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生去寻找-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谦卑、勤奋、有效率、强调和谐、讲究磋商等等意识,构成一个极有可能催生新的企业形态的环境。这种新的企业形态会带来更伟大的文明,中国应该担负起这个伟大的责任。
第74节:中国力量汇入世界主流将是怎样(3)
对于新的企业形态,我至今还在思考。七八年前我说过,做企业要做得跟水一样。水是液体,如果你企业能做得跟水一样,可以倒在碗里、倒在杯子里,就能够对市场保持最大的敏锐和适应性。这是我原来提的一个想法,其焦点是提倡企业的灵敏度和适应性。现在我感觉新形态的企业应该是一种〃小〃,是在保持灵敏度和适应性的同时,增强其个性,而互联网有效组织〃小〃企业、促进了个人进行创造与交易的能力,更加强了我对〃小〃的信心。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现在已经相当有信心了,但是我们依然要保持谦和,尤其要严防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既然基于西方文明的经验和协助下发展了自己的物质财富,我们更应该在更高层面的磋商里与全人类的精神融合为一体。
说到这里,我想起我的一个英国朋友的遭遇。他叫亚当,名字跟《圣经》里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相同。这个亚当告诉我,不久前,他去中国的某城市验收工程质量,他对施工质量不满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对方的一位女负责人问,你是哪个国家来的?亚当说,英国。女负责人说,你们英国现在能排在世界的什么位置?现在世界上,能把人送上太空的只有中国、美国和俄国。今天已经不是你们英国人对中国人指手画脚的年代了,现在的标准也不是你们英国人定的了。亚当非常生气,认为这位女负责人太不讲理了,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我很同情这位亚当的遭遇,我对他说,这位女负责人不代表全部中国人。同时我想对我的同胞说,自大是一个人非常致命的缺点,物质财富发展的同时,民族的美德培养也要同步,这样才能真正成就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
第75节:人类即将进入成熟期
人类即将进入成熟期
小时候看电影,总是想先分清电影中的人物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但电影的故事情节设计中总有一些隐藏起来的坏人,到电影结尾时才会暴露出来。这让我们在看的过程中很着急,常常问大人这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随着年龄慢慢成长,才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
最近在读一些圣人的文章,如巴哈欧拉、琐罗亚斯德,这些圣人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把人类社会的成长比喻成个人的成长。就是说人类社会也是呈周期性变化的,在一个大的周期中基本分三个阶段,也有摩尼教称为〃三际〃。
第一阶段是混沌状态。人们在认识上、价值观上,以及宗教信仰上都非常的模糊,就如同刚出生的婴儿般懵懵懂懂。人类社会在这个时期的一些特征,在《圣经》中、在老子的《道德经》中都有过详细地描述,我在这里就不引经据典了。
第二阶段进入典型的二元论阶段非好即坏。不是天堂,就是地狱;不是朋友,就是敌人;不是反恐的国家,就是恐怖主义国家;在拜火教中被称为〃光明之神〃阿胡拉和〃黑暗之神〃安格拉。这是一种不成熟的心理特征,而个人的成长在儿童期时就常常表现出这种不成熟的心理。
人类社会的第三个阶段就是人类大周期中的成熟期,统一、合作、团结是成熟期最主要的标志。〃天下大同〃、〃人类一家〃、〃同一世界、同一梦想〃就是人类成熟期的主旋律。那些停留在第二阶段的思维习惯、价值观和那些过了时的迷信,都会放慢和阻碍我们人类进入成熟期。
人类成熟期的特征在巴哈欧拉的著作中也有过详细的描述,参照当下的情况,全球一体化是主流。全球一体化正是人类社会走向成熟期正面的推动力量,而各个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及相互的制裁则是阻碍走向成熟期的力量。
人类一家、互相关爱是促进这个成熟期的进步的力量,而极端的民族主义则是阻碍这个成熟期反动的力量。无论眼下在人们进入成熟期过程中遇到多少困难,人类进入成熟期的大趋势是阻挡不了的,就像小孩子一定会慢慢长大一样。
第76节:钱不会走错路
超脱之想
钱不会走错路
我出生在西北农村最贫穷的地方,家里又是村子里最贫穷的一户人家。小的时候,我想做医生,因为做医生能够解除人们的痛苦。当时在村子里医生是很受尊重的,天天背着个药箱,挨家挨户地转,所有的人都杀了最后的老母鸡请他吃。我还想过,如果做不成医生,那就做电工。我们村子里那时候刚刚装上电灯,这个东西多神奇啊,一拉线灯就突然亮了。我觉得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除了医生就是电工。有了这种想法,我在我的小伙伴中间已经算是很有理想的人了。上了中学,我的理想又变了。那时我经常被饥饿折磨,看到食堂里的馒头和发糕,我的理想变成长大后当一名厨师,因为厨师能吃饱饭。后来渐渐感到有钱对我来说太关键了,有了钱我就能去给我妈妈治病,就能够让全家人有饭吃、有衣穿。那时候我做梦都梦到钱,梦到的钱不是人民币,而是我们食堂的饭票。起床后觉得更饿了,更是特别想有钱,哪怕有一点点钱。
从当医生、电工的理想,到想做一个有钱人的理想,中间有一个很大的转变。当医生、当电工,首先你都得学习技能,并且把有关技能应用于对他人的服务,这是个朴素的职业规划的萌芽,还有一些人生的设计在里面,我觉得很好。其实第二个理想根本不能叫做理想,因为那是为贫寒所迫,是一种对金钱的支配力的崇拜。
抱着年幼时候的贫寒记忆,怀着对金钱的强烈占有心,是改革初期大多数人的状况。那时〃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思想将金钱放大到无比崇高的地位。到处都是财神,法国部长给在法国的华人拜年的时候,都会模仿当地的华人说〃恭喜发财〃。外国人都认为中国人有信仰,信仰财神。财神取代了玉皇大帝,取代了观音菩萨,取代了释迦牟尼,在任何事中我们都唯财神马首是瞻。那些年的生存渴望,令金钱对我们施了咒语,控制了我们的灵魂。现在很多人富裕了,觉得这种想法有问题了,觉得我们的神不应该仅仅是财神,还应该有智慧之神、爱情之神、艺术之神。我们的精神应该全面发展,首先就要从单一的财神信仰中解放出来。
金钱几乎给我们这整整一代人都下了咒,我们就像受到鞭打一样急急忙忙,到处找钱。找到一分钱就赶紧放在床底下藏起来,感觉占有了钱。十几年前我曾经拿到一张钞票,上面写着某个人的名字,还盖着手印。估计这个人想的是把这张钱签名画押了,这张钱就永远是他的了。结果这张钱还是跑到了我的手里。
消除金钱的魔咒,其实就是要消除我们自己给自己设定的荒谬思想,减弱对金钱支配力的崇拜。当时因为贫穷导致的急功近利、见识短浅的思想,现在看来确实是十分荒谬了。就拿〃占有金钱〃这个动机来看吧,其实与钞票本身蕴涵的智慧是相冲突的。
客观地说,集中大众的智慧、历史的智慧所发明的钞票,有它的道理。钞票是商品价值的度量,同时钞票只有在流通之中才能发挥其功能智慧。它状如流水,没有一个人能够在流水中挖一个坑,占有这流水中的某一部分,说自己是这里的〃财主〃。资金流,跟随信息流,代表着物流,永远在流动之中。在世界巨大的流动资金里,可能有部分划归你的名下了,那是标记你做了其中某一部分工作,是你工作的报酬。就是这部分法律保护下的私有财产,放在你口袋中了,也很难说是它就安静了,你还是要把它花掉,放到别人的口袋中去。因为你生活在一个互为支持、互为服务的社会中,金钱是这种服务往来的凭证。所谓占有金钱,确实是一个幻象。总想着占有金钱的人,守财奴,事实上是挣不了多少钱的。你也许理财的才能高明,懂得将资金放到合适的水渠中去,成为组织和调动某个商业事件的力量,从而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和财富,那你就是一个资金流动的指挥者,但你不能占有它。你一占有它就是僵化了它,就好像把一条鱼放到冰箱里面一样。一个最善于使用钱的人,终其一生,他可能会留下一个优秀的企业。他死后,这个企业依然在社会中自行生存、发展,给其他人带来收益,给社会创造价值。
爱钱,不如去了解钱的力量,而钱的力量就是你不能独占它。流通是它的天性,从这点来看它是人类发明的灵性之物。在健康合理的社会中,金钱的流向、交易的保证都完善,钱不会走错路,它走的路永远是绝大多数人的需求满足和财富增值之路。
第77节:钞票即选票(1)
钞票即选票
在生活中,我对待金钱的原则就是,进来的每一分钱,都是有原则的,都是有依据的,都得问一问,这个钱是怎么进来的。钱的到来一定遵循着依据,而钱的出去也遵循着原则。我的原则就是各种依据,市场的依据,法律的依据,政策的依据。这些依据保证我的钱有活力但无害地流动着。
有的人不管钱是怎么进来的,花的时候随心所欲,一会儿塞到这个领导口袋里算一个红包,一会儿塞到那个领导口袋算一个礼品。这些钱违反了法律和政策的依据,它们犹如决堤之洪水,给社会造成混乱和灾难。我们不能这么乱用钱。就好比税收,我一分钱也不欠,我也不多交,多交了我还得追回来。钱的进出都要有依据,多交就是你失去这个原则,失去这个依据,就不太好办了。
金钱在社会上有自己的规则、规律,你对它瞎指挥,胡乱花,它会惩罚你。即使你是一个拥有海军陆军飞机大炮的政府,胡乱用钱也会受到惩罚,历史上有很多经济破产引发改朝换代的例子。钱身上有大众的力量。无论你卖方便面还是卖房子,大众用钞票来买你的产品,就好像投给你选票。选票越多,你的责任越大。政府也是,你税收越多,对纳税人的责任也就越大。公司上市后我一直在思考,从前我们的产品是房子,现在我们的产品既是房子又是利润。无论何种产品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还有,就算是归在我个人名义下的钱,我能独立使用,但使用方法也是有依据的。我不能用钱买官,我不能用钱买凶杀人。
我从小有个习惯,不收藏任何东西,包括钱。有人问我我存折里面有多少钱,我也不知道。发工资就往里打,打完就花。我为什么要管钱呢,钱是社会在管着,有各种法规管它的安全性,管它的创造性。社会在进步,会越管越好的。
第78节:钞票即选票(2)
金钱是流通物,从这个口袋流到那个口袋,如果没有满足人们真实需要的商品的迁移,钞票这种信物就没必要存在。人们需要满足,并非需要钞票。钞票永远在流通,不会停在某一个人身上不走,因此没有人可算是财主。贤哲说〃钱财乃身外之物〃,就是告诫我们不要把金钱纳入自我。看清楚这一点就能够从金钱中超脱。
私有财产的保护,是对当事人理财能力的赞美。它保护一定规模的资金停留在有才能的企业家手上,让企业家的能力和资金的支配能力相结合,继续创造社会财富。我如此这般看待金钱和私有财产,似乎有些理想主义。但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的这些看法一定会得到全面的验证。
第79节:拥有得多,不如计较得少
拥有得多,不如计较得少
超脱,不是盲目的抛弃,而是想清楚那个使你困惑的东西,站在更高的层面思考它。一层层剥下去,你会看到,钱就是一张特殊印刷的纸,人并不需要钱,需要的是各种商品和服务,钱只是代表这些商品处在流通过程中的简化形式,一种票据;再从根本上来看,人们也可以说并不需要商品,需要的是这些商品带来的满足需要的功能。商品的功能归根到底又是什么呢,其实是对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的满足。其实这个道理是很容易想明白的,关键是顺序,我们应该由物到人、由外到内地思考和行动呢,还是反其道而行之?我认为我们应该反过来,从内到外,从人的内心、精神的需要来看待外面的金钱以及物质。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做一个诚实的人,诚实的人不需要超脱。
举个例子来说,我需要喝水,于是我买了一个水杯,这个需求其实就解决了。解决了这个需求,我们再去解决另一个需求。但好多人不是这样的,他们的消费往往不从自己的内心需要出发,而是从物品的表象出发。比如他在商店看到一个水杯,觉得比家里那个更好,就把这个买回去,把家里那个丢了。如果他买的这个水杯比朋友那个好呢,他会带到朋友那里炫耀一番。这就是浪费和奢侈,满足的都是很不健康的心理。
在生活中,最荒谬的需求就是相互攀比、相互炫耀而激发出来的需求。花钱本来是件快乐的事情,可有的人喜欢比赛花钱,你买奔驰,我就买宝马;你结婚花掉10万,我就花20万。这时候的人,远离简朴,永远不会满足,陷入永恒的物欲的不满足与相互的争斗之中。那是个无底的漩涡,拉动你远离精神需求。现在随时可以听见〃刺激需求〃,我看需求越受到刺激,就越不能满足。应该平衡需求,给穷人更多福利以平衡贫富差距,给精神更多养分以平衡物质与精神发展的不同步。对个人而言,要平衡物质的需求与精神的需求,只有这两者间达到平衡时才有幸福感。
面对物质需求,我们要大做减法,达到简朴。我自己最简单的时候,有两样东西就足够了。一个是老玉米,不是什么甜玉米,就是地地道道的老玉米,放在锅里煮了,我最爱吃。第二个是苹果,千万不要削皮,每当我啃不削皮的苹果,就想起小时候吃苹果时的感觉。我说的是我的真实感觉,里面有着美好的童年记忆,绝不是作秀。我觉得包含着童年记忆的东西就是最幸福的东西。
有的人可能就爱吃鱼翅,有的人可能就爱吃龙虾。可是他们真的爱吃这鱼翅和龙虾吗?我看他们爱吃的是〃我吃得起鱼翅龙虾〃的感觉。今天请你吃一顿鱼翅,只有一个效果,证明了我是一个有钱人。可是证明了这个有什么意思呢?鱼翅的味道我感觉和粉丝差不多,还没有我们兰州的拉面有味。就这样,人们在很多〃有意义〃的东西面前变得不诚实了。我出生在西北,西北没有大海,海鲜就是吃不惯,但是当吃海鲜成为一种标志身份和地位的东西的时候,你吃不惯还得吃,还得拿出你经常吃的样子来装模作样,这完全没有必要。其实你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你真想穿什么就穿什么,你就按照你的方式去生活。按照你本来的方式,而不是比较出来的方式、流行的方式。东西越少越好,从你内心出发,真正需要的东西就那几件。再多的就是负担,还会压抑你的精神,你还要操心打理它。我盖房子讲究简洁,设计、装修都做减法。在我的家里也是这样,尤其不想家里堆满了东西。每一件东西都会发出某种信息,东西多了,信息就多,那会影响人,让人不能安宁。
驱使人们拼命收集东西的,有两股最大的力量,那就是求名和求利,并且幻想用物质的形式占有之。我们得了一个奖,这名气的代表就是一个奖杯;我们挣了100万,100万就变成了现金和家具放在了家里。你仔细看看我们身边所有的东西,90%都有名和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