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

第224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224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个画面,哪一个画面是你?你从这里去观察。如果从电影幻灯片,那就更明显,现在电视录相还是不太明显,用电影摄影机,用电影的胶片,那你就更清楚,你能够清清楚楚看到的是底片上一张一张的,哪一张是你,哪一张不是你。真相是什么?真相是张张都是你,张张不是你。不但你自己本人不存在,所有一切环境也不存在,这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看电影的底片就是这样的,几个人能从这个地方一下就悟过来?一下悟过来,什么叫悟过来?妄想分别执著一下舍掉,这真的悟过来。说觉悟,妄想分别执著还没有舍,没悟;烦恼习气太重,障碍了他的悟门,悟门没打开,没悟,他一悟就好了,一悟就成佛。这一悟,十法界、六道没有了。是不是真的没有?还是有,有,他了解真相了。就好像晚上走黑路,看到一个东西以为是鬼,现在晓得它是木头,头一天被它吓到,第二天再走这个路,这是木头,就明白了,不放在心上,觉悟了。
  这一关很难!诸位要晓得,咱们每个人缘分都不一样,也就是各人迷悟、善根厚薄不相同,有人悟得快,有人悟得慢。像我这样,学佛五十七年,讲经五十年,才能悟入这个境界,这不容易!烦恼习气比大家薄一点,为什么?天天读经,天天亲近佛菩萨,沾这一点光。如果不是天天听经,天天在学习,不可能不被外面环境的感染,这不可能的事情。我的体会很深,今天社会的诱惑力量,里面的烦恼习气,这是我们修行人最严重的障碍,我们不肯放下。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待人接物都斤斤计较,虽然是淡薄了,依旧放不下。所以一定要警觉到,在这个状况之下,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理懂得有什么用?我们今天确实做到能信能解,但是不能行;不能行,那就是李老师以前告诉我的,你的信解都不是真的,所以信多难。有行有证,信解是真的;没有行证,信解是假的。假的可以修福,修人天福报。如果人天善法还有问题,那就是贪瞋痴放不下,自私自利放不下,人天福报就没有了;但是有畜生道的福报,有饿鬼道的福报,可以到畜生、饿鬼里面去享一点福。这都是事实真相,你要问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你不肯放下,贪著眼前的名闻利养,错了,真的错了。回头,赶快回头,天天觉而不迷,念念觉而不迷,只要有一口气在,回头都来得及。这是大乘教里面无比殊胜的功德,我们自己要会修。
  我们接著看大师《钞》里面这几句话。「今知情有即是理无,则知此性即无相也。」如迷木者,举喻以明。到「即无相也」这是一段,下面是比喻。我们现在晓得,我们晓得是什么?晓得现前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现象这是情有,情有就是理无。这些事相的体就是自性,自性理体里面没有物质跟精神的现象,但是它能够变现出物质跟精神,虽变出,还是理无,有无是一不是二,性相圆融,有无不二,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华严三昧,这个境界是弥陀净土,能入,无比殊胜!下面举个比喻,比喻我们念念诸位就好懂了。「如迷木者」,这是举喻,举个比喻来说,「举喻以明。如人夜行,云月朦胧,见一杌木,以无月光,情怀怖畏,而生鬼想」,这是比喻,以为这个枯木是个鬼。「众生亦尔」,下面是法合,这个重要,六道众生,「行生死夜」。在六道里面死生不住,不说生死,因为生到死是一个阶段,名词要倒过来,死生;无尽,死了之后又生,生了以后又死,死了以后又生,生死疲劳,它不停住。这是非常可怜的现象,对佛来讲。我们自己觉悟了的,怎么样?觉悟了之后,这是非常可耻的现象。佛菩萨说我们是可怜悯者,我们自己明白了,我造成这么可耻的这种现象来,对不起自己灵性,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自己本性本善,怎么会搞成这个样子!佛怜悯我们,我们自己要振奋起来,决定要脱离六道轮回,不再搞这些迷惑颠倒的事情。
  现在晓得相就是空,《心经》上讲得很好,「色即是空」,色是色相,「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是讲情就是理,理就是情。你要把这个真相看清楚、看明白。所以六道众生,行生死夜,这个生死夜,夜是阴暗,表示你对於环境是一无所知,你迷在里面,「妄想浮云,蔽於慧月」,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把你智慧的光明完全障碍住了。「睹缘生法,不了性空」,你看到因缘生法,六道是因果生的,染净、善恶业力变现出的境界,你不知道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不了性空,「谓有定性」,以为它是真的。「如生鬼想,鬼喻遍计,木喻依圆」,依是依他起性,圆是圆成实性,鬼根本没有,遍计执根本没有,木头有。这就讲三性,我们前面讲过三性三无性。「若了知鬼是因迷有,则知所执定性之法皆由妄情,是人名为实识所执,故名悟人。」你现在真实的认识你所执著的,执著是假的,不是真的,你算是开悟了,你算是个明白人。迷就生遍计所执,觉悟之后才晓得宇宙万法包括自己都没有自性。就像此地所举的比喻一样,这个比喻为我们解释,迷的时候以为样样是真的,悟了之后才晓得根本没有。所以真妄不二,真是什么?真是枯树,妄是鬼,搞清楚之后,真相才现前。末尾偈子里给我们所说的,「知妄本自真,见佛则清净」。见佛是觉悟了,自性清净圆明体现前,你确实认清楚这是个木头,不是鬼。用这个来比喻,你真正看到现前宇宙人生森罗万象,是自性清净圆明体的幻相,能大师说得很好,「能生万法」。万法怎么生的?这个要清楚,这是真的学问,这个不是假的。这里讲「离所取」,所取不是真的。
  第三首偈,『有见则为垢,此则未为见,远离於诸见,如是乃见佛』,这是讲能见,前面是所见,这是能见,有见。这一首教我们「离能取」,前面是所取,是看外面境界,看到一块木头以为它是真的,真的是个鬼。我们现在看到森罗万象以为真的有宇宙,真的有山河大地,真的有树木花草,真的有芸芸众生,我们真是这样看法。真有我、有你、有他,这一点都不假。我这个说法大家都承认,为什么?我们统统迷,统统执著,所以大家都承认。如果我们跟菩萨讲,菩萨会不说话,菩萨会对我们笑笑,为什么?菩萨知道我们在迷。就好像我们很多人晚上走路一起走,看到远远地方一个木头,以为是鬼,大家都看到了。我看到鬼了,你有没有看到?你说我也看到了,大家都看到了,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有个明白人,从那边走过来的人知道,笑笑你,他也不能说不是鬼,说不是鬼,你不相信。我明明看到,他也看到,那么多人看到,你怎么说不是的?就会是这个现象。所以这个必须要听听观世音菩萨的话,观世音菩萨告诉我们,他是用智慧眼看到五蕴皆空,照见五蕴皆空。所以他没有恐怖,他见到真相,我们见到的都是假相,没有见到真相。
  我们看清凉大师《疏》,「二离能取,以所取空故,上半举失,如若见鬼,即不见木」,这个比喻我们很好懂,「下半显得,离於鬼见,方为见木」,知道它不是鬼,我现在晓得它是木头,这个比喻好懂。我们看清凉大师《钞》,「如若见鬼者,有妄执之见,如若见鬼,故则为垢,不见依圆,名不见木。」垢是什么?垢是染污,严重的染污,遍计所执是染污,你没有看到依他起,依他起是因缘;没有看到圆成实,圆成实是性体,是自性。下面这个解释好,「执有定性,不见依圆之实」,依他起、圆成实的真实,「名未为见」,你没有见到。这个意思深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宇宙人生的真相没见到。我们执著这个肉身以为是我,甚至於研究哲学的人,比我们聪明一点,知道身不是我,西方哲学家所谓「我思故我在」。什么是我?我能够思想的大概这个是我,这个不会错了。其实还是错误,思想是什么?是你的妄心、遍计所执,不是!有些宗教家讲,身不是我,灵魂是我。灵魂是不是我?不是我。什么是我?佛法讲灵性是我。灵魂是阿赖耶,是迷惑颠倒的,的确,它是灵性带著迷惑颠倒,就叫做灵魂,迷惑颠倒去掉,那才叫真正的我。所以大乘教里面学习终极的目标是什么?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事情太重要了,他见性成佛。
  所以见跟未见,这个意思深。六道凡夫没有见,没有见到事实真相;阿罗汉见到少分,见得不完全,知道,见到少分,所以六道没有了,他在四圣法界。他的本事只是把执著放下了,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所以阿罗汉的心比我们清净多了。但是他还有习气在,有执著的习气在,确实没有执著了,他脱离六道。到什么时候习气断了,习气断了他就不叫阿罗汉,他叫辟支佛,升级了。所以辟支佛执著的习气没有了,他有分别。分别要断了的话,他就不叫辟支佛,叫菩萨,菩萨有分别的习气。菩萨把分别习气断掉,他就成佛,这个佛,诸位要知道,是十法界里面的佛,不是一真法界,十法界里面的佛。为什么?他还有妄想,妄想没有断。就是说他分别执著没有了,习气也没有了,他有妄想,妄想就是起心动念。什么时候把起心动念放下,起心动念没有了,十法界就没有了,他到一真法界去,就到实报庄严土去。为什么?他妄想的习气在。如果妄想习气没有了,他就到常寂光净土,常寂光才是真正的一真法界。我们可以说实报土是相似的一真法界,还不是真的,真的是常寂光净土。
  从这里我们就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修行不是别的,放下而已!所以六祖能大师在《坛经》上说得好,这桩事情与学不学没有关系,与什么有关系?放下有关系。经教学不学真的是无所谓,可是你必须得放下;经教要是学多了,不能放下,我们常说不能放下变成所知障。佛给我们说,障碍有两种,一种是烦恼障,一种是所知障。所以经教可以学,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榜样,能学,学了怎么样?学了之后要放下,不能执著。确实要像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教给我们修学的心态,这个重要。他跟我们讲了三句话,教导我们,听经要用什么样的心态?「离言说相」。怎么叫离?不要执著言说,不要分别言说,你可以听,听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就是离言说相。「离名字相」,对里面的名词术语,佛、菩萨、世间、出世间,这都是名词术语,不要执著,不要去分别。第三,「离心缘相」,心缘相,你听,不要想它的意思,因为你想它的意思,你落在意识里头,这就错了。落在意识里面往往就变成遍计所执,就变质了,你所听的不是如来所说的真实义,是你自己的妄想意思,不是如来的意思。你能够放下这三种,放下对言说的分别执著,这样讲大家就听懂了,放下对名词术语的分别执著,放下对经意思的分别执著,你就真正听懂他的意思,那个意思是什么?那个意思是自性,那样听的话你会明心见性,那才叫如来真实义。如来是什么?如来就是自性,自性里头的真实义,这个太重要了。那你就真见了。
  所以他后头这句话说得好,「下半离於鬼见者,谓离於定性执见,则见圆成之实,方名为见木」,这个地方见木就是比喻见性,你就见性。听经可以见性。经典是文字写出来的,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读经用什么样的心态,我们也明白了,离文字相;就是对於经文文字,经的文字、祖师大德注解的文字,都不要有分别执著,得离文字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所以听经、读经,只要你能够放下分别执著,你就会有悟处。放下执著,小悟;放下分别,大悟;放下妄想,大彻大悟,这个重要。一般人错在哪里?错在他不肯放下,妄相分别执著都不放下,都没有放下。那你听经、读经,白听了、白读了,为什么?你不解如来真实义,你不明如来真实义。你听什么?听的完全是自己妄想,听了这个我就想这是什么,他打妄想,读的时候也打妄想,全是搞到此地讲的遍计所执性。就是都是把枯树看作鬼,就这么个意思,这个比喻比喻得很好,不解如来真实义,那我们是得不到真实的受用。
  在这个之前,我们也特别给同学们做了一个报告,《华严经疏钞》里,清凉大师说的闻法的十种利益,我们讲了六个小时,一定要知道。你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你才晓得经典为什么称为法宝。六道众生哪一个不爱宝?哪一个不想拥有宝?真正的宝是法宝,不是世间的金银琉璃,不是这个东西。世间这些七宝不是真的宝,它可以能帮助你生活富裕一些,日子过得好一些,它不能帮助你了生死,不能帮助你脱离轮回,不能帮助你开悟证果,那个不是宝。真正的宝是什么?法宝。法宝是佛的经教,圣贤的典籍,这些东西你学了之后,确实能帮助你破迷开悟,帮助你放下情执。为什么放不下?不了解事实真相;了解事实真相,自然就放下了。到那个时候才像古人所说的,你肯定古人这句话,「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宇宙之间有没有事?没事,自己无知迷在里面,起遍计所执,困扰著你,让你在轮回里面苦不堪言,道理在此地,真相在此地,你得要搞清楚、搞明白。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灾难很多,从四面八方传来的信息都叫人担忧。如果我们了解事实真相,忧虑、疑惑就没有了。灾难怎么来的一定要知道,我们在讲席里常常跟诸位做报告,这个地球跟极乐世界没有两样,这个话不是我说的,古大德早就说过了。诸位在「三时系念」里看到中峰禅师的开示,他里头有两句话说得很好,「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弥陀佛」;「此方」,此方就是地球,「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这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为什么我们现在事实上极乐世界跟我们有这么大的差距?原因在哪里?原因是大乘教世尊常常给我们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有没有听懂?你要听懂了,你仔细去观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个个人心地清净,他没有染污;个个人善良,心善、言善、行善,没有一样不善,而且都是上善。一切法从心想生,心地清净善良,他那个报土就好,就很圆满,找不到一点缺陷。回头再看看我们地球,地球上的居民,我们的心地不清净,染污了,我们的思想、言行不善良,造恶。造作恶业把整个外面的环境就变坏了,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境随心转,就是这么个道理。
  我们学佛的同学明白这个道理,对於佛陀教诲深信不疑,我们在这个里面把它证实,它不是假的。信佛的人要自度,这是真信,不信佛的人,他不肯真干,他就不肯真正度自己;不度自己,自己还在六道去轮回,出不了六道轮回。真正自度,念佛求往生的是自度,他真干!真干,他就得要真正去修清净平等觉,这是《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的。你没有清净平等觉,你就往生不了极乐世界,你心不清净,你心不平,你还是迷而不觉,你怎么会往生,不可能,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要知道,那十万声佛号是把自己的清净平等觉念出来,就往生了,念不出来的话还是不行。然后你才真正知道放下是多么重要。你真正放下的时候,《弥陀经》上讲得好,若一日到若七日就念到清净平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