救,又被郑和等打得落荒而逃。后来,郑和将亚烈苦奈儿等带回国,献俘于朝,朱棣宽大为怀,将他们都释放回国了。
第55节:郑和(2)
永乐十一年(1413)十月(?)至永乐十三年(1415)八月,郑和进行了第四次远航。先后到达占城、爪哇、旧港、满剌加、苏门答腊、锡兰、柯枝、古里、溜山(马尔代夫)、忽鲁谟斯(波斯湾口Ormuz);加异勒、彭亨(马来西亚彭亨)、急兰丹(马来西亚之吉兰丹)、阿鲁(苏门答腊岛中部偏西)、南渤利(苏门答腊岛西北角)。在苏门答腊,打了有些令人遗憾的一仗。关于这场战斗,史料记载说法不一,《明史?郑和本传》载谓:苏门答腊的前伪王子苏干剌,阴谋推翻国王,自己上台执政,他很恨郑和没有赠给他物品,便率兵攻击。郑和力战,在苏门答腊岛西北角的喃渤利,生擒了苏干剌及其妻子。朱棣对这次下“西洋”,也十分高兴,给将士不少奖赏。郑和的这次航行,越过印度以西,到达波斯湾。
郑和第五次航行,在永乐十五年(1417)五月至永乐十七年(1419)八月。先后到达占城、古里、爪哇、满剌加、苏门答腊、南巫里、彭亨、锡兰山、溜山、南渤利、阿丹(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亚丁)、麻林(肯尼亚马林迪)、忽鲁谟斯、柯枝;沙里湾泥(印度半岛南部东岸)、木骨都束(索马里摩加迪沙)、卜剌哇(索马里布腊瓦)、剌撒(亚丁和佐法尔之间)。此次航行到达了遥远的非洲赤道以南东海岸一带。郑和返航时,满剌加、忽鲁谟斯,古里等十九国的朝贡使者偕行,增强了明朝与这些国家的联系。郑和还带回了不少珍禽异兽,如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驼鸡等。
永乐十九年(1421)春天,郑和再下“西洋”,次年九月归来。这次远航的目的之一,是把忽鲁谟斯各国使臣送回本国。所经之地,有占城、暹罗、满剌加、苏门答腊、榜葛剌、失剌思、古里、西洋琐里、祖法儿、阿丹、木骨都束、卜剌哇等国。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在福建
铸此大钟郑和的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开始于宣德六年(1431)一月,到宣德八年(1433)七月归来,相距第六次航行已经十年。这十年间,朝中政局为之一变。朱棣死后,郑和失去了靠山,虽未受到迫害,却只能在南京守备任内度过寂寞的岁月。但是,在仁宗朱高炽掌权一年即去世后,继任的皇帝宣宗朱瞻基,登位几年后,海外诸国还未来朝贡,他认为这未免有损国威,便想起了先朝老太监郑和,命他和王景弘再下“西洋”。这次航行,郑和带有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算手、医生、铁锚、木、搭材等匠,以及水手、民稍人等,共二万七千五百五十员名[6]。这次航行,从南京下关龙湾开船,经过两个多月,抵达福建长乐港,在这里停了很久,才开船驶向远洋。先后到了占城、爪哇、旧港、满剌加、苏门答腊、锡兰、古里、忽鲁谟斯等十七国。他分出的部分船舶到古里国时,适逢该国派人到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圣,郑和派了七名翻译同往,来回一年。郑和回国时,偕苏门答腊等十国使节至京,进行友好访问。
郑和七下“西洋”,历时二十八年,所到之处,不下三十七国,南至爪哇,北抵麦加,西达赤道之南的非洲东岸。他是头一个非洲赤道以东海岸的发现者。在世界航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航海家地亚士、哥伦布、达伽马在惊涛骇浪中冒险航行,都比郑和的第一次下“西洋”要晚八十年至九十年以上。郑和是世界航海史上杰出的先驱者。郑和的舰队,给南洋各国和印度洋诸国带去大量金银、钱币、丝绸、瓷器、铁器、铜器,同时也给中国带回各国的特产,包括奇珍异宝、香料、染料等。一些花木,如海棠花,以及西域画,也带回国内[7]。凡此种种,都使当时的中国人大开眼界,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宝库。
当然,郑和所进行的贸易是朝贡贸易,并非近代意义上纯商业性的贸易,主要意在扬国威,搜求价格昂贵的消费品。因此,七下“西洋”的耗费,也是惊人的,有条史料说:“三保太监下西洋,赍银七百余万,费十载,尚剩百万余归。”[8]那么,郑和花去的航海费用,近六百万两银子。但是,据已故明代经济史专家梁方仲教授研究,从洪武二十三年至成化二十二年,明朝生产的白银总量,共约三千万两,[9]下西洋竟用去六百万两!这对明王朝来说,是何等沉重的财政负担!所以这种政治泡沫,注定不可能持久。也惟其如此,后来至成化间,“朝廷好宝玩”,宦官中有人讨好皇帝,说宣德时三保太监下西洋,“所获无算”,皇帝心动,遂派了一个宦官到兵部去查当年郑和的航海档案,车驾郎中刘大夏找到这批档案后,却偷偷藏起来,对兵部尚书项忠说:“三保下西洋时,所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者亦以万计,纵得珍宝,于国何益?此大臣所当切谏。旧案虽在,亦当毁之,以拔其根[10]。”其他大臣也纷纷上疏反对,宪宗朱见深终郑和墓于打消了重下“西洋”的念头。到了万历时,有人竟将沿海的“寇盗复起”,也归罪到郑和下“西洋”引出来的结果[11],那是荒谬不值一驳的。
第56节:王彦
郑和死于何时何地,历来有争议。从明天顺元年的《非司庵香火圣像记》一文看来,郑和死于第七次下西洋的归国途中,即宣德八年(1433),在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之科泽科德Calicut)。
二、 王彦
明朝宦官祸国,在历史上是很突出的。明朝对宦官的信用,虽然在洪武年间已一再出现,但开始全面地、放手地使用宦官,则是在永乐年间。明成祖信任、重用宦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有些宦官在“靖难”时曾立下军功,帮助了他篡位开国,所以《明史?宦官传》之序中,说“狗儿辈复以军功得幸,即位后遂多所委任”。由此看来,狗儿是屡立军功,并因此“得幸”的一个代表人物。但是,在《明史?宦官传》中,没有他的传。他的名字见于“狗儿辈复以军功得幸,即位后遂多所委任”这一句,但无事迹记载。在尹守衡《明史窃》的《宦官传》中,有“当靖难初,内官将兵者数人,有狗儿最敢先登……(永乐)八年,都督谭青等营内,有内官王安、王彦、三保、脱脱;彦即狗儿,靖难后所赐名也。”但亦无具体事迹记载。焦《国朝献征录》之《寺人》,有一些《明史》无传的宦官的小传,但亦无狗儿的传。一个这样重要的人物,而史籍缺载,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原因在哪里?史家各有揣测。但因此事不属本文范围,故这里不涉及。下面仅就我们所看到的有关资料,勾勒一个王彦的小传,暂补空缺。
王彦(1372?—1445),原名王狗儿,永乐时,成祖赐名王彦。尚宝监太监。建州松花江人,女真族。其父萨理蛮在明初率部属归附明太祖,并从征有功。王彦则侍从燕王于藩邸。
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时,王彦常在军中担任前锋,屡立战功。如建文二年(1400),朱棣在山东与盛庸对阵时,命都指挥朱荣、刘江,与内官狗儿率精骑三千夜袭。这次战役取得了“破其营,杀数千人,获马三千匹”,并俘获高级将领多人的战绩。建文四年(1402),在淮河流域的争战中,王彦或者与都督陈文筑桥济渡,或者与都督张武随朱高煦突击明廷的军队,与燕王胜利会师;或者在渡淮时与丘福、朱能率骁骑突袭敌营,取得了“尽获其战舰济师,驻南岸”的辉煌战果[12]。
朱棣即帝位后,为了稳定对东北的统治,在大约是永乐五年(1407)时,特派武功声威远播,比较熟悉东北情况的王彦镇守辽东,王彦遂成了首任辽东镇守太监,从此镇守辽东长达30年。成祖敕谕他的任务是:“与总兵官一同镇守辽东地方,整理城堡,操练军马,抚恤士卒,防御贼寇,遇有敌情,相机战守。凡一应大小事务,悉与总兵、巡抚等官计议而行。”并要“兼管神铳,与总兵等官相机使用”。还特别敕谕,“汝为朝廷内臣,受兹委托……务使地方宁靖,边人安业,庶称任使。”[13]所以给他的权力很大,职责也很重。
王彦在镇期间,除日常工作外,还曾护送朝鲜世子李入明朝朝觐。成祖数次远征大漠时,王彦都参与了作战行动,以永乐八年(1410)五月为例,成祖指派王彦参加军事行动,即达十次之多。永乐十二年(1414),王彦又随成祖出征瓦剌,这次他的哨马联络工作没有做好,成祖严厉斥责他“论尔之罪,重如泰山,是尔自取杀身之计”。但是,尽管如此,成祖仍然重用他。[14]永乐十五年(1417),成祖巡视北京,亦是命他“随驾”保护。此外,他还曾经调动六千个民到黑山开金矿,但是,三个月只得金八两,只好停采。[15]
仁宗即位,由于王彦与汉王朱高煦关系密切,又是曾与汉王一起诬陷太子朱高炽(即仁宗)的权宦黄俨的侄子,所以,为了防止他变成地方势力,将王彦召回北京。但是,宣宗时,由于王彦镇守辽东日久,情况熟悉,责任重大,不易找人替代,只得仍让他镇守,而且对他更恩宠抚慰。
王彦有妻吴氏,并拥有田园、盐引、奴仆、马匹等财产[16]。
王彦奉佛,任辽东镇监时,借迎送朝鲜之机,多次向他们大量索取厚纸,用以抄写佛经。又在辖区内大肆修缮和兴建佛寺,如重建普陀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