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功咖喱派-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谋士虞翻劝孙策说:“您善于使用乌合之众,指挥零散归附的士卒,使他们为您拼死效力,这是因为您有汉高祖的雄才大略呵!但您轻易外出,大家都很忧虑,尊贵的白龙化作大鱼在海中邀游,被渔夫豫且捉住,白蛇自己出来,被刘邦斩为两截。;希望您稍微留意一些吧!”
孙策向来闻过则喜,他点点头说:“先生说得太对了。;”
可是闻过则喜并不等于闻过则改,他仍然喜欢独自出游,终于在准备进击许昌时,中了几个刺客的埋伏,被干掉了。;
所以,真正能够做大事情的人物,处理每一件事时都兢兢业业,像踩着老虎尾巴和走在春天冰面上一样,无时不怀有一种危惧感。;
第二部分 内圣而外王只专注于脚下
我国古代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
夏王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十分欣赏。;
有一天,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竞争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然后,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后羿呼吸急促,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下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
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后羿收拾弓箭,勉强陪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
夏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
不善保持平常心,必难保证水准。;
在很多的时候,人生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力量的薄弱,不是因为智商的低下,而是被周围的东西干扰了。;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从来没有想这一箭出去会有什么结果,在这样的平常心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在宫中射箭的成绩与切身利益相关,他哪里还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
一个人只有不为外物所动,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不论风动、;帘动,心不动,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
同样道理,我们在做事时,也只有排除害怕失败的心理,才能轻装上阵。;
戒惧与害怕失败的心理不是一回事,二者所产生的效果也大相径庭。;美国拳击教练达马托经常用这样一句话鼓励自己的队员:“英雄和懦夫都会有恐惧,但英雄与懦夫对恐惧的反应却大相径庭。;”
遇到挑战时,小心谨慎地保护自己是没错的,但是一旦失去自信心,这种小心就成为害怕失败的精神枷锁了,它会强迫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避免和缩小损失上,并限制我们发挥优势和潜力。;
前者是指考虑周到,事先想到不利方面,想到失败的可能,并进而避免因盲目从事、;粗心大意招致失败,并不影响迅速果断地下定决心,以及根据情况变化做出决定。;
这是从积极的角度去考虑事情不利的一面,而后者是一种害怕失败的心态,是从消极的角度去想,越想越担忧害怕,越想逃避退却。;
患得患失、;过分计较成败,会成为成功的大碍。;这是一种自卑感和虚荣心结合的产物,让人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无力,因此害怕被误解和轻视,因此索性把自己封闭起来。;而且,害怕失败的人会过分谨慎,犹豫不决,并且常常要改变主意,从而失去迅速的决断力。;
戒惧与害怕失败的心理,根本的区别在于心态。;这就是说,强者最终会战胜害怕失败的心理,而自卑者越小心,就会越害怕,只会被恐惧心理击垮。;
谨慎从事,不怕失败的人和提心吊胆、;害怕失败的人同样都考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但前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怎样争取成功上,而后者的注意力却集中在避免失败的损失上。;
注意避免失败什么不好,不也哪样有助于成功吗?
答案是:不!他们注意力不是在于避免失败,而是在于害怕失败,认为一旦失败一切就全完了,因而总是企图避免一切失败,着眼于怎样才能没有损失或尽量缩小自己的损失。;
这样一来,必然会束缚能动性的发挥,舍弃争取成功的自信意识,所以不是不取进步,而是注定要失败。;在这里,注意力集中在哪一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试想一想,做任何事,如果连我们自己都认为不可能成功,我们哪会投注全力呢?
赵襄子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术,学了不久他就要与王子期比赛。可是,他一连换了三次马,比赛三场,每次都远远地落在王子期的后面。
赵襄子这下可不高兴了,他于是叫来王子期,责问道:”你既然教我驾车,为什么不将真本领完全教给我呢?你难道还想留一手吗?“
王子期回答说:” 我已经把技术全部教给您了,是您运用的不对呀!一般说来,驾车时最重要的是使马在车辕里松紧适度,自在舒适;而驾车人的注意力则要集中在马的身上,沉住气,驾好车,让人与马的动作配合协调,这样才可以使车跑得快,跑得远。可是刚才您在与我赛车的时候,只要是稍有落后,你的心里就着急,使劲鞭打奔马,拼命要超过我;而一旦跑到了我的前面,又时常回头观望,生怕我再赶上您。总之,您是不顾马的死活,总是要跑到我的前面才放心。其实,在远距离的比赛中,有时在前,有时落后,都是很正常的;而您呢,不论领先还是落后,始终心情十分紧张,您的注意力几乎全都集中在比赛的胜负上了,又怎么可能去调好马,驾好车呢?这就是您比赛落后的根本原因啊。“
尼克松是我们极为熟悉的美国总统,但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却因为一个害怕失败的错误而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
然而,尼克松却走不出过去几次失败的心理阴影,极度担心再次出现失败。;在这种压力之下,他鬼使神差地干出了后悔终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便被迫辞职。;
本来稳操胜券的尼克松,因过于害怕失败而导致惨败。;大家可能也有这种经验,这叫做“预感”。;一旦有了危机,要告诉自己不会有这种事,绝对不会,大脑会吸收我们的指示,让我们处理得平常一样好。;
英国的一本心理学著作有一道区别失败心理和成功心理的练习题,恰恰也是:我们怎样走过结冰的水塘。;真是人同此心,天同此理,让我们来看一下。;
面对同样的问题,害怕失败者与争取成功者的注意重点与着眼点是截然不同的。;害怕失败的人,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在考虑如何避免失败,而不是着重考虑越过这个结冰厚薄不匀的水塘,于是战战兢兢地往前走。;
他每走一步都要试探冰面厚薄,谨小慎微。;每走一步都担心失足;每一刻都担心忽然掉下去。;因为他总想着:最重要的是千万别失败,哪怕花费一天的功夫来过这个水塘,也不能失败。;
如果一不小心失足,就狠狠地责骂自己,而且总是想着自己每一个愚笨的动作,越想越觉得自己不行,骂自己太笨,嫌环境糟糕,担心前途危险,因而越发胆小,最后终于不敢再往前走了,只有认输,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或是责怪自己的命运不好。;
争取成功者则在行动之前,尽量了解研究有关冰层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考虑周到,而不是专想掉进冰水里的可怕情景。;
他心里明白有一定风险,有可能随时落水,但不只为这种落水的可能而担忧、;害怕。;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冰层很薄的地方。;
他不停地走,抓紧一切时间,万一失足掉进冰里赶快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决不动摇,决不迟疑。;把失败当教师和朋友,在危险处作上记号,以便下次躲开,把握得更好,最后越过水塘。;
因为这种人心理明白:人们都是从自己人生路上的火塘里走过来的,都经历过自己的挫折。;就这样,争取成功者每经历一次挫折,都会增强一份自信和勇气,更加敢于且善于争取更大的成功。;
这个故事说明,害怕失败与不怕失败的人的区别,就在于注意力集中的重点不同。;
第二部分 内圣而外王当处进时须思退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我们既要防止自满自足,又要避免走上另外一个极端。;所谓物极必反,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走上顶峰以后,向相反的方向的发展。;古人有言,古人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官场和生意场上的普遍规律,也是值得戒惧的另一个方面。;地位与权力互为表里,地位所在必有权力之争。;一旦功高盖主,使上峰感到到威胁,就难免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要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处进思退就成为人生智能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如苏轼在《赠善相程杰》中所说的:“心传异学不谋身,自要清时阅缙绅。;火色上腾虽有数,处进思退岂无人!
以前尚且说人一走,茶就凉,现在则已经是人未走,茶已凉,人心之难测,由此可见,正所谓知人知面难知心。;“越王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欢乐。;”又何止是越王如此呢?
所以,事到得意处,便应转思退步,这是是一种见好就收,豁达大度的胸怀,更是一种洞穿利害、;以退让韬晦来谋求祸福转化的智能,是对利害祸福高瞻远瞩,而不执着于一时得失之中的达观。;
范蠡的这一认识不仅比文种深刻,也高过后世的韩信等众多英雄。;在越王灭吴以后,他说:“居家则致干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因此还相印,散财产,悄然远走高飞,避居到太湖一带,逍遥成巨富,潇洒终人生。;
要处进思退,有时不仅需要智能,更要敢于付出代价,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曾国藩自请解散湘军,就是其处进思退的经典之作。;
曾国藩是在清朝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崛起的,他编练湘军,在八旗军无能为力的时候独力支持局面,也因而在1861年11月受命统帅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的军政事务,四省的督抚以下的文武,都归曾国藩节制。;曾国藩成为有清以来权力最大的汉族官僚。;
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下去之后,曾国藩被封为毅勇侯,世袭罔替。;这时的曾国藩可谓功成名就,风光无限。;但他头脑非常清醒,时时怀着戒惧之心,居安思危。;
随着地位的节节上升,他并未飘飘然,相反却感到十分惶恐。;他想的更多的不是安享成绩和名利,而是担心功高招忌,遭到兔死狗烹的厄运。;他写信给其弟曾国荃,嘱劝其将来遇有机缘,尽快抽身引退,方可“善始善终,免蹈大戾”。;
曾国藩明白,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之后,清廷已经对他多有猜忌,因为他拥有那么强大的一支军队,朝廷却难以不能指挥调动。;满清大臣是不会放过这个问题的。;如果让他们来解决,不仅湘军保不住,他自己的下场也难以预料。;
于是,曾国藩主动上折给清廷,说湘军成立日久,已无昔日之生气,而且沾染了旧军队的恶习,奏请将湘军裁汰遣散。;他想以此表示:曾某人无意拥军,不是个谋私利的野心家,是位忠于清廷的卫士。;
同时,他在上奏中虽然请求遣散湘军,对他个人的去留问题却是只字不提。;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在奏折中说要求留在朝廷效力,上峰必有贪权恋栈之疑;如果在奏折中明确请求解职而回归故里,则会产生居功要挟或者认为他不愿继续为朝廷效力的猜疑。;
正在朝廷捉摸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时,曾国藩的主动请求,正中统治者们的下怀,于是下令遣散了大部分湘军。;由于这个问题是曾国藩主动提出来的,因此在对待曾国藩个人时,仍然委任他为清政府的两江总督之职。;
这也正是曾国藩自己要达到的目的。;
麦克阿瑟曾经说:“我听说中国人崇尚处进思退,这也是中庸之道吧!我们西方人不太理解,万一有更辉煌的前程,不就半途而废了?”
麦克阿瑟不明白,应当处进思退的时候,恰恰是可能有更辉煌前程的时候,因为这儿即使不是顶点,也已经很接近顶点,如果不能及时思退,将无路可退。;
以兵圣孙子和伍子胥来说。;孙子不仅在用兵打仗方面表现得杰出的智能,从个人的人生选择上也表现得大智大睿!在帮助吴国要败强楚之后,他退隐归山,不知所终。;据载,他还曾力劝伍子胥处进思退,伍子胥虽然后来也预见到吴国灭亡的结局,但终于不能自保,而被吴王赐剑自杀。;
况且在很多情况下,往往还等不到更辉煌的前程,一切就已经失去了。;
胡适说:“老子称‘功成而身退’,这也算中国特色的智能吧。;汉朝的张良建朝后杜门不出,得以善终,而韩信及诸王均被剪灭;明朝的刘伯温即使想退隐,也未得善终,其它如文臣第一的李善长、;武将第一的徐达等皆被杀戮。;中国有句话叫‘功高震主’,‘家天下’或许只能如此吧,至于说耽搁了前程,这是必然,不过也没办法,脑袋更重要”。;
铁板烧博士说――
处进思退是一种回避,避开矛盾激化的可能性,避开那种必然会造成的令人痛心的局面;同时它也是一种保留,就是在一生奋斗到顶点,眼看着要走下坡路时戛然而止,断然结束奋斗进程,全身而退,保留曾经的辉煌记忆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