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 >

第35章

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第35章

小说: 回族对伟大祖国的贡献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年5月11日英勇就义,年仅28岁。据《申报》报道:尹神武临刑时“颇含笑自若,毫无惧色,简直是一健儿”。'8'

此外,参加辛亥武昌首义的河南回族志士马骥云,1916年在武汉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及其走狗王占元在湖北反动统治的斗争。他和革命党人“身上都带有三角形的药水刀子,对反动派的走狗,哪里遇到就在哪里同他们干。……马骥云、吕书丹等杀死了走狗几十个。经过党人这种坚决斗争,王占元的稽查长周三毛甘愿两不相犯”,'9'推动了反袁斗争在湖北的开展。此外,四川回民组织了护送队,参加护国之役,他们多为无名英雄。

(二)、甘肃护法运动,蔡大愚功败垂成

 1917年9月,皖系军阀段祺瑞窃夺中央政权,公然抛弃象征共和的《临时约法》和国会,因而彻底打破了孙中山依靠北洋军阀维护民主共和的幻想,毅然南下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宣布段祺瑞是“以伪共和行真复辟”的叛逆,随之出师北伐,举起了“护法”义旗。时回族知识分子蔡大愚在甘肃积极响应,策动、开展了甘肃的护法斗争。

蔡大愚'10',字冰吾,四川成都人。早年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接受民主思想,加入同盟会。毕业回国后,热心教育事业,任四川嘉定中学教务主任、上海中国公学教员,创办北京清真第五小学。1912年11月,随同甘肃提学使马邻翼到兰州,改组甘肃官立法政学堂为甘肃法政专门学校(兰州大学前身),任校长,协助马邻翼创办兰州回教劝学所,任副所长,负责实际工作。以国民党特派员身份在甘肃筹建支部,鼓吹民主,倡导自由。1915年冬袁世凯颁布洪宪年号,甘肃总督张广建受封为一等子爵,帝制复辟声喧嚣于兰州,蔡大愚在校长室失声痛哭,顿足大骂袁世凯断送了民国 '11''12'。护法运动爆发时,遂致力于推翻封建顽固势力在甘肃代表张广建的活动,以配合孙中山北伐。蔡大愚就利用任北京总统府侍从武官马廷骧的反张情绪,鼓动他动用其父马安良的势力,共同推翻张广建,并准备在临洮策动兵变。正当他们积极筹备起事之际,传来了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的消息。蔡大愚即派法政专门学校毕业生师世昌前往广州,寻求孙中山的指示和帮助。孙中山得知甘肃的行动计划后,大为赞许,并发给师世昌秘电本和路费,答应必要时帮助解决款械。蔡大愚、马廷骧大为振奋,乃商议具体行动,决定在兰州以法政学校为总部设联络点;狄道(临洮)由师世昌通过在新建右军中的同乡郑瑞青、赵学普,亦设联络点;河州方面由马廷骧负责。准备就绪后,师世昌再赴广州向孙中山报告,孙中山同意蔡大愚的行动计划,并发给委任状。11月初,蔡大愚邀马廷骧到兰州,在法政专门学校召开秘密会议,布置具体行动,决定冬至节起事,届时通电全国,响应孙中山,驱逐都督张广建。但关键时刻,消息走漏,张广建发通辑令悬赏二万银元捉拿蔡大愚。蔡大愚在马安良的护送下出走四川,甘肃护法运动遂遭失败。

甘肃护法运动是孙中山领导的广东军政府组织发动的护法运动的组成部分之一,蔡大愚的护法义举虽未能成功,但它在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圈的西北,传播了革命思想,对闭塞的西北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以笔为旗,回族知识分子为民主呐喊

北洋军阀的倒行逆施,引起了一批有思想的仁人志士的强烈批判,其中不乏回族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笔为旗,猛烈抨击北洋政府的反动腐朽统治。其中以北京的丁竹园、丁宝臣等人为代表,他们创办报纸,撰文立说,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同时,宣传回族的爱国思想和精神。

丁竹园,名国瑞,号竹园。1869年出生于北京,自幼熟读诗书,“赋性和蔼,立志高尚”。青年时随叔父研习中医,颇有造诣。1895年春,行医于天津,疏财好义,救人无算。但他不满足于“以医济人”,一边行医,一边关心国家大事,撰写文章,在天津、北京的报纸上发表,以“忧世忧民之苦心,阐发公理,持论正大,规谏政府”,'13'致力于“以言济世”。1907年,他目睹时局,感触于心,自己创办了《竹园丛话报》,旨在唤醒民众,开启民智。他猛烈地抨击中国封建专制政治,指出:“全球最不公平的事情,莫过于中国的政治!”“天下最惨最苦的境遇,莫过于专制国的国民!”'14'同时也敏锐地感到中国社会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转折之际,“遍地是饥民,到处生计窄,省省捐税重,省省冗员多。……好比无数的炸药地雷,散发于二十二省的地面上”。'15'辛亥革命的胜利,他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撰文指出“四五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变而为民主共和,自有中国以来,这总算是第一次万象更新”,认为“扫除专制,涤荡瑕秽,此根本上是一个求存求立的好机会”'16'。可是当袁世凯窃取政权,冒天下之大不韪,实行独裁统治时,丁竹园入木三分地指出:“要知国家改为共和,扫除专制,是求国利民福起见。不是专为改名目,亦不是专为改形式。人民所盼望的,是做官的不贪赃,不卖缺,不卖法,不克扣军饷,不位置私人,不钻营运动,不依势压人”。'17'“甘做外人傀儡,或名为救国而实乱国,或阳示改革而阴实破坏,或意气用事不顾大局,或借端诈财鱼肉百姓”。'18'他明知“言出祸随”,却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仍坦诚直言,指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批判北洋政府的官吏搜刮民脂民膏,祸国殃民,表现出了一个回族知识分子“救国情殷”的赤子之心。同时面对国破山河,任人宰割的祖国,他向所有回回人大声疾呼“清真教人宜速奋起”,指出:“目下,国基初定,外患频来,凡我清真教人,宜速联络,或投身军界,或捐助军饷,为国家出力边疆,折冲御侮。保国即是保教,爱国即是爱身。在中国清真教的人,奉的是清真教,可全是中国的国民……能把国家维持得强盛了,教门一定亦跟着发达。既是中国人,就当同心努力地维护我们国家大事。没了国,还能保得住教吗?”'19'特别是他“保国即是保教,爱国即是爱身”的呐喊,成为20世纪回族爱国的最强的心声。

丁宝臣是丁竹园的弟弟,具有爱国民主思想,初为京、津报纸撰写白话演讲稿,启迪民智,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04年在北京自办《正宗爱国报》,首开中国回族办报之先河。顾名思义,《正宗爱国报》以宣传爱国思想,宣扬民主,启蒙民众,力图挽救民族危机为己任。其办报的宗旨是唤起国人“痛痒相关,彼此相顾,同心协力,共谋同种幸福,以国土为性命,人人发出一团热力爱国如命……保卫中华,万万年。”'20'报纸关注国情,针砭时政,传播民主,言论自由,痛快淋漓,深受读者喜爱。其兄丁竹园的文章,大量刊载于《正宗爱国报》,为其阐发爱国言论的主要阵地。1912年孙中山到北京,丁宝臣与报界开会欢迎,追随孙中山革命。1913年宋教仁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于上海东站,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正宗爱国报》广泛报道各省反袁活动,激励民情。“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东渡日本,袁世凯解散国民党,积极准备复辟帝制。丁宝臣对于袁世凯帝制的倒行逆施的行径极为愤慨,一方面揭露北洋军阀欺压百姓,祸国殃民的罪行,另一方面揭露、批判北洋政府假借民主推行封建专制,愚弄人民的行径。他的言论激怒了北洋政府,袁世凯以“乱军心罪”将其逮捕,1914年7月被杀害,年仅39岁,为中国的民主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四、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任书记、杰出的政治家马骏'21'

1919年5月4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爆发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爱国学生运动。天津的青年学生即刻响应,十五所中等以上的学校联合起来成立了天津学生联合会,马骏当选为联合会的领导人,他与周恩来等一起立即组织发动了天津学界的罢课示威活动。6月9日,马骏领导天津学生联合会举行了公民大会,以声援北京学生的斗争,马骏致开幕词,要求天津商界罢市。当时商会董事会犹豫不决,马骏痛切陈述公民大会对罢市的希望,有一位商会董事责问道:“马先生,你是贵处?天津有否财产?”接着讥讽说:“莫怪马先生不知道罢市商业损失太大。”马骏当即反驳说:“鄙人奔走呼号,原为救国,肯以此青年宝贵的


                  位于北京市区的马骏烈士的墓

光阴及一切生命全欲牺牲,而商业区区罢市还不肯本诸良心去做,国民资格何在?”接着愤然作色道:“鄙人本吉林人,天津固无财产,知某君之意不过讥讽的话。请问性命与财产孰重?鄙人虽无财产牺牲,然尚有生命热血,可流于诸君面前,国事如此,唯有一死,以谢同胞。”'22'说毕,便起身离席向会议厅的大柱子猛力撞去,幸被商会文牍长抱住,才免出危险。马骏又拿起桌上的一烟灰缸连击自己头部太阳穴,烟灰缸被击碎,马俊头部鲜血直流。在座董事见此情景,甚为感动,全场起立,一致赞成罢市。

6月底,马骏被天津各界联合会推选为总代表,同郭隆真、刘清扬等十多名代表赴京,联合北京学生三十多人到新华门向北洋军阀政府请愿,迫使北洋政府未敢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示威斗争取得了胜利。

1919年8月,山东省镇守马良竟杀害了爱国团体回教救国会领导人马云亭等三人。北洋政府不仅不予惩治,反而拘捕了声援“济南惨案”的山东代表, 8月23日 天津学联为声援山东惨案,派郭龙真、刘清扬等10人为代表,联合北京代表等15人,于清晨齐聚总统府前请愿被捕。天津学联召开紧急会议,推选代表40人组织第二批请愿团,由马骏率领赴京支援北京的斗争。马骏被推为京津代表总指挥,率领天津、北京、济南、烟台等地请愿代表五千多人抵达总统府门口,在天安门前宣传、讲演爱国思想,与军警对峙达三天三夜。29日,军警恼羞成怒,竟以皮鞭、枪托殴打学生,马骏挺身而出。两个警察抓马骏的双臂,警官用枪口顶住马骏的前胸,杀气腾腾地说:“立即给我下令解散队伍!”马骏面不改色,厉声回答:“释放代表,答应请愿要求,大家自然会解散。”遂被捕关押。此前他还讲:“吾人死为国死,死为争国不亡而死,死后惟愿全国父老以及后之来者,万不可把国忘了。”'23'马骏被捕的消息传出后,京、津、济、烟等地各界联合会的抗议电报飞向北京,在全国声援下最终获释因他英勇指挥天安门示威游行的斗争,乃获“马天安”的美誉。

1919年9月16日,马骏和周恩来、郭隆真、邓颖超等20名青年举行会议,成立了我国早期的青年革命团体——觉悟社。该团体“要求教育改革”、“实行文化运动”,本着“革心”、“革新”的精神,以“自觉”“自决”为主旨,并出版了《觉悟》杂志,把它作为一个“引导社会的先锋”、“作战的大本营”。

觉悟社成立不久,马骏赴上海参与发起组织全国各界联合会。之后马骏被推为总指挥领导了著名的“反帝大游行”,这是破天荒地第一次在外国租界区游行。他坚毅、沉着地指挥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约法三章,秩序井然,游行队伍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通过外国租界区。通过这一次在租界地的游行示威,显示了全国各界团结力量的壮大。

1920年1月,在组织反帝斗争的活动中,马骏与周恩来等先进分子先后被捕。经过全国人民和青年学生的斗争,马骏、周恩来等于7月17日被释放出狱。这一年,马骏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马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第一批革命先进分子。后返乡创建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安宁支部。 

1923年2月 马骏创办了《哈尔滨晨光报》,利用报刊宣讲救国道理,揭露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和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推动了东北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同年夏季在家乡宁安组织了“宁安回民崇俭会”,倡导破旧立新,废除婚丧嫁娶中的陈规旧习。他提议 “从节约开始,在婚丧嫁娶上,要尽量减少浪费,别好面子,别装胖子,取媳妇废除金银首饰和过多的彩礼,丧事废除送丧穿大孝。”在回民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马骏被推为吉林“泸案后援会”会长,组织、发动万人参加示威游行,包围了日本领事馆,声讨英日帝国主义野蛮罪行。还带领讲演人到农村去宣传,把声援“五卅”的斗争扩展到全省各地。吉林五卅运动的迅猛发展,震惊了军阀政府,张作霖非常恐慌,为镇压轰轰烈烈的反帝运动,他电示吉林省长公署,要杀害马骏等领导人。敌人到马骏家没找到马骏,便抓了他的父亲马喜贵老人残忍杀害。在此形势下,党决定调离马骏,派他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马骏怀着杀亲之痛来到中山大学,被选为中山大学公社(学生团体)的领导,负责党务工作。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全国范围内屠杀和逮捕共产党人。4月,中共北方党组织领导人李大创惨遭杀害,北京市委遭到破坏。危难之际,马骏奉调回国,就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组织部长,负责重建北京市委。他以出色的工作,很快恢复了遭到破坏的北京地下党组织。后因叛徒出卖逮捕,马骏坚贞不屈,从他的口里没有供出。张作霖以“声明脱离共产党”为条件,许以马骏教育部次长官职,他宁愿赴死,不为所动,遂惨遭杀害,刑前大义凛然,一身正气,年方三十三岁。

五、女中豪杰、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刘清扬'24'

1921年在法国的巴黎,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年轻的周恩来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身旁站着两位入党介绍人,一位是亭亭玉立,豆蔻年华的女性,一位是意气风发,气宇轩昂的男士。这位女士就是出生于天津一个传统的回族家庭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中国近现代妇女运动的开拓者刘清扬。

1906年,天津爱国人民为了建立海军以巩固国防,发起一场群众性的爱国储金运动。在一次募捐大会上,讲演人的慷慨陈词,群众的踊跃捐献,激发了少年刘清扬的爱国热忱。她当场把身上的零花钱都捐了出来,还觉得没有尽到自己的爱国心力,又毅然摘下自己心爱的金戒指捐给大会。“十三岁的女学生捐出一个金戒指”的故事从此宣扬开来,传为佳话。

1919年,北京学生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炬,刘清扬和直隶女师的同学邓颖超、郭隆真等发起成立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她本人当选为会长。她们上街游行,高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她们在大街小巷宣讲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道理,和天津学联并肩战斗、相互支援,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和示威游行。对此,时报评论说:“以少数弱女子具精诚毅力,始终不渝,我中国可不亡矣!”'25'

1919年6月下旬,因《凡尔赛和约》签字日期迫近,天津各界联合会于26日开会决定派刘清扬等十位代表进京,会同山东、北京代表请愿,要求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她被捕。后在马骏的领导下取得斗争胜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