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什么是真的?在佛法里面讲,法性。法性是能变,虚空都是所变。我们能变现虚空吗?如果你要是心很细,不是粗心大意,冷静想想,你晚上有没有作梦?有,我们都有作梦的经验。梦中有没有虚空?梦中有,有虚空。作梦的时候,虚空现前;醒来之后,梦中虚空没有了,这就是虚空也不是真的!所以佛告诉我们,我们迷了自性之后,虚空现前就像作梦一样,哪一天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虚空没有了,这是真的。《永嘉证道歌》两句话不是假话,「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连虚空也没有。虚空没有是什么样子?觉了之后,虚空没有了,什么样子?这样子说不出来,你也想不出来,佛给我们一个抽象的概念,叫大光明藏。大光明藏里头没有距离,虚空是距离、有远近,没有远近,远近不二。所以中峰禅师说得好,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此土,「此方就是净土,净土就是此方」,没有距离。这个事情很难懂,真的无法想像。
我们现在藉电视屏幕,这是现在人天天接触到,电视屏幕我们打开,这里头有没有空间?我们可以说,这里头没有空间,因为它是二维的空间,三维才有立体的感觉,四维以上的我们已经没有办法觉察得到。屏幕一打开,真的,没有空间,是一个平面的画面,在哪里?就在眼前。现在外国的电视都有几十个频道、一百多个频道,那不同的频道就是不同维次的空间。我们打开一个频道,这是有缘,这个频道见到,其他频道见不到。如果真的突破空间,不必打开频道,所有频道,你只要心里一动念头,它就现前;不动念头,就不见,隐现自然。一个法界现,其他的法界隐,它不是不在,在。定功深的人,这「净无垢」就是定功,大乘教里面常讲,八地菩萨以上,他不必开什么频道,不必起心动念,所有不同维次空间都在他眼前。那他会不会感觉得太烦?这画面太乱?不会,不思议解脱境界,一点都不杂,一点都不乱,清清楚楚,看到无尽的画面。知道这些画面心现识变,「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就是《般若经》上所讲的「诸法实相」,真正明心见性。也许可以这么说法,见性之后,无始无明习气薄的人,这个境界全在眼前;那个无始无明习气重的人,可能要作意,那就是我想见哪个,那就现前,不想见的,不现前;功夫到家的人,不想也在眼前,这是诸法真相。
然后晓得我们现前的相是妄相,幻相,不是真的。可是不是真的,就像作梦一样,梦不是真的,你在作梦的时候,不知道它是假的,你把梦中境界当作真的,於是你就有苦乐忧喜的感受,你真有受。不像圣人,圣人,小乘阿罗汉,阿罗汉苦乐忧喜就没有了,顺境里头,他决定没有乐受、喜受,没有;逆境里面,三途地狱,他没有苦受,他没有忧受。你要问为什么?因为他了解事实真相,这是梦幻泡影,不是真的。我们的麻烦是把假相当作真的,亏吃在这个地方。我们天天在薰习,有没有醒过来?没有,为什么?还是把眼前当真,绝对没有说这个念头假的,不是真的;要哪一天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你功夫算不错,有那么一点点印象。样样还当真,凡夫一个,这叫功夫不得力。所以虽不得力,听得愈多愈好。听得多、读得多、看得多,这就是薰习,让我们阿赖耶里,诸法实相、真谛、真空这些薰习多,这些薰习的时间长,它会起作用,这个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放下,就是在境界里头不起心动念、不分别执著。这是什么?这是智慧生。一定要晓得,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没有智慧,都是世间人讲的小聪明而已。小聪明有时候做的好事,最后变成坏事,为什么?它变质。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我们对於事实真相不了解,以为这是好事,不知道往后走它会变质。眼前以为是坏事,没想到过个几十年之后,它是好事,它会变。但是总而言之,凡是会变都不是真的。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说得好。如果常常放在心里,逐渐逐渐你就能放下。
放下,心才清净,清净心才能明达第一义。明达第一义,你才能具足无碍辩才。无碍辩才,佛法里通常说四个,第一个是「法」,或者法相,包括些什么?包括待人接物的仪表、仪态,接引众生的方式,教学的方法,这一类都叫做法。所以法是形相上的,你没有障碍。没有障碍,到哪里去看?五十三参,非常明显,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你看五十三位善知识接引众生的方法,教化众生的方法,各个不一样。在这个地方让我们看到,《华严经》上讲的大用无方,讲的善巧方便,那是无碍辩才的法无碍。第二个是「义」,义是理,义理,道理没有障碍,通达。理是一个,叫真理;应用、演绎出来,无量无边的道理。第三种「辞无碍」,他真通达,辞无碍就是言语没有障碍。我们现在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有方言,得四无碍辩才的人,什么言语他都懂,什么言语他都会说,他不要学的。所以「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如果我们许多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人,听释迦牟尼佛在讲堂说法,我听的是我的语言,你听的是你的语言,不要翻译,真是妙不可言,这也不可思议。第四个是「乐说」,乐是欢喜,喜欢说,喜欢表演,这个说是演说,喜欢做好样子给人看,让人看了觉悟,看了之后,他有疑惑来问,你跟他讲,讲了之后,他也觉悟。所以这个方式是不可思议的。
这些德能要记住,都是我们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所以我们在大乘教里读的,对佛菩萨无限的羡慕,什么时候我也能像他这样就好!佛跟我们讲,你本来跟他一样,一点差别都没有,只要你把障碍放下;佛没有障碍,你有障碍。障碍头一关就是执著,第二关是分别,最后一关是妄想。这个东西是你自己搞出来的,还是要你自己去放下,别的人帮不上忙。诸佛菩萨对这桩事情是束手无策,决定帮不上忙。佛只能够告诉你,你跟我是一样的,没有差别,智慧德相平等平等。佛放下了,所以他成佛;你能放下,你马上就成佛,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成佛,现前放下,现前成佛。凡夫成佛,一念之间。
《华严经》前面我们读过,「迷唯一念」,你怎么迷的?就是一念,你起心动念就迷了;「悟止一心」,什么时候你那一念没有,你就一心。有这一念叫二心,三心二意,那你就是搞十法界,搞六道轮回,所以说是沈迷在梦中。什么时候一心现前,就醒过来,一心就醒、就觉了。然后你就想想,八万四千法门,直捷修一心的是净土宗。《弥陀经》上教给我们,依信愿行,执持名号。执持名号的目的,在求「一心不乱,心不颠倒」,求这个,这两句话是《弥陀经》上最重要的。所以念佛法门是直捷求一心不乱的。你真得到一心,就成佛了。一心,古来祖师讲有三等,上等,理一心不乱,那就成佛,那就是悟止一心。第二等,虽然还有起心动念,但分别执著没有了,这是菩萨。三等的,只把执著放下,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阿罗汉。所以阿罗汉才入佛门,菩萨登堂,放下妄想的,入室了。这个入室是什么?见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佛真的慈悲,佛对众生的教诲没有丝毫保留,他是圆圆满满都给我们说出来,几个人能够听到、看到了,言下大悟?我们在经教里面读到的,像目犍连、舍利弗、迦叶尊者,他们当年在世,接触释迦牟尼佛,佛为他们说法,几句话他就开悟了,一点不费力,这是我们非常羡慕。说的这些话,都是我们现在老生常谈,佛常常跟我们讲,这个世间苦空无常,没有一样是真的,他一听就放下。我们相信,我们没有怀疑,为什么?在中国,惠能大师不就这样的吗?也不过就是听五祖忍和尚给他说那么几句,他真听懂,立刻就放下。五祖也真对得起他,达摩祖师带来的衣钵立刻传给他。
那我们想想,神秀大师在五祖会下很多年,是五祖的上首弟子,是诸同学当中的领导人。在五祖会下那么多年,听得耳熟,什么原因?你细心去观察,「我」没有放下,神秀大师念念还有我,还有我所,所以是凡夫知见。你看「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你想想这首偈里头有没有执著?有没有分别?有没有妄想?统统具足,道理就在此地。能大师听到这首偈子,把它翻一翻,「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人很明显妄想分别执著全没有。所以这桩事情,《坛经》上说得好,与学无学不相干。无尽藏比丘尼拿著《涅盘经》向他请教,能大师说:我不认识字。她说:你不认识字怎么会讲?这个与文字不相干,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在《坛经》里面,我们也能够觉察到,惠能大师虽然不认识字,没念过经,但是他听人家念,他不会忘记,你看这多厉害。他跟人家讲解的时候,引经据典,说的一点都不错,你看那个记性多好,这是什么?都是自性的,自性里本来有。
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就晓得「净无垢」是多么重要。佛经里面用莲花表法,佛菩萨站在那个地方,脚底下是莲花;坐在那个地方,座位下面也是莲花,是不是真的有莲花?不是,莲花是表法的。莲,我们晓得是种在池塘里面,根在泥里面,茎在水里面,花开在水上面。所以通常把泥土、泥沙代表六道,染污,染法界;茎在水里面,水代表净法界,清净,水干净;花开在水上,染净二边都不著,真清净,明显示现的不二法门。它的根生在泥土里面,代表六道;茎在水里面,代表四圣,四圣是清净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花开在水上面,一真法界,初住以上的境界,超越十法界,表这个意思,它不在十法界里头。绝对不是他真的有个莲花在底下,我们这样看就太执著,就不懂得它表法的意思。
我初学佛,好像见章嘉大师是第二次,还是第三次,不是头一次,不是第二次就是第三次,他老人家传给我一个咒,「六字大明咒」,教我念,讲给我听。我问那个咒是什么意思?他讲给我听,就是「净无垢」。六字大明咒,他老人家教给我的是用藏文的念法,西藏的发音,「唵嘛呢叭咪吽」。唵是身体,嘛呢是莲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梵文的文法,藏文是跟梵文学过来的,跟我们中国的排列方式不一样。身,莲花,保持,意,我们中国人的说法一定是保持身意像莲花一样,我们中国人是这样说法。所以念这个咒的意思,就是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身心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在六道不染六道,在四圣法界不染四圣,那你就超越,就是《华严》初住以上。十信位,上面四圣,就是七信、八信、九信、十信是在四圣法界,是清净;从初信到六信,没有离开六道。虽然在六道,不染六道,这是华严菩萨;虽在四圣法界,不染四圣,这才是自度度他。所以只要你不染,你就自度,你能自度肯定影响别人,影响别人就是度他。如果是我度他要紧,我自己学习可以慢慢的来,那你就错了。佛在经上常说,自己不能度而能度别人,没有这个道理,佛这个话是真话。所以佛法称为内学,道理在此地。佛法不在外面求,完全在自性当中,因为自性里头法法具足,一样都不缺,连金银财宝都不缺,为什么?能生万法,所以《坛经》说得多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从哪里来的?自性生的,你还有什么缺乏。
怎么样把自性找回来,这才是大事,这才是第一义谛。我们迷得久,迷得太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真的像《地藏经》上所说的,「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地藏经》上这句话,我们要牢牢的记住,我们要承认,对於眼前的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实在讲,我们都一无所知,完全随顺自己烦恼在造业。我想怎样怎样,我以为怎样怎样,这就是随顺烦恼在造业,自己一点都不知道。我们这是很幸运接触佛法以来,天天薰习,一天不中断,五十多年才有这种警觉心,好不容易!很多同学跟我说,功夫提不起来,还是老样子。我很明白,正常现象,为什么?我是这里过来的,过来人,所以功夫稍稍得力就有一点警觉心了。所以我常常跟大家讲,我不是上根人,我是中下根人。我能够时时刻刻提得起来,学多少年?三十多年,才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警觉心。这个根,往回去追溯,小时候在农村,母亲教的,教我们一点伦理道德,教我们一点因果报应的概念。从小学的根深蒂固,以后再接触佛法就连起来。如果小时候没有这个根,真不容易。虽然时时刻刻都能连得起来,功夫稍稍上轨道,还不得力;到得力的时候,又要加上二十年。我学佛五十七年,讲经教学五十年了,不能中断,一中断马上就出问题。这什么原因?我们根不够深。中断不出问题,那功夫到家了。所以我们不能一天不读经,不能一天不教人。
教人,没有形式,这诸位要知道。世尊当年在世,一个人,只要他一开口,他都是教你,一个人教、两个人教、三个人教,几百、几千个人也教,只要一开口,绝对是利益众生,他不是为自己。所以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是真的,不一定是在讲堂,他老人家开口,你记录下来那就是经文。没有一时空过,或者我们说,没有一天空过,没有一个人见到佛,佛不跟他说法,没有过的。每天托钵,到人家家里,人家供养一钵饭,你说佛要不要跟他说法?要!施主供养是财布施,出家人、比丘回报是法布施,这个饭没有白吃。我们看到有一次,释迦牟尼佛托钵没有说法,他就回去了。结果怎么样?那些人跟著释迦牟尼佛来了,楞严会上,大众跟来了,还是要听佛说法。《大佛顶首楞严经》的缘起,你看看就晓得了。布施的心永不中断,布施的行,真干,随缘随分。佛菩萨在世间,虽然常讲无量的功德,要是把它浓缩起来讲就是一个布施。有财施,有法施,有无畏施,包括尽了。大喜大舍济含识,这含识指六道众生,去帮助他,去救济他们。
所以我们读到「波头摩佛」,想到佛的名号是「莲华」。我们天天看到佛像,脚下面是莲花,手上拿著的很多也都是莲花,就是表一个意思:清净无染,身心清净。要做出清净无染的形象给别人看,这就是说法度人。你做出这个形象,让人家自己去体会。真正佛弟子做事情,认真负责,比别人更卖力,比别人做得更好,这是真正去教人,也是我们自己常存之道。这是什么?没有受过苦难的人,比较难;遭遇过极大苦难的人,不一样。
我们从小,中国八年抗战,七七芦沟桥事变那一年我十一岁,十一岁到十八岁抗战期间,这八年我走了十个省,没有交通工具,两条腿跑,居无定所,过的是流亡、流浪的生活,到最后国家收容,安置这批年轻的学生,国家办了很多中学。在过去国家办的学校是大学,至少是专科,中学是地方办的,县办的,省办的,没有国立中学,抗战期间,情形特殊,我们是国立中学。我在贵州念书,国立第三中学,那时候校长是周邦道先生。从小就要学著自己照顾自己。我十一、二岁就学,学做饭,学缝衣服,学洗被子,生活教育样样都要行,为什么?怕战争的时候,家一逃散,你一个人,十一、二岁,你要能活得下去,谁都不能保险他一家人不会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