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

第314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314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如来的正法普遍弘扬,这是我们应该要做的。这是说不可以识识,所以他没有粗相,没有六粗。
  下面一句,「不可以智知,故无细者」,前面这个智这是世间智慧,佛法里面讲世智辩聪,就是六粗相里面的智相。不能用世智辩聪去求知,所以他没有细相,三细也没有,不但六粗没有,三细也没有。这个三细相,没有三细相就是起心动念没有了,有起心动念才有三细相。要知道三细相是在极其微细一念的里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在那个时间里面有三细相,那个微细的一念里头有业相、转相、境界相。或者说业相是阿赖耶,转相是见分,境界相是相分,见分就是精神现象,见闻觉知、受想行识,相分是物质现象。就是在那极其微细一念当中这个都现前,宇宙现前,生命现前,万法现前,它极其微细。这种微细的现象,就是宇宙人生的源起,这种现象不能以智知。我们现在求明了这个事情的人很多,哲学家天天在搞,科学家也在研究,还有些神学家,宗教神学家,都在找宇宙起源。一直到今天,有许许多多的学说、说法,都不能够讲到圆满,所以一直到现在都还打了一个问号。
  佛在这里给我们讲清楚了,你为什么不能够了解事实真相,你是有智,世间聪明智慧,你来求知,那就没办法,那求不到。为什么?三细相不可得。三细相有没有?有,不可得,它时间太短了。所以我们讲这个现象叫相似相续相,因为它不是真的,前一念跟后一念不是一念,念念都是独立的,念念不相干。但是念念它有相似之处,它不是相同,它不完全相同,它有相似的。所以我们今天看到所有的境界相,包括实报土、方便土、同居土,都是相似相续相,决定不是真实的。而这个现象,现在科学家说得很好,跟佛法讲的是完全相同,波动的现象。这个波是念头,我们的波善,念头善,这个世界就美好;念头不善,这个世界就不好。这个我在讲经的时候也多次讲到,讲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你要知道,净土三经里面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全讲凡圣同居土,为什么?方便土跟实报土说不出来。你看它同居土那么美,我说跟我们娑婆世界现在所居住的地球,在理上讲没有两样。为什么?境随心转,外面环境的好不好是跟著人心转的。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好?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那个世界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上善!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真的是诸上恶人俱会一处,是这么回事情。心里面善,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善;心里不善,山河大地统统都变成不善,就这么个道理。
  所以今天化解灾难,如果是用佛法来讲,不难!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回头,断恶修善,这世界马上就好了,什么灾难都没有,这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所以问题,头一个,你相不相信?第二个,你愿不愿意这样做?第三个,你是不是很认真去做?果报立刻就现前。宇宙的源起,你要是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你怎么能不相信?一切法从心想生,境随心转,这才是真正的事实。从最小的来说,我们的身体,现在很多医生,真正高明的医生,他们都懂得了,所谓心灵治疗的方法。不要靠医药,什么疑难杂症,只要把心情绪调整好,你天天生活得很愉快、很快乐,医生放弃不能治的癌症,没几天全部好了。这是什么?心,心灵改变我们的身体,然后你就晓得,心灵能改变我们的世界。
  世界是共业,只要我们,不要讲全世界人都回头,那很难,我们学佛的人都回头,就能救世界,这个力量太大,不可思议!不要小看自己。纯净纯善,从心做起,能改变自己,让自己身心健康,什么疾病都没有。生活不离业报,只要心灵向善,我们的业报也就转了,没有福报的得福报,有福报的那福更殊胜,它都转了。我们不管福报大小,我们都会想到一切苦难众生,自己生活简单。尤其现在所谓金融风暴,有很多人受影响,我们学佛的人受不受影响?可以说真正学佛的人不受影响。学佛的人,至少也要把孔子的五德养成,温良恭俭让,生活节俭就好了。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说早年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李老师他告诉我,他大概是从三十多岁不到四十岁,他就发心日中一食。吃了几十年,就算四十岁开始,他活到九十七岁,五十七年他一天吃一餐,他劳心劳力不输给普通人。
  他一餐饭吃多少?两个小馒头,那么一点的小馒头两个。在那个时候他的生活费用,一个月台湾钱六十块钱,合美金一块半,那时候一块美金是四十块台币,他一个月生活费用只需要一块半的美金,什么样的金融风暴能叫他受影响?我跟他学,也学他日中一食,我在台中最后的五年我学他这个生活。但是比不上他,我们年轻,妄想多,所以少了不行,我每天生活费用要三块钱,他要二块钱,所以我一个月生活费用要九十块钱,也就是美金二块多一点。包括其他一切的费用,我在台中住了十年,不超过一百五十块钱,大概美金四块钱,一个月的生活费用,我在台中十年。老师也对我很赞叹,叫我永远保持这种生活状态,为什么?一生不求人,古人讲「人到无求品自高」。生活简单,要知道节俭,能吃得饱,够了。我好像是日中一食到第八个月我才告诉老师,我说:我学你日中一食,已经八个月了。他问我:身体怎么样?有没有影响?我说:没有影响,很正常。他桌子一拍,永远这样做下去,我们一生不求人。所以中国人只要懂得节俭,多余的帮助别人,这世间苦难人很多,帮助别人,尽心尽力就是圆满功德,什么样的灾难都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度过。
  人决定不能够过奢侈的生活,不可以,不能够过负债的日子,在中国古人负债是羞耻,谁愿意背债过日子,不可能的事情。都是量入为出,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什么灾难都没有。所以,现在灾难之根源,我们就明白了,不守本分,出了乱子,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这才遭现前这么大的灾难,这自作自受。为什么中国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历史上有金融风暴,没听说过,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到,什么原因?中国人守本分。佛法是讲得更透彻,释迦牟尼佛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什么灾难他也不会有,天灾人祸与他都毫不相关。他这个生活,我们一般人看起来很辛苦,他是无比的快乐。也就是身心,用现在的话说,都没有压力,真的是幸福美满的人生。所以说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大乘经上常讲的。
  下面这两句,又有能证所证,这个是粗;没有能证所证,这个叫细。「皆言语道,故并无之」,这都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你要晓得,这是叫言语道,不是诸法实相。「菩提涅盘,绝心行故」,菩提是觉照的意思,涅盘是寂灭的意思,都是言说。我们用老子这两句话来讲,这个事就不难体会到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0七卷)  2008/11/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200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第九段「无上慧菩萨」,偈颂第三首看起:
  【诸佛所行境。於中无有数。正觉远离数。此是佛真法。】
  这首偈子,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文字不多,但是它有很深的意思在里头。「后五中」,这个后就是从这个以后,从第三首以后,三、四、五、六、七这五首偈,「初偈」说什么?「正明照境」,这正是说明诸佛如来智照境界,像《心经》里面讲「照见五蕴皆空」,他用智照。跟凡夫不一样,凡夫讲见,见里头有妄想分别执著;照,照里头没有妄想,没有妄想分别执著的见就叫做照,用这个字的区别在此地。不但是眼见,耳听,我们耳听音声如果没有妄想执著在里面,耳听声音也叫照,就是六根起作用都用个照字。有妄想分别执著在里面那就叫识,眼识、耳识、鼻识、身识、意识都叫识,识就是分别执著,这是差别在此地。从这个地方就晓得,你看看诸佛如来,他们六根在六尘上起作用,跟我们不一样,他能见到事实真相,我们见不到真相,为什么?就是因为妄想分别执著障碍了,障碍了,不是不见,不是不听,一样也起见闻觉知的作用,可是外面境界扭曲,诸法实相你见不到。所以他这个地方用一个「数」来做代表。
  首先讲『诸佛所行境』,这个「境」就是俗境,我们看清凉的注解,「初偈正明照境,境即俗境,有能所故」,就是有能照、有所照,有能所,这是凡夫。在诸佛如来他没有数,「即俗而真」,就是真妄不二,所以他不落在数里头。这个数的意思很深,在我们一般讲这个数也当命运来讲,我们一般人有数,所以算命看相的他算得很准,那是什么?那就是有数。而诸佛菩萨没有数,为什么没有数?就是他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这个数,我们先讲浅的意思,在中国古书里面讲「十渺为埃」,尘埃,尘埃是很小的,尘埃。中国也有这种讲法,十个渺,渺是三点水,一个眼睛的目,在旁边一个少,也就是渺茫的渺,十个渺是一个埃,十个埃是一个尘,就是讲的尘埃,尘埃很小,十个埃是一个尘,我们中国有这种讲法。这个讲法跟佛法里面讲的小数,有很相似的,但是佛讲的比我们讲的微细。佛说用尘,也是用尘,但是它的尘就有八种,就是大小他把它分八种;我们中国人讲尘、埃、渺,分三种。佛经里讲八种,八种最大的叫「牛毛尘」,这个尘在我们中国的确是尘埃,牛毛很细,在牛毛的尖端上,这一粒尘埃在那里它不会掉下去。你就晓得,那个牛毛如果在高倍显微镜里面看,可能会放得比我们指头那么大。如果这里头有一粒微尘放在那里,它不会掉下去,四平八稳的摆在这个地方,这是牛毛尘。比这个尘更小的,把牛毛尘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羊毛尘」,羊毛就细;羊毛尘的七分之一就叫「兔毛尘」,那就更细。兔毛尘的七分之一叫「水尘」,水密度并不是很大,现在科学实验知道,水的分子它当中空隙很大,这一粒尘在当中空隙里面钻来钻去没有障碍叫水尘。水尘的七分之一叫「金尘」,金属的密度大,金属,可是金属在显微镜之下,它好像一根一根的,它里头还是有空隙,在金属里面它能够自由通过,它没有障碍,它非常小。金尘的七分之一才叫「微尘」,可见得微尘的确是我们肉眼不能见。我们肉眼说老实话就连水尘都见不到,好眼睛也许能够看到兔毛尘,恐怕那都很困难,水尘是决定看不到的。佛说阿罗汉的天眼能够看到微尘,比金尘还小,金尘七分之一就是微尘,阿罗汉能看得到。微尘还是能分,再分七分之一叫「色聚极微」,色是颜色的色,聚是聚集的聚,色聚极微。色聚极微还能分,再分七分之一叫「极微之微」,就不能分了,再分就没有了,这也叫「邻虚尘」,跟虚空做邻居,这是最小最小的。所以它一共有八个数,在我们中国古时候有这三个数,有渺、有埃、有尘。我们在《坛经》里面,看到惠能大师开悟,那个偈颂里面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话讲的跟这首偈相应。
  诸佛所行的境界,这个境界太微细,我们凡夫无法想像。佛在这个地方告诉我们,『於中无有数』,没有数量,为什么没有数量?『正觉远离数』。这个「正觉」就是佛,在《华严经》里面讲就是法身菩萨,都是正觉,初住菩萨就成佛,是真佛不是假佛,我们现在讲到第九住。这是说他们在这些境界当中,也就是这是明心见性的境界,十法界里面都做不到。十法界里面,我们刚才讲到阿罗汉,阿罗汉超越六道轮回,他在四圣法界,阿罗汉上面是辟支佛、菩萨、佛,这是十法界里面的佛,都达不到这个境界;换句话说,他们都还有数。只有到明心见性,那叫照境。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他那个照境是相似的,不是真的。我们在经教里常常读诵学习,听佛讲多了,我们也明了,像阿罗汉执著虽然断了,执著习气没断,他已经就不在六道。这就说明六道里面有执著,纵然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只可以说执著比我们淡一点,他还是有;真正断掉,六道就没有了,所以六道是假的不是真的。阿罗汉虽然是执著破掉,但是执著的习气在,他已经不在六道,在四圣法界,证得四果罗汉。
  四果罗汉修什么?就是把习气断掉,他在四圣法界里首先把习气,这个习气断掉他就不叫阿罗汉,他叫辟支佛。所以辟支佛没有执著的习气,可是他有分别,所以辟支佛要断什么?断分别。分别断掉,他就证菩萨果位,十法界里面的菩萨。菩萨果位,这个菩萨有分别的习气,确实没有分别,他有分别的习气。他要是把分别习气断掉,他就地位又上升,他叫佛,十法界里面的佛。十法界里面的佛,也就是说分别执著的习气都断了,还有什么东西没断?起心动念,这叫无明,这叫妄想,他还会起心动念,但是决定没有分别执著,连分别执著的习气都没有。什么时候他真正能够做到於一切世出世间法不起心、不动念,十法界就没有了;十法界没有了,一真法界现前。一真法界是什么?我们讲的实报庄严土,这个境界现前。在这个境界里面,他无明断了,就是妄想断了,妄想习气没断,所以有实报庄严土。妄想习气要是断尽,实报庄严土没有了,剩下来一个那真的叫不生不灭,永恒的常寂光土。常寂光土里面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物质现象,就是大乘教里面,禅宗里面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是你真正的自己。这个东西在佛教里称为法性、称为佛性,名称一百多个。佛为什么讲这么多名称?叫你不要执著、叫你不要分别,只要是这个意思就行,怎么说,你只要懂得是这个意思,千万不要执著名字相。《老子》所讲得好,「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你不要执著言说相;名可名,非常名,不要执著名字相。言语跟名字全是假的,所以叫名字性空,它是个工具,在教学里面用这个工具引导你契入境界,了解事实真相。
  此地讲的境,境是俗境,俗境就是讲的十法界,十法界依正庄严全部叫俗境。所以俗里面有内外,俗是凡俗,内凡是六道,外凡就是四圣法界,合起来是十法界,有内凡、有外凡。内外是从哪里分?内外是从执著分,执著没有了那叫外凡,只要有执著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佛跟我们讲,六道、十法界都是假的,从哪里来的?从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来的,你就看不到事实真相;如果你能把这三种障碍放下,事实真相就现前。所以说境就是俗境,这讲得很清楚,就是世俗、俗境。有能、有所,能就是能执著、能分别、能起心动念,这是能。所是什么?所就是幻相,现相出生了。你有起心动念,能起心动念、有起心动念,宇宙出现,我出现,这就是依报、正报,宇宙是我们的依报,我是正报。我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我?那是自性里的,都从自性里面,自性不生不灭,自性本来就是这样。当你没有起心动念,就是惠能大师讲的「本自具足」,就是常寂光,常寂光里头什么都不缺乏,所以它什么都没有,它什么都不缺乏,它是圆满的。智慧是圆满的,德行是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