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378-王氏医桉绎注 >

第1章

378-王氏医桉绎注-第1章

小说: 378-王氏医桉绎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王氏医案绎注
作者:任锡庚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年  



属性:清道光朝。浙医王孟英先生名士雄,潜斋半痴梦影。皆研医后之别字。其字梦影者。示药 
因证异。不执效方之义。着有温热经纬。即王氏五种行世。就中医案。都凡十一卷。虽大 
旨 
为救温补而设。实则随证制方。丝丝入扣。果得融会贯通。则古今医籍兼读可。缓读亦可。 
先 
生深得力于喻子嘉言。(念)读 先生书。而后得门。原案或脉证方药并叙。或叙证遗脉。或 
叙脉遗证。若方药注铢两者。则更千百首中一二。窥其编次苦心。殆欲人深思自得。中材而 
下。难觅金针。(念)不敢忘得门所自。谨就原案笺释其病情脉义。方药之偶阙者僭补之。铢 
两之不注者僭拟之。顾于原案显不吻合者有二。勘病制方。本有得意疾书之乐。移时或铢两 
皆忘。何况据案悬拟。元运衰薄。气体渐就劣弱。拟注不得不故减铢两。以便揣摩。若温 
病中风升阳浮各案。潜阳重镇之品。不得宗法。 先生函诊杨素园室人方案。一药辄至数两 
。匪独偏证偏治急证急治非此不生。并取(念)所屡试屡效者折中规定。不敢执死书以困活人 
。览者慎勿疑信参半。致千虑一失。若用多备少服法。分次徐投。药效即止。则无不可。稿 
成。颜曰中医指掌。邑同学束子劭直慨任印赀。除(念)续刊最简单之本草外。览者手此一编 
。可以寻途辙。资事蓄。谓保国粹。则吾岂敢。 
x丁巳季春江都兰孙父石念祖自序x 


凡例
属性:一原案概用单行。诠拟概用双行。 
一治病最忌不分在气在血。各案注明在气在血。 
一治病以辨证为要。辨证以熟病情为要。是书于病情不厌详注。 
一切脉以沉脉为要。是书于沉脉之吻合病情者详注之。 
一切脉病者正坐。尽前两手肘置案上。重按久按。方切得出沉脉脉情。 
一病有正变。变病之要药。即正病之禁药。 
一见气不治气。此指气病由于阳虚阴虚者而言。补阳补阴则气自静。 
一见痰不治痰。此指阳虚阴虚之痰而言。补阳补阴则痰不作。 
一见血不治血。此指气实气虚之血而言。气实清之则血不上行。气虚振之则经自下行。 
一补阴难。补阳尤难。久病阳旺阴虚可治。阴阳两虚不治。气不运药。良方何益。 
一看舌胎。虽妇女宜令张口看到舌根。不可但看舌尖。胃朊有无垢滞。以舌根胎形为主。若 
医年老目昏。 
看舌又在深房密室。宜洋烛。忌电灯洋灯。并须启窗细看。 


卷一
属性:夏令某登厕。忽然体冷汗出。气怯神疲。孟英视之曰。阳气欲脱也。猝不及得药。适有三 
年 
女佩姜一块。约重四五钱。急煎而灌之即安。后用培补药。率以参 术草为主。盖气分偏虚 
也。(辨阳虚在气怯神疲三年及约重四五钱非闲字。阳虚宜温补忌辛散。辛窜伤阳。三年女 
佩姜。姜得人气温养。佳于干姜。此证姜非四五钱不可。少则有病重药轻之弊。续方以参 
术草为主药。其另有佐使之药可类推。宜用土炒潞党五钱。土炒西 四钱。土炒白术三钱。 
土炒粉草一钱五分。参 多于术草者。参 为行补之品。术草则守补之品也。) 
范庆簪年逾五十。素患痰嗽。乙酉秋在婺。骤然吐血。势颇可危。孟英诊曰。气虚而血无统 
摄也。虽向来咳嗽阴亏。阴药切不可服。然非格阳吐血。附桂更为禁剂。乃以潞参 术苓草 
山药扁豆橘皮木瓜酒炒芍药为方。五帖而安。(素患痰嗽。病在气分。不在血分。孟英诊断 
气虚。必左右脉皆无力。右脉重按尤软。气虚忌用冬地阴药固己。但非格阳吐血。若用一毫 
附桂。便伤其兼证之阴亏。宜用炒潞参五钱。炒西 四钱。炒白术三钱。云苓片三钱。炒粉 
草一钱五分。炒山药三钱。炒扁豆三钱。陈橘皮一钱五分。陈木瓜一钱五分。酒炒白芍一钱 
五分。此证注重气虚。但补气不可伤阴。方中甘草木瓜并用。于补气中取酸甘化阴之义。亦 
即引阳入阴之法。但主要病情在气虚。参 少用不足补气。全方一时全服。亦恐非重药轻投 
之义。宜仿仲景许叔微成法。分次徐服。此必孟英当日所有。)继去甘草木瓜。加熟地阿胶 
紫石英麦冬五味子龙骨牡蛎熬膏。服之全愈。(更方系从阳引阴之义。除前方各加十倍外。 
去甘 
草木瓜。恐甘酸之性滞腻气分。不能摄阳入阴。使阴亏咳嗽之兼证并蠲。宜用熟地二两。阿 
胶二两 紫石英一两。整麦冬一两。五味子一两杵。 龙骨二两。 牡蛎二两。石英龙牡先 
煨。熟地阿胶麦冬治阴虚。石英五味龙牡敛镇。为阴药下行之使。) 
郑德顺春患急证。时已二鼓。丐孟英视之。见其扒床拉席。口不能言。惟以两手指心抓舌而 
已。孟英曰。中毒也。取绿豆二升。急火煎清汤澄冷灌之。果即霍然。诘期询其故。始言久 
患臂痛。因饵草头药。下咽后即心闷不可耐。舌麻不能言。(绿豆为清凉解毒之品。用二升 
及 
急火煎清汤澄冷灌之。各有深义。阳动阴静。扒床拉席。是热证非寒证。口不能言。两手指 
心抓舌。是病在气分不在血分。两手指心抓舌。毒重病急。急证急治。绿豆少用。则有杯水 
车薪之祸。煎药文火药性入下焦。武火药性入上焦。故宜急火煎清汤。其澄冷灌之者。前项 
病情。热毒虽在上焦气分。然煎成热服。则证热汤热。下咽后嫌与病势扦格。澄冷灌之。即 
用寒远寒之义。)婺人罗元奎。夏令猝发寒热。旋即呕吐不能自立。自言胯间痛不可当。孟 
英视其痛处。 赤肿硬。形如肥皂荚。横梗于毛际之左。乃曰。此证颇恶。然乘初起。可一 
击去之。用金银花六两。生甘草一两。皂角刺五钱。水煎和酒服之。一剂减其势。再剂病若 
失。(猝发寒热三句病在气。胯痛难当四句病在血。此证系血病及气。本病在血。标病在气 
。若治血遗气。则本中标失。若徒治气病。则更与病情根键不合。此证颇恶三句。即急证急 
治 
。偏证偏治之义。暴病多热证实证。银花治血热血瘀君药。凡病偏于阳者。必不足于阴。且 
血热贼气。气不降则气不治。血亦不治。故用生草一两以缓中顾阴。兼储作汗基本。角刺少 
用则发外证。多用则散外证。银花生草缓上中以入血分。角刺五钱煎和酒服。引甘寒之银 
花生草上入气分。合之为一升一降。且酒能引银花入血分凉血散瘀。陈酒和服。宜用一两。 
高粮减半。)逾年患伤寒。孟英切脉虚细已极。曰。此不可徒攻其病者。以阴分太亏耳。予 
景岳法。以熟地当归酒炒白芍炙甘草橘皮柴胡等药。一剂而瘳。(此证阴中之阳亦虚。故方 
中参用当归炒芍。喻氏嘉言医门法律论治病三分内伤。七分外感。外感为重。七分内伤。三 
分外感。内伤为重。实为万世南针。孟英深得力于喻氏。世医治伤寒满纸温散。无一药顾及 
内伤。误人无限。宜用炒熟地一两。开水泡汤。去渣用汤煎药。当归身三钱。酒炒白芍一钱 
五分。炙甘草三钱。橘皮一钱五分。柴胡三钱。橘柴均次入。) 
某素患噫气。凡体稍不适。其病即至。既响且多。戊子冬发最甚。苦不可言。孟英曰。此阳 
气式微而浊阴上逆也。先服理中汤一剂。随以旋复代赭汤投之。遂愈。嗣后 
每发。如法服之辄效。(噫气有二。一阳虚。一邪实。此证辨阳虚在既响且多。冬发最苦。 
肺如钟。撞则鸣。言肺为邪贼。则发音顿失其常,肺如钟。空则鸣。言肺气为实邪所窒。则 
不能金声玉振。此证噫气如因肺阻实邪。断不能既响且多。冬发最苦。清阳虚则卫外之阳亦 
虚。表阳不充于皮毛。故冬寒易发。浊阴上逆。由于阳气式微。当专治阳微。气为阳。气以 
虚而上逆。补阳则气纳丹田。而上逆何有。先服理中者。阳虚致病。必脾阳肾阳两足。而后 
中气升降适常。随以旋复代赭投之者。经云上病下取。浊阴上逆。必阳不归阴。故以代赭引 
人参之力下行。以靖浮越。服理中宜用土炒潞党五钱。炒白术三钱。炒甘草二钱。炒浓附片 
三钱。炒干姜四钱。服旋复代赭。宜用土炒潞党五钱。土炒甘草二钱。制半夏三钱。原方生 
姜改煨姜三钱。大枣一枚。醋 赭石三钱。旋复花一钱五分。大枣赭石均先煨。半夏旋复均 
次入。)有患阴虚火炎者。面赤常如饮酒。孟英主一味元参汤。其效若神。屡试皆验。(辨证 
在面赤常如饮酒常字。宜用炒元参片一两。百沸汤泡。去渣分次炖温服。) 
叶殿和秋患感旬日后汗出昏瞀。医皆束手。孟英勘之曰。比真阴素亏。过服升散。与伤寒误 
发少阴 
汗同例。下竭则上厥。岂得引亡阳为比。而以附桂速其毙耶。以元参地黄知母甘草白芍黄连 
茯苓小麦龟板鳖甲牡蛎阿胶为大剂投之。得愈。(旬日后汗出昏瞀一语注意。旬日后汗出昏 
瞀。则非甫病汗出昏瞀可知。始虽升散。真阴未竭。汗出不至昏瞀可知。病者已服升散药旬 
日。真阴素亏者。劫阴已竭。上见厥逆。至于昏瞀可知。急证急治。元参片一两。大熟地八 
钱。开水同泡汤。去渣。用汤煎药。炒知母一钱。川雅连五分。生甘草三钱。整白芍四钱杵 
。云苓片三钱。北小麦四钱杵。血龟板一两。血鳖甲二两。 牡蛎四两。三味皆杵。先阿胶 
二钱。炖和服。白芍小麦龟板鳖甲牡蛎同先煨六句钟。汗为阴液。下竭则上厥。当专治下竭 
。元参地黄滋阴以止汗。知母黄连微泻其伤阴之热。下竭上厥。风火沸腾。生草白芍合用。 
暂缓其如火燎原之势。阴伤者阳亦伤。阳伤则阴润之药不能孤立以自行。故以茯苓奠其中枢 
。北地土性甘寒。北小麦夜吐花。麦皮最能凉人肌肤。汗止则阴渐复。龟板鳖甲牡蛎名三甲 
。最能潜纳虚阳。汗出然后昏瞀。阳愈升则阴愈竭。阳潜则汗止。何昏瞀之有。元参地黄泡 
煎去渣避其滞腻。三甲多煎则药色黑。取其沉敛。亦上病下取之义也。) 
赵子升夏病疟。急延孟英视之。曰。暑热为患耳。不可胶守小柴胡也。予白虎汤一啜而瘥。 
(此证必面赤大汗饮冷舌赤脉数重按有力。生石膏一两先煎。酒炒知母三钱。宜去原方甘草 
粳米。加鲜竹叶二钱。黑栀皮三钱。冬瓜皮三钱。生冬瓜子四钱。鲜荷茎一尺五寸。)范丽 
门患温疟。孟英用白虎加桂枝以痊之。(生石膏六钱先煎。酒炒知母一钱五分。川桂枝四分 
。去草米。加丝瓜络三钱。晚蚕砂三钱。苦杏泥一钱。陈香薷五分。桂枝杏仁香薷同次入。 
)盛少云夏病湿热疟。孟英以白虎汤加苍术汤而安。(此证湿虽化热。与湿未脱离关系。生石 
膏五钱先煎。酒炒知母一钱五分。生茅苍术二钱。去米草加云茯苓一钱五分。生苡仁三钱。 
鲜荷叶三钱。鲜芦根三钱。)某夏患疟。服柴胡药二三帖后。汗出昏厥。妄语遗溺。孟英切 
其脉洪大滑数。曰。阳明暑疟也。与伤寒三阳合病同符。处竹叶石膏汤。两剂而瘳。(此必 
阴 
虚之体。柴胡汤劫汗伤阴。汗出昏厥。妄语者。胃脘部位与心相近。胃热侵心则妄语。遗溺 
者。肺胃相近。热伤胃即伤肺。肺司周身气机升降。肺阴为热邪所伤。则肺阳亦失其宣摄之 
用。故遗溺。脉洪大为阴虚。滑数为热实。生石膏八钱先煎。酒炒知母二钱。生甘草三钱 
。 
去粳米。加麦冬三钱。北沙参四钱。鲜竹叶二钱。黑栀皮三钱。冬瓜皮三钱。晚蚕砂三钱。 
炒苦杏云茯苓各一钱五分。)黄肖农患暑疟。孟英投白虎汤加西洋参数帖始愈。(暑能伤阴。 
生石膏八钱先煎。酒炒知母二钱。西洋参三钱。去米草。加元参片三钱。开水泡冲去渣鲜荷 
梗三钱。鲜芦根五钱。冬瓜皮三钱。晚蚕砂三钱。鲜茅根三钱。苦杏泥一钱。陈香薷五分。 
)顾味吾妻病瘅疟。亦主是方而效。庄芝阶妻年逾花甲。痰热甚炽。孟英审视再四。亦予竹 
叶石膏汤而安。(人有阴脏阳脏之分。业医者不可不知。年逾花甲。痰热甚炽。必系阳脏。 
亦名偏阳之体。生石膏一两先煎。酒炒知母三钱次入。鲜竹叶二钱。去米草。加陈胆星一 
钱。炖和服。九节蒲六分研次入。川贝母三钱。姜竹茹三钱。生冬瓜子四钱。黑栀皮三钱。 
鲜荷茎三钱。苦杏泥钱半。) 
范蔚然八月患感旬余。诸医束手。孟英治之。见其气促音微。呃忒自汗。饮水下咽。随即倾 
吐无余。曰。伏暑在肺。必由温散以致剧也。盖肺气受病。治节不行。一身之气。皆失其 
顺降之机。即水精四布。亦赖清肃之权以主之。气既逆而上奔。水亦泛而上 
溢矣。但清其肺。则诸恙自安。阅前服 
诸方。始则柴葛羌防以升提之。火借风威。吐逆不已。犹谓其胃中有寒。改用桂枝干姜以温 
燥之。火上添油。肺津欲绝。自然气促音微。疑其虚阳将脱也。径予参归蛤蚧柿蒂丁香以补 
而纳之。愈补愈逆。邪愈不出。欲其愈也难矣。亟屏前药。以泻白散合清燥救肺汤。数服而 
平 
。(论证尽于原案。生桑白皮三钱。地骨皮四钱。生甘草三钱。去粳米。加姜炒川连八分。 
北沙参八钱。花麦冬三钱。冬桑叶四钱。苦杏泥一钱五分。鲜枇杷叶三钱刷包。清阿胶二钱 
炖和服。) 
何叟年近八旬。冬月伤风。有面赤气逆烦躁不安之象。孟英曰。此喻氏嘉言所谓伤风亦有戴 
阳证也。不可忽视。以东洋参细辛炙甘草熟附片白芍茯苓干姜五味胡桃肉细茶葱白一剂而瘳 
。 
孟英曰。此真阳素虚。痰饮内动。卫阳不固。风邪外入。有根蒂欲拔之虞。误投表散。一汗 
亡阳。故以真武四逆诸法回阳镇饮。攘外安内以为剂。不可施之阳实邪实之伤寒。(戴阳 
阳外阴内。外实内虚。面赤气逆。烦躁不安。孟英诊断戴阳。必脉重按无力。不嗜冷冻饮料。高 
丽参三钱。北细辛八分次入。炒甘草三钱。熟附片五钱。炒白术三钱。酒炒白芍一钱五分。 
白茯苓干切三钱。炒干姜四钱。北五味杵先三钱。连衣胡桃肉五钱先煎。陈细茶一钱。连须 
鲜葱白三钱。去葱管次入。姜附分两重于参苓术草。则四君能动荡补阳。而无着滞不行之弊 
。细辛为药入下焦之引导。干姜合四君坐镇中枢。五味胡桃潜纳浮阳。胡桃滋润得阳中之阴 
。与病情有相悦以解之妙。白芍细茶反佐。葱白正治伤寒。) 
某秋患疟。大为医人所误。初则表散。继则滋补。延及月余。肌肉尽削。寒热不休。且善呕 
恶食。溺清畏冷。孟英诊视曰足太阴湿疟也。以金不换正气散三啜而安。(此病近 
因在误于滋补。补住实邪。则肌肉尽削。寒热不休。滋补则败脾阳。故善呕恶食。溺清畏冷 
。姜汁制茅苍术五钱。姜汁制根朴去粗皮三钱。广藿梗二钱。赖氏陈皮二钱。二味均次入。 
姜制半夏米八钱。) 
钟耀辉年逾花甲。在都患肿。起自肾囊。气逆便溏。诸治不效。孟英治之。切其脉微 
而弱。询其溺清且长。五苓八正肾气五皮遍尝之矣。孟英曰。此土虚不制水也。 
通利无功。滋阴亦谬。法宜补土胜湿。予大剂参术。果即向安。(土炒潞党五钱。土炒茅术 
五钱。酒炒白芍一钱五分。土炒西 三钱。土炒甘草二钱。土炒干姜五钱。炒故纸杵五钱。 
熟附片五钱。北五味杵三钱。土炒陈木瓜三钱。肾为脾胃根键。大凡脾阳极败。如不挟风寒 
痰滞。非兼补肾阳不可 木瓜不独入脾消肿 合参草 酸甘化阴。姜附虽多。绝无偏阳温 
燥流弊。) 
金元章媳。 甲午新寡后。患脓窠疥。大抵湿热之病。疡医连某疑为遗毒。竟作梅疮治。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