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

第441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441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的基础就具足。然后不断向上提升,自然有成就,你会愈学愈欢喜,愈学愈认真。一生当中能够契入境界的,我们从历代古德,像《高僧传》、《居士传》、《善女人传》里面所记载的,多!过去李老师给我们说,记载是有人知道,把它记录下来流传给后世,还有许多写书的人他不知道,没接触到,遗漏了。实在说,遗漏的多,记载的少。过去的人能成就,现在的人怎么会不能成就?哪有这种道理!只要我们好好的学习,个个都有成就。因为我们自性里头本觉本智。
  「后二显是恒沙性德」,都是出於自性,就是一个是深心,一个是大悲心,全是性德。哪一个人不爱人?哪有这种道理!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五常仁义礼智信。常就是性德,不是性德它是无常,那不是性德;恒常,永恒不变是性德,说了五个字。仁,「仁者爱人」,仁是推己及人,想到自己一定想到别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是仁。古圣先贤的教学,这是摆在第一个德目,要认真学习的。义,义是循理,现在说合情合理合法,起心动念考量一下与情理法相不相应,言语造作跟情理法相不相应。现在这个社会,我常常说,至少四代到五代,差不多是一个世纪,把这些事情,就是伦理道德因果疏忽了。尤其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特别是进步,必须把旧的排除掉建立新的,这叫进步。这样一个观念使我们对於老祖宗的东西、旧的东西距离愈来愈远。在我这个年龄,我十岁离开家乡,我的家乡在农村,所以还接触到一点传统文化的边缘,但是这点边缘带给我一生的幸福。我感谢老祖宗!我怀旧,我念旧。在这么多年当中,走遍全世界许多大都市,我没有被污染,这很不容易,没有受到重大的冲击。我学会忍让,我学会吃亏,中国古大德告诉我们「吃亏是福」,我记得这句话,「谦让是德」,不跟人争,你要我给你。所以这一生平平安安,烦恼轻智慧长,得力於童年的家教。一生喜欢念书,尤其喜欢念古人的书,喜欢跟古人做朋友,因为古人不会变,现代人很善变。这里头的因素我清楚,内有烦恼,外有诱惑,你禁不起冲击就出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能够稳得住,就是天天没有离开圣贤教诲,常常想到释迦牟尼佛在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全是教人,自己做出好榜样给人看,这个教学是成功的。
  诸位同学在此地必须要知道,我,净空法师是个凡夫,不是圣人,不是佛菩萨。有没有过失?有,天天还在忏悔,改过自新。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看到一个人有好处,我就赞叹他,这个人的好处是不是真的能永恒保持,那我不敢说。他一桩好处我就赞叹他一桩,他有缺点我不批评他、我不说他。父母这样教我的,老师这样教我的,佛菩萨经典也是这样教我的。当然,我也不敢轻易赞叹人,但是我赞叹的那个人,诸位要能用孔老夫子这个教诲去理解就好。夫子说,他说开始,我对一个人,「听其言而信其行」,夫子的心多厚道,你说什么我都相信;以后看多了,有很多人言行不符,说的是一桩事情,做的又是一样,他所做的跟他说的相违背,所以夫子晚年态度改变了,他说现在我对於人「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就对了。我赞叹的那个人,诸位同学要记住,你要细心去观察他跟我讲的一样不一样。我跟他们没相处过,只是听说,我听了相信他,他做的跟我想像的不一样,那我就无可奈何。所以孔子教我们这样,这个方法是正确的。尤其夫子让我们考量两桩事情,很多人批评这个人是恶人,那你要细心观察是真的还是假的,不要冤枉了人;很多人赞叹这个人是好人,你要细心观察他,他是真好还是假好,不要被他蒙蔽了。这种教训多好,我们要永远的记住。看人、接触人,常常在一起细心观察他,夫子给我们一个标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与人相处,知人太不容易,知人是圣人。
  今天圣贤君子少,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我们没有受过基础教育。古时候善人、君子那么多,它有道理。一般在中国古时候是大家庭,这个教育非常严格,小孩从什么时候就开始教学?母亲怀孕的时候,她就学太任。所以先生称自己妻子为太太,太太名词从哪里来?从「三太」来的。周文王的祖母太姜,他妈妈太任,他自己的夫人太姒,都有个太字。太任怀文王的时候,《史记》里头有记载,眼睛不看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就是傲慢的言语不出,她就能守住自己的标准德行。为什么?影响胎儿。实行胎教。小孩出生之后谁教他?妈妈,妈妈不离开小孩。尤其是三年,到三岁,不离开母亲的怀抱,不离开母亲的视线。所以母亲的一举一动都要合乎规矩。规矩是什么?就是《弟子规》。所以《弟子规》这是教小朋友,是母亲做给婴儿看的。你看他从出生,他眼睛睁开就会看,他耳朵在听,他就在学习。他到三岁学了一千天,这一千天根深蒂固,是这么个道理。这才是真的叫扎根教育。这一千天的根扎好了,一生都不会动摇。就是说,你不要看他三岁,他很懂事,他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善恶,他有能力辨别,为什么?他妈妈给他做出这个标准来了。中国古谚语有所谓「三岁看八十」,三岁一千天扎的根到八十岁不会变。现在谁扎根?现在电视扎根,网路在扎根,电视里头演些什么东西他全学会了。现在听说这社会上一个新名词,十五六岁的时候叫「叛逆」,这个名词在古书查不到,中国古籍、典籍里头没这个名词,哪有这种道理!所谓孝子贤孙,这不能不晓得。中国最近这一个世纪,清朝亡国之后,我们对於古圣先贤教诲愈来愈疏远了,抗日战争之后就没有了,再也看不到了。所以现在这个社会有这么多灾难,人日子过得这么苦,其来有自,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们讲到深心,好善好德,要修一切善!清凉大师在此地讲「恒沙性德」。底下讲,「然此三心,有一必兼余二」,这句话很重要。这个三心就是直心、深心、大悲心,只要有一个,一定有那两个;如果说有一个,其余两个没有,没这回事情,有一决定有二。由此可知,我们有对人的同情心,对别人的爱心,肯定你有好善好德的心,肯定你有直心。你是个非常自爱的人,你肯定会爱人,你肯定有真心。所以怎样把我们的菩提心找到,把我们的菩提心发出来,这句话是关键。我不知道怎么发?你只找一个,你要能够想同情别人、爱护别人。这个同情爱护要像什么?要像爱你自己的子女一样。你很爱你的子女,你爱天下人都像爱你子女那样,那么样的爱护,那么样的关怀,那么样的照顾,问题就解决,你的菩提心渐渐就露出来了。推己及人,别人的儿女跟我自己儿女没有两样,大爱出来了,平等性出来了。平等才会清净,不平等里头就有染污,为什么?它有分别、它有执著,那是妄心,那不是真心。我们要学,还没有学会,没有学会不要紧,继续努力去学。
  如果年岁大了,学来不及了,那怎么办?你要记住,你要相信,相信什么?相信有轮回,相信有业报,相信这个之后,你还得相信有极乐世界,相信有阿弥陀佛。轮回、业报不要紧,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全超越了。这一生能够超越轮回,能够超越业报,这还得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再没有业报了,为什么?没有恶缘。果报,你有因,因还得遇到缘,果报才会现前。我们有恶因,无始劫以来有恶因,生到极乐世界就没有恶缘,所以那个地方就没有恶报。因此,我们念佛要常常想到我这一生造作这些杀盗淫妄,造的这些业,得罪了多少众生。这些冤亲债主大多数不饶恕你,如果你要是有天眼,你要是看看你的周边,那个冤亲债主在那里等待机会来报复你的不知道有多少。所以我们念佛、诵经、行善,常常要想到我为谁做的?为我累劫现前冤亲债主做的,功德回向给他们,这才能化解。这个是消极的。积极的,从今之后明白了,不再造恶业,即使见到五逆十恶的人,也要像佛菩萨一样原谅他,为什么?他很可怜,他要不知道回头,他有果报。阿赖耶里面有恶因,现在又造恶,造恶,现在就缘,他怎么会没有果报?你想起他将来在三途受报那种凄惨的现象,我们的怜悯心就生出来,慈悲心就生出来。怎样把我们的真心,我们真心里头的纯善纯净、慈悲怜悯,要把这种心激发出来,对我们修行帮助就大,我们真正走上断恶修善的菩萨道。
  底下大师告诉我们,「而三贤互有增微」,这个讲得好。实在三贤有增微,我们何尝没有?我们大家在一起同修,你看有的人慈悲心多一点,有些人慈悲心少一点,他不就是有不同?三贤,像十住跟十行就不一样。他为什么有这个阶层?也就是有增有减,不相同。有人大悲心多一点,深心少一点。深心我讲了三个,我用《无量寿经》上讲的,清净、平等、正觉,我讲这三个。实在这三个它有连带关系,虽有连带关系还是有等差、有不同。这个原因是我们过去生中习性不一样,所以性相近、习相远,习性不相同,这不能不知道的。已经有的,帮助他提升,缺少这一分的,要慢慢把他提起来。这是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桩事情。实在讲,五欲六尘并不重要,物质生活愈清淡愈健康。
  自古以来,佛门的修行人对於物质生活没有祈求。佛陀的时代,物质生活是什么?三衣一钵。他们生活在热带,没有四季,三衣就足够了。衣服破了才再去找一件,到哪去找?到垃圾堆里面去找。有很多人破衣服丢掉了,出家人到那里把人家丢掉的破衣服捡起来,看看那个布还能用的把它剪下来,不能用的才丢掉,这样累积成能够把它缝起来变成一件大的,就可以自己用,所以叫粪扫衣,别人丢弃掉的,是这么来的。他衣服一块一块,料子也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穿起来也很难看,所以把它染色,染成咖啡色。这个染料就是红黄蓝白黑统统混合起来,五种颜色混合成一起就变成这种颜色,这叫做袈裟。袈裟是印度话,意思就是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它是杂色的,很多杂在一起的叫袈裟。我们现在中国出家人,袈裟只有这一件披在外面,你看这上面一格一格的。所以现在是一块料子好好的把它剪下来,意思已经不对了。从前是捡人家的,是这样的。现在是表法,披在身上纪念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三件衣,一个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佛给我们做的榜样。我们今天学佛了,剃度了,做为佛的出家弟子,接受信徒可以说丰厚的供养,我们的生活比很多贫苦的人优越太多,世尊当年没有过,我们能安心吗?我们能不好好的修行吗?古大德有一句话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首偈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骗人的,也不是吓唬人的,是老老实实说的话。你要是相信,你常常会警惕自己、勉励自己认真努力修学。别人供养你,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求福报。出家人有修行,这是福田,我供养你希望能得一点福。如果我们没有福报,白受人家供养,你将来能不还债吗?这个意思很深很广,要我们细心去体会,你自然就明白了。
  无论在哪个行业,要晓得社会,人是个社会动物,社会是群体的。我们在这个社会上,这个地球就是个大社会,我们有我们本分事情,本分事情做好了,是我们对社会的贡献。有贡献,就是你有尽义务,你才能有享受;没有尽义务单享受,那是多大的福报。有没有想过这些事情?出家人的义务是什么?看看释迦牟尼佛,他在社会上尽的什么义务?教学,天天劝人为善。对初级的,劝人断恶修善;对於根性利的、程度高的,劝他破迷开悟;更高的,劝他转凡成圣,上中下三等根机,佛教的内容不一样。可是诸位要知道,念佛这个法门是转凡成圣。转凡成圣它包不包含破迷开悟、断恶修善?包括。如果我们今天真的是希望了脱生死,希望我们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我们就会把这个世间放下!至少把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放下,为什么?我想到极乐世界去。这个东西要不放下去不了,这个东西放下之后就可以去了。真能放下,这就是觉悟。为什么放不下?迷,还迷在这个世间里头,是非人我、名闻利养没放下。这个东西,死了带不去的,对於修行、对於念佛往生严重的障碍。这个不能不知道。
  到这个世间来,到底来干什么?佛讲了,你不是来享福的,就是来受罪的。佛说一切众生,到这个世间来的人是业报。你过去行善,你来享福;你过去造恶,你来受苦,这是业报。可是佛教导我们,业可以转,你看云谷禅师帮助袁了凡,就把业转了。怎么个转法?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不善,真正忏悔。真忏悔,过去章嘉大师告诉我,忏悔也不在形式,要真干。形式是什么?在佛菩萨面前发露忏悔,忏完之后再干,那有什么用处?老师告诉我,忏悔就跟孔子所讲的「不贰过」,知道自己有过失,以后再不会有同样的过失,这叫真忏悔,忏除业障。念佛是真正忏除业障,为什么?你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善中之善,没有比这个更善的,其他全放下了,只好好的抓住这句阿弥陀佛,往生决定有分。
  这个地方讲「十住直心增故,故名为解。解为行愿本,故首而明之。」这几句话说得很好,在这里也给我们有很大的启示,我们学佛、读经、研教,搞了几十年都没有真正搞懂,像开经偈所说的,「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结果怎么样?我们是曲解如来真实义,误解如来真实义,甚至於错解如来真实义,这怎么会有成就!为什么不能解?完全在用心的关系,我们没有用真心,用真心来学你就能解。真心是直心,妄心是扭曲的,你心是歪的,所以你不能解如来真实义。直心,我讲的真诚心,真诚就能解。李老师以前教导我们,他说秘诀是「至诚感通」,他教我这四个字。他说除这个方法之外,找不到第二个办法。因为真正要发心承担如来的家业,如来的家业是什么?是正法久住,普度众生。这个担子多重,这个事业多么伟大!所以老师讲,那势必要通达世出世间法。为什么?通达出世间法,你讲经才契理;通达世间法,你说法才契机,契机契理你才能做得到。这个通达就是解。
  你去读书,你有多少时间?一天读八个小时,这《大藏经》你到哪一年才能念得完?《四库全书》活一百岁都念不完。那这个愿不就变成空的?变成妄想?真难!这不是假的。所以老师以后教我一个方法,诚,真诚。诚还不够,要加一个至诚,至诚是真诚到极处,通了,求感应。也就是我们这个经上所看到的求佛力加持,没有佛力加持不行。求佛力加持,我们能听得懂,我们能看得懂,所以得用真心。真心发了,对人是真心,对事是真心,对一切万物都是真心。不可能说,我对佛菩萨经典是真心,我对别人就用妄心,那是假的,真心没发出来。一真一切真,一妄是一切妄。那想想,现在我们用真心,别人都是用妄心,我诚诚恳恳对他,他都欺骗我,那我不是吃亏了、不是上当了?对,吃亏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