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中国老祖宗也了不起,教给我们一句宝贵的教训,「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问题就解决了。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问题不在外面,这是真实智慧。认为问题在外面,那就错了,你永远不能解决问题。我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先后十次,我所提供的建议就是老祖宗这句话「反求诸己」。因为联合国的主题,我参加的主题就那么一个,「消弭冲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就这么个题目,十次都是讨论这个题目。而这个题目我进去之后才晓得,讨论了三十多年,从七0年代联合国就召开这个会议,世界和平会议,开了三十七年还再继续开,世界愈开愈乱,愈开愈不安定,什么原因?大家都把问题在外面。我们中国老祖宗解决问题不在外头,在内心,所以问题在自己。这是我们对联合国的一点贡献,把老祖宗这个教诲传达给大家,向内求,不要向外求。而冲突的根源,就是对立,我们跟人对立,我们跟事对立,我们跟天地万物对立,矛盾产生了,冲突产生了。这像治病一样,那个病根找到,然后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才能解决问题。我们今天这一生当中,无论自己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有了问题,你回头反省,你把原因找到。不是说「这个错、那个错」,不是,那个解决不了问题,那个问题是愈搞愈复杂。「我自己错了」,我自己为什么让别人误会我,我的错,我认真来改,问题就化解。天天改正自己,到最后感化对方,对方对你不得不低头,不得不佩服。所以敌人不能够敌对,敌对不是一生,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要化解,化敌为友,化怨为亲这才是解决问题。敌对怎么能解决?制造问题,不是解决问题。所以这些大难题、大问题,请教老祖宗问题才能解决,你自己想什么方法,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是不能不知道的,我们学了佛之后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我在新加坡能团结九个宗教,这是一般人认为非常困难,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能做到?没有别的,就是从内心里面把所有宗教、族群界限化解掉,没有了,没有对立。我到每个宗教里面,我能低头,我能下跪拜他的神,我能尊敬他的经典、学习他的教。我不跟他对立,他就不跟我对立了,我们就交上朋友。而且我学得比他虔诚,我不是做样子,不是做假的,真的。这个真的,真的是我们传统教育,孔孟是我们的老师,你看我们尊重为先师,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夫子。我们学佛,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老师,根本的老师,我们称弟子、学生,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是师生关系。佛是我的老师,耶稣是我的老师,摩西是我的老师,穆罕默德是我的老师,都是我的老师,我是他们的好学生,我真的学他们的教训,他们那些宗教徒听到没有话说。你是神的儿子,我是神的学生,我们两个不打架、不冲突,哪有老师的儿子跟老师的学生发生冲突?没这个事情。所以我们是兄弟,我们是朋友,我们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就团结起来了。所以反求诸己,你自己不真干,这不行,那怎么能团结得起来?永远对立,对立彼此痛苦,还影响社会,社会的动乱、社会的矛盾,这是造罪业。
细心看释迦牟尼佛处理问题,重大的冲突,佛都表演给我们看。最大的冲突是什么?他这个国家、他这个族群被人灭掉,这怎么办?伊斯兰教说抵抗,《古兰经》里面圣战,圣战是自卫、保卫战争。不是侵略的,不是侵略别人,是别人来侵略我们,我们要有自卫。过去中日战争,我们是圣战,我们是保卫战争,日本人侵犯我们,我们没有侵犯它,我们抵抗,这是《古兰经》里面的方法。释迦牟尼佛不是的,释迦牟尼佛遇到这个事情也头痛,经典上有记载,他老人家并不舒服,头痛。如果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要发动抵抗,不是难事,当时印度十六个大国王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释迦牟尼佛一号召,组成十六国的联军来救他的国家,不是做不到,做得到。他没有这样做法,眼看著国家被消灭,被琉璃王灭掉,佛不表态,弟子们也没话说。目犍连用他的神通,用他的钵救了五百多人,五百多人他把他们放在钵里,把这个钵送到天上,把他们救出这个灾难。很得意的跟释迦牟尼佛报告:这个大灾难,我救了五百人。佛问他:在哪里?他说:我用钵装,现在在天上。他说:你去看看!目犍连把钵拿回来,看看里面,五百人没有了,变成血水。所以就问佛:这是怎么回事情?佛告诉他,这是业报,该遭这个难,定业,佛救不了。把过去这段因缘说出来,大家明白了。他说久远劫之前,这个业因是那个时候结的怨,琉璃王这个族群是池塘里面的鱼,一个很大的池塘,这池塘里头两种鱼。那年刚好遇到旱灾,粮食收成不够吃,饥饿,释迦族就是居住在那个地方,打鱼,把塘里面的水放掉,这个池塘里所有的鱼全部都被吃掉了。这个鱼里面也有头头,那个头头就是琉璃王,这个鱼群说:我们没有罪过,他把我们全部都消灭掉,这个仇恨一定要报。所以到这一世,释迦族就是当时打鱼的那些人,琉璃王这些兵去讨伐,就是那个池塘的鱼,冤冤相报,这个没有法子的。所以大家知道这个事情,才晓得释迦牟尼佛这个处分是对的。这些人死了,所以那个时候只有逃,没有抵抗只有逃,释迦族还有一些人逃到西藏,在后藏,逃到那边去之后也就就地生根了。所以释迦族的后裔在中国的后藏,逃出去一些人就在那里定居。所以佛知道前因后果,他的处置是正确的。
再看中国的历史,中国佛教在历史上有三次遭难,叫三武一宗灭法。你看那个时候,政府下命令不要佛法,下命令出家人统统还俗,寺庙统统改作其他用途,佛教徒有没有反抗?有没有出来抗议的?有没有上街游行的?没有。佛教徒怎么应付?依教奉行,你叫我怎么样,我就怎么样,没有反抗。做出这个样子来,让社会大众:佛教徒是最听话的,佛教徒是最守法的。所以隔个两三年,皇帝换了,底下一个皇帝马上就复兴,为什么?这么好的公民,你怎么能不要!所以很短的时间,你的表现给大家看。佛教徒决定不作乱,遇到这个事情修忍辱波罗蜜,感化别人,这是对的。你如果一抗争,一反,佛教徒是个多事的,不是好人,应该把它灭掉,那就真的永远灭掉了。所以一切顺从,那就真的把佛教的精神显露出来,让大家看,好不好?好,要!不能不要。所以佛弟子无论是自己,无论是我们的宗教团体,遇到这些事情要冷静、要守法、要安静,不能够暴躁,这个时候正是你把佛陀的精神显示出来。琉璃王灭释迦族,你看释迦牟尼佛是怎么应付的,这是我们要学的。佛教徒是和平,和平永远不能上街头,永远不能上法庭,哪有这种事情!哪有这种道理!人家要我的寺庙产业,赶紧双手奉送给别人;还要去打官司,错了,那不是佛弟子,那你连因果都不懂。懂因果的时候,「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如果我这个道场人家要,赶快送人,我命里没有,就送人。如果命里有的话,我这里送掉,后面一定马上又来。我这一生遇到好几次,这很多同学看到,你要我就给你,我欢欢喜喜给你,一点怨恨心都没有。可是过几年的时候,又有个道场比前面更殊胜,愈来愈殊胜,愈让愈殊胜。可不能争,愈争就愈没有,争到最后等於零。
所以个人要忍让,团体要忍让,我们要想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忍让才能得到;这里头是大学问、真实智慧,一般人不懂。我忍让,我不就吃亏了?各个人来都欺负我了,那将来我不就被人消灭掉?没这回事,我这里消灭掉了,没事,生天了,比这里更好。你在这个世间当人王,被人家杀掉,你到天上去当天王。杀人的人他有罪过,他将来堕地狱,你当天王去了,你要懂这个道理。佛法里面跟我们讲得清楚,人身有生死,灵性没生死,「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讲灵魂没有生死,还是低一级,灵魂在六道里头;出六道不是灵魂,是灵性,灵性才是真正自己。所以灵魂还是有生灭的,但是它比我们这个身体长久,身体这个时间是很短暂的,身体就像一件衣服一样,衣服脏了,你不就马上换一件吗?我们这身体不好使用,再换一个,换个身体。所以这个身体生死是小事,很小的事情。
所以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怎么生活、怎么做人、怎样工作、怎样待人接物、怎样处理复杂的问题,释迦牟尼佛一生全都表演给我们看。你真能看懂,真能学会了,这是圣人,真正给自己带来幸福美满,给社会带来安定,给世界带来和平。决定没有争,这个地方人欢喜,我们在这里住;人不欢喜,赶快走开。大乘教里面说,「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他心里不欢喜,赶紧走了,让他欢喜。他所想要的都给他,为什么?你不是修布施波罗蜜吗?你给他多少,后面你所得到的一定还要加利息,你所得到的更多。为什么?布施是因,布施财你得财富,布施法得聪明智慧,布施无畏得健康长寿。你布施得愈多,你得到的愈多,愈多愈要施,到最后你得到的是遍法界虚空界。所以不能争,争就没有了,争是减少,譬如你命里有财富,你有一百万财富,你是争,争的结果只争到五十万。自己以为不得了,我争来的,其实你已经打对折了,你命里那一半被你争掉了。这是佛经上讲的「可怜悯者」,这是愚痴,他不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是怎么来的。
我们前一世没有修财布施,也没有修无畏布施,所以在这一生当中,从小多少人算命,我很相信。一生贫穷下贱,贫穷是没有财富,下贱是没有地位,贫穷下贱到极处就是乞丐;寿命又短,四十五岁,我非常相信。我相信的是什么原因?我的祖父是四十五岁死的,伯父也是四十五岁死的,父亲也是四十五岁死的。所以人家说我过不了四十五,我相信,那个时候想大概这是遗传,短命,家里好几代,三代都是这样的。所以学佛之后,章嘉大师教我布施,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没有钱,哪有钱?他就问我,一毛钱有没有?有,一毛钱行。一块钱有没有?一块钱还可以。你就从一毛、一块布施。怎么施法?学佛之后就常常到寺庙,寺庙里有放生、有印经,我们就随喜功德。放生,我们出个一毛、两毛,印经,我出个一块、两块,行,从这里修起,诚心诚意去修。在日常生活当中尽量节俭,把这个钱拿出来修布施。章嘉大师说得没错,愈施愈多,现在居然一年可以布施一千万美金,愈施愈多!这都是莫名其妙的,不知道。寿命,我也没有求寿命,四十五岁该死的,四十五岁那一年真的生一场病,病了一个月。我自己知道时间到了,所以我也不看医生,也不吃药,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寿命到了,就一切放下念佛求生净土,念了一个月身体好了。所以那真是很可怜,台湾大学两个同学,台湾师范大学也有两个,四个同学照顾我,每天吃一点稀饭、咸菜,油盐都没有,这样一个多月身体就恢复起来。一直都没有什么病,这个什么?都是章嘉大师教的。所以老师教你,做不做在你,你真肯干,它真有效果,我对老师的教训深信不疑,我能够依教奉行。我不求长寿,我什么都不求,活一天为正法久住多干一天。正法久住怎么久住法?第一个是依教修行,第二个是把经典的道理、方法介绍给大众,一生就干这个。
我这一生不会盖一个寺庙,顺便告诉大家,这是我讲过很多次,决定不要用我的名义,说是我要建个寺庙、建个道场,去化缘募捐,这全是假的,没这回事情。我这一生没有问人要过一分钱,绝对不会向人募捐化缘,为什么?佛教我们随缘不攀缘。尤其释迦牟尼佛一生没建过道场,一生都过著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最简单的生活方式。起心动念、一切作为都是利益大众,这是我们永远要记住的。道场的建立,那是什么?那是佛菩萨的事情,我们是随缘而不攀缘。人家发心建个道场,我们有这个机缘、有这个能力随喜功德,我决定不是化缘来帮助,是随缘来帮助。现在学习的人多,所以有正法道场,我会跟大家介绍,那帮助的人会很多。做好事每个人都愿意,到哪里去做真正好事?找不到地方,找不到机缘,如果有这个机缘我介绍。像东天目山,我都介绍一下,我也没有拿过一分钱,听说现在这个道场很可观。所以一定要自己行得正,自然有人给你介绍,有人给你宣传,十方护法自然来拥护你、来帮助你,我们乐观其成。可是道场最重要的是什么?有道!没有道不叫道场。有道,这个道场出人才,这个道场有佛、有菩萨、有罗汉,这是真正道场。你不要著急,诸佛护持,韦驮菩萨护持,龙天善神护持,这真正护法的,所以要自己有道。自己要有真道,道不是假的,真正成就,道是什么?道就是清净。清净心就是道,平等心是道,慈悲心是道,真诚心是道。再给诸位说得具体一点,《弟子规》是道,是道的根,是道的基础,从这上面提升,《感应篇》是道,十善业是道,世间法这四书五经是道,大乘经论是道,慢慢向上提升,先要扎根。如果根没有,道就生长不起来,这个要知道。现在许许多多学佛的同修在家、出家,都是把根疏忽,所以问题就发生。如果我们从根下手,跟古人没有两样,正法久住,社会和谐,天下太平。只要我们能行道,它就能落实,就能够实现;如果我们没有道,这都变成口号,不能实现。
要谁去做?我自己做,不要指望别人,指望别人是永远不能实现,所以一定要知道从我做起。我这些年来自己的心得,实际上我自己什么都没有。有许多同学,像杨老师、蔡老师,他们两个跟我的,他们自己说的,在旁边看我看了十几年,我到底是个什么人,学历没有,经历也没有,在这个社会上有个依靠的人没有,依靠的环境没有,财富没有,什么都没有。学历我只念到初中毕业,高中考取庐江中学,但是没有来念,学历就如此。经历,我到台湾在政府机关做一个小公务员,阶级很低的,做什么工作?文书抄写的,做这个工作,地位很低,低到最低的地位。钱没有,一分钱没有,社会关系没有。出家之后遇到这些老师,老师指导我,我怎么做出来?就是依教奉行。我对老师有信心,因为老师对我确实一无所求,我什么也不能贡献,连对老师送一点小礼物都送不起。所以老师能爱护,爱护什么?肯干,你教我,我真做,做了真有效果。一无所有,没有道场,没有护持。学了讲经之后,最早在台湾讲经,刚刚开始的时候,听众十几个人,场所是在人家里客厅,人家听我讲得还有道理,喜欢听,所以在人家家里。今天在张三家里,明天在李四家里,没有一定地方,谁找我我都去。讲了二十年,遇到韩馆长,大家凑点钱才买个小道场。买个小道场,台湾算面积是算五十坪,大概就像现在这个讲堂,还没有这个讲堂这么大,这个讲堂不止五十坪。一坪是四个平方米,你就能晓得,五十坪,四五二十就是二百个平方米,我们最初的华藏图书馆就这么大,在那个地方就讲了将近二十年,离开台湾。一生过著流浪的生活,所以就很想有个地方能定下来,每到一个地方我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