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2006合订本-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妇人的哭诉打动了周围的乘客,突然,那男人走出队伍,轻轻地把她推到前面,说了声:“你先来。”
妇人有些拘束地站在了男人的前面。
前面站着一个酷酷的小伙子,这时也走出队伍,左手做了个请的姿势:“你先来。”
再前面的女孩也让出了位置,轻声说:“你先来吧。”
前面的人一个接一个纷纷让位,说的是同一句话:“你先来。”
就这样,妇人很快来到售票窗口,此时,离开车只有十二分钟了。她急急忙忙往外赶,走到门口,突然回过头,对着整个队伍深深地鞠了个躬,说了声:“谢谢你们!”
“还有时间,别急,注意安全!”有人喊了声。
妇人没有回头,泪水却再次涌出。她一边赶路一边对遥远的丈夫说:“没良心的,看到了吗,大家都对我这么好,你可不能丢下我,你要挺住啊。”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2期P25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edby读者家园2006…2007空格制作于2006。06。16《读者》2006年第12期
月上天心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作者:覃旭
中秋,月上天心时,在北湖公园门口,一位和蔼、礼貌的老先生上了徐娘的出租车。他手上捧着的蒙着蓝布的东西让她觉得别扭,因为很像骨灰盒。他看出她的顾虑,安慰说:“不要怕,这是我爱人,我们一起来赏月。”
一起来赏月?带着骨灰盒?徐娘从未遇见这等事,新奇、浪漫的感觉超过胆怯,她思维异常活跃,猜测这其中会有什么故事呢?但一想到自身,心就凉了,脸也阴了。一个死去的女人,居然能享受这种待遇,她羡慕无比,又悲伤无比!她一个大活人,在这团圆之夜,反而死人一般无人理睬!
“年轻人。”老先生说。
年轻人?徐娘一愣,又恍然大悟:没错,他分明是在叫她!可是,“年轻”这个词,跟她绝缘已经多年了!此时重回身上,她像通了电一样兴奋不已。她知道他不是恭维,因为与他相比,她确实无愧于“年轻”二字。年轻的感觉真好,或者说,被人称为“年轻”的感觉真好!她对老先生充满好感,精神大振,腰身不由自主地挺直,脸上也有了光彩。她轻柔地问老先生:“有事吗?”
“现在没有了。刚才,在镜子中,你一脸阴郁,跟你的年龄,跟今晚的月色,都不吻合。现在就对了。”老先生说。徐娘看了一眼后视镜,老先生微笑可亲,在镜中与她对视,她不由得一笑,随口问:
“阿姨,她走了多久了?”
“六年了。年年中秋,我们都到北湖赏月。她说水上的月亮最美。我们在那里认识,也是中秋。”
“哦。六年。年年。”徐娘有些感动,心下顿生敬意,不由得又看他一眼。“对,跟她生前一样。”他深情地看着那盒子,就像对待一个真人似的。
徐娘大为感动。这样的男人实在少有!她丈夫从没陪她赏月,从不说她年轻,从不观察她的脸色,从未过问她的心情,这都不算什么,他竟然嫌弃她人老珠黄,另觅新欢!离婚已闹了两年,她坚决不离,要拖死他!今晚,他公然说去未婚妻那里,可恶可杀!
她一走神,没发现前方的坑,车子突然陷落,剧烈倾斜。老先生的头重重地撞在身前的铝合金隔离栏上,发出清晰的声响。她紧急刹车,惊惶地回头看,等待一场训斥。老先生面带惊惶,紧护盒子,没理会额上的疼。等车停稳,他坐正,小心揭开蓝布,查看盒子无事后,脸上恢复平静,问:“你没事吧?”
徐娘忽然想放声大哭。离开父母后,再也没人如此忘我地关心过她!她忍住眼泪,感激、惭愧地说:我没事!不好意思,让您和阿姨受惊了……
车子爬出坑,平稳地行进。徐娘不时从镜中偷看老人,见他脸色从容宁静,身姿对手中的盒子更显谨慎和恭敬。安全!徐娘心生感慨,在这种男人的怀里是多么安全啊!一阵秋风破窗而入,吹凉她无袖的臂膀,她油然而生偎在他怀里的冲动。
她把家事向他和盘托出。他静静地倾听。最后说:“这样拖,对他影响不大,只是,太苦了你自己。”她的心大痛:事实何尝不是如此!“天凉了,要带件外套,随时添减。”老先生又说。徐娘“嗯”了一声,没有道谢,她觉得道谢已经见外,她在潜意识里已把他当作亲人。
“不要熬得太晚,工夫比命长。”
“等客时,不时下车走动走动,久坐对局部不利,尤其是女同志。”
“晚上要提防,偏线千万别去……”
他不停地说,她不住地点头。她希望这样的行程长一点,这样温暖的话多一点,然而他的家到了!他把盒子安放在座位旁,坚持要付钱,她死死挡住,急得要哭说:“就算我送大姐回家,好吗?”
“大姐?”他惊异地看着她。她脸上一热,双手把盒子捧到他手上。他不再坚持,接过盒子,微微向她鞠了一躬,说:“多谢!一路顺风。晚安。”
刹那间,强烈的自尊心重归她身上。
她跟丈夫离了婚。
她决定追求那位老先生。那晚上没问清他的姓名,没关系,她可以到他的住地找。找不到也没关系,明年中秋,她会到北湖公园等他。她相信一定能够等到他。她期待年年中秋和他,不,和他们一起去赏月。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2期P26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edby读者家园2006…2007空格制作于2006。06。16《读者》2006年第12期
洁净之莲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作者:张佐香
莲是我挚爱的意象。在我居住的水乡,有水的地方就有莲的身影。天性使然,莲看上去要比所有的水生植物美得多。我爱的是莲的优美和慧心。
一湾碧水之上,莲亭亭如盖。整个莲塘像一块绿色的陆地,一层层地远去。间或,有一枝枝或白或粉的花朵,在翡翠般油绿发亮的碧叶间忽隐忽现。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写尽了莲盛开时大气磅礴的美丽,而我则尤爱月光下的白荷。我疑心那白荷的皎洁莹白是由月华浸染而成的。我仿佛看见莲瓣怯生生地伸出手掌收集四周的露水和月光。莲于恬静的岁月中给田园生活一个精致的点缀。
莲塘流动着令人心旌摇荡的优美。走过莲塘的人,谁都无法拒绝无法躲避,只有沉溺。文人墨客用无比倾慕的眼神和姿态为莲写诗作词绘画,以至于千年之后我依然能从墨迹中感受到他们在莲面前无以自拔的情形。爱莲写莲画莲之人,借莲歌咏自己心志清远,性格高洁。莲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得到了艺术升华。
莲盛开在古今中外的纸页与画幅中,皆为洁净清爽之意。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在垂暮之年,把莲塘上众多美的瞬间和形象用颜料固定在画布上,让它们永留人间。清淡素雅的莲是他追求至美的理想主题。他力竭倒在莲池旁,躺在了他心爱的莲的怀抱,亘古与莲相依相伴。莫奈和莲情感相融,魂魄相交,他洞穿了人世的芜杂纷纭,进入幻化的深处。那是自我的世界,也是无我的世界。混沌散去,污浊逸去,心中的莲瓣缓缓展开。无喜无忧。无生无死。如此境界,物我两忘。
众生缘何沉溺于莲如斯!莲是天界与尘世交汇顿悟的产物,莲有慧眼,我们见到的佛和菩萨都坐在莲花宝座上,面目慈悲,普渡众生。莲的萌生和绽放给人一种茅塞顿开的菩提之悟。碧水之下,是污浊的泥沼,一枝一枝的莲挤破浓浓的黑夜,从污泥中绽开一个个美丽的音符。莲仿佛开在天国的梦幻里,它们无视外围的泥沼。究竟要经历怎样的磨炼,我们的心灵才能开出一朵朵洁净之莲呢?我们能像莲一样,从这个充斥着美好、败坏、清澈、污浊的尘世之中,用明朗澄澈的心灵找到智慧吗?如果我们拥有莲的慧心,就能从一切的烦恼与灰暗觉悟,而一切纷扰的繁尘琐屑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的心灵就能从尘埃中开出花朵来。
莲的精魂升华在我们生命的血液中,让生命化作那朵莲花,把功名利禄全抛下……我想,这是莲昭示于人的天启与期待吧!莲是一面洁净的镜子,可以映出清晰的图像,只有纯正的心灵才能看得见心灵的纯正,被纯正所感染。愿一切爱莲之人以莲为镜,做洁净的人。洁净的人方为真人。让我们的心灵和生命在卑湿污浊的人间开出素雅洁净的智慧之莲吧!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2期P27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edby读者家园2006…2007空格制作于2006。06。16《读者》2006年第12期
中国人的另类脸谱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作者:朵渔
19840年6月;英军入侵中国;先是两艘蛮夷舰船驶入沈家港口。官兵慌乱,张朝发不以为然地说:“夷船被风吹来,常有之事无足惊讶。”后来有人报告夷船越来越多了,张朝发急忙找下属商议对策。一个定员恍然大悟地说:“广州禁烟,夷船被迫来此,此处将成贸易大码头,我等将加俸了。”
洪秀全有妻妾88人,加上各类嫔妃、女官、女司等人,总计两千三百多名妇女在天王府陪侍。洪秀全因妻妾太多,连姓名都记不住,干脆一概编号。
辜鸿铭曾劝西方人若想研究真正的中国文化,不妨去逛逛八大胡同。因为从那里的歌女身上,可以看到中国女性的端庄、羞怯和优美。对此,林语堂说:“辜鸿铭并没有大错,因为那些歌女,像日本的艺妓一样,还会脸红,而近代的大学女生已经不会了。”
康有为在光绪元年(1875年)曾经嫖过娼,因急于赶往北京,直到搭上招商局的轮船,他的嫖账都没有还上。债主们追到船上来索债,“康圣人”急中生智,躲到了船顶上的救生船里,居然得以赖过债。这段子出自马相伯的《六十年来之上海》,当时马正奉李鸿章之命,在上海轮船招商局查账。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息了,我应在院中唱歌。”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他应该是第一个写新诗的皇帝,且还是“口语诗”。
民国成立不久,袁世凯掌握了政权。有一天他对张謇说:“闻江苏有一黄某(炎培),很活跃,我想招他来,政事堂里还缺人。”张謇答:“黄某不宜做官,外边也要留个把人的。”袁曾对人说:“江苏人最不好搞,就是八个字:‘与官不做,遇事生风’。”
林语堂憧憬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安装着美国的水电煤气等管子,有个中国厨子,聚个日本太太……”其理想颇类似我们几年前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鲁迅对京剧一直心存不满。他在自1902年到1922年的20年间,总共看过两次京剧,而给他留下的印象无非是“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一大班人乱打”“两三个人互打”。他甚至不承认京剧是戏,认为它只是“玩把戏”,“毫无美学价值”。
1921年4月21日,来自德国的露娜小姐在洛阳见到了吴佩孚,一见倾情,秋波频传,无奈吴就是不领情,回去之后,露娜小姐对吴大帅下了“最后通牒”——一句话,译成中文就是:“吴大帅,我爱你,你爱我吗?”吴佩孚看后大笑不止,提笔原信批了“老妻尚在”四个大字,命译员将此信送回。
有一天张作霖外出遛早,刚走到一个拐弯处,突然传来一声吆喝:“卖包子了!”张大帅吓了一跳,不禁暴怒:“给我抓起来,毙掉!”大帅亲自执法,砰,一枪射向天上,将小贩吓得几欲瘫掉。大帅很得意:“你吓我一跳,我也吓你一跳。”
一次,梁思成作学术报告,拿自己的假牙现身说法:“我是个‘无齿之徒’,牙齿都没有了,后来在美国装上这副假牙,因为上了年纪,所以不是纯白色的,略带点黄,因此看不出是假牙,这就叫做‘整旧如旧’。我们修理古建筑也要这样不能焕然一新。”
蒋介石会客,客人说话,他不说;汪精卫会客,客人说一半,他说一半;胡汉民会客,客人不说,他说;而孙科以脾气大著称,会客时则两不说话;胡汉民说:“因为他是孙中山的儿子,因此有革命脾气;因为他在国外长大,因此有洋人脾气;因为他是独子,因此有大少爷脾气。有时只发一种脾气,有时候两种,有时候三种一起发。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不治而亡。四天后,林语堂写下了这样的文字:“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与鲁迅有轩轾于其间也。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大凡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绝无私人单据存焉。”真是好雅量,只是鲁迅一个也不原谅。后来陈丹青谈鲁迅之相貌:“这张脸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的‘五四’,非常的‘中国’,又其实非常摩登……”“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名声。”
1933年3月10日,蒋介石跟张学良会面。蒋说:“当前的局势好比在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小舟,舟内只能坐下一人,我俩中间谁离开小船好呢?”为了维护领袖的地位,张学良慨然离去,交出军权,到海外考察,代蒋受过。张学良说过:“我张学良没有统一中国的能力,但我有服从统一中国的决心。”
董必武说:“吴佩孚虽然也是个军阀,但他有两点却和其他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生平崇拜我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关(羽)、岳(飞),他失败时不出洋,不居租界……第二,吴氏做官数十年,他统治过几省地盘,带领过几十万军队,他没有私人积蓄,也没有田产,有清廉名。”
据统计,鲁迅一生共在103家报刊发表过742篇文章(包括《晨报》《京报》《申报》《世界日报》《中华日报》《国民新报》等15家日报,《新青年》《语丝》等78家期刊以及9家外文报刊),其目的就是“利用一切机会,打破包围着我们的黑暗和沉默”。
据说黄炎培珍藏着一幅王羲之的真迹,毛泽东曾借去一阅。讲好一个月归还,但仅过一周,黄就打电话问是否看完。毛让身边的工作人员答复:到一个月不还,我失信;不到一个月催讨,他失信。谁失信都不好。又过了几天,黄再致电,毛问:“任之先生,一个月的气你也沉不住吗?”到一个月期满,毛命人小心送还,并对黄的再三催还评价道:“不够朋友够英雄。”
越树理说:“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做文坛文学家,我只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夹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三两步地去夺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阵地,做这样一个‘文摊’文学家,就是我志愿。”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2期P28(感谢好友‘飘’的录入!)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Poweredby读者家园2006…2007空格制作于2006。06。16《读者》2006年第12期
让他跌下去吧
上一页目录页下一页
作者:尤龙
成龙在一篇《我的妻儿》的访谈录里,忆述了一桩耐人咀嚼的往事。
他说:“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